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閃電戰:德國襲擊倫敦時的真實場景

2020-12-10 大龍評影視

在閃電戰中,倫敦人躲在地鐵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8個多月裡,倫敦一直是德國轟炸機無情空襲的目標。德國人將這次轟炸行動稱為「倫敦閃電戰」。德國人取名「閃電」一詞,意在挫傷倫敦人的士氣,迫使他們撤軍和投降,但德國人大大低估了英國人的應變能力。他們迅速有效地採取措施保護他們的孩子,並在破壞期間保持安全。

倫敦和其他地方遭受的「閃電戰」

德國空軍

雖然倫敦是德國轟炸機的主要目標,但它並不是英國唯一一個受到德國炸彈襲擊的地區。英國沿海的城鎮(包括加的夫、布里斯托、普利茅斯和樸茨茅斯)也遭到空襲襲擊。北部的工業城市(如曼徹斯特、考文垂和伯明罕)也遭遇了「閃電戰」。

死亡與毀滅

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1日,德國發動的「閃電戰」造成大約4萬名英國平民死亡,其中一半在倫敦。超過一百萬的房屋被完全摧毀,或遭嚴重破壞,而公路、橋梁和鐵路則成了廢墟。

英國人準備好了

儘管沒有預料到德國的空襲,英國人還是做好了準備。他們的預警雷達系統是世界上同類產品中最先進的,並且對即將到來的德國轟炸機給予軍方足夠的預先警告,讓市民有時間尋求庇護。皇家空軍也有兩種戰鬥機型號,噴火式和颶風式,比德國轟炸機優越。在他們的火力反擊下,他們擊落了幾架來襲的轟炸機。

疏散令

英國人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已經了解了德國人對格爾尼卡市的空襲慘狀。1937年4月26日,德軍的禿鷹軍團空襲了位於西班牙北部的格爾尼卡小鎮。儘管轟炸格爾尼卡毫無戰略上的意義,但是這場代號「呂根」的空襲行動徹底改變了世人對於空襲轟炸的看法。

在3個多小時的時間裡,納粹德國的海因克爾He-111戰鬥機向小鎮投放了4.5噸的高爆炸藥、燃燒彈,超過三分之一的小鎮居民死於非命,70%的建築物被夷為平地,燃燒彈引發的熊熊大火持續了整整三天。

因此,英國政府已經提前制定了疏散計劃,以防倫敦遭到類似的襲擊。德國空襲英國本土後,英國政府將大約150萬平民從倫敦和樸茨茅斯等目標城市疏散到相對安全的農村小村莊,其中大部分是兒童。

防空洞

英國空襲防範部使用波紋鋼筋,監督了200多萬個防空洞的安裝。雖然這些庇護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禦德國的炸彈襲擊,但它們狹小、寒冷、潮溼,缺少必要的生存物資。

地下安全

父母找到了保護孩子安全的創造性方法。

一般來說,炸彈襲擊時,呆在地下比較安全。有幸擁有地下室(在倫敦很少見)的人可以躲在那裡,但其他人被迫進入公共區域,如隧道和地下火車站。空襲的時間通常很短,因此市民可以很快離開並恢復正常活動,但那些因襲擊而無家可歸的家庭,通常將地下避難所作為臨時住所。

公共庇護所

一開始,官員們勸阻市民不要躲在倫敦地鐵裡,因為他們不想讓人群幹擾地鐵正常運行,但他們很快就鬆口了。大約有15萬人每晚睡在倫敦地鐵裡。迫於公眾的需求,官員們同意擴大地下空間以容納8萬人,但當這項工作完成時,「閃電戰」已經結束。

花衣魔笛手行動

為了保護倫敦的孩子們不受德國空襲襲擊,英國軍方發起了「花衣魔笛手行動」。全國各地的學校教師被派去看護數百萬與父母失散的兒童,他們被趕出城市中心,躲在英國農村。這些年輕人脖子上戴著類似於狗標籤的系索式鏈子,上面寫著戰後他們與家人團聚所需的信息。

