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史實:日本共產黨與日本八路軍,抗戰情義還是贖罪

2020-12-18 世界史圖鑑

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進行了長達14年的侵略,曠日持久的戰爭給多國民眾帶來巨大災難,而日本自身也深受其害。與我們所認知的日本舉國一體對外侵略的常識不同,實際上日本的有識之士也在日本國內積極開展反戰鬥爭。甚至在其警醒之下,一些日本士兵最終也加入了八路軍的隊列。

他們並不是為了要與自己的祖國開戰,而是認為自己這麼做才真正符合國家的利益,才真正符合這個世界嚮往和平的真正信仰。而也正是他們這些為數不多的反戰力量,也成為了在抗戰以及抗擊反法西斯鬥爭當中重要的一環。

抗戰中的日本共產黨,面對內外打壓偏見無從畏懼!

毫無疑問,1931年日本製造了918事變,這本就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但在戰爭爆發之前,這一政策就已經被包括日本共產黨在內的很多政治團體所揭露。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不小的影響。也正因如此,日本軍部才盡其所能通過報刊輿論宣傳甚至逮捕等限制打壓日本共產黨。

最終才造成了舉國一體的體制,但是日本共產黨並沒有放棄,依然站在了反戰鬥爭的第一線。對於日本共產黨而言,我們看來似乎很矛盾。一面是自己的信仰,一面是自己的國家,但實際上對於日本共產黨而言,這並不矛盾。在他們的話語當中,日本帝國主義本就是國家的災難。

基本不為人所知的是,在1931年9月20日,日本發動918事變的兩天以後,日本共產黨就與中國共產黨聯合發表宣言,指責日本帝國主義的暴力行徑,也直接指出了東三省問題的根源所在。在當時積極反戰宣傳的同時,日本共產黨還和共產主義青年同盟,反帝同盟,工會全國協議會等團體組織共同聯合。

在日本社會輿論方面頗具影響,甚至展開了多地大遊行,反對上海擴大侵略戰爭的舉動。也正因如此,在1932年10月30日本軍警取締查扣了日本共產黨的指揮部,並且逮捕了1500餘名黨員,才使得示威遊行得以控制。

雖然這一事件對日本共產黨的影響很大,甚至在1500餘名黨員被捕以後,其他人也受到嚴密監控。面對這種態勢,日本共產黨依然沒有屈服,而是盡一切可能通過各種社會發聲渠道召開群眾性的集會,反對佔領華北。並且依然在不利的情況之下舉行了多次示威遊行。由於日本共產黨在日本國內的發展和影響都受限制,所以只能在社會組織,輿論以及文藝等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與日後國內所形成的民主同盟當屬同一性質。

此外,當時的共產國際所召開的諸多會議當中,日本共產黨也積極參加,並且發布多次任務報告。主要針對日本軍國主義以及法西斯進行整體性的闡述。這招致了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憤恨。最終,日本共產黨的中央委員全部被捕。服刑最短者,於1937年1月出獄。而日本共產黨也在這時重新開始了反戰活動,然而一切為時已晚。

全面侵華戰爭後的日本八路軍!身處延安的日本抗戰力量

很多人到這裡認為日本共產黨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和作用影響告一段落。因為此時的侵略戰爭已經全然打響,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日本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和抗戰功勞。由於日本的全面侵略戰爭全部都在海外,所以日本共產黨一方面在國內繼續進行反戰,輿論宣傳和示威遊行。

同時一部分日本共產黨也進入到了被日本侵略的國家和土地上,同侵略者展開了激烈鬥爭。當時全民族抗戰的中國便是他們的首選之地。在日本全面侵華期間,中國進行的反戰活動非常普遍,這也深深吸引了一部分日本共產黨黨員與中國黨員一道,雙方曾進行了長期而緊密的合作。

日本的野坂參三原便是日本共產黨駐共產國際的代表。在1940年曾經途經中國,希望返回日本領導國內處於低潮的反戰鬥爭。然而,由於戰爭進入關鍵階段,停留於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無法回到日本。隨後,他接受中共邀請在延安一起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這個人一定要記住,他主要有以下三大功績。

