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坂神社時隔143年再次提前祭出「茅之輪」,祈求疫情退散

2020-12-09 一度君

日本京都知名景點八坂神社,原本每年六月及除夕才會請出神舍內的珍貴道具「茅之輪」,幫民眾消災祈福,但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肆虐,八坂神社時隔143年,再次臨時緊急祭出茅之輪,幫大家祈福,希望民眾能平安度過疫情。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八坂神社上一次臨時搬出茅輪是在1877年的九月,當時日本霍亂大流行,造成近10萬人死亡。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已出現938例確診案例,八坂神社於是緊急在主神社西側及「疫神社」前方擺置茅輪祈福,祈禱疫情趕快過去。

人們穿過「茅之輪」祈求疫情消散

相傳八坂神社的「茅之輪」是由天神素盞鳴尊所賜,信眾只要通過圓環被能得到庇佑,不被病魔纏身。每年六月和除夕,神社都會祭出「茅之輪」為民眾除穢邪及疫症,參拜民眾以8字繞環,最後筆直走出去完成儀式。而茅之輪在每次用畢後還需「燒納」儀式焚燒,下一次再以白茅編出新的使用。

「茅之輪」需要8字繞環

八坂神社的「茅之輪」起源於中國唐朝時的一次疾病大流行,為了向神明祈福所設立的祭典。除了茅之輪外,八坂神社每年七月舉辦,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祇園祭」,也是同樣起源於此。

日本媒體紛紛報導八坂神社這一非常舉動

然而茅之輪也不是神社想擺出來就能拿得出來的,每次茅之輪用完後都要進行「燒納」儀式焚燒掉,下一次再拿白茅製作新的茅之輪,所以八坂神社可以在這個季節錯誤時候擺出茅之輪,也讓人們感嘆八坂神社的規模之大,並非一般神社可比,同樣位於京都的粟田神社就讚嘆道:「不愧是八坂神社,竟然有庫存,這個時期照理說是沒有白茅的啊!」

