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皇帝與中國皇帝訪談:莫臥兒帝國兄弟鬩牆,明朝崇禎兄友弟恭

2020-12-02 讀史思悟

主持人讀史思悟(以下簡稱小悟):今天我們再度邀請到了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和莫臥兒帝國皇帝奧朗則布兩位同時期的同業者。上一期我們了解了他們童年的差距,本期請他們談一談他們為皇位奮鬥時的感受。

兄弟情仇

奧朗則布:我想當皇帝可不容易啊!父皇沙賈汗偏愛的繼承人是我大哥達拉·舒科,但我跟那個傢伙從來就不對付,不管是對待宗教的態度,還是為人處世的風格,我們都格格不入。在我看來,他就是被我父皇寵壞了的紈絝子弟。我跟這個傲慢無禮、一身惡習的傢伙之間一直是針鋒相對,恨不得拔刀相向!

崇禎帝:可他是你父皇定下來的繼承人啊!

達拉·舒科畫像

奧朗則布:那又如何?你祖上的成祖永樂皇帝也不是合法的繼承人吧。近期我也看了你們中國的史書。《舊五代史·安重榮傳》裡面說得好: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況且,君主之位,也應由能者居之。

我麾下猛將如雲、悍卒如海,又歷任多地封疆大吏,參加大小戰役無數,勇氣、冷靜、經驗、智謀無一不在我大哥之上,怎麼不能做皇帝?

國內動亂

小悟:所以陛下就直接興兵起事了?

奧朗則布:沒那麼簡單。在我父皇突發急病昏迷之後,我大哥裝模作樣地表現孝心,日夜侍奉床前,從父皇那裡騙取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對外卻封鎖了父皇的一切消息。

奧朗則布父母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

他禁止大部分人去探視父皇,斷絕了與我跟另外兩個兄弟的通信聯絡,搞得國內謠言四起,政務也是一片混亂。

看到父皇生死未卜,國家有變亂的跡象,各地的豪強勢力紛紛乘亂而起,或拒絕納稅,或不聽號令,或互相徵伐,或四處劫掠,簡直無法無天!更讓我不能坐視的是,周邊的外國勢力也趁機發動入侵,想要在我國國難之際撈一筆,這都是我大哥惹的禍啊!

小悟:沒辦法,你們莫臥兒帝國也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皇帝是帝國組織結構的中心,所有王公大臣都已經習慣了服從皇帝的命令。但是,一旦皇帝這個中心突然消失了,他們就會一下子失去主心骨,陷入茫然無措的窘境。同時,被皇帝的權威和力量壓制的國內外勢力也會跳出來興風作浪。

這時候,如果不能出現一個新的中心設法力挽狂瀾,莫臥兒帝國的未來就不妙了!

奧朗則布:確實如此,事情發生沒多久,我們兄弟三人就樹起了反旗,二哥舒賈和小弟穆拉德甚至心急火燎地自立為帝了。

一把龍椅大家爭

這個時候,父皇駕崩的傳言已經在全國蔓延起來。很多人繪聲繪色地跟我講,公開露面的那個父皇是個替身,是我大哥找了個長相相似的奴隸扮演的!

後來,我們又收到了父皇蓋章的親筆信,但是小弟穆拉德信誓旦旦地說,這些信件是大哥找了個模仿父皇筆跡的高手寫出來的,而上面蓋的章現在已經屬於大哥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的部下們也都信了。

我覺得,這時候的父皇不是已故,便是已經臥床不起、淪為任由我大哥擺布的傀儡。更有傳言說,那個傢伙把重病纏身的父皇關入大牢,而後暗中處死了!

崇禎帝:不可思議!我大明皇室可絕沒有這樣不忠不孝的逆子!這些都是謠言吧?我就不信你們印度人的心不是肉長的!