而為什麼取這樣一個名字,則是跟一個傳說有關。傳說,在德國普魯士的哈梅林(Hamelin)曾發生鼠疫,死傷極多,居民們束手無策。後來,來了一位法力高強的魔笛手,身穿紅黃相間的及地長袍,自稱他能剷除老鼠。鎮子裡的首腦們答應給他豐厚的財寶作為答謝,魔笛手便吹起神奇的笛子,結果全村的老鼠都在笛聲的指引下跑到了河裡,全部被剷除。但是那些見利忘義的首腦們卻沒有兌現承諾,拒絕付給他酬勞。為了進行報復,花衣魔笛手就又吹起神奇的笛子,全村的小孩都跟著他走了,從此便無影無蹤。

防毒面具:新常態

英國政府擔心德國轟炸機會在「閃電戰」中向倫敦和其他英國城市投放化學武器,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非常普遍,因此他們向每個公民發放防毒面具。這些橡膠口罩悶熱、笨重、臭氣燻天,呼吸困難,但英國公民別無選擇,只能照辦。德軍在一戰曾大量使用的芥子氣,被譽為「毒劑之王」,其毒性潛伏期肯能長達12個小時,因此官員們要求在所有公共場所使用防毒面具,並處以罰款。因為災難顯而易見,所以英國公民嚴格遵從。可惜面對同樣存在潛伏期的「新冠病毒」,英國人的表現就沒有當時那麼團結。

精神與毅力

根據當時大多數人的說法,倫敦遭受的「閃電戰」並不像英國軍方預期的那樣具有毀滅性。事實上,這場戰役被認為是德國的失敗。對於那些不折不扣的英國人來說,閃電戰給他們帶來了不便,但他們繼續著他們的生活,戲謔地把某些日子稱為「相當閃電」。公共防空洞的氣氛通常是愉悅放鬆的,自殺和醉酒事件實際上在閃電戰中消失了。英國人民團結一致,以一種非凡的堅韌、愛國精神度過了這場「閃電戰」。

