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想必大家的童年時代,都看過《聰明的一休》這部動畫片。其實,這部動畫並不是憑空創作出來的,在日本的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位一休的原型,他就是一休禪師。動畫只是講述了他童年時代的一小段生活,實際上他活到了八十八歲。他的文學造詣很高,一生寫下了大量詩作,被他的弟子搜集起來,編成了漢詩集《狂雲集》以及《續狂雲集》。今天的草堂讀詩,我們就來聊聊一休禪師的故事,當然,也一起來分享他的詩。
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
暴雨傾盤由它下,狂風捲地任它吹。
這是一休的一首偈詩,解釋了「一休」這個名字,他認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兩者都是重要的,一個人得不斷來往於這兩個世界之間,但其中得有一段短暫的休息,以便在純粹的自由中得以重生,風風雨雨以及任何外界勢力都與他無關。而他的一生,也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的。
一休法名一休宗純,是日本室町時代的一個禪僧。他的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是天皇的一個妃嬪。一休的母親出身望族,雖然後小松天皇對她寵愛有加,卻引起了皇后的嫉恨,當發現她懷了身孕,就找理由把她逐出了皇宮。一休是在母親離宮後出生的,因此他從來沒有過過公子王孫的生活,而是在庶民中間長大。
一休五歲就被母親送進京都的安國寺,當高僧象外集鑑的侍童,最初被命名為周健。他對研經很有興趣,十一歲就參與聽講佛經,十二歲開始學習寫作漢詩。在室町時代,一個有學問的和尚一定得會作漢詩。一休青年時代是個極虔誠和遵守教規的僧徒,深得象外集鑑的喜愛,後來正式收他為門徒。四年後,象外集鑑去世,一休失去老師,無比痛苦,曾生出自殺的念頭,幸好母親得知此事,派人去阻止了他。
之後,一休幾經周折,拜了禪宗開山大燈國師為師,大師為他命名為一休宗純。拜師後,在研習佛經的同時,一休也關注現實。他以狂放、特立獨行的方式來表達對當時一些僧侶虛偽、假正經的憤懣。一休給自己起了個外號叫「狂雲子」,因此他寫的漢詩集就命名為《狂雲集》。
出於對弄虛作假的僧侶極端不滿,他在大師去世前幾年就離開了寺院,他的行為走向另一極端,公然過起放蕩不羈的生活。這無疑是公開對僧眾的挑戰,目的正是諷刺那些假正經的僧人,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寺僧暗地裡都在追求肉慾,為非作歹,只是不敢公然行事而已。他也在自己的很多詩作中,諷刺僧侶的這些行為。
儘管一休放蕩不羈、遊戲人間,但他始終相信,這世上的一切,都是暫時的、表面的,甚至連宗教外在的形式和衣飾,也只是披在骸骨上的表皮罷了。有一件軼事很能說明他這個觀點:有一次一個富貴之家,請一休去做法事,一休就穿著一身破舊法衣前去,那人認為他太不得體了,將他遣走。一休過了不久又再回來,這次他在舊法衣上披上一件華麗的袈裟,於是大受歡迎。一休立即把袈裟脫下,說:「讓這袈裟給你們做法事好了。」說完頭也不回,仍穿著破舊法衣,昂然離去。
一休八十一歲那年,很勉強才接受了后土御門天皇的敕請,出任了大德寺住持,但他只在大德寺住了一天,就再也不回去了。由於應仁之亂,大德寺再度被焚毀,一休為之籌劃重建,到文明十三年,才落成了方丈和法堂,那一年的十一月,一休在酬恩庵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總的來說,一休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奇人,他既是一個悟道的禪宗大師,又是一個不守清規的僧人,他的思想遠遠高出於他那時代。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一休禪師的詩歌和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