小悟:不管這些是不是謠言,都足以給他們三兄弟提供出兵的藉口了。

兄弟鬩牆

奧朗則布:看破不說破,我們還是朋友。至少當時,我們三個都可以用對父皇的一片孝心作為理由,要求前往阿格拉進行探視,而我們的進軍則不會背負叛亂的罵名。

崇禎帝:那你們在朝廷裡就沒有代理人或者眼線嗎?是真的不知道你們父皇的情況,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奧朗則布:有倒是有啊,不過小弟穆拉德說得在理:這些人被我大哥囚禁過,也一直被監視居住,生死握於人手,怎麼可能說真話?他們不過是我大哥操縱的傀儡罷了,所寫的書信只不過是我大哥想讓我們相信的東西,唯有用雙眼親自看到的才是真相!

奪取政治中心阿格拉就是目標

所以,1658年3月20日,我的大軍開拔了。到了4月中旬,我跟關係不錯的小弟穆拉德合兵一處,跟我大哥的軍隊正式開戰了!

大明兄弟往事

崇禎帝:哎,你跟你大哥關係太差了,而且又野心勃勃地想要取代他,說實話,我覺得你骨子裡真是個亂世之奸雄!

奧朗則布:形勢所迫,不得不為。不過我說了這麼久,口乾舌燥的正該休息,倒不知道你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小悟:哈哈,他要是說了,估計能讓你氣到中風!

奧朗則布:怎麼回事?我記得上一回你說你童年很悲慘啊,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況且,你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你們明朝講究立嫡立長,他當上了皇帝就沒你什麼事了啊。

崇禎帝:很榮幸地告訴你,這一回我扳回一城。我哥哥明熹宗,也就是天啟皇帝,很是關照我,登基不久就封我做了信王。

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畫像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傻乎乎地問他:「哥,皇帝能讓我做嗎?」

我哥哥笑了笑說:「行啊,我再做幾年,就讓你做吧!」

後來等我長大了,我才知道這個問題真的很蠢,換成別的皇帝,恐怕早就把我害死了。而且,我哥哥的寵臣魏忠賢公公等人手握大權,令人畏懼。為了自保,我安分守己,不給他們添麻煩。

奧朗則布:對,換成是我,也必定要取你性命。後來呢?

崇禎帝:後來?後來我哥哥落水受驚,一病不起。他沒有子嗣,便讓我繼承皇位。我記得清清楚楚,他在臨終前,用枯瘦如柴的手緊緊攥著我的小手,用盡最後的力氣一字一頓地說:「吾弟當為堯舜。」

那一刻,我真的很想哭。

奧朗則布:你贏了。要是我大哥對我這樣,我真的做夢也會笑。

小悟結語

權力之爭面前沒有手足親情,莫臥兒帝國皇室固然如此,大明王朝的皇室也難有例外。明英宗朱祁鎮與明代宗朱祁鈺的兄弟情仇殷鑑不遠。

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兄弟倆能做到兄友弟恭,固然有年輕孤寂、報團取暖的感情因素在,但更為重要的是明熹宗後繼無人,而崇禎皇帝也懂得安分守己、低調度日。

若是明熹宗太子能夠長大成人,或是信王朱由檢不懂得韜光養晦,那未來的大明亡國之君怕也不會花落崇禎帝了。

參考資料:

《皇位之爭:奧朗則布和他的時代I》 賈杜納斯·薩卡爾著,孫力舟、李珂譯

《明史·卷二十三·本紀第二十三》 張廷玉等著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印度莫臥兒王朝最偉大的皇帝,14歲繼承皇位,18歲就完成印度統一
    莫臥兒王朝是印度歷史最後一個朝代,也是印度歷史最富強的朝代,建立於公元1526年(相當於中國大明王朝中期),開國君主是突厥人和蒙古人混血後代巴布爾。莫臥兒王朝對印度歷史有偉大貢獻,因為結束了印度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完成了印度統一,是印度歷史最後一個且大一統的朝代。
  • 印度赫赫一時的莫臥兒帝國,是如何被英國完全佔領的?
    西方列強崛起之時的亞洲由四大帝國組成,自西向東分別為:中東的奧斯曼帝國、波斯的薩非王朝、印度的莫臥兒帝國,中國的明朝和清朝。最終,奧斯曼帝國淪為「西亞病夫」,大清帝國淪為「東亞病夫」,波斯被英國和俄羅斯一分為二,而印度則完全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 明朝天啟皇帝為何傳位給弟弟崇禎,難道天啟皇帝沒有兒子嗎?
    有明一朝,一共存在過十六個皇帝。而在明朝後期,卻難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明朝中後期的皇帝,看起來對很多事情都很擅長,但唯獨做皇帝卻沒啥興趣。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木匠皇帝」。
  • 崇禎是個勤懇的皇帝,為何明朝還是在他手裡滅亡?
    鄭和七下西洋,開始中國版的「大航海時代」,明成祖朱棣五徵蒙古,維護了明王朝北境的安定,之後,更是有明宣宗、明英宗、明憲宗、明武宗等徵戰邊疆,創造了大明盛世的來臨。
  • 李自成攻破明朝都城後,崇禎皇帝為何不選擇外逃?
    李自成大軍攻破明朝都城時,明朝還控制著半壁江山,擁有百萬軍隊。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選擇逃出北京,到南方去重整旗鼓呢? 一、崇禎皇帝已經錯失逃出北京的最佳時機 1644年春天,在李自成大軍還在清除北京的外圍時,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曾經建議崇禎皇帝南遷。《明史·后妃傳》記載:「周后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
  • 易中天:明朝皇帝是朝代之中差勁的皇帝,他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明朝十六帝大明王朝,沒有漢之外戚,也沒有唐之藩鎮、更沒有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明朝皇帝的素質、執政水平都在中上等水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朝廷內設置內閣,為明朝後世200多年的國家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重置市舶司,並派鄭和七下西洋,到佔城(今越南南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返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今索馬利亞),到永樂晚期,向明朝朝拜的國家達60多個,永樂大帝的對外開放,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傑出貢獻。
  • 17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帝國:莫臥兒帝國
    文/Da視界-胖達多位專家曾說過,2020年,印度人口將會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除了擁擠不堪的交通工具,以及不可理喻的種姓制度,其實印度祖上也曾經闊過!今天,胖達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印度的老祖宗,莫臥兒帝國。
  • 大清帝國、莫臥兒帝國、奧斯曼帝國、羅曼諾夫王朝與蒙古的淵源
    1857年,印度的莫臥兒帝國滅亡。1912年,中國的大清帝國畫上句號。1917年,俄羅斯的羅曼諾夫王朝終結。1922年,盤踞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解體。追根溯源,這幾個先後消失的帝國,都與蒙古帝國有著深刻的淵源。我們中國人一提到蒙古帝國,就習慣於將等同於元朝,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14世紀的蒙古帝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
  • 印度藝術狂野的一面:從賈漢季到沙賈汗的莫臥兒帝國
    到1650年,莫臥兒帝國已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三大強國之一,也稱之為所謂的「火藥帝國」 ,莫臥兒帝國在1690年左右達到鼎盛時期,幾乎統治了整個印度次大陸,控制著4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約有1.6億人口。莫臥兒王朝莫臥兒王朝所建立時刻的紛爭與輝煌在印度,莫臥兒帝國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帝國之一。
