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的自拍照,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會是什麼樣子?

2021-01-11 探索宇宙說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顆是類地行星,除了水星離太陽比較近不在宜居帶,其它三顆行星都處於宜居帶。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太陽系宜居帶的三顆類地行星,將它們放在一起對比,你能夠一眼看出哪一個更加亮麗奪目。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金星,地球和火星一進行對比,我們就看到了地球美麗奪目的藍色風採。而金星和火星則看上去有點荒涼,都是呈現一種紅色的外表,從質量和體積上來看,金星無疑跟地球是最接近的,所以科學家也將金星稱之為地球的姐妹行星。

正是由於金星跟地球太像了,所以人類在走出地球之後最先探測的就是它。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軌道之後,我們看到了一個被厚厚大氣層包裹的煉獄世界。金星表面的環境太惡劣了,不僅溫度高達460攝氏度,而且還經常會有硫酸雨降落。

金星厚厚的大氣層和惡劣的表現環境,阻礙了探測器的進一步探測。在嘗試多次失敗之後,科學家不得不放棄對金星的探測,將重點目光放在了火星上,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比地球要小上不少。

相對於金星的煉獄世界,火星表面的環境要好上不少,只有稀薄的大氣層,人類的探測器也可以登上火星進行長時間的移動探測。只不過探測器想要前往火星,困難程度要高於前往金星,並且還需要等待26個月一次的火星窗口到來,才能夠發射探測器。

對於火星的探索,早在60年前就開始了,只不過最初的一些探測器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直到1964年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才成功近距離飛躍了火星。這一次也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拍攝到火星照片,通過這些照片我們看到了一個荒涼的世界,並沒有一些人認為的有火星生命存在。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火星探測器也不斷改進,越來越先進。到了2011年的火星時間窗口,科學家發射了以核動力為能源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它集合了當時人類最強大的太空科技,誰也沒有想到,好奇號在後來的探索歲月裡,為人類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貢獻。

好奇號在到達火星之後就開始了它的移動探索之路,在不斷移動的過程中拍攝了很多火星照片。這些照片不同於過去探測器拍攝的那些照片,過去的火星表面照片是比較模糊的,可是好奇號的照片很多都非常清晰,尤其是一些自拍照,更是殿堂的清晰,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

在一張火星自拍照中,好奇號在火星表面鑽了3個小洞,並且站在3個小洞的旁邊進行了多張自拍。可能有朋友也看到過這些分布的照片中,並沒有發現這3個小洞,那是因為這些小洞太小了,角度不同看得不是很清楚。

而在另一張特寫的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好奇號火星車左側區域有3個小孔,科學家將它們命名為Groken、Mary Anning和Mary Anning 3。為什麼好奇號要鑽這些小孔?目的就是為了研究火星古代環境的一些細節。

隨著好奇號對火星表面非常清晰的各種照片拍攝,科學家通過這些照片意識到,現在的火星雖然非常荒涼,看上去就像是地球的戈壁灘、沙漠地區,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遠古時期的火星可能並不荒涼,反而是一個美麗的生態星球,表面有大量的液態水生存,甚至不排除遠古火星也同樣是一個生命星球。

火星表面的這些重大發現,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要知道人類探索火星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期望它能夠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雖然地球是我們的母星家園,但是工業的快速發展讓地球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而且地球的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長。

不管是從生態環境來考慮還是從人口數量來考慮,未來的地球有可能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我們需要提前尋找一個新的家園,即使未來人類經過努力將地球的生態環境改好了,可是人口數量的大幅增長是很難控制的,而地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當全球人口數量超過100億之後,生態環境的壓力就會非常大,那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分流,將地球人口的一部分轉移到其它星球上。火星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而火星目前的環境是不適宜人類生存的,所以它需要進行各種改造。

而要改造火星,就需要我們對火星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現在科學家發現古代火星有可能是一個生態星球,也有過大量的表面液態水,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這說明火星是具備優秀生態環境基礎的,尤其是水資源,目前的觀測發現,火星的兩極還是有不少的水存在,甚至在火星地表之下有可能也儲存著一部分液態水。

水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還是改造環境所需要的重要物質。有了水,改造火星環境就要容易許多,可以讓它在更短的時間內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對火星了解的越多,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希望也就越大,目前科學家對於改造火星成功的希望也是越來越大。

火星不斷的好消息傳來,讓世界各國也坐不住了,紛紛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在今年的火星時間窗口上,我國的天問一號、阿聯的希望號、美國的毅力號都集中發射升空,前往火星進行探測。