第一,由於他自身是日本人,並且其成分為共產黨,所以他對日本國內的一些情況比較了解,對於日本的經濟,政治,社會以及軍方意圖,都進行了詳細報告。第二,由他親自教育日本戰俘轉變思想,很多日本軍人在此時加入日本共產黨以及八路軍的隊列對侵略者作戰。第三由他建立日本研究會。研究日本國內的具體形式和變化,並成立日本工農學校,由野版任校長。

很多人認為看待野坂參三等領導的日本人反戰活動,總是願意從兩國友好民眾戰鬥友誼的角度,去承認他們的功勞,但卻忽略了他們本身活動的對象以及功績。其實說到底,這些人在日本當時的比重當中並不高,只有千餘人。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人數太少自己輿論地位無足輕重而放棄,而是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

此外,在國統區,日本共產黨的反戰運動以及號召被排斥禁止,這也使日本的反戰團體在一定程度上,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在延安,他們卻真正有自己的舞臺,在抗戰建設當中,日本共產黨以及日本八路軍,也在精神上鼓舞了無數中國士兵。雙方之間的戰鬥合作友誼也不容抹殺。

日本共產黨的命運,70%被捕!

日本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反戰鬥爭在日本國內確實給軍政府造成一定的威脅。這使得日本陸軍大臣荒木貞夫不得不承認,日本最不怕的便是外部的反抗。但是,如果國民內部出現了思想問題,一切不祥的可能都會使帝國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日本共產黨在日本國內也多次遭受打壓。

在有據可查的系統性打壓之中,抗日戰爭時期就有四次大規模的組織破壞,很多卓有成就的。日本共產黨領導人都因此入獄,並且軍部秉持著寧錯殺1000不放走一個的基本方略。對日本國內與日本共產黨有任何聯繫的人員,組織社會團體都進行無差別打壓逮捕。可以說,在全面抗戰還未爆發之時,日本共產黨的70%都進入了日本軍部的看守所,並且對其進行殘酷審問逼迫其變節。

也正因如此,日本共產黨在日本國內並沒有發展起來,更多的停留在反戰宣傳,輿論和遊行方面。這並非是該組織自身的局限性,而是相比於日本軍部以及天皇等政治力量,並沒有太多的政治地位。日本並沒有爆發民主革命,而只是封建系統向資本主義系統的改革,其政治地位和權力的分配,存在著濃厚的帝國情節。

由於帝國力量一直是跟強大,所以在抗戰時期,日本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反戰鬥爭在社會上成效有限,但就去鬥爭實踐來看,依然不失為一次偉大的行動,也是冒著被逮捕殘殺的危險,也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和建議。尤其是日本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雙方之間的合作,在整個抗戰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戰爭期間,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