因此,但願英國人,面對此次新冠疫情,這次世界性的無聲戰場,能一如既往地發揚這種精神,而不是相互埋怨,互相扯皮,甚至於索賠一個遠在萬裡之外的國家。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40年代歐美,德國閃電戰英國,米蘭歌劇院美女如雲
    德國閃電戰襲擊英國,輔助消防志願者服務隊的消防員,正在撲滅倫敦聖保羅大教堂周圍的明火。英國倫敦東區的貧民窟,位於倫敦瓦平的朱比利大廈,由一位私人房東所有,周圍是倫敦郡議會的公寓。義大利斯卡拉劇院的後臺,一個合唱女孩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更衣室裡看電影雜誌。
  • 倫敦的10張標誌性照片
    Robert Frank – City of London, 1951 「……倫敦是黑白灰的,所有優雅的、風格各異的場景都在不斷變化的迷霧面前出現了……」 ——Robert Frank 出生於瑞士的攝影師弗蘭克在20世紀50年代初曾多次訪問倫敦,他帶著他最信賴的徠卡相機,用它來捕捉這個城市的矛盾。
  • 《戰略思維:閃電戰》:硬核軍事戰略遊戲,完美再現德國閃電戰
    德國入侵波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前奏。在二戰時期中,空軍基本上是霸權的,當德國空軍和裝甲車攻擊波蘭時,他們沒有招架的能力。波蘭很快失去了他的補給和通訊能力,前部的後部崩潰了。波蘭也被閃電戰戰術瞬間擊敗,最後持續了36天,波蘭有組織的抵抗被徹底粉碎。
  • 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浮世繪」
    戰爭爆發時,大多數工人都加入了戰爭。到1941年,施工現場只有50人。當時的婦女們接受培訓繼續橋梁的建造工作。這座橋還是唯一在「二戰」期間遭到德軍炸彈襲擊的橋梁。戰爭結束時社會動蕩,很多記錄丟失了,多年來,只有泰晤士河的河船嚮導知道新的滑鐵盧橋是由女士們建造的,他們每天都會向乘客講述這座「女士橋」的故事。直到最近,歷史學家克裡斯汀·沃爾研究了這個奇怪名字背後的故事。
  • 【倫敦場景】伯爵大人
    倫敦街景(資料圖)。(新華社/法新/圖)大家都說他是伯爵大人,從他父親那裡繼承來的頭銜。他邀請我去他家吃午飯,帶我參觀了他位於倫敦市中心最黃金地段的富豪街區四層樓高的獨立豪宅。伯爵大人在帶我樓上樓下地參觀這套他一個人居住的豪宅時說。「這麼說,這些裝修都是你自己設計的咯?」我四處張望著,像進入了一個巨大迷宮的小兔子。因為房子太大,房間太多,走著走著就迷路了。「也不完全是,」伯爵大人笑了笑。他今年不過四十五六歲,還很年輕,笑起來非常俊朗迷人。也許這就是他至今未婚的原因吧。
  • 電影中的倫敦:時代的隱喻
    當我們在電影的虛構地點和它所援引的真實地點之間穿行時,要留意倫敦在電影中有一種很強的轉喻性:代表著英格蘭、英國、大英帝國、政府。地標倫敦的意象,意味著空間,也意味著時間。帝國倫敦是一個「維多利亞倫敦」,後帝國倫敦是一個「全球化倫敦」。摩天大樓的繁盛顯著影響了倫敦的天際線,傳統的塔橋、聖保羅大教堂與現代的碎片大廈、勞埃德大廈等不同圖騰地標的並置,構成了一個全球化都市。
  • 我的世界:倫敦大火真實還原後,小學生都表示玩火太危險
    以前的時候遊戲在人們眼中是令人沉迷的一種事物,隨著遊戲行業的發展和遊戲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玩家拿遊戲來打發無聊的時間,很多人放棄了追劇的時間來玩遊戲,本質上並沒有讓遊戲支配自己,而是讓娛樂方式變得多元,而也有不少人用遊戲做了更多有意義的事,我的世界就將倫敦大火真實還原,在看過宣傳片後小學生都表示玩火太危險
  • 天涯文|倫敦上空的鷹!
    我想起二戰時一個經典的故事《倫敦上空的鷹》在二戰時期的英國,有一批守護倫敦的飛行員。他們每天都穿好裝備守在基地,聽到空襲的警報聲,就衝向自己的戰鬥機,像一隻「孤鷹」飛出基地;戰鬥結束時,他們會飛回來,等待下一次指令。
  • 倫敦塔橋,它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
    倫敦塔橋是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的第一座橋,也是泰晤士河上15座橋梁中最知名的一座,它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上層為寬闊的懸空人行道,行人從橋上通過,可以飽覽泰晤士河兩岸的美麗風光;橋的下層可供車輛通行。
  • 倫敦旅遊模擬器!《看門狗軍團》遊戲與現實場景對比
    最近發售的《看門狗:軍團》設定在近未來倫敦,那麼它和現實中的倫敦有多相似呢?油管用戶「ElAnalistaDeBits」用一段視頻將該遊戲的場景與現實進行了對比,一起來看看吧~【遊俠網】《看門狗:軍團》遊戲與現實場景對比  視頻中先後對皮卡迪利廣場、大本鐘、威斯敏斯特教堂、攝政街、白金漢宮、倫敦市政廳、特拉法加廣場、倫敦眼觀景摩天輪
