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光語者》,是來自北緯78度的浪漫

2020-12-19 騰訊網

這裡是地球最北端的城市,朗伊爾城,英文名「Long year」一言蔽之,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3月這裡會陷入極夜,讓一年變得非常漫長。然而一年很長,一生又很短,這也是電影《光語者》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故事,在極端環境下,尋找前所未有的浪漫。

朗伊爾城,位於挪威屬地斯瓦爾巴群島的最大島──斯匹次卑爾根島,是世界上離北極最近的城市,地處北緯78度,被列入世界紀錄。這個地方除了「地球最北居住地」聞名之外,還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判定死亡違法的城市,除非猝死,否則病人和年齡大的老人必須離開朗伊爾,因為這裡的凍土環境,埋在地下的屍體不會腐爛,細菌也不會死亡。一旦有害細菌泛濫,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這足以說明這個地方的「冷酷」了,而《光語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電影全片以冷靜、舒緩的筆鋒,記錄因不同原因來到這裡的人,這些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被稱為「光語者」,然而他們在這片極冷的環境中,卻呈現出了難得的溫度。

《光語者》被稱為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並不像各位想像的那樣充滿了冷冰冰的科學常識,而是因環境所致反而與眾不同,顯得人文氣息非常濃厚。《光語者》第一次把鏡頭朝向極地考察隊員以隻身駐守北極黃河站、獨自一人度過120個極夜的高空物理學博士劉楊為視角,從科學社區新奧爾松出發,去探索極地之城朗伊爾城。

新奧爾松是全世界最北的一個「社區」,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科學「部落」。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這裡開展科研工作,有人放飛氣球監測大氣,有人每天記錄各種聲音,有人記錄磁場……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這裡都處於完全的極夜狀態。電影開場用了一定的篇幅去記錄劉楊在極夜之中所要完成的日常工作,從而傳遞給觀眾一種很莫名的感覺。

在孤獨的科考站中,日復一日的檢查的各種儀器和數據,這樣的生活周而復始。補給船需要等到明年2月,這種孤獨的情緒經由電影克制的鏡頭被放大,面對無邊的黑暗,也給人帶來極大的壓迫感。但是,在這個屬於自己的廣闊空間裡,也有著十足的精神慰藉。

就在距離中國北極黃河站不遠的朗伊爾城裡,這裡卻燈火通明,熱鬧非凡。這裡大部分是慕名而來的旅遊者,而也有長期生活在這裡。因此隨著鏡頭的記錄,仿佛打開了奇妙世界的大門,定居在這裡的人們,究竟是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日常的極夜呢?

比如有一位畫家,週遊了大半個地球,最終卻定居在這裡,因為他在這裡找到了他的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美景,他把自己的餘生都奉獻在了這裡。還有一對夫妻,來這裡開了一家狗廠,在夫妻倆的日常鬥嘴和給狗鏟屎的工作中,他們發現了留存在這裡的真實意義。還有的家庭,是自己的漁民祖父來到這裡之後就定居下來,多少年來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並且在他們的話語中,時不時還透露著在這個地方生活的準則,因為寒冷的極夜中,你很可能五分鐘就會喪生在戶外的風雪之中。

這裡的人們感受著冰天雪地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那是一種幸福。漫長的極夜,甚至刺骨的寒風,依然無法阻擋人民對「光」的熱情。沒錯,就像博士劉楊的日復一日的「枯燥」中,他的工作大部分與觀測極光有關,。這裡因太靠近北極圈,已進入極光卵內部最有利於光學的連續觀測。極夜之下耀眼而美麗的極光,成了很多人駐足甚至生活在這裡的原因。

我們享受著每日的光明,但還有人在漫長的極夜中駐停到永遠。因為在浩瀚且美麗的極光面前,人類的活動顯得過於渺小,就像劉楊所言,「我經常站在荒野中,站在夜空下,傻傻地望著極光在天空中舞動,才能感覺到它真的在那兒存在」。畢竟只有隻有經過漫漫長夜的人,才能體會到對光明的渴望,他們就是「光語者」。

