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安丘輝渠小米開鐮迎豐收

2020-12-14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6日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安丘市輝渠鎮洞西頭村的一千多畝有機小米開始收穫,平均畝產達到了900多斤,村民們也依託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望海山有機小米」專業品牌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一走進安丘市輝渠鎮洞西頭村,漫山的穀子迎風搖擺,放眼望去,一片金黃,飽滿的谷穗壓彎了腰,一派豐收的景象。對於72歲的小米種植戶夏學前來說,一年之中最期盼的時刻莫過於此時,想著沉甸甸的穀子馬上就能換成錢,他是越幹越起勁兒。

村民夏學前告訴記者,村裡從歷史上就有小米的種植傳統,以前都是個人單打獨鬥,個人自己種點形不成規模,價格上也不高,自從成立合作社以後,統一種植統一收割統一出售,以前一斤小米不到一元錢,現在賣到十五六元。

夏學前口中的合作社,就是輝渠鎮洞西頭村2008年成立的安丘市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至今,已吸引了本村及周邊村323戶村民入社。2009年合作社申請成立有機食品基地,由合作社統一管理種植有機小米,打造了「望海山有機小米」品牌,不僅提高了穀子畝產,更提高了小米價格,社員的收入也水漲船高。

濰坊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環保站站長管明樂介紹說,百泉春谷種植合作社的小米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嚴格按照國家優質產品標準實施管理規範,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和肥料,加工過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純是物理加工,完全符合國家優質產品標準。

在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精加工車間裡記者看到,穀子經過脫殼、碾米、色選多道程序,去除黑顆粒和雜質,金燦燦的小米堆成了小山,稱重,密封包裝,再配上精美的外包裝盒,剛產出的新鮮小米,經過客商和電商平臺的訂單,搭乘著交通工具分銷到了全國各地。

安丘市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夏方泉告訴記者,現在小米已經進入生產期,每天生產5000斤左右,生產能夠一直持續到年底。

如今,通過整合周邊小米種植資源,安丘市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有機小米種植基地達到了一千多畝,小米種植逐漸走向規模化、效益化、品牌化的高效農業發展之路。「望海山有機小米」這張名片,成為了村民們手中的致富王牌,色澤金黃的小米熬出了大家「香味濃鬱」的好日子。

安丘市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夏方軍表示,合作社成立以後,圍繞怎麼提高社員的經濟收入,如何致富,找很多人跑市場找銷路,社員的經濟收入通過合作社的帶動,在逐年增加,現在通過超市和一些電商平臺等渠道,銷售量越來越大,價格也在逐年提高,現在做的是有機食品,價格成好幾倍的翻番,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安丘市融媒體中心 趙範範 蘇翔宇 濰坊報導

