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語者》:追光吧!總有一束光屬於你!

2020-12-22 娛樂碼頭

娛樂碼頭/文

作為一種跨文化、跨時空的媒介形態,紀錄片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成為國家文化戰略的一部分。文化是軟實力,但紀錄片卻是軟實力中的硬通貨。雖然中國電影市場成長迅速,但國產紀錄片做得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商業紀錄電影十分匱乏,甚至根本就沒有生存空間。今天12月21日全國上映的《光語者》或將打破這一格局,影片不論是從紀錄片角度來說,還是商業角度來說,都很國際化,並且做到了「中國故事、國際表達」。

《光語者》作為一部紀錄片還是相當得不錯的,和以往的國產紀錄片相比有很大的突破,雖然不敢說最終票房會怎麼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作為一部商業紀錄電影是成功,並且意義甚為深遠。《光語者》記錄下了人與自然、未知與探索的故事,以中國科學家及一群生活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的人為代表的「極地人」們,在極夜的惡劣環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尋找光、傳遞希望,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

這部紀錄片拍攝地在北極圈內,最接近磁極的地方,斯瓦爾巴群島。影片用真實的鏡頭語言記錄了中國空間物理專業博士劉楊在中國北極黃河站獨自一人度過120個極夜的過程。影片分別在北極新奧爾松黃河站、首府朗伊爾城拍攝,新奧爾松中國北極黃河站,以主角劉楊博士為主,在這裡,他每天對著光學儀器,守望著這片天空,與斑斕的極光對話。首府朗伊爾城,則以小城人們生活為主,讓我們了解了極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

這裡主權在國際上雖然有爭議,但根據斯瓦爾巴條約,這裡是北極第一個非軍事區,成員國不需要籤證即可在這裡開展科研、生產和經營活動。中國在1925年加入了條約,在2004年建立了黃河站,開展科考工作。而主角劉楊博士在這裡除了科考工作和匯報工作外,他還會去打掃一樓衛生間,在這裡,房子是不允許上鎖的,以便於受到北極熊攻擊的時候方便躲進去。而黃河站又位於最邊上,出去的人路過都會進來上個廁所,也會和小城人們一起包餃子,其這麼看起來,在這裡除了等待陽光時間比較漫長外,生活起來並沒有那麼的枯燥。

朗伊爾城是斯瓦爾巴群島的首府,距離黃河站所在的新奧爾松還有100多公裡,這裡還有1600多個居民。這裡是一個無生無死的城市,由於自然條件惡劣, 這裡無論是孕婦,還是老人都必須離開。如片子的最後,一個老太太她在這裡住了50年,現在到了她該離開的時候了。生活在裡的人們,最幸福的事便過太陽節, 當這一天的到來,人們會走上街頭聚集在一起,等待久違的太陽從地平線冉冉升起,正式結束長達幾個月的極夜。和日出截然不同,這種漫長等待迎來的陽光,喜悅之情也是無法形容的。

影片各種穿插各種蒙太奇,卻一點都不會人覺得亂,劇情非常流暢。一部好的電影,除了要選取好的題材,如何奇思妙想的去表現以及在技術上得到保障,也是創作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導演用藝術片、紀錄片常用的長鏡頭,記錄了漆黑寂靜的極北荒原與神秘詭譎的極光的壯美,不僅遵從了大自然,還給人了一種真實感,接地氣但不接下水道,是一部很有質感的紀錄片電影。

極光被視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觀之一,在自然界中還沒有哪種現象能與之媲美。如果你是極光愛好者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光語者》,極光與黑夜更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在觀看的過程中,不禁讓我想起了《只有芸知道》裡隋東風羅芸對極光許願畫面,特別是羅芸對極光許的願望還實現了,再看到片中綺麗無比的極光鏡頭,讓人很是好奇也想去看看,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

《光語者》不僅向觀眾展現了極地的自然氣候,更揭示了一種極致的生命體驗,給人視覺上以美的享受。《光語者》這是一部有非常有意義的紀錄片,只能說商業紀錄電影作為中國電影市場少有的類型,《光語者》只是是一個開始,中國電影人仍然任重而道遠,仿佛是一條全新的長徵路等著中國電影人去走,希望中國的紀錄電影也能像中國和美國一樣有長遠的發展。