我們可以預見,在下一次的時間窗口上,會有更多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前往火星,而在不久的將來,載人登上火星建立初步的火星基地也不會離我們太遠。有了火星基地之後,我們就能夠更好的探測火星,並且初步開始對火星進行改造。

只要火星有了大量的植被,大氣有了氧氣,那麼人類的基本生存就沒有問題了。當然,火星的大氣比較稀薄,太陽輻射和宇宙輻射比地球上要嚴重很多,而人類脆弱的身體對這些輻射的抵抗能力也是比較弱的。所以,未來移居火星的人們,還需要進行一些基因改造,具備強大的抗輻射能力才行。

不管如何,火星已經被人類預定了,它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而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實現它並不困難。而在未來的太陽系,人類的腳步也不再局限於地球,那個時候會出現人類的另一個分支火星人。當然,金星也有可能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比火星更適宜人類的生存,只需要我們解決大氣中的高二氧化碳含量就行。

相關焦點

  • 好奇號快速自拍,傳回火星真實面貌照,看到類似「河流」的路線
    「好奇號」自拍傳回,人類看到真實的火星面貌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2012年抵達火星之後,一直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如今當然也還是在繼續工作之中,如今它為了歡迎美國宇航局(NASA)「毅力號」火星車。
  • 好奇號最新自拍照
  • NASA公布好奇號最新火星自拍照:「驕傲地擺出」鑽洞的姿勢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在周一分享的一張新圖片中看起來很特別。這張自拍照由「好奇號」的火星手動鏡頭成像儀(MAHLI)相機拍攝的多張圖像拼接而成,公民科學家Kevin Gill對其進行了處理。
  • 好奇號傳回自拍照,火星真實面貌再現,人類能在上面「紮根」?
    「好奇號」自拍傳回,人類看到真實的火星面貌 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2012年抵達火星之後,一直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如今當然也還是在繼續工作之中
  • 好奇號令人難以置信的3月自拍照標誌著其在火星的新紀錄之旅
    【來源:cnBeta.COM】美國宇航局(NASA)分享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全新好奇號火星車自拍照,這標誌著其在火星上的最新紀錄活動。根據該航天局的說法,好奇號最近(而且非常成功)徒步旅行了火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陡峭部分-Greenheugh Pediment斜坡。
  • 「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一個神秘巨石
    在2012年8月著陸後,好奇號(Curiosity)已經在火星表面運行了八年,目前仍在正常工作中,並且還經常發回科學信息。據外國媒體報導,12月6日,NASA透露了一項好奇號的新發現,位於火星表面上的一塊奇怪的巨石。
  • NASA「好奇號」漫遊車在「毅力」號到來前拍下華麗自拍照
    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已經探索紅色星球近十年之久,它仍然在做著偉大的工作。最近,這輛車在收集和分析樣本的過程中,短暫休息了一下,拍了一張自拍照。另一方面,「毅力號」探測器預計將於2021年2月登陸火星。
  • 好奇號帶我們了解火星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火星作為人類星際殖民第一站,以探測達四十多次,其中水手號峽谷為我們揭開了火星的獨特歷史觀測數據顯示那裡有著明顯的洪水侵蝕痕跡而這些痕跡似乎也為我們揭開了遠古的火星之謎。為了更加了解火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人類派出了有史以來最強的一輛火星探測器,好奇號。並於二零一二年八月成功登陸火星。並且給人類傳回了一張對人類影響深遠的照片。好奇號為我們帶來一張擁有著十八億像素的火星照片。他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火星大陸從這張照片之上。
  • 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的「遺蹟」,下個月,天問1號將會一一求證
    「好奇號」於2011年11月發射升空,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作為最新一代火星車,其身上配備了核動力電池,是世界上第一臺由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好奇號身上的一個重要使命,便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本來設計使用兩年時間,但是在核動力下出色的表現,使它工作延續至今,在將近九年的時間裡,好奇號帶給人們對火星全新的認識。
  • 行駛了23公裡,鑽了26個孔:好奇號火星車8歲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奇號這8年都在火星上拍了些啥照片。01著名的自拍照要說好奇號在火星上拍攝到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張照片,恐怕非這種自拍照莫屬了。在好奇號地麵團隊的精心設計下,遠在5000萬公裡之外的好奇號居然拿起相機給自己拍了一張自拍照,這張全身照片發布後曾經震撼了世人。照片拍攝於2018年6月15日,展現了火星上塵土飛揚的惡劣環境。
