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與上海之間,在詩與畫之間,「米修與木心」來了場跨越時空的...

2020-12-16 瀟湘晨報

1933年,法國青年畫家米修造訪上海,從此和中國書法結緣,將中國書法之美在歐洲傳播,87年後他的畫又來到這座城。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願,此後在詩中寫想像中的巴黎。

圖說:亨利·米修《無題》 官方圖

今天開始,木心和米修的一次合作展覽《米修與木心》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藝偶遇。這次展覽將是亨利·米修畫作在中國的初次亮相展示, 自1983年在東京展出後時隔37年米修的作品再次來到亞洲,也是木心畫作展廳被妝點成法式莫蘭迪的三色,仿清水水泥的素色牆面環繞,開合成三個小型的「展廳中的展廳」。兩位藝術家的藝術語錄貼在兩側牆面,呼應著視覺作品,又讓觀眾回味。米修說:「你不帶著我就走了,我的生活」。木心說:「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展廳開頭的引題語定調了展覽裡的詩意氛圍。展覽將呈現兩位藝術家詩畫踐行的人生,不僅展出近50餘件畫作,還將展示各自的詩集,通過文學與繪畫兩個維度,帶領觀眾遨遊他們的心靈世界。

圖說:木心 網絡圖

巴黎市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的策展人弗朗索瓦·米肖和中國翻譯家、文學史家董強是本次展覽的兩位主策展人,他倆在趙無極展覽上相識,了解到米修與中國的親密關係,以及中國文人木心對法國藝術的嚮往。

圖說:木心《糾縵卿雲》 官方圖

亨利·米修既是法國詩人也是一名現代主義畫家。同時,米修與中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創作盛年的他先後來到了印度、中國、日本,在他的作品中能察覺出他對中國文字文化的借鑑。他成名源於《野蠻人在亞洲》,大量地引用了中國古典作品,米修第一次將白人放在「野蠻人」角度來仰視東方美學,足見對中國書法、水墨畫、漢語和東方哲學的痴迷。本次展覽中,能發現他創作的一些具象的塗鴉符號,與中國的漢字相像的是,在米修的表達中每一個字都像詩,同時他是一個極具想像力的畫家,可以從他的畫中看出人在律動時形體的變化。米修的畫都是自由的、奔放的、靈活的,這也源於他生活在19世紀初,正處在歐洲藝術轉變的鼎盛時期,法國文化的急劇影響以及當現代主義的轉化時期。

圖說:亨利·米修 網絡圖

木心是文學家,也是一名全能的藝術家。在特殊時代背景的情況下,木心的傳世作品有限,但木心的作品是豐富的,他傳承著中華傳統繪畫又被迫遠離。木心能在具體的筆墨上有所突破。被文藝評論家們形容,「木心先生自身的氣質稟賦在任何時代都會出類拔萃。木心的畫具有超越時代的作用。」

木心則嚮往整個歐羅巴文化, 在詩中徜徉巴黎。 他早已預見自己的「藝術磁場在於西方」, 幾經動亂後終赴美國留學。 但木心一生卻沒能訪問心嚮往之的巴黎。 亨利·米修與華人畫家趙無極相交甚密, 為他晚年在巴黎市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的首次個展撰寫畫評; 木心也曾表露過對法國文人繪畫的欣賞, 比如克洛德·西蒙。

圖說:木心《歌劇》 官方圖

「現在他倆的畫出現在同一展廳。照中國的說法,這是緣分——在中法兩國之間,在巴黎與上海之間,在木心與米修之間,在詩與畫之間。甚至,今年席捲全球的疫情也無法阻止這緣分的實現。」展覽的另一篇前言裡寫道。展覽所展示的木心與米修之間的相交, 實則也是橫跨中法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深切的情感與交流訴求可以跨越地域,不為他事阻隔。

