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SAKI的巴黎個展,重新詮釋法國古典繪畫

2021-01-20 界面新聞

日本藝術家 MADSAKI 不久前展開了首次在巴黎的個展《French Fries With Mayo》,重新詮釋了藝術史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覽將在巴黎貝浩登畫廊展出至 10 月 22 日。

Madsaki與西方和東方有著深厚的關係,童年受到美國的影響,然後試圖在東方重建自己,這給了他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日本。

「儘管我是日本人的外表,但我曾經認為我是美國人。在很小的時候,我就會面對文化之間的根本鴻溝。」Madsaki說,「然而,我一直在想:國家到底是什麼,它們與文化有什麼關係?最後,我去了紐約的一所藝術學校Parsons,希望能在語言之外理解彼此。然後我在30歲籤證到期的時候,也就是2004年,回到了日本。」

《French Fries With Mayo》是在藝術歷史的各個文化背景下所進行的一場更大的對話。在藝術歷史中,意義的轉移或個人的歷史意義可以讓藝術家用幽默和諷刺來改變和重新想像藝術。

Madsaki在個展中所呈現的wannabe系列作品,是對古代大師的諷刺描繪,用噴漆完成看似對藝術傑作粗製濫造的模仿,實際上他是試圖用幽默感治療內心的混亂。這既是對藝術文化進行了批判,也是一種尊重西方藝術中的「不朽」時刻的表達方式。

Madsaki說:「Perrotin先生喜歡我的wannabe的作品,並建議我通過這個新系列重溫法國經典繪畫。所以,我選擇了在法國博物館裡發現的偉大藝術家的傑作,包括高更、莫奈、莫奈、德拉克洛瓦、英格爾等等。」

「這次巴黎個展對我來說意味著很多。」Madsaki補充道,「我通常可以很快地工作,但不總是這樣。舉個例子,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的時候,Jacques-Louis David花了很多時間。但我不是,我必須深入研究每一種構圖,並畫出許多層次的色彩,通過使用各種噴霧罐的噴嘴來獲得不同的效果。」