相關焦點

  • 為您徹底解讀京都八坂神社的亮點!充滿美與愛的正能量景點
    在京都以大家所熟悉的「祇園桑」著稱,全國各地有許多參拜者到訪參觀的「八坂神社」。雖然以京都的東山第一的觀光地著名,但你知道其實在境內有許多美容與結緣的能量景點嗎?我們探訪了山角下的神社與在境內深處的「圓山公園」。全國的祇園社的總本社橫貫京都市街東西主要的道路之ㄧ,四條通。
  • 八坂神社: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祈求戀愛的心形繪馬!
    八坂神社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為二十二社,是日本全國約三千座八坂神社之總本社,愛稱是祇園さん。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原本稱作「祇園神社」、「祇園社」、「祇園感神院」 「袛園天神」,慶應4年(1868年)的神佛分離令後,改名「八坂神社」。八坂神社就在圓山公園旁邊,在東山晃悠,總能途經幾次八坂神社。這座神社也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是日本三千座八坂神社的總社,每年7月,這裡還有日本三大祭之一的衹園祭。求姻緣的,可以來這裡拜拜,據說祈求戀愛的心形繪馬在這裡很受歡迎!
  • 漫畫電影的日本-八坂神社
    遊走京都祇園、八坂神社走過斑馬線鑽進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踏階仰望,初次探訪只現於書籍漫畫電影的日本神社,感覺有點奇異且興奮,畢竟經過故事的渲染,神社早在我心裡多了神怪色彩,仿佛踏過門樓,便走進鎮封妖靈的奇幻域界。
  • 來日本京都別錯過:斬孽緣結良緣的神社「安井金比羅宮」
    在日本京都有間不是很大、卻非常受歡迎的神社,主要祈求跟緣份相關,還有特別的斷惡緣結良緣儀式,所謂的惡緣不只是男女之間的惡緣喔!就快點讓我們看下去吧!光明院觀勝寺於應仁之亂荒廢,元祿8年(西元1695年)移建於太秦安井地區的蓮華光院,祭祀著崇德天皇、自讃岐的金刀比羅宮奉請的大物主神及源賴政三神。明治維新後,蓮華光院改稱為安井神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稱為安井金比羅宮。
  • 京都求姻緣最靈神社大盤點
    (請叫我小天使)地主神社地主神社位於清水寺正殿北側,是日本有名的結緣、祈求戀愛運的神社。人氣最旺的要數正殿前方的一對「戀佔之石」,聽說善男信女只要閉著眼睛,口中念著愛慕者的名字,從一顆石頭順利走到另一顆石頭那裡,就可以得到神靈眷顧,獲得良緣哦!
  • 深度京旅新提案:「京都五社」巡禮
    日本京都一直是許多旅日玩家們的最愛,保有濃厚日本風情的傳統建築與人文風景總讓人流連忘返,不過除了一般知名景點的遊覽之外,其實現在也有許多不一樣的旅遊方式,例如參拜神社或寺廟取得專屬的「御朱印」,進而祈求心願圓滿,這次就要來跟各位介紹其中最為知名的「京都五社巡禮(京都五社めぐり)」囉!
  • 東京神樂坂一日遊行程 東京大神宮 祈求戀愛運的神社
    有東京小巴黎之稱的神樂坂,兩旁儘是通往未知的謎樣巷弄,隨意鑽進一條巷道,仿佛早已身處異世界,讓人想放慢角度探索一切未知的寶藏,所有來東京自由行的朋友,有機會也能來這宛如神影少女穿越時空般的神樂坂,逛逛祈求戀愛運的東京大神宮!
  • 日本保留大量中國文化,京都八坂神社就是佐證,現為國家級文物
    京都之旅,有一個景點不可錯過,那就是與祇園緊挨一起的八坂神社。八坂神社每年舉辦的祇園祭,是日本的三大祭之一,主祭神包括有素戔嗚尊、櫛稻田姫命、八柱御子神。 它是日本關西地區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曾是神佛合一的地方。跟日本其他神社一樣,八坂神社的色調主要是橙黃色,格外耀眼奪目,這幾乎是日本所有神社的主色調,著名的伏見稻荷大社更是如此。
  • 日本保留大量盛唐建築,京都八坂神社就是佐證!
    祗園的八坂神社是最受歡迎的打卡點,這裡隨處可以看到講普通話和粵話的中國人。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基地,有點像中國的道觀,不過日本的神社祭拜的對象更多廣泛。八坂神社紅牆黑瓦的木質殿堂很像唐代時期的宮殿和皇宮別苑,這也是日本神社的統一風格。
  • 東京冰川神社「緣結風鈴祭」,不可錯過的夏日風情
    位在東京近郊的川越冰川神社,夏天最重要的重頭戲就是「緣結風鈴祭」了!「緣結風鈴祭」於每年7月份登場,2019年的舉辦時間為7月6日(六)起至9月8日(日)。快跟著「樂吃購!日本」來看看冰川神社風鈴祭的風採吧!▋夏天的風物詩──風鈴說到夏天,你會聯想到什麼呢?