  • 哈利波特、007、美國隊長…這些經典電影場景原來全都在倫敦
    戲精又幽默的英國演員,連美國好萊塢都愛去選角,同時英國本地也擁有非常多時代劇、動作片、浪漫喜劇和奇幻片的場景,幾乎各種電影都曾在倫敦取景過。比如說大家都愛看的哈利波特系列,就可以看到許多倫敦風景哦!
  • 從封城的倫敦搬到德國,臨行前我把床墊撕成碎片
    上個月的短故事學院,來自英國的Veronica記錄下自己和先生從倫敦搬到德國小城的經過,在倫敦經歷第一輪lockdown的時候。離開倫敦的前一夜,Veronica忙於將床墊撕成碎片。這場拆除沙發的「遊戲」發生在四個月前,那時我們正準備從英國搬家到德國。年初時我並未想到搬家這件事會來得如此之快。元旦剛過,我定下了除夕回國的機票,列好了想去的餐館,約好了想見的人,流連於「後聖誕時期」的商店街,用心採購伴手禮。結果突然被國內疫情的新聞所包圍,聽到的看到的都是症狀與數字。
  • 倫敦民眾紛紛外逃,場景宛如世界末日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談到當前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時表示,該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已經失去控制,英國政府必須對其進行控制,且有責任地採取行動。據悉,英國政府已經證實,這種變異新冠毒株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蔓延,傳播速度比原有的新冠病毒要快上70%。
  • 變異毒株襲擊倫敦,英國最大的真相暴露了
    我意識到,當一個白人變成暴虐的統治者時,他也摧毀了自己的自由。我有一種深深的預感,英國在東方的統治全是一場空。 邱吉爾年少時,曾被他的大姨媽帶到倫敦西郊的一個神秘小屋,拜會當時的算命大師羅賓遜夫人。 此前,羅賓遜夫人曾成功預測當時最受爭議的作家王爾德的命運。 王爾德剛寫完《道林·格雷的畫像》,名聲大噪。羅賓遜夫人看了他的手相,說道,你會寫出四部戲劇,然後你就會消失。
  • 在倫敦藍帶學廚藝,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根據倫敦藍帶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在其學院就讀的中國學生從2013年僅有的25人增加到2015年的76人,中國成為了四大主要學員來源國之一。  11月中旬,我來到了這所位於大羅素街(Great Russell Street)的倫敦藍帶廚藝學院,來感受在倫敦藍帶學廚藝是怎樣的體驗。
  • 二戰德國的閃電戰橫掃歐洲,那如何擊敗閃電戰呢?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依靠閃電戰橫掃歐洲,一個多月拿下法國,不到半個月深入蘇聯境內三百多公裡,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傳遍整個歐洲,那希特勒的閃電戰的本質是什麼,其核心在哪裡,他的命脈又在和何處。
  • 11月4日倫敦銀行情多少錢一克?今天倫敦銀行情查詢-倫敦銀
    周三(11月4日)倫敦銀價今天價格走勢如何?倫敦銀今天開盤報24.228美元/盎司,今天倫敦白銀價格格最高上探24.492美元/盎司,最低觸及23.209美元/盎司,倫敦白銀價格目前報23.541美元/盎司,上漲幅度-2.70%。
  • 專訪:《倫敦傳》作者彼得•阿克羅伊德談寫作及倫敦
    澎湃新聞:在準備寫作一本書時,您是如何做研究的?阿克羅伊德:當我開始研究一位我要寫的對象時,我會閱讀他所有的作品,也爭取閱讀所有別人寫的有關他的書。我會把所有的書都搜羅到我的辦公室裡來。我很喜歡這個研究和準備的階段。
  • 解密德國閃電戰:閃電戰並非完美的戰術,但它的意義我們需要了解
    閃電戰的由來閃電戰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的軍事指揮策略。於是德軍在1891年到1905年之間制定的施裡芬計劃便是在法德對峙時,右翼德軍突擊部隊通過盧森堡、比利時、荷蘭繞道進入法國境內,包夾法軍前線部隊,並且進攻巴黎。
  • 乘坐雙層巴士感受倫敦的浪漫,樂高創意高手系列10258倫敦巴士
    上周樂高發布了創意系列車模的新品,和007電影合作推出的阿斯頓馬丁DB5,其對電影中車輛機關的完美還原都得到了廣大樂高迷們的一致好評,樂高的車模產品線也基本上是以一年一部作品的速度更新著,推出的產品也都是以能代表各地特色的車輛為主題而進行設計,例如10242 Mini-Cooper,10248法拉利F40,10252大眾甲殼蟲等,這些就分別代表了英國,義大利,德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