相關焦點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轉眼我到八路軍裡已經兩年了,懂得了中國共產黨的俘虜政策,作為一個日本工人,也提高了自己的階級覺悟。同時進一步地理解了日本軍部稱之為『聖戰』的本質。我認識到應該把以前對準中國人民的槍口,掉轉過來對準日本軍部和大資本家。 1940年5月,在八路軍的援助下,我和春田組建了反戰同盟延安支部。」
  • 如何看待八路軍和國軍的抗戰?為什麼老百姓更願意和八路軍親近?
    在國共兩黨一同抗戰時期,有很多後人認為國民黨作出的犧牲和貢獻遠遠超過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關於這一問題,其實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在開戰前,國民黨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都比從農村走出來的八路軍要強。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確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但是這不代表八路軍就毫無作為。八路軍在抗戰初期作戰條件非常艱苦,一直被拿來和國民黨比較誰的軍隊在戰場上的殺敵數量和犧牲數量,這對八路軍來說是不公平的,畢竟戰場環境是不一樣的。
  • 八路軍編組受閱 抗戰新英模部隊進軍盧溝橋
    1937年7月7日夜,英勇的中華兒女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挑釁與侵略奮起抗擊,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在抗戰勝利迎來70周年的今天,中國第一抗日網遊《抗戰》7月7日新資料片「七七事變」震撼來襲,抗日救國不分彼此,八路軍全新編組進軍盧溝橋,邀你重拾激情,再戰七七!
  • 豆瓣9.1分,一部還原歷史真相,令人震撼的抗戰劇,段奕宏主演
    蕭憶的爺爺蕭漢生由此回憶起60年前,那個對現在年輕人極其陌生而殘酷的故事而展開全劇的序幕:1944年的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一艘日本貨船底艙擠滿了被抓來的國民黨戰俘、八路軍,及一些普通中國百姓。在戰俘中有軍銜最高的國民黨上校團長周尚文和八路軍連長蕭漢生,還有曾經是特工的夏明遠......
  • 鮮為人知,在抗戰中捨命幫助中國抗日的日本人,知道是什麼人嗎?
    上世紀30年代,所有的日本民眾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影響,已經整體進入戰爭狂熱階段,他們認為支持戰爭就是愛國,完全沒有考慮到戰爭給其它民族帶來的巨大傷害,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老人、小孩,所有人都為戰爭陷入了癲狂。為了支持戰爭,不僅日本的青年人積極參軍,想要為國而戰,日本的女人、孩子和老人也是這場戰爭的支持者。
  • 為何這個人日本人和白求恩、張自忠一樣成為抗戰烈士
    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人,由過往的日本戰士告訴其他日本戰士,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反戰同盟最初只有前田光繁(即杉本一夫)、 小林武夫、岡田義雄三個戰士,後面還有小林寬澄,山田一郎等等,他們都成為了我們的英雄。比如民政部2014年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戰烈士300名單中就有反戰同盟的宮川英男,這個名單中還包含了著名的吉鴻昌、趙一曼、張自忠、夏雲傑、佟麟閣等寫入教科書的英雄。
  • 抗戰時期日本鬼子偷襲八路軍,幾乎從沒成功過,其實原因很簡單
    要知道,抗日戰爭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這也是近代中國所經歷的最慘烈的一場戰爭,當時我們各方面都不如日本,所以抗戰時,我們極為困難,戰鬥時,常常被鬼子壓榨。抗戰時期,常聽人說我軍偷襲日本鬼子,取得了什麼勝利,但很少聽人說日本鬼子會偷襲八路軍,一是因為當時日本人武器先進,實力也很強,不需要偷襲,二是因為日本鬼子經常偷襲失敗。特別是我們黨的八路軍,基本上日本鬼子都沒有成功偷襲,來看看為什麼?
  • 八路軍獨立司令員,抗戰關鍵時間投靠日軍,53年被處決
    八路軍獨立司令員,抗戰關鍵時間投靠日軍,53年被處決 打仗時最讓人氣憤和痛恨的就是背叛部隊的人,尤其是那種為名為利而易主的小人是我們最鄙夷不屑的。柴恩波曾經是八路軍的司令,可是他又中途自行去國軍求官,國軍沒要他。他又投靠了日軍,做了偽軍的團長,最後又跑到國民黨的手下當差。
  • 抗戰時期八路軍軍銜,一位上將十位中將,其中有兩人意想不到
    抗戰時期八路軍軍銜,一位上將十位中將,其中有兩人意想不到 我們都知道,1955年,建國後我國舉行了第一次授銜,但其實在抗戰時期,新四軍和八路軍也是有軍銜的。
  •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分別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1日,八路軍、新四軍在師以及獨立行動的部隊中設立不公開的軍政委員會(後邊稱為軍委會),作為中共在該部隊的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分別受前方軍分會和新四軍軍分會領導,向上級軍委會和中共中央負責。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中均設立軍委會。那麼,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