  • 日本京都賞花名所──祈求勝運的藤森神社
    ▋關於藤森神社藤森神社位於京都伏見區,據說是神功皇后創於距今1800年前,與皇室淵源非常深的古老神社,在三韓徵討後歸來的神功皇后在這立了旗冢,將兵器奉納,被視為是藤森神社的起源。本殿是正德2年(公元1712年)中御門天皇所賜與,祈求勝運、馬運以及學問都非常有名。
  • 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每年7月神社都會舉行熱鬧的祇園祭
    位於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是日本全國約三千座八坂神社之總本社。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 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是關西地區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 神社大殿被稱為「衹園造」,是日本獨特的神社建築,而舞殿上無數的提燈,讓夜晚甚是美麗。
  • 令人瞠目結舌的日本七大奇祭
    古時是根據季節時節或需求,如慶祝豐收,祈求來年豐收,或是退卻病災等來進行, 但更多的是通過お祭り這種形式體現出日本獨有的神道信仰。「どろいんきょ」祭典,距今大約有200年的歷史,與大多數在夏日舉行的祭典相似的是,同樣也具有「疾病退散」的美好祈福在其中。
  • 日本京都三大祭典之「葵祭」:重現平安時代風華遊行
    日本京都一年四季都非常熱鬧,因為歷史悠久,寺廟神社眾多,所以常常舉辦祭典、各類活動,京都自由行一直是大家的心頭好,正好碰上盛大祭典的時候當然不能錯過羅!這次「樂吃購!日本」要為大家介紹鼎鼎有名的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的「葵祭」。
  • 來祈求戀愛運的日本神社朝聖吧!走一趟良緣聖地「東京大神宮」
    來日本怎麼能不去神社參拜一下呢?除了到神社祈求好運之外,寧靜莊嚴的氛圍也讓人身心能夠平靜下來。其中求戀愛運的神社寺廟更是人氣居高不下。位於東京飯田橋,有一座歷史悠久,不論平日假日總是人潮絡繹不絕,據說有求必應、非常靈驗的戀愛運神社──「東京大神宮」。想要提升桃花運或來一場美麗的愛情邂逅嗎?繼續看下去吧!
  • 祈求神明!多災多難的日本古代是這樣硬核防疫的...
    該儀式由祇園感神院主辦,原為傳染病流行時才會舉行,直到西元970 年開始,因夏季傳染病易生,而制定為每年六月七日舉辦「祇園御靈會」,十九世紀明治維新改制新曆後,更改為每年七月舉辦,而祇園感神院就是現今八坂神社的前身。
  • 「保存版」徹底解讀京都八坂神社的看點!美和戀愛的能量點
    在京都,「八坂神社」以「祗園先生」的稱呼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拜者紛紛到訪。作為東山首屈一指的觀光地而聞名,您知道在那境內有與美容結緣相關的能量聚合地嗎?我們參觀了在山腳下林立的神社,參觀了在其深處展開的休憩庭院「圓山公園」。全國只園社的總公司。
  • 北海道特色旅遊景點西野神社,勾起童趣的御守神社「樽山雪獸」
    札幌西野神社以御守種類繁多聞名,有著少見的「卡通圖案御守」如懶懶熊御守、Hello Kitty御守、七龍珠御守、鹹蛋超人御守…等,吸引許多御守收集者前來,不管是自己佩戴還是送給小朋友都很適合,是北海道特色旅行的絕佳景點。神社更貼心的為男生準備了領帶造型的結緣御守,護佑男士們找到命定的另一半。
  • 在日本看了那麼多神社,可還不知道「鳥居」是什麼?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千本鳥居從「伏見稻荷大社」、「東照宮」、「明治神宮」再到「八坂神社」……作為通往「神社」、「神宮」、「大社」的必經之路,我們在日本見過太多太多「鳥居」。但「鳥居」到底是什麼?在日本,「天照大神」也被奉為「皇室」的祖先、「神道教」的祖神「天照大神」有一個兄弟叫「建速須佐之男命」,又叫「素盞鳴尊」,因為曾經斬殺「八岐大蛇」而出名。
  • 來到傳統風情京都花街——祗園與八坂神社,一覽當地獨特之美
    在祗園,大部分的建築都是由日本傳統木質材料製成的房屋,其中,一部分仍然保留為居民樓,剩下的一部分均改造為製作京都著名的懷石料理的餐廳、茶室和藝伎表演舞臺。每天,來到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居民、遊客、藝伎三者擦肩而過,在其周邊的寺廟和神社卻與這一般熱鬧不同,表現得更加安靜和諧,這正好是京都社會生活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