可見,這部歷時兩年多拍攝完成的紀錄片《光語者》,不但人們對遙遠的北極有了全新的認知,更讓我們對生活在這裡的人,產生了無比的敬佩,甚至有些羨慕。這部電影的鏡頭和視角非常克制,並沒有過多渲染北極的極端環境,而是客觀記錄了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以他們的視角講述其間的故事,以及他們對光、對大自然的渴望和追逐,這裡是地球的最北端,一個寒冷卻被神聖極光所恩賜的世界,更因生活在這裡的「光語者」們,而感受到「心中有光素履以往,踏夢前行聚力生長」的夢幻世界中的陣陣暖意。

相關焦點

  • 《光語者》:陽光是怎樣刺穿孤獨的?
    觀看了紀錄片《光語者》之後,對大自然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部由中國和挪威合拍的紀錄電影,充分展現著在極端環境之下,人與人之間並不應該是冷漠。北極熊距離人類10米以內的距離,是不允許開槍的,人在地球的最北邊,陌生人碰到了面,是會擁抱的,那都是在讚嘆:我們活著,並且,活著真好。
  • 《光語者》——非常難得的極地題材紀錄片,景色絕美
    《光語者》記錄下了一群生活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的人,講述了他們在極夜中的生活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朗伊爾城,位於挪威斯匹次卑爾根島,地處北緯78度,這裡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千米,是世界上離北極最近的城市,被稱為「最北之城」。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正式上映 觀眾齊呼震撼!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1日訊(記者 潘潤華)北緯78°55′的中國北極黃河站,長達120天的極夜,璀璨絢麗的極光,生活在 -40°C的極地動物……12月21日,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正式上映,該片通過冷靜、客觀的鏡頭,記錄常人無法涉足的「地球邊境」,令現場觀眾直呼震撼!
  • 《光語者》:願你尋到你的光
    好在,12月21日上映的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滿足了我對極光的旺盛窺伺欲,而且還給予了我更多意外驚喜。光語者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隱晦,它的英文名Light Chaser看起來就更為一目了然:追光的人。實在夠浪漫。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曾有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 《光語者》:追光吧!總有一束光屬於你!
    今天12月21日全國上映的《光語者》或將打破這一格局,影片不論是從紀錄片角度來說,還是商業角度來說,都很國際化,並且做到了「中國故事、國際表達」。《光語者》作為一部紀錄片還是相當得不錯的,和以往的國產紀錄片相比有很大的突破,雖然不敢說最終票房會怎麼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作為一部商業紀錄電影是成功,並且意義甚為深遠。
  • 《光語者》:願有光,照見你!東方文化語境下的孤獨和震撼
    男主人公問:「你知道什麼叫做孤獨……」有女人答道:「是在一處陌生的地域,只剩下你和我,然後整個世界都沒有了色彩。」答案是否定的。斯如男主所言,這不叫孤獨,頂多算是寂寞。真正的孤獨就是你置身在無盡的黑暗中,這種黑已經達到了極致,這種極致的黑讓你產生本能的恐慌。
  • 在這片不生不死的土地上,《光語者》才讓人神往
    《光語者》這些疑問都在電影《光語者》裡得到了答案,作為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歷時兩年,精心打磨,以散文式的人文紀錄方式集合呈現了北極幻妙極夜裡的一個人,以及一群人與光的故事《光語者》這是一部不需要特效的電影,因為在鏡頭的真實記錄下,即使有生花妙筆也難述說出神採、氣勢、秉性脾氣的極光,發出含混不清爆裂聲的同時,所造就的瞬息萬變奇妙景象遠超了特效的想像極限
  • 跟隨《光語者》走進「暗無天日」的北極,卻被這裡的精彩所震撼
    或許,在看過了電影《光語者》之後,會對這句話有更清晰的認知和更切身的體會,因為,孤單與狂歡的辯證關係在這部影片裡顯得尤為深刻。電影《光語者》是中國首部有關北極的紀錄片,影片指向了北極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我國的北極考察站——黃河站所在的新奧爾松,這個小鎮只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30多位科學家,在這裡進行長期的科考、觀測。
  • 首部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 營造冰天雪地裡的世外桃源
    那裡人與人的相處模式會感染你,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融入其中。」  中國北極黃河站所在的新奧爾松原本是一座礦場,但因在1962年發生了導致21人喪生的嚴重礦難而被迫關閉。三年之後,被再次啟用的新奧爾松的新使命是科學考察。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在新奧爾松形成了多元化的新社區,像一個科學部落隱匿在北極圈的荒野中,與外界隔絕。
