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是清朝歷史上一位極具分量的人物,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任何一位皇帝,乾隆帝曾評價多爾袞:「奉世祖入都成一統之業,功勞最著。」可見,當年多爾袞率領八旗入關,的確為後來滿清統一全國奠定了強有力的根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梟雄人物,卻也有不如意之處,除了死後被順治清算之外,他的子嗣也十分稀薄,只留下一個女兒,那麼,此女結局究竟如何呢?
少年得志慘喪母
多爾袞生於萬曆四十年(1612年)十一月十七日,母親是努爾哈赤最後一任大妃阿巴亥。
話說,阿巴亥原本是海西女真烏拉部貝勒滿泰的女兒,在她四歲那一年,烏拉部參與了九部聯軍攻打建州的戰爭,最終卻慘敗而歸,甚至就連阿巴亥的叔父布佔泰都被努爾哈赤給俘虜了,布佔泰生生地在建州做了三年人質才被放回烏拉,後來,布佔泰成了烏拉部新的首領。
1601年,努爾哈赤不費吹灰之力滅掉了哈達部,為了保住烏拉部,布佔泰便將年僅12歲的侄女阿巴亥嫁給了努爾哈赤。令人想不到的是,這阿巴亥雖然年紀不大,卻是一個極富心機的女人,來到建州兩年便坐上了大妃的位子,還給努爾哈赤連續生了三個兒子,即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與十五子多鐸。
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後金髮生了一樁醜聞,大妃阿巴亥竟然與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勾搭在了一起,為此,努爾哈赤不僅廢黜了阿巴亥,還撤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改為由八大和碩額真共議國政,其中便有年僅八歲的多爾袞,可見,多爾袞雖然年紀不大,卻在努爾哈赤眾多兒子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隨後,阿巴亥恢復了大妃的位子,卻沒成想卻在努爾哈赤死後被以皇太極為首的王公貝勒逼迫殉葬,如是,年僅15歲的多爾袞便失去了母親。
功勳卓著封親王
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後,多爾袞便開始跟隨其南徵北戰,令皇太極沒想到的是,這個年紀不大的弟弟卻英勇不凡,是一個天才統帥,因此,皇太極不惜重用多爾袞,賜予他「墨爾根戴青」的美號。皇太極分設六部後,甚至讓多爾袞掌管人事大權,統領吏部,此後多爾袞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他在天聰九年招撫察哈爾部的過程中,獲得了元朝的傳國玉璽,將其獻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得到傳國玉璽後,便感覺天意所致,於是便於1636年在盛京稱帝,建立大清國。與此同時,皇太極還對功勳卓著的將領進行了分封,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這一年,多爾袞25歲。
此後,多爾袞又多次奉皇太極之命南徵明朝,崇德七年,多爾袞在松錦大戰中重創明軍,洪承疇、祖大壽等名將先後歸降,此時,後金的勢力已經逼近了山海關。然而,就在此時,皇太極在盛京突然駕崩,滿清內部即刻開始了一場最高權力的角逐。
這場最高權力之爭,主要在睿親王豪格與肅親王豪格之間展開,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兩位當世英豪都沒有繼承皇位,繼承皇位的是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順治皇帝,多爾袞搖身一變,成了大清國的攝政王,第二年,便率領八旗鐵騎入關,攻佔了北京,開始了清朝在全國的統治。
情深不壽留遺恨
關於多爾袞的感情生活,受一些野史筆記或影視作品的影響,最為人們稱道的便是多爾袞與孝莊之間的情感糾紛,甚至傳出了「太后下嫁」的千古奇聞。
孝莊太后是否真的嫁給了多爾袞,這在官方史料中沒有記載,也不可能記載,筆者認為孝莊下嫁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小的,甚至說孝莊與多爾袞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感情可言,真正讓多爾袞掛念的是他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太后的堂姐,人稱「小玉兒」。
博爾濟吉特氏與多爾袞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卻在丈夫最風光的時刻離開了人世(順治六年,1649年)。除此之外,史料中記載多爾袞還有九個福晉和妾室,不過,這些女人只有一位朝鮮公主為多爾袞生下一個女兒,取名為東莪。
東莪生於崇德三年,與順治帝同歲,關於這位皇室宗女史料中記載甚少,話說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對其清算,將東莪與多爾博(多爾袞養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此後,東莪便在歷史上消失了。
有人傳言這位皇室宗女流落到了民間,嫁給了一個漢人,此事可能性極小,因為東莪並沒有被削除宗籍,她仍然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是不可能嫁給一個漢人的。那麼,她究竟去了哪裡呢?
筆者認為,滿清皇室很有可能將其嫁到了蒙古某個部落,因為滿蒙聯姻一直是清朝奉行的國策,清朝先後有五百多位宗室女嫁到了蒙古,更何況清初滿蒙聯姻尤為頻繁,因此,東莪的結局很有可能便是蒙古。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滿洲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