此展將於2020年9月9日至10月11日在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並於10月14日至12月15日巡展至烏鎮木心美術館。(新民晚報記者樂夢融通訊員胡雨靜)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米修與木心」作品展在上海開幕 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8日下午,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的「米修與木心」作品展開幕式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該展展出了這兩位作者近50件的畫作、以及他們各自的詩集。
  • 米修與木心
    八十七年後,他的畫又來到這座城。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願,此後便在詩中寫巴黎,好像他去過似的。現在他倆的畫出現在同一展廳。照中國的說法,這是緣分——在中法兩國之間,在巴黎與上海之間,在木心與米修之間,在詩與畫之間。
  • 米修與木心,當兩個孤獨靈魂的相遇
    1933年,青年米修造訪中國,並來到上海這座城市。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果,用其文字描繪著夢想中的巴黎。兩位素未謀面的人,因為機緣巧合,於日前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相遇——一場名為「米修與木心」的展覽拉開序幕。
  • 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
    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與木心」展,於9月9日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據悉,此次展覽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該展策劃人是弗朗索瓦·米肖與董強,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亨利·米修是20世紀重要的法國詩人及現代主義畫家,而木心則是死後聞名的中國畫家與詩人。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新展開幕 兩個「流動靈魂」的首次交匯
    「米修與木心」展在上海舉辦開幕儀式,這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當時巴黎市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策展人,同為亨利·米修的長期研究者弗朗索瓦·米肖發現了木心,遂萌發了這一聯展的構想,策展四年。期間,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法蘭西學院外籍終身通訊院士、亨利·米修研究者董強,也加入了本展策劃。旨在通過展覽呈現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 米修與木心:面對「現代」的兩種方式
    2015至2019年的展覽——「尼採與木心」,「林風眠與木心」,「莎士比亞與湯顯祖」,「木心的講述:大英圖書館珍寶展」,「塔中之塔:木心耶魯藏品高仿及文學手稿真跡展」,「古波斯詩抄本」,「文學的舅舅:巴爾扎克」,皆與木心創作有著或遠或近的關係,既可借之勘探這位藝術家的精神源頭,又可借他的眼,打量中西先哲的別一面相。
  • 一周申活方式|賈樟柯榮宅直播;木心畫作首次亮相上海;去現場get...
    賈樟柯榮宅直播:對話許知遠、梁鴻8月31日至9月1日,PradaMode文化俱樂部將於上海Prada榮宅展開。知名導演、製片人和作家@賈樟柯在榮宅這個「麵粉大王」的故居,闡述「面」的多義性。abC藝術書展 2020@ OCAT上海館9月4日至9月6日,abC上海藝術書展將在OCAT上海館舉行。上海鯨字號書店、寧波假雜誌……眾多國內外出版社、書店、雜誌雲集!
  • 6小時「雲遊」故宮600年、10月拍賣季揭幕、米修與木心「隔空」對話
    石濤、李容瑾、仇曉飛、文爵、木心、米修、張如怡、馬修·羅奈、施拉澤·赫什阿里、尹昌志、陳抱陽、徐震、村上隆、貝爾納·弗孔、李繼開、崔燦燦、蔣志、瑪妮·韋伯要聞6小時直播為故宮600年慶生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同期進行了長達六個小時的直播「拉力賽」。
  •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米修與木心》展中,欣賞兩位大師的心靈之作
    作者 | 小裘老師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米修與木心》展中,欣賞兩位大師的心靈之作。木心美術館館長陳丹青寫有精彩序言。
  • 在文學上,他是音樂家|木心文學周素描
    有鑑於讀者厚愛,我們遂約定,2020年8月繼續舉行「2020木心文學周」。2020年8月21-22日,在木心作品首度結集精裝新版、木心全集計劃啟動之際,暨「米修與木心」聯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展、同名畫冊同期出版前夕,單向空間聯合木心美術館和雷克薩斯一起,用第二屆木心文學周繼續一趟木心文學、藝術的旅程。
  • 草堂讀詩|故事:木心《論命運》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歌曲:《從前慢》片段在這首歌曲流行之前,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從前慢》這首詩,知道木心這個人。確實,木心雖然精通文學、歷史、繪畫、詩詞、音樂,但他直到晚年,才回到公眾視野,因此他被稱為文藝魯濱遜。今天的「草堂讀詩」,我們一起來分享木心的詩歌《論命運》,再聽聽木心的故事。木心,本名孫璞,字仰中。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在臺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出版有多部詩集、散文集。
  • 莫奈、貝多芬也來了,只等你赴一場藝術的約!
    莫奈的《日出·印象》誕生近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透過擦拭幾淨的玻璃,你能微距式的看到畫的全部細節,朦朧的色調仿佛親眼見證了一場海港的日出。 吶喊與迴響 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時間:2020.09.25-2021.01.03 地點:中山東一路27號6層,上海久事美術館 票價:工作日99元/位,全通票118元/位
  • 【開卷有益】讀木心的詩,《雲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是音樂家、作家、畫家,雖然「畫家和作家合謀把這個音樂家謀殺了」。他在一個未被大眾認可的年代,活出了自己的人生風格——文雅體面,虔誠的對待生活,專注於個人的藝術創作。>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乙輯的短句(雪句),更像是那個時代文藝界的段子手,每一句都像一首詩,
  • 木心《豹變》:君子的人生,是一個由弱變強的過程
    比如,放在首篇的《SOS》,充滿散文詩的氣息,又像一個情節緊張的災難題材的電影橋段;比如,放在第二篇的《童年隨之而去》、放在第三篇的《夏明珠》,以平實口吻與白描手法寫出一個人心理成長、光陰流逝、人間冷暖、時代動蕩;後面的《一車十八人》同樣以白描手法,揭露人心種種醜惡,讓人聯想到電影《車四十四》;《靜靜下午茶》將往事與當下融為一體,通過一對遲暮夫妻之間的情感矛盾揭露人性中的傲慢與偏執;又比如《魏瑪早春
  • 如何定義木心——從「受難者」、「倖存者」到「自我救贖者」
    原創 學人君 學人Scholar 收錄於話題#先生之風37個木心(1927.2.14-2011.12.21),本名孫璞,字仰中,號牧心。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烏鎮東柵。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 「雷神山上的詩畫,英雄的傳說」——他們才是疫情期間真正的詩畫
    在疫情中,來自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醫療隊撐起了一片天,他們」本不是山,願以「山」之名,冠以」火雷「二字,克瘟神,佑華夏。」他們「翩翩白衣渡江來,金戈銀針結聯營」他們希望「待到風吹霾散日,邀君天路賞桃花。」他們在雷神山醫院上寫詩作畫,留下他們英雄的傳說。
  • 高科技助力「跨越時空」,傳遞「更多的愛」,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
    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跨時空新年音樂會即將舉行  央廣網上海12月10日消息(記者楊靜)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日前對外宣布,已經連續舉辦了5年的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簡稱「安團」)新年合唱音樂會,將在2021年元旦期間「跨時空」開演。
  • 《印象·人生酒館》巴黎速寫作品展在上海法語培訓中心開幕
    2019年12月7日,法國藝術家Laurent Melin的巴黎速寫作品展在上海法語培訓中心與中國觀眾見面。此次題為《印象·人生酒館》的展覽,展出Laurent Melin於巴黎各處小酒館中創作的四十餘幅速寫作品。畫家以遊客的視角,試圖通過黑白筆觸來重現熟悉的巴黎餐廳中的人和景。
  • 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10月11截止〉
    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11截止〉魔都看展——米修與木心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