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稱帝後寫下大唐第一狂詩,讓李白也甘拜下風,專家:誰敢寫

2020-12-24 騰訊網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作品,在這些優秀的文化中,我們不僅能夠培養自己的文化情趣,還能從中了解到當時的歷史文化。在中國最具盛名的就是詩、詞、歌、賦,詩人留下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蹟,不僅僅是向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更是向我們傳達,他們自己的精神內涵,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

從小我們就開始背唐詩,從短短的幾十個字中,我們就能體會到,詩人的情感與理想抱負,所以說,漢字的博大精深就在於它背後所蘊含的深遠意義。

在古時候,通常來說,一個人的詩,就代表了這個人的人品與性格。在唐朝,有許許多多著名的詩人,詩這種藝術形式達到了巔峰與高潮,經常有一些才子佳人,用詩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其中,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應該就是李白了,從小我們就會背他的詩。李白這個人不僅最富才氣,而且他非常的豁達豪邁,在歷史上,還有人稱他為第一狂士。李白的狂,是他自身的性格與生活經歷塑造出來的,而有的人的狂卻是因為她的身份地位決定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人,打破了幾百年來中國的傳統,成為了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我們經常稱武則天為武媚娘,這個稱呼是她成為皇帝之前,在後宮的封號,至今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武媚娘的真實姓名,到底是什麼。

但是在武則天登基之後,她獨創了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名字,這個字上半部分是明,下半部分是空,總的來說就是日月當空的意思,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武則天的性格是非常霸氣強勢的。

武則天有這麼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她這個人的能力與才氣,在文化繁榮的唐朝,武則天也會寫詩,並且頗有名氣。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是寫給李治的情詩,就是因為這首詩,武媚娘才得到了寵愛,從中獲取了極大的利益。

她人生中的第二首詩,卻震驚到了,那些反對她的文武百官,就是短短的二十個字,給武則天樹立了很高的威望。這首詩的名字叫《臘日宣詔幸上苑》,全詩內容如下「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什麼意思呢?即武則天馬上就要去上苑遊覽,把這個消息告訴天上的神仙,花園裡所有的話,必須在一夜之間全部開放,如果等到春天才開,我就不客氣了。

武則天寫這首詩的本意,是為了給那些反對她、不支持她的大臣們敲一個警鐘。那些大臣們的小把戲,對武則天來說簡直不值一提,她在後宮中,就是利用祥瑞之說爭寵的高手。

根據後世專家的推測,李白之所以對這首詩甘拜下風的原因,無非在於詩的情感太過霸氣。這種詩也就武則天敢寫,換做是任何一個人寫出來,稍微被過度解讀,就會惹上殺身之禍。

有意思的是,當年武則天寫完這首詩之後,就令人把這首詩,讀給花園裡的花聽。等到第二天,在寒冬臘月,上苑裡面的花竟然都開放了,終於那些臣子們無話可說。其實,武則天這樣的手段還有很多,冬天開花只是小場面。