  • 明朝皇帝列表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朱由檢 朱由檢,思宗,崇禎(1628年——1644年) 明朝一代276年(不包含南明小朝廷)總共產生了16位皇帝,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 澤布妮薩:她是印度莫臥兒帝國最美麗的公主,卻終身都沒有結婚
    莫臥兒帝國是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帝國的創建者巴布爾,其父系祖先可以追溯到中亞徵服者帖木兒,他的母親則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不過由於莫臥兒皇室經常和波斯人進行通婚,因此莫臥兒帝國的宮廷高度波斯化,莫臥兒的皇室成員非常喜歡波斯詩歌,而本文的主角名叫澤布妮薩,她是一位在詩歌上有著很高造詣的莫臥兒公主。
  • 美食穿越之旅:莫臥兒帝國的飲食傳統
    紅黃粉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這一次,就讓我們回到香料們的故鄉:印度~莫臥兒王朝是最後一個君臨整個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波斯王朝,如同帝國創始人巴布爾一般,莫臥兒的宮廷飲食融合了波斯、印度、中亞的傳統,深刻影響了南亞(尤其是巴基斯坦、北印度和孟加拉)的飲食文化。
  • 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你的名字還活著」
    如果說,莫迪的這一連串走訪都是他「佛教外交」和「拉攏緬甸」計劃的一部分,那麼,他前往位於仰光的印度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Bahadur Shah II)的陵墓祭拜,就讓人們感到有些費思量了。
  • 奧朗則布:被神化、妖魔化和遊戲漫畫化的印度皇帝
    索·恩正在翻譯出版的三卷本《奧朗則布和他的時代》(皇位之爭、暴君降臨、帝國殘影)是莫臥兒帝國大皇帝奧朗則布權威傳記,是莫臥兒原始文獻的集大成者,試圖回答有關奧朗則布的治國熱情和失敗結局的政治悖論的問題;而向來不曾停止的對奧朗則布本人的神化和妖魔化,也是作者、印度近代史學泰鬥賈杜納斯•薩卡爾(1870~1958)在著作中,利用大量書信和多語言原始材料去釐清和消除的。
  • 印度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性格懦弱,喜愛作詩,最後客死他鄉
    巴哈杜爾二世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末代君主,他出生於1755年,他在63歲的時候登基成為莫臥兒王朝的第十七任皇帝,巴哈杜爾的一生都頗為悲慘,他不情願的當了傀儡皇帝,又不情願的參加反英起義,最後又不情願的客死他鄉。
  • 崇禎皇帝登基時,明朝是否真的搖搖欲墜?小冰河時期的確有影響
    就像明朝時期,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就比較棘手。崇禎登基時所面臨狀況其一,崇禎皇帝剛坐在龍椅之上,所面臨的就是人口矛盾的激增,土地似乎還是朱元璋在當時所打拼下來的那一方土地,但是人口卻在不斷地增加著,甚至呈現出了過多的趨勢。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
  • 明朝滅亡前夕異象頻發,鬼神現世,末代皇帝崇禎也無能為力
    而在明末,卻發生的許多在現在看來都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出現了鬼神,這可把崇禎皇帝給嚇壞了,皇帝趕緊求神拜佛,但是依舊沒能阻止明朝這艘巨輪駛向毀滅的事實。 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天象就做出了一些指引,崇禎剛剛在主持完登基大典,天空中就轟隆隆的響起了一片雷聲,本來晴空萬裡的天空忽然變得烏雲滿天,並且飛沙走石,伸手不見五指。
  • 崇禎皇帝夢到了一個字,大臣一看痛哭不已,說:大明朝這是要亡呀
    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文化環境裡,解夢與算命的性質類似,都被列入到了風水堪輿的範疇內,這也催生了《周公解夢》等著作的誕生。大明帝國200多年後,江山已滿目瘡痍,陷入危局。16歲登基的崇禎當政時,明朝掌握著內亂、外匯、地方勢力分離、龐大的文官集團掌握著國政。館外有浩浩蕩蕩的萬軍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明朝的大好河山,館內有侵犯王慈成和張獻忠流向的農民起義大隊。
  • 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時代,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誰更強?
    在印度歷史上,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都曾是印度歷史輝煌的一部分。不過這兩個都處於不同的時代,且相隔甚遠。既然要比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誰更強大。我們就拿兩個大帝國在當時世界各領域的分量做個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