最後想要說的就是,盡情追光吧,總有一束光屬於你!提到冬天,很多小夥伴們會想到赴一場極光之約,北極自然是最佳目的地,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像極光一樣神秘,當你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它將帶給你無窮無盡的驚喜。如果你不能即刻啟程,那麼紀錄片《光語者》便是你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光語者》:這才是真正的「追光哥哥」
    看電影就是一個圓夢的過程,尤其是很多紀錄電影,由於種種別致的內容,總能將觀眾帶入到夢想的地方去。《光語者》之於筆者而言,也是一次圓夢之旅,因為有了這部影片,筆者終於看到了北極光,以及北極的極晝極夜等罕見現象。極光、極晝、極夜,是筆者在中學地理中學到的知識。
  • 聚焦北極 展現「人性之光」 中國首部極地電影《光語者》即將上映
    品牌靈感來自北極的ARCFOX極狐品牌,與講述北極追光故事的《光語者》,懷著對「敬畏自然,使用清潔能源,守護我們生存家園」共同的價值觀和追求,共同打造了記錄電影,屆時在本月18日在京舉行的首映儀式上,ARCFOX極狐將與《光語者》主創團隊一起分享電影背後的故事,共同揭開影片的神秘面紗。
  • 追光哥哥弱爆了?在這片不生不死的土地上,《光語者》才讓人神往
    《光語者》實際上,在黑暗中尋找光是人的一種本能。有俗語點破奧秘:孤獨時尋找依靠,黑暗裡尋找光明。天法道、道法自然,不過如此。《光語者》而在地球的北境,有著一塊充滿了古老神秘的極區,這裡有漫長的寂靜黑夜,這裡也有仿佛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瑰麗極光。
  • 《光語者》:願你尋到你的光
    好在,12月21日上映的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滿足了我對極光的旺盛窺伺欲,而且還給予了我更多意外驚喜。光語者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隱晦,它的英文名Light Chaser看起來就更為一目了然:追光的人。實在夠浪漫。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曾有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 《追光吧!哥哥》為什麼叫「追光」呢?其實這名字大有深意
    導引:《追光吧!哥哥》為什麼叫「追光」呢?其實這名字大有深意#《追光吧!哥哥》於12月5日正式開播,《哥哥》的嘉賓陣容是非常的強大,不僅僅有「毒舌」之稱的金星作為教導主任,還有人氣明星鄭爽為節目助力。再加上不同年齡層次的21位哥哥們,這款綜藝節目是非常有看頭的。現當下,越來越多年輕男團,女團節目的出現,而這作為年齡階段不一樣的節目,實質上那些哥哥還是為了出道,那為何節目要叫《追光吧!哥哥》而不叫其他名字呢?
  • 首部北極科考題材紀錄片《光語者》 營造冰天雪地裡的世外桃源
    「一開始知道自己要一個人在黃河站呆四個月,提前都做好了要迎接孤獨感和疏離感的準備。還帶了一本保羅·奧斯特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準備在那邊讀。結果到了以後發現,除了一開始的幾天,後面幾乎沒有任何孤獨的心理狀態。那裡人與人的相處模式會感染你,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融入其中。」
  • 紀錄電影《光語者》首映 上百名ARCFOX極狐粉絲現場打Call
    「我一直以來想找個合適的方式來表達ARCFOX極狐的價值觀,直到盧武先生請我看了5分鐘《光語者》電影的粗剪版短片」。於立國表示,「《光語者》這部北極紀錄電影想要傳遞的精神,也是ARCFOX極狐的價值觀和追求,某種程度上,ARCFOX與《光語者》擁有內在的精神連接」。
  • 紀錄電影《光語者》定檔12月21日
    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將於2020年12月21日全國上映。作為紀錄電影,《光語者》對於極地的自然景觀並無過多的渲染,而是記錄下了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以他們的視角來講述在此期間的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在此前北京、深圳各地舉辦的超前點映中,《光語者》也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 《光語者》:陽光是怎樣刺穿孤獨的?
    鑑於當下人們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等電子產品,所以經常有網友提出類似問題:在密閉的空間裡,沒有電子產品的情況下,你能夠一個人生活多久?觀看了紀錄片《光語者》之後,對大自然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部由中國和挪威合拍的紀錄電影,充分展現著在極端環境之下,人與人之間並不應該是冷漠。北極熊距離人類10米以內的距離,是不允許開槍的,人在地球的最北邊,陌生人碰到了面,是會擁抱的,那都是在讚嘆:我們活著,並且,活著真好。