  • 紀錄電影《光語者》定檔12月21日
    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將於2020年12月21日全國上映。作為紀錄電影,《光語者》對於極地的自然景觀並無過多的渲染,而是記錄下了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以他們的視角來講述在此期間的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在此前北京、深圳各地舉辦的超前點映中,《光語者》也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 聚焦北極 展現「人性之光」 中國首部極地電影《光語者》即將上映
    品牌靈感來自北極的ARCFOX極狐品牌,與講述北極追光故事的《光語者》,懷著對「敬畏自然,使用清潔能源,守護我們生存家園」共同的價值觀和追求,共同打造了記錄電影,屆時在本月18日在京舉行的首映儀式上,ARCFOX極狐將與《光語者》主創團隊一起分享電影背後的故事,共同揭開影片的神秘面紗。
  • 電影《光語者》冬至日公映,主題音樂演奏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21日,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正式在全國公映,該片上映後受到來自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雖是一部紀錄電影,但觀眾紛紛表示「看哭了」,更有觀眾激動稱「看完影片,有生之年願望清單又多了一項——去北極」。在影片公映當日,《光語者》主題音樂演奏會在北京舉行。
  • 首部北極題材紀錄電影《光語者》年底公映
    《光語者》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孤獨是最憂傷的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光語者》以駐守在北極黃河站的科考隊員劉楊為線索,圍繞居住在「極北之城「朗伊爾的人們展開故事,記錄下北極與光千絲萬縷的聯繫。該片脫離了極地紀錄片一貫著重於自然與野生動物的常見題材,重點記錄那些常年駐守在北極人們的生活與情感,是一部傳遞光與希望的紀錄電影。
  • 電影《光語者》終極預告曝光,北極神秘氛圍全面升級
    在《光語者》這部紀錄電影裡「光」被詮釋為一種符號,每一位身處其中的人們就好比「光語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將屬於「光的美好」傳遞出去,而觀眾通過觀看這部影片則可以感受到從影片中傳遞出來的來自「光」的信仰與希望的力量。
  • 紀錄片《光語者》:平淡無奇才是真
    很開心在2021年新曆年之前,看到了一部非常出色的紀錄片《光語者》。畢竟它是我國首部北極題材的紀錄電影。對的是北極,那是一個極地的無人區裡科研者的真實故事。該片在平凡的人與唯美的自然風光展現,仿佛以一種優美散文詩的形式,首次將人文關懷投向「地球最北的居民」。
  • 《光語者》:這才是真正的「追光哥哥」
    《光語者》之於筆者而言,也是一次圓夢之旅,因為有了這部影片,筆者終於看到了北極光,以及北極的極晝極夜等罕見現象。極光、極晝、極夜,是筆者在中學地理中學到的知識。當時就曾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登臨北極或南極,也能親眼欣賞到極光、極晝、極夜的神奇與美妙,那該會多好。
  • 年底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中國首部極地科考大片《光語者》
    《光語者》在深圳舉辦了兩場超前點映活動。2018年2 ,他迎接中國的農曆新年,並與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們分享中國新年傳統食物——餃子。
  • 北極光神秘震撼傳說,《光語者》紀錄不可複製的故事
    《光語者》是我國首部北極題材紀錄電影,它的鏡頭對準了極夜之下的北極圈居民:新奧爾松科考站的科學家、或者北極小城朗伊爾的畫家、音樂家、老人與孩子。如青煙、如飄帶、如雲朵、如帳幔,在遼闊無垠的穹窿下肆意變化……《光語者》中的人,正是在這種夢幻中探尋宇宙的真諦的人。
  • 《光語者》:極致人生體驗,驚豔眼球震撼人心
    在這樣一個極為特殊的一年即將結束之際,有一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這便是中國和挪威合拍的紀錄片《光語者》。《光語者》所講述的是以中國科學家為代表的「極地人」們,在極夜的惡劣環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尋找光、傳遞希望的故事。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於2017年來到北極黃河科考站,獨自度過120個極夜。
  • 電影《光語者》走進浙江殘聯,為帕運健兒加油
    影片《光語者》主要記錄中國大氣高空物理科學家劉楊的北極徵程。影片中將光詮釋為一種符號,讓每一位「光語者」都用自己的感受將美好傳遞出去。或許,每個人都能發現屬於自己的光,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見自我,也照亮別人。  觀影后,國家帕運射箭隊領隊楊劍與影片主創映後互動。楊劍表示,《光語者》傳遞了溫暖和希望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