  • 抗戰勝利紀念展啟幕 八大主題展現14年抗戰歷史
    展覽主要分為八個部分:中國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全民族抗戰——開闢世界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堅持正確抗戰指導及其敵後抗戰;日軍暴行——現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東方主戰場——彪炳史冊的歷史貢獻;得道多助——國際社會積極支援中國人民的正義戰爭;偉大勝利——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遭到徹底失敗;銘記歷史——攜手世界各國共建持久和平。
  • 日本人看我國的抗戰電視劇,尤其神劇是什麼反應?說了你可能不信
    日本人看我國的抗戰電視劇,尤其神劇是什麼反應?說了你可能不信細數我國拍的抗戰電視劇是真的不少,但是精湛的卻不是很多。這些抗戰電視劇差不多都是表現了八路軍的英勇無畏,還有我們抗戰的勝利是多麼的不容易。而且有些電視劇為了強化八路軍英勇的形象,把八路軍的形象都誇張化,神化了,比如手撕鬼子,一個人打的過一百多個人,一個八路軍身上挨了五六槍都沒有死,不得不說,電視劇把八路軍神化的太厲害了。但是我們心中的八路軍的確是英勇不凡的,沒有他們的奮力抗戰,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所以,八路軍在老百姓心中也是有很高的地位的。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把八路軍的形象誇大化,也沒有太多的反應。
  • 薩蘇:換個視角再述抗戰史 推薦日本老兵繪製漫畫日記
    這是一本由日本侵華老兵繪製的漫畫日記,名為《日本步兵漫畫物語》。在這本書中,作者齋藤邦雄講述了他親身經歷過的地道戰,還畫出了雙槍李向陽的原型人物,以及手拿紅纓槍的抗日兒童團。通過這樣一個特殊的視角講述抗戰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新鮮生動的畫面,還有對戰爭更為深刻的感悟。   早在1999年赴日工作後,薩蘇就開始搜集抗戰史料。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就這樣,儘管情感上依舊彆扭,八路軍將士們還是先後換上了國民黨的軍服。02供需矛盾突出紅軍將士換上的軍服,是根據國共之前達成的協議,由國民政府發放。抗戰初期以實物形式發放,1938年改為貨幣化,由陝甘寧邊區政府領到經費後自行找裁縫店製作。
  • 「三個必勝」史實展開展:重溫抗戰記憶,見證勝利榮光
    「三個必勝」史實展昨開展  重溫抗戰記憶 見證勝利榮光   抗戰的硝煙已然散去,但那段歷史沒有被忘卻。昨天上午,「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中國戰區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審判日本戰犯史實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容工程主題展廳舉行。
  •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1938年,偽杭州維新政府成立慶典上,被逼手舉日本旗的中國兒童,臉上很困惑。 八路軍民兵扛木製土炮,木製土炮能轟塌牆。那時的士兵用血肉之軀抗擊著猖狂無比的強敵,讓人感到佩服。
  • 抗戰時期,隨著八路軍的不斷壯大,武器裝備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中國工農紅軍也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編為第18路集團軍),簡稱八路軍。當時八路軍僅有119、120、129三個師,下轄6個旅4.6萬人左右,江南的新四軍約有1萬人左右,相比蔣介石的170多萬人的軍隊還是十分的弱小。
  • 紀念抗戰勝利的現實意義
    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吞併中國,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入侵,帶給中國人的不只是深重的災難,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強擊。生存還是毀滅,獨立還是亡國,這是對一個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為嚴峻的考驗。  中華民族豈能接受這樣的命運!
  • 「投身中國抗戰,是我人生的新起點」——訪日籍八路軍老戰士橫川剛...
    在村子裡,橫川遇到了八路軍。「本以為八路軍會殺了我這個日本兵,沒想到大家對我很友善。」橫川對當時的一幕記憶猶新,「八路軍對我說,我們的敵人是日本軍國主義者,並不是日本人民,我們不會殺你。」為了歡迎橫川加入八路軍隊伍,戰友們還給橫川做了一碗雞蛋面,在物資匱乏的戰爭時期,這碗面是極其珍貴的。橫川動情說:「我永遠忘不了那碗面的味道。」  「投身中國抗戰,是我人生的新起點。
  • 武士敏對抗戰產生悲觀情緒,彭總與其徹夜長談,武:絕不脫離陣地
    武士敏回答:「看是看到了,日軍來勢洶洶,武器又好,南京政府抗戰意志不堅,除共產黨部隊,大多都有恐日症,敵強我弱,抗戰抗到幾時才能勝利?我們是陝軍,就是抗戰勝利了,我們也不行啊……」武士敏的這番話是當時大多數國民黨雜牌軍的心聲,他們看到抗戰何時能到頭,也不知道自己雜牌軍的命運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