圖片來源:nowre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劉繼潮著《遊觀—中國古典繪畫空間理論本體詮釋》集評
    《遊觀》不是一般的畫學著作,而是通過中國古典繪畫空間本體詮釋,試圖揭示和彰顯中國繪畫藝術精神。劉繼潮教授不從筆墨入手,儘管他深究了筆墨,不從意境入手,儘管他剖析了意境,而是從「空間」切入,以「遊觀」展開,對中國古典繪畫藝術本體與藝術精神進行揭示與創造性詮釋。
  • 《法國巴黎羅浮宮》神行太保-協助拍攝
    羅浮宮(法語:Museacute;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畫家詹姆斯·雅克·約瑟夫·蒂索油畫作品欣賞
    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誌把它表達出來——這就是藝術的起源。—— 託爾斯泰詹姆斯·雅克·約瑟夫·蒂索(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畫家,生於1836年10月15日,卒於1902年8月8日。是法國的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是,詹姆斯·雅克·約瑟夫·蒂索的一生的大部分的時間卻是在英國度過的。他最初在巴黎的 Beaux 藝術學習藝術。
  • 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7月6日重新開放
    據報導,巴黎羅浮宮於當地時間7月6日重新開放。重開後,參觀者需要事先預約參觀時段,11歲以上的參觀者必須全程戴口罩,博物館只接受刷卡支付,不再收現金,快餐和衣物存儲服務也暫不開放。博物館還在「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畫像前設置標記,以確保參觀者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蒂索唯美女性人體油畫欣賞!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蒂索唯美女性人體油畫欣賞詹姆斯·雅克·約瑟夫·蒂索,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畫家生於1836年10月15日,卒於1902年8月8日詹姆斯·雅克·約瑟夫·蒂索是法國的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是,詹姆斯·雅克·約瑟夫·蒂索的一生的大部分的時間卻是在英國度過的他最初在巴黎的 Beaux 藝術學習藝術蒂索早期的畫主要是歷史,最有成就的是倫敦社會生活的繪畫這其中誕生了著名的畫作「Too Early」
  • 法國維多利亞新古典主義畫家,雅姆·蒂索,油畫作品選集
    雅姆·蒂索 James Jacques Joseph Tissot(1836--1902 ) ,法國維多利亞新古典主義畫派。 雅姆·蒂索自畫像 雅姆·蒂索出生在法國南特(法國西部港口城市)一個中產級家庭。 他最初在巴黎的 Beaux 藝術學習藝術。
  • 法國藝術家尼爾貝盧法個展廣州K11揭幕,來看虛實與剛柔的線性世界
    11月26日,法國先鋒跨界藝術家尼爾貝盧法(Nel Beloufa)個展「有所思」在廣州K11揭開帷幕。本次展覽為藝術家首次在廣州舉辦的個展,也是廣州K11無「法」不美法式風情文化節的重磅活動之一,於11月27日至2021年3月14日面向公眾開放。
  • 學院派先驅者、法國繪畫之父尼古拉普桑——《死神在阿卡迪亞》
    尼古拉·普桑,簡稱「普桑」,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的重要畫家,也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其作品大多取自神話、歷史和宗教題材,畫幅雖小,卻精雕細琢,講究完美的構圖和素描,畫作風格肅穆深沉,人物造型典雅莊嚴,代表作有《阿爾卡迪的牧人》、《摩西的發現》等。
  • 許強個展開幕 現當代藝術融合馥鬱的古典氣質「瀰漫」深圳
    許強個展開幕,現當代藝術融合馥鬱的古典氣質瀰漫深圳。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4日訊 (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李悠然)12月12日下午,由晨畫廊和一粲藝術聯合策劃推出的《「瀰漫」———許強個展》在宏藝空間4號館拉開帷幕,數百名嘉賓參加了開幕活動。
  • 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繪畫作品欣賞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 - 1905年),生於法國拉羅謝爾,畫家,法國19世紀學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後在安格爾畫室、法朗索瓦·愛德華·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訓練,後入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以及到羅馬進修。
  • 19世紀法國學院派藝術大師保羅·德拉羅什,以歷史題材繪畫而聞名
    #畫家#法國學院派畫家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 - 1856),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這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條件跟著啟蒙老師學習繪畫。他也成為了巴黎歷史題材畫家中的核心人物,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1832年,他被選為學院院士;1833年,他又成為美術學院教授,這些都是對他藝術成就的充分肯定。
  • 法國巴黎羅浮宮一探究竟,世界級的鎮館三寶是哪三件寶貝
    一般來說,只要是隨著旅遊團到法國巴黎遊覽,無論你的團費多少,都會安排到羅浮宮參觀。這個景點太有名了,他是世界博物館之首。要想參觀完羅浮宮所有的展品,恐怕一個星期時間都不夠。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
  • 法國波普藝術先驅|「繼畢卡索之後最會繪畫的藝術家」|馬歇爾·雷斯
    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法國波普藝術先驅馬歇爾·雷斯(Martial Raysse)1936年生於法國東南部的陶瓷工匠家庭,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繪畫訓練,但從小雷斯就開始了繪畫和雕塑的創作。
  • 香格納畫廊 | 朱加個展"近期的繪畫"
    藝術家朱加個展《近期的繪畫》於9月5日起正式對外開放。本次展覽中呈現了藝術家以「主觀現實」的態度,展現了一幅幅絢爛的生活場景,朋友們相聚在一起的野餐、派對、晚宴等社交情景。展覽 | 朱加:近期的繪畫展期:2020.09.05-2020.10.18展覽地點:香格納畫廊(上海市徐匯區西岸龍騰大道 2555 號 10號樓 )原標題:《香格納畫廊 | 朱加個展"近期的繪畫"》閱讀原文
  • 法國巴黎,邂逅浪漫之都|巴黎|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
    在巴黎不勝枚舉的世界級景點中成為必打卡的經典,艾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和凱旋門是象徵著巴黎甚至法國的標誌,艾菲爾鐵塔更是爭議與經典並存的不二代表性建築物。2/【凡爾賽宮】這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被稱作最美的歐洲宮廷花園,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16世紀的法國巴黎建築師有何風格?其中有哪些代表人物?
    引言16世紀60年代初,法國巴黎市中心的羅浮宮基本完成了,這是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四合院,但這時候文化的風向已經大變,文藝復興的式樣不時興了。羅浮宮的正面,也就是東立面,對著一座王室儀典性教堂,它們之間的廣場,南端聯繫著塞納河上的一座橋梁,過橋不遠便是巴黎聖母院。
  • 法國新古典畫家 雨果Merle簡介和作品賞析
    雨果·摩爾(Hugues Merle,1823年生於聖馬丁,1881年卒於巴黎,肖像畫缺失以作品代替)法國學院派畫家,學院派新古典風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偏好有寓意的神話、文學主題,表現母愛的作品尤為突出,也是布格羅同時代的強勁競爭者,作品也經常被兩相比較。
  • 在巴黎與上海之間,在詩與畫之間,「米修與木心」來了場跨越時空的...
    1933年,法國青年畫家米修造訪上海,從此和中國書法結緣,將中國書法之美在歐洲傳播,87年後他的畫又來到這座城。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願,此後在詩中寫想像中的巴黎。展覽將呈現兩位藝術家詩畫踐行的人生,不僅展出近50餘件畫作,還將展示各自的詩集,通過文學與繪畫兩個維度,帶領觀眾遨遊他們的心靈世界。
  • 古典油畫風格的人體藝術攝影——法國藝術家蒂埃裡·班斯朗特作品
    文| 大雨798法國藝術家蒂埃裡·班斯朗特(Thierry Bansront 1975— ),是一位自學成才的人像攝影師,45歲的他對於文學、造型藝術有著深入的研究,並做過製片人和導演,現定居巴黎。
  • 巴黎迪士尼樂園重新開放(4)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16日 (外代二線)(37)巴黎迪士尼樂園重新開放 7月15日,戴口罩的遊客在法國巴黎迪士尼樂園選購紀念品。 當日,位於法國巴黎近郊的迪士尼樂園重新開放。受疫情影響,該公園於3月15日臨時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