相關焦點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
    新華社石家莊3月1日電 題: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春耕備耕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王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是春播生產最佳時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河北昌黎縣種糧大戶陶向琳和幾位社員卻幹得熱火朝天,為播種春小麥而忙碌。伴隨著幾臺大型農用機械轟鳴聲,翻地鬆土、秸稈還田、施肥下種……全程機械化讓種田不再是難事。說起種糧大戶,人們可能直接想到「皮膚黝黑、歷經滄桑」的中年大叔,但是眼前的陶向琳卻讓人驚訝,他剛過而立之年,既有傳統農民的樸實與勤勞,也有現代年輕人的頭腦和睿智。
  • 內涵極為豐富的種田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喜歡的抓緊收藏
    內涵極為豐富的種田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喜歡的抓緊收藏大家好,我是書蟲。作為農耕文明為基礎的華夏古國,骨子裡就有對種田種菜行為的狂熱嚮往。種田原意是打理莊稼,經營田地,如今網文發展已衍生出眾多分支。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果樹結果越多越好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果樹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丘陵、山地、沙荒地等地,因地制宜地發展果樹生產,給農民能帶來可觀的效益。那麼,農民種植果樹是不是結果越多越好嗎?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果樹結果越多越好嗎?
  • 新華社聚焦涉縣:漳河兩岸豐收忙,金色稻田美如畫
    AUTUMN稻穀飄香稻穀黃收割忙「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最後一縷夏風掀開立秋的面紗,奏響了收穫的旋律。一個個村民背著、抬著一袋袋沉甸甸、金燦燦的稻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心裡仿佛吃了蜜糖一樣的幸福!
  • 津門網何秀明:豐收季
    自從學攝影以來,常常經不住豐收的季節的誘惑,總會邀攝友去附近農村採風,看到農民不辭辛勞地搶收搶種,勞作辛苦,但豐收喜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血汗終有回報,秋天到處碩果纍纍,瓜果飄香,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他們勤勞智慧的雙手在祖國大地上,用五彩繽紛顏料勾畫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讓欣賞她的人們心曠神怡。
  • 米脂的小米來啦!趕快來嘗嘗看~
    伴隨著豐收的喜悅大美米脂,蘋果飄香小米有情,你最有愛在這寒意逼人的天氣裡唯有小米極暖人心霍延峰千年古縣育大美,米脂小米暖人心這裡景美人美吃的也美,要說吃,自然離開不開米脂小米,一個以之命名的縣城。作為全國四大名米之一,米脂小米因其優越的生長環境以及悠久的耕種歷史,在「小米界」一直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從東坑村委會出來,阿布驅車五六公裡,來到有「廣東第一田」美譽的臺山市都斛萬畝優質水稻高產示範片。這裡是臺山中國農業公園禾海稻浪核心區,是廣東「十佳最美農田」。置身其中,仿佛置身油畫之中,儘管這裡的水稻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經稻香撲鼻,一片豐收景象。隨後,阿布來到赤溪鎮,遇到正在組織夏收的吳振和。
  • 稻穀黃 秋收忙!1.5萬畝單季晚稻開鐮收割
    伴隨著晴好天氣,箬橫的糧食種植戶們迎來了一年中的豐收季,該鎮1.5萬畝單季晚稻開鐮收割,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點擊觀看視頻)據了解,今年單季稻生長期間,箬橫鎮氣候條件良好,「甬優1540」、「中浙優8號」等品種的單季稻長勢好,環比產量均有幅度提升。
  • 豐收在望!江蘇多地早熟品種水稻開鐮收割
    金秋時節,豐收在望這兩天,省內多地的早熟品種水稻已經開鐮收割,處處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   在常州溧陽,早熟品種蘇香粳3號也在最近開鐮收割了,畝產量能達到500公斤,在特早熟水稻中屬於高產品種。   常州溧陽市埭頭鎮何家橋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胡順保說:「我們田間管理得當,水肥運作方面比較好,後期的日照也充足。」   除了國慶稻,目前,各地的「稻田+」混作模式也迎來了雙豐收。
  •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正忙,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不負韶光
    桃紅客若至,定似昔人迷《荀子·王制》寫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春耕即春季耕作,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早在千年以前,智慧的勞動人民就深知在春季開始耕作的重要意義。
  • 萬畝良田,雲間糧倉!第三屆松江農民豐收節今天開鐮
    隨著時代更迭和轉變,被空置許久的糧倉悄然變身——雙屋脊的「萬擔倉」成了藝術工作室,「修舊如舊」的紅磚牆成了網紅打卡地;還有那斑駁青磚修築出的戴望舒筆下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你或許遇不到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卻能在被賦予新的功能、注入嶄新文化內核的創意園區中,讓夢升級、讓愛延續。「秋季尋根 根深葉茂」2020年松江旅遊節就在這個上海「夢」開始的地方啟航開幕。
  • 豐收的「調色板」:浙江第一波晚稻新米上市
    新藍網《蜂之眼》拍客施劍波 攝 細細看去,每一顆稻穀顆粒飽滿,稻穗壓彎了稻杆,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據悉,這兩天已有晚稻新米上市。新藍網《蜂之眼》拍客陳向陽 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更是喜悅的季節。春天,勤勞的農家人把一年的心血灑在了這片土地。
  • 【基層動態】科左中旗勝利鄉:血麥開鐮第二季 麥浪湧金豐收喜人
    【基層動態】科左中旗勝利鄉:血麥開鐮第二季 麥浪湧金豐收喜人 2020-07-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殊之年,夏糧十七連豐、秋糧豐收在望……背後什麼在起作用?
    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災害影響後,我國夏糧生產實現「十七連豐」、早稻也收穫滿滿,秋糧生產豐收在望。俯瞰祖國大江南北,紅橙黃綠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的「五穀豐登」圖。14281萬噸夏糧歸倉不一般的豐收節,沉甸甸的收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東北地區夏伏旱、連續颱風侵襲……今年豐收來之不易!
  • 歲稔年豐黍稷香 北京先農壇舉辦秋收儀式
    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內涵,展示耤田歷史風貌,9月5日,以「歲稔年豐黍稷香·重農固本國運昌」為主題的2020年北京先農壇秋收儀式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舉行。秋收儀式在鏗鏘的鼓點中拉開序幕,多次參與先農壇農耕文化活動的學生代表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培植高粱苗的經歷以及對農耕歷史的感悟。在激揚的民樂表演後, 十組家庭在農民高喊「敲鑼擊鈸開鐮時,開工收割咯」的口號聲中正式開鐮。文化體驗互動部分分為非遺文化體驗互動和傳統文化體驗互動。
  • 豐收,在張掖的田野上
    農戶張希鵬感慨道,「過去從播種、育苗到秋收全都是人工,整個秋收可能得忙到11月份,現在機械化作業,省時省力、經濟實惠還實現了秸稈的高效利用,我的12畝大田玉米半天就收完了。」
  • 產業能人助增收 一粒「粟」播種鄉村幸福花
    龍爪粟是一年生草本穀類作物,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膽鹼和亞油酸的粗糧。龍爪粟不僅可以做成餅、麵包、麵條、湯圓及特色菜的原料,還可以製造糖漿、麥芽糖、酒精、黃酒和啤酒,應用範圍非常廣泛。1998年,黃立高在老家南峰試種了2畝龍爪粟,從此開啟了他的龍爪粟增收事業。2004年,黃立高在南峰擴種了50畝龍爪粟,獲得了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