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在2021年新曆年之前,看到了一部非常出色的紀錄片《光語者》。畢竟它是我國首部北極題材的紀錄電影。對的是北極,那是一個極地的無人區裡科研者的真實故事。該片在平凡的人與唯美的自然風光展現,仿佛以一種優美散文詩的形式,首次將人文關懷投向「地球最北的居民」。
由此,我會聯想到2013年的《無人區》,《無人區》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大西北公路片電影。雖然該片是虛構的,但在這個大西北的沙漠地帶是無人區載體裡,故事通過徐崢、黃渤、餘男的出色演繹,在一個自由到無邊無際的沙漠地方裡,揭露了無法無天的那種人性的罪惡。但故事不是頌惡,而是以一種黑色幽默作為結尾,歌頌的是在善惡混淆的空間裡,善意這顆閃光點所引人深思的無限魅力。
相對以上虛構的戲劇衝突精彩的《無人區》,這部紀實片《光語者》是平淡無奇的,但就是這種平淡無奇的情調和景調,讓那些科研人員置身於無人極地裡,體味出了環境惡劣的艱辛經歷,以及體現了科研人員耐得住寒冷,懂得各種消遣,以便更有精力去完成對極地科研工作的偉大敬業精神,體現出一種為人類造福的偉大崇高品質。
北極科考題材紀錄電影《光語者》是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該紀實故事大概講述了中國空間物理專業研究者劉楊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用真實的鏡頭語言記錄了屬於他的極夜歷程。雖然片長只有90分鐘,但足以帶我們觀眾進入了一個唯美的視覺體驗,也一窺那些科研人員在惡劣環境中完成任務的光語者「極地人」的高光氣質。
首先,影片藉助製片人紮實的拍攝技巧,這種技巧不管是色彩、還是線條;不管是景調、構圖、布局都十分深刻地對北極小城朗伊爾的自然風光進行了十分專業地拍攝,盡力捕捉了北極光的美態。於是才讓我們觀眾如今可以安逸坐在電影院通過銀幕看到那些我們人類從未見過的充滿奇幻色彩的北極美景,如極光、雪山,還有從雪山的山谷裡奔瀉下來的巨大冰川,還有那些常年積雪的層巒疊嶂的山脈,都是十分讓人嘆為觀止的。
最讓人醉心的是那些在極夜裡的燈光璀璨的科研小鎮,那一盞盞泛黃的燈光在木屋小鎮間常亮,仿佛我們看到的一種祥和的景象。而事實上是怎樣的呢?要知道在那種寒冷的地方,而且要維持半年的紀錄和科研,是多麼的艱辛的。但主演劉楊和製作方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克服了不同緯度光照太陽速度差異、季節差異、極晝與極夜的差異、氣溫差異等不常化的自然環境,展現的是科研敬業和勇敢精神。
那麼,以劉楊為代表的來自其他地方的北極科研者他們是克服極地的重重困難的呢,當然是他們堅強的意志力,和懂得在平淡無奇的科研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娛樂,來排憂解悶。畢竟,如劉楊等一眾科研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獨自負責機器的開關機以及運行維護、數據檢查,這樣的生活周而復始,自然無趣的,而尤其在極地的惡劣環境,就更愈發讓人憂鬱的。
於是科研人員有他們的自己在平淡生活中會到一些樂子來解悶的。如在枯燥的八小時之外,他們一批科研人員雖然都是來自不同國家,他們既然在」同一條船」,關係也就親如家人了,他們會在聚餐聊聊天解悶,他們也會在一塊打球健身。尤其值得中國觀眾歡喜的就是國外的科研人員也會好奇地和劉楊一起學包餃子,一起其樂融融地享受美食的樂趣。他們就是這樣在平淡無奇的生活工作中,找到了樂子,去繼續克服種種困難以便完成任務。
雖然整部片子都是一些北極科研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平平淡淡才是真,這種真體現在片子中讓觀眾在感受在漆黑寂靜的寒夜裡和荒無人煙的極區裡,享受到真實的極光運動所造的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象,傳遞著最古老的神秘。也寓意人之渺小,當應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和諧精神。
北極光固然是極大地衝擊了人類的視覺,讓人類感知到大自然的極致的美妙變幻和奧秘之美,但同時也展現了人是可以克服各種困難,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是可以在苦悶的生活找到樂子的。於此也是展現了一種極致的生命體驗之美 。紀錄片《光語者》記錄和歌頌的是一種關於科研人員平淡無奇才是真地生活和工作狀態。我們要致敬他們,正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我們如今看到美麗的北極風光,讓我們對生活和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