  • 電影《光語者》走進浙江殘聯,為帕運健兒加油
    影片《光語者》主要記錄中國大氣高空物理科學家劉楊的北極徵程。影片中將光詮釋為一種符號,讓每一位「光語者」都用自己的感受將美好傳遞出去。或許,每個人都能發現屬於自己的光,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見自我,也照亮別人。  觀影后,國家帕運射箭隊領隊楊劍與影片主創映後互動。楊劍表示,《光語者》傳遞了溫暖和希望的概念。
  • 你不了解的《光語者》,是來自北緯78度的浪漫
    然而一年很長,一生又很短,這也是電影《光語者》所要傳達給我們的故事,在極端環境下,尋找前所未有的浪漫。 這足以說明這個地方的「冷酷」了,而《光語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電影全片以冷靜、舒緩的筆鋒,記錄因不同原因來到這裡的人,這些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被稱為「光語者」,然而他們在這片極冷的環境中,卻呈現出了難得的溫度。
  • 紀錄片《光語者》:平淡無奇才是真
    很開心在2021年新曆年之前,看到了一部非常出色的紀錄片《光語者》。畢竟它是我國首部北極題材的紀錄電影。對的是北極,那是一個極地的無人區裡科研者的真實故事。該片在平凡的人與唯美的自然風光展現,仿佛以一種優美散文詩的形式,首次將人文關懷投向「地球最北的居民」。
  • 電影《光語者》終極預告曝光,北極神秘氛圍全面升級
    在《光語者》這部紀錄電影裡「光」被詮釋為一種符號,每一位身處其中的人們就好比「光語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將屬於「光的美好」傳遞出去,而觀眾通過觀看這部影片則可以感受到從影片中傳遞出來的來自「光」的信仰與希望的力量。
  • 《光語者》:願有光,照見你!東方文化語境下的孤獨和震撼
    男主人公問:「你知道什麼叫做孤獨……」有女人答道:「是在一處陌生的地域,只剩下你和我,然後整個世界都沒有了色彩。」答案是否定的。斯如男主所言,這不叫孤獨,頂多算是寂寞。真正的孤獨就是你置身在無盡的黑暗中,這種黑已經達到了極致,這種極致的黑讓你產生本能的恐慌。
  • 電影《光語者》,在地球盡頭迎接太陽回歸
    如果沒有看《光語者》這部影片,我想我是不會知道朗伊爾這座城的存在,也不會知道它是一座判定死亡違法的城市,當年齡最大的探險家Freya離開這座小城時說,像她這種年齡大的老人是要離開這裡的
  • 《追光吧!哥哥》,展開新男人的夢想翅膀
    《追光吧!哥哥》12月6日登陸優酷視頻、東方衛視和百視通與觀眾見面,超Man超勵志的''哥哥宣言''令人熱血沸騰。在發布會現場,21位哥哥接受了哥哥發起人、追光學院教導主任金星的犀利「拷問」,還現場分組玩起「你劃我猜」遊戲,進行默契大比拼。
  • 跟隨《光語者》走進「暗無天日」的北極,卻被這裡的精彩所震撼
    或許,在看過了電影《光語者》之後,會對這句話有更清晰的認知和更切身的體會,因為,孤單與狂歡的辯證關係在這部影片裡顯得尤為深刻。電影《光語者》是中國首部有關北極的紀錄片,影片指向了北極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我國的北極考察站——黃河站所在的新奧爾松,這個小鎮只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30多位科學家,在這裡進行長期的科考、觀測。
  • 首部北極題材紀錄電影《光語者》年底公映
    《光語者》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孤獨是最憂傷的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光語者》以駐守在北極黃河站的科考隊員劉楊為線索,圍繞居住在「極北之城「朗伊爾的人們展開故事,記錄下北極與光千絲萬縷的聯繫。該片脫離了極地紀錄片一貫著重於自然與野生動物的常見題材,重點記錄那些常年駐守在北極人們的生活與情感,是一部傳遞光與希望的紀錄電影。
  • 《追光吧!哥哥》遭吐槽
    同樣是偶像選秀+中生代藝人,節目模式跟「浪姐」差不多,有觀眾稱《追光吧!哥哥》為男版「浪姐」,簡稱「光哥」。「光哥」的陣容年齡跨度大,最大的陳志朋1971年出生,最小的是男團成員丁澤仁1999年出生。節目播出後,汪東城、印小天、陳志朋、杜淳等幾位哥哥的表演被網友吐槽太油膩,「去油吧哥哥」登上微博熱搜。
  • 在《光語者》裡感受「無盡光芒」,體會與自然為伴的另一種人生
    在繁忙的都市待久了,時常會有一種讓人透不過氣的壓抑感。為了暫時甩掉這種糟糕的感覺,很多人選擇旅行。 而在紀錄片《光語者》中,位於挪威北部、靠近北極的朗伊爾城和新奧爾松(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所在地),來自世界各地懷揣「光影夢想」的人們和十幾個國家的幾十個科考人員,則於每年冬季四個月的極夜月份,經歷著不一樣的「旅行」……他(她)們為極光而來,為心中的寧靜夢想而來,更為了完成在北極那段只屬於自己的故事而來,體會、享受著與自然為伴的另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