除此之外,她還利用佛教,人為製造出自己天命所歸的假象。同時,還創造出18個專屬漢字讓百姓相信她上位就是歷史必然。面對如此高壓的統治環境,李白又有什麼膽量能寫出這首武則天的「大唐第一狂詩」呢?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登基後寫下大唐最狂詩,連李白都自愧不如,你一定略有耳聞
    談到唐代的代表詩人,我們往往會想到有「詩仙」之稱的李白。 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青年時代的李白,正是唐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不甘心居於權貴腳下,辭官後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下了無數歌頌大唐的詩作,由於行文飄逸,故有「詩仙」之稱。儘管唐朝詩文大興,可還是逃脫不了男權社會的現實,那些詩人幾乎都是男性,被後人所相傳的詩作作者就更不用說了。
  • 武則天這首詩僅20字,卻寫出了狂放不羈,縱使是李白也稍遜幾分
    而我們今天所說這首詩的作者,既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史杜甫,而是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而在大權獨攬之後,一個女人要想稱帝,勢必會引起朝中的叛亂,但在狠厲手段之下,她更具智慧,甚至還以一首詩平息了悠悠眾口。 在武則天登基的第二年,朝廷當中還有很多李氏的人想要謀劃政變,奪回他們李家的江山,這一次他們以花園百花盛開為藉口邀請武則天去賞花,從而藉機除掉武氏,推翻武周統治。可是寒冬的天氣,哪裡會有百花呢?
  • 武則天秘史50:李唐江山終易主,武則天登基稱帝,成為唯一女皇帝
    狄仁傑還說自己很是佩服武則天,一個女人撐起了大唐江山,裴炎就是再不服氣也不行了,他還勸告裴炎寫下知罪書,好保留一條性命,可裴炎說自己什麼都可以輸,就是不能輸給一個老太太。武則天知道了裴炎的謀反之心,立即下令將其處斬,好震懾蠢蠢欲動的朝堂。
  • 駱賓王寫了什麼,讓武則天大聲叫好
    官員讀到「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時,微微一笑,已是六十周歲的武則天,青蔥歲月的全部美好回憶,被人用十二個字一口氣寫盡了。用美貌擊敗了後宮的一堆女人,利用美貌放倒了唐高宗李治,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絕對是大唐第一白骨精,全唐第一女CEO。誰這麼討厭,罵人罵得如此舒坦。
  • 酒中謫仙李太白,詩攬清風文裝日月,豪情恣意寫大唐華章
    那詩香酒肆的盛世風月締造了這位飄然不群淨若青蓮的千古詩仙,也或許是因為他李唐才有了仙氣。性情豪放,有酒詩自來提起李白必是少不了酒的,一壺佳釀在手,不用柳岸曉風,旖旎之景,無需春花秋月便可釀出無邊詩意,筆下生成千古絕唱。在印象中,他豪縱恣意,快意風流,雖處塵世,心於桃園。他的酒杯中可裝下天地乾坤,詩中可攬入日月星辰。
  • 大唐最有才的詩人,3年僅寫了2首詩,憑第一首勝過杜甫李白
    唐代詩人中,李白被稱作是「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陳子昂被稱「詩骨」,詩狂是賀知章,詩骨是陳子昂,詩豪是劉禹錫,詩魔是白居易,詩鬼是李賀,等等。 這麼多優秀的詩人,要挑出最有才的一位其實非常困難,而在這些詩人裡,李白杜甫十分有名,不過被學者們公認為是大唐最有才的詩人,3年僅寫了2首詩,憑第一首就勝過了杜甫李白。
  • 武則天登基後意氣風發,做狂詩一首,盡顯女皇霸氣
    這裡說的她,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一代女皇,叱吒天下公元690年,武則天67歲。在那個年代,對許多人來說這已經是高壽了。而對一代女皇武則天來說,她稱霸天下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 史上最狂的14句古詩,李白一人就佔了5句!
    亂世中挾天子以令諸侯,心有竊國之願卻從不稱帝。在北方得以一統之後,海內昇平,百姓安居,儘管如曹操這般沉著,也不免膨脹了起來,按道教至高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座駕規格「九龍沉香輦」來說,身為凡人的曹操也確實狂。
  • 李白漫遊重慶時被人瞧不起,怒而寫下一首詩成千古名作
    李白對此很不滿,便在臨別時怒而寫下一詩《上李邕》以作回應。《上李邕》是一首七言古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僅對李邕瞧不起青年人的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還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歌頌,表達了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狂者姿態。僅開頭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便令人不得不佩服。
