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小豬佩奇身上紋,我敬你是社會人」。佩奇就是動畫《小豬佩奇》裡的主角,動畫圍繞了佩奇一家和她的朋友們為故事而展開。那麼在看《小豬佩奇》的時候你看到了些什麼?童真童趣但又有點別的東西!
《小豬佩奇》受小朋友的喜歡不是沒有道理的,她的故事情節簡單有趣,音樂歡快洗腦,開頭的音樂節奏感也較強。姐姐佩奇與弟弟喬治間的互動也較有趣,豬爸爸與豬媽媽也常常與佩奇喬治互動,做對了事情會鼓勵,做錯了會批評,總得來說《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營造的氛圍還是不錯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樣與孩子互動,互相學習。
既然作為兒童動畫,那麼《小豬佩奇》必不會缺乏童真童趣。弟弟喬治最喜歡的玩具是恐龍,無論是做什麼遊戲,亦或是吃的,首先想到的必是恐龍。這是不是童真童趣呢?答案是是的,喬治把他的玩具恐龍當做自己的小夥伴,當做朋友。相信小時候的大家都有一個小娃娃小玩偶不離手,把它當做自己的秘密小夥伴。
姐姐佩奇作為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小豬,也是不乏童真童趣的。她喜歡和好朋友小羊蘇西一起玩遊戲,和她的小夥伴們一玩遊戲。扮仙女,扮海盜等等。這些相信在大家小時候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和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過家家,捉迷藏。
《小豬佩奇》這一動畫童真童趣有了,還有什麼呢?在這部動畫裡也有佩奇與喬治熊的畫面。在《下雪》這一集中,穿戴完備的佩奇與喬治在雪地裡打雪仗,堆雪人。因為堆的雪人缺少帽子圍巾手套,喬治進屋裡拿走了豬爸爸的帽子圍巾手套,導致豬爸爸沒有這些裝備,凍得瑟瑟發抖。而在這裡豬爸爸與豬媽媽並沒有責備佩琪與喬治這樣是不對的,對於熊孩子當其做錯事時,家長應當給予一定的教育,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對的。
看《小豬佩奇》的小朋友還喜歡跟著劇情學他們叫,特別是片頭的介紹,他們的叫聲更是可以說深入人心。小豬佩奇一家作為以小豬為原型,他們的叫聲無可厚非,甚至還可以給動畫增添一點樂趣。但在給小朋友看動畫時還是要注意這個問題,畢竟學豬叫可不是一個好習慣!
除了他們的叫聲,《小豬佩奇》裡還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跳泥坑。在動畫裡佩奇與喬治特別喜歡跳泥坑,在下過雨後的花園裡跳泥坑。這對於佩奇與喬治而言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但這個遊戲很容易把衣服鞋子弄髒。小朋友正處在一個懵懵懂懂學習的一個時間段裡,家長應當要加以引導什麼事情可以學可以做,什麼不該學被該做。而跳泥坑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是說不可以玩泥巴玩沙子,但不應該是看到一個泥坑就去跳,這點上是值得去注意的。
除卻以上這些,其實小豬佩奇在某些時候講話是很微妙的,她的某些舉動也不好。比如在豬爸爸想讓喬治上幼兒園時,佩奇是這樣說的「爸爸,我覺得喬治太小了不適合上幼兒園」這句話單看出發點是好的,但在豬爸爸說她可以照顧喬治時,佩奇的回答是她不想和喬治玩,她想和其他小夥伴玩,而當豬爸爸誇了她幾句說她可以照顧喬治之後,她又開心地答應了。這或許沒有什麼,但這些話前後連結起來加之去幼兒園的表現真的很微妙,當然小朋友是看不出來什麼的。
小豬佩奇在一定程度上還喜歡與其他小夥伴做比較,好勝心比較重,喜歡別人誇獎她。而當別人的注意力不在她身上的時候,她就會不開心。她有點看不得別的小夥伴比她強。例如在吹口哨一集中,佩奇不會吹口哨,打電話去問蘇西會不會,當蘇西說她不會的時候,佩奇第一反應是太好了,然後反應過來說不是太遺憾了,她也不會。而當蘇西學會了,她二話不說就掛了電話。不得不說佩奇和蘇西真的是妥妥的塑料姐妹花呀!
《小豬佩奇》受歡迎是有她的原因的 但是在看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讓小朋友學上裡面的不好的行為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這部動畫裡不只有童真童趣,還有其他的東西,你看出來了嗎?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啦,喜歡的朋友請多多支持三不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