  • 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十大精彩瞬間
    這次的著陸並非輕而易舉,「好奇號」是第一臺通過裝有火箭發動機的天空起重機降落火星表面的探測器,這臺起重機自行切斷了和探測器的連接,故意墜毀在安全距離以外,以保護探測器。 當「好奇號」傳回已經度過「恐怖七分鐘」平安抵達火星的消息時,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指揮中心爆發了熱烈歡呼。與此同時,全世界數百萬正在網上觀看著陸直播的人們也因此雀躍。
  • 好奇號又拍到了!火星表面出現人臉雕塑,或與「摩艾雕像」有關!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選擇,昨天我國成功發射天問1號進入太空,正式開啟向火星進軍的新曆程。在科技發展的幾十年間,有很多國家都曾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大都以失敗告終。人類對火星的好奇,還是在於它的環境,通過傳回的照片數據顯示,火星在很久以前也許擁有著與地球相同的環境。
  • 火星居民「好奇號」傳回畫面:它在火星上看到了家鄉地球!
    好奇號是美國宇航局NASA派遣的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於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開始了漫長的火星探索之旅,至今仍在工作。8年的火星滯留時間也讓這位孤獨的探索者成為了火星居民的一分子。近日,這位「火星居民」傳回了在火星的夜空中看到了地球和金星的景象,讓人感慨不已!
  • 好奇號:火星上發現有機物
    其中有兩個月,也就是2013年底和2014年初,4次測量的平均值為7 ppb(1 ppb為十億分之一),而在此前及此後,測量平均值只有這一數據的1/10。好奇號還在一塊被稱為Cumberland的巖石上鑽孔,並在鑽出的巖石粉末中檢測到了其他火星有機化合物,這是在火星表面首次確鑿無疑地檢測到有機物。這些火星有機物有可能是在火星上形成的,也有可能是由隕石帶到火星上去的。
  • 美國宇航局發布火星最新照片,好奇號火星車究竟拍到了什麼呢?
    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並且火星探測器好奇號都是出自於美國的手筆。這些都證明著美國的強大。其實,自從2012年8月份美國登陸火星以來,好奇號為探索火星提供很多寶貴的數據。本月18號美國國家宇航局發布了好奇號在火星拍攝的一些照片。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究竟在火星上拍到什麼最新的照片呢?照片是否能夠引起人類對於火星移民的共鳴?
  • NASA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這8年時間裡,到底都經歷了什麼?
    9年前的11月26日,我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這是一趟什麼樣的旅程,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在2012年的8月6日,我到了目的地。有著可以探尋火星表面礦物成分的一系列光譜儀,包括阿爾法粒子X射線光譜儀(APXS)、化學與照相機(ChemCam)、化學與礦物學X射線衍射/X射線螢光儀(CheMin)和火星樣品分析(SAM)儀器套件。還有可以探索火星輻射量的輻射評估探測器(RAD)和中子動態反照率(DAN)。
  • 「好奇號」全新火星馬賽克圖像帶來小型望遠鏡觀測視角
    據外媒報導,很顯然我們大部分都不可能親自前往火星,但NASA可以讓你感覺身臨其境。「好奇號」探測器拍攝了一幅突顯火星沙質和巖石景觀的史詩巨幅照片。好奇號團隊於2020年早些時候在蓋爾環形山的Mary Anning鑽探點長期停留期間收集了這幅巨大馬賽克的圖像。
  • 好奇號在火星上拍了一張照片,傳回地球後,看到的人都很驚奇
    當我們抬起頭仰望夜空時,我們會發現除了月球外,天空中還有許多星球。儘管近年來,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城市中的燈光已經阻擋了星星的燈光。但是,如果我們在野外環境中,並且天氣條件允許,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滿是星空的天空。那麼,有沒有人考慮過一個問題,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看地球,地球會是什麼樣的呢?火星上看到的地球什麼樣?
  •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好奇號」的火星好奇之旅
    3、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人類對火星的探索過程迄今為止,人類一共向火星發射了40餘顆探測器,其中只有大約40順利到達火星表面。1962年11月,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成為人類向火星探索的開端。但很可惜,「火星1號」最終失聯了。
  • 火星上的「好奇號」現在在幹嘛?
    好奇號在火星上執行任務已過去了8個年頭了,好奇號原本是在火星上執行2年的探測任務,後來發現好奇號狀態良好,任務就繼續進行下去了,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了,在火星上行駛了21公裡。有同學問,八年怎麼才走了2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