  • 武則天后遺症:此女權傾天下,穿龍袍成癮,就是不敢稱帝
    提起武則天,現代人都佩服她的才華和勇氣,可是在古代,武則天的人生履歷上寫滿差評。武則天在大唐雄壯的歷史上橫插一槓子,使得大唐歷史在公元690年至705年這15年時間,姓武而不姓李;李氏皇族子弟多被斬殺;功臣良將,鮮有壽終正寢者。
  • 李白《清平調》三首中的大唐風華
    究竟誰能夠代表大唐盛世呢?墨醬私心會選擇兩個人物:一個是李白,一個是楊貴妃。這二人曾經有過短暫的交集,由此產生了一組了不起的作品。——親眼目睹了風華絕代的貴妃之後,李白在唐玄宗的倡議下當場寫下了《清平調》三首。
  • 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哪來的錢喝酒談戀愛?
    李白,人送外號「詩仙」 被網友親切稱為 繡口一吐,就是半本語文考試重點 同時作為「大唐第一無業游民」
  • 一首詩僅28個字,卻一口氣寫出了5個地名,也只有李白才能寫得出
    四川,是大唐詩仙李白的故鄉,而四川的峨眉山,無疑是李白最愛的山川。李白雖是一介文人,卻也像眾多盛唐時期的男兒一樣,立志走仕途,做大官,在李白的心中,官是越大越好,最好像伊尹和管仲那樣成為宰相,輔佐帝王。
  • 你知道大唐盛世第一的詩歌是誰寫的?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
    通過書寫《春江花月夜》狂草作品,無意間,我似乎把狂草書寫的藝術水平推到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這裡絕不是說大話,我有個實證,那就是,你去看我創作的《春江花月夜》狂草作品,真的與該詩高度地契合,跌宕起伏,淋漓盡致,我覺得自己不是在書寫狂草,而是與《春江花月夜》彼此不分,我這邊如同湧潮般在書,那邊等同張若虛在創作《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歌,好似量子中身在異處的兩顆粒子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這首詩,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便學過,但似乎當時只有前四句,因為老師要求背誦,所以到現在記憶猶新,後來長大後,看到了全詩,也看到了一些關於此詩的評論,仔細品味之下,卻發現這並非一首單純的寫月之詩。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夕,很多人都指出,這是一首諷刺、隱喻之詩。
  • 李白被賜金放還後,寫下一首詩,最後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過不去的坎,只有不敢走的人。人生的道路本就不是一帆風順,我們難免會遭遇挫折,陷入困境。但是就像李白所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兩句出自他的《行路難》,是他在被賜金放還後所寫,最後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寫於公元744年,距離他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也不過兩年的時間。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李白的才華響徹雲霄,是屹立在盛唐詩壇最頂峰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在當時的大唐,一提及詩仙李白,文人騷客無不仰頭矚目,詩詞歌者更是頂禮膜拜,所到之處,粉絲與追隨者成群結隊,目不暇接。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十分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
  • 大唐風雲:李白救下一個無名小卒,挽救了大唐的江山
    說起大唐,往往大家想到的是風姿過人的李太白,一手握酒,一手提筆,一杯酒就是一首名揚天下的詩詞。說是當年李白週遊天下,到了并州,就看到軍旅之間有一個犯人,看起來目光如火,有不同凡響的氣勢,於是就上前結交,兩人同飲狂歌,引為知己。
  • 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也曾寫過他一生最孤獨的詩
    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賀知章稱他是「謫仙人」他的人生字典裡好像沒有「悲」字。話說李白因為性格孤傲,調戲楊國忠與高力士等權臣宦官遭到構陷,被認為是「非廟堂之器」,最後被「賜金放還」。但即使政治上遭到嚴重挫敗,他還是沒有氣餒,洋洋灑灑、大氣磅礴地寫下了《將進酒》這樣豪情與悲壯的詩篇。
  • 韋皇后為何要效仿武則天稱帝?歷史的背景不能忽視
    韋皇后是武則天的兒媳,她的丈夫是中宗李顯。公元684年,李顯繼承皇位,立韋氏為皇后。但是李顯僅在位一個多月就被武則天拉下皇位,貶為廬陵王,流放均州。後改為房州。嫁雞隨雞,韋皇后也只好隨著丈夫顛沛流離,恓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