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新華社石家莊3月1日電 題: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河北春耕備耕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是春播生產最佳時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河北各地正掀起春播生產的熱潮。

千畝春麥播幸福

初春時節,寒意仍存。河北昌黎縣種糧大戶陶向琳和幾位社員卻幹得熱火朝天,為播種春小麥而忙碌。伴隨著幾臺大型農用機械轟鳴聲,翻地鬆土、秸稈還田、施肥下種……全程機械化讓種田不再是難事。

說起種糧大戶,人們可能直接想到「皮膚黝黑、歷經滄桑」的中年大叔,但是眼前的陶向琳卻讓人驚訝,他剛過而立之年,既有傳統農民的樸實與勤勞,也有現代年輕人的頭腦和睿智。

在印度順利完成七年學業後,陶向琳毅然返回家鄉從事農業規模種植。

經土地流轉,種植面積從140畝增加到1900畝。陶向琳告訴記者:「雖然疫情還沒解除,但是今年的墒情特別好,肯定會有一個好收成。」

「足不出戶」種好田

河北肅寧縣李莊村村民張華種了兩個西紅柿大棚,儘管用心管理,還是出現了病害,可他並不著急,微信聯繫了縣植保植檢站技術員,把病害葉片拍照上傳並說明情況,技術員第一時間告訴他如何解決。

為張華解難題的技術員名叫劉運濤,根據張華上傳的照片和語音說明,他判斷這次病害是由於作物免疫力和抗逆性差造成的。劉運濤建議張華實施葉面噴肥,提升作物抗逆性和免疫力,也可以衝施「國光根萊士」刺激作物根系生長,提升免疫力。

特殊時期,到哪裡去買這些農資?張華犯了愁。劉運濤介紹,縣農業部門聯繫了縣域主要農業企業和門店,形成了網絡直銷,在手機上一點,所需化肥農藥就能送到地頭。張華試了一下,當天下午農資就送到了他家大棚。

據了解,肅寧縣先後核准頒發《農產品(農資)跨省跨市運輸通行證》65件,使農業運輸車輛規範安全暢通無憂。肅寧縣植保植檢站負責人宋同心說,通過「點對點」網絡會診,按照農技人員「處方」精準派送植保套餐,雙方不見面就能讓農田「吃飽喝足」,確保農作物健康生長。

農資充足保供應

「供銷社真是咱老百姓貼心人,什麼事都替咱想到前邊,化肥農藥直接送到家門口,不用擔心疫情傳染。」河北魏縣野胡拐鄉蔡東村村民杜曉磊說。

據魏縣供銷社主任蒿要領介紹,魏縣供銷社積極聯繫生產廠家,安排多部「供銷社春耕物資供應」專用車輛,組織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送貨下鄉,截至目前,已配送化肥600多噸。

在唐山市豐南區西葛鎮建立農機維修點,一臺臺農機整齊地排列著,師傅們正對有問題的農機進行維修。為了給春耕做好準備,春節後,網點負責人劉建立就開始組織人手對群眾送來的機具進行維修。劉建立說:「我們已經修理了十幾臺機器,還有老百姓陸續把機器拖到店裡來。」

據了解,唐山市積極調撥儲備化肥、農膜、農藥等物資,各生產資料經營單位已準備玉米、水稻、棉花等各類優質放心種子29977噸,各類農用化肥14.6萬噸,農藥2833噸。同時,以農機具操作、保養、故障排除等實用技術為重點,培訓各類農機操作人員2.3萬人次,累計檢修各類春耕春播機具7.8萬臺(套)。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安丘輝渠小米開鐮迎豐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6日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安丘市輝渠鎮洞西頭村的一千多畝有機小米開始收穫,平均畝產達到了900多斤,村民們也依託百泉春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望海山有機小米」專業品牌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 內涵極為豐富的種田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喜歡的抓緊收藏
    內涵極為豐富的種田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喜歡的抓緊收藏大家好,我是書蟲。作為農耕文明為基礎的華夏古國,骨子裡就有對種田種菜行為的狂熱嚮往。種田原意是打理莊稼,經營田地,如今網文發展已衍生出眾多分支。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果樹結果越多越好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果樹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丘陵、山地、沙荒地等地,因地制宜地發展果樹生產,給農民能帶來可觀的效益。那麼,農民種植果樹是不是結果越多越好嗎?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果樹結果越多越好嗎?
  •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正忙,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不負韶光
    桃紅客若至,定似昔人迷《荀子·王制》寫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春耕即春季耕作,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早在千年以前,智慧的勞動人民就深知在春季開始耕作的重要意義。
  • 全國春播進度快於往年糧倉更穩固 早稻播栽全部完成
    從嶺南到塞北,春季糧食生產熱潮湧流。截至5月5日,全國早稻播栽已經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種63.8%,進展快、苗情好,為糧食豐收打下好基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表明,我國種植業增加值逆勢增長3.5%,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
  • 產業能人助增收 一粒「粟」播種鄉村幸福花
    龍爪粟是一年生草本穀類作物,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膽鹼和亞油酸的粗糧。龍爪粟不僅可以做成餅、麵包、麵條、湯圓及特色菜的原料,還可以製造糖漿、麥芽糖、酒精、黃酒和啤酒,應用範圍非常廣泛。1998年,黃立高在老家南峰試種了2畝龍爪粟,從此開啟了他的龍爪粟增收事業。2004年,黃立高在南峰擴種了50畝龍爪粟,獲得了好收成。
  • 安徽各地大力發展專用糧 打造1400萬畝專用糧基地
    一年之計在於春,效益高低在結構。各地大力發展專用糧,優化耕作模式,統籌糧經飼。  調整糧食種植結構  ——按照品種優先、品質保證、品牌引領的要求,打造1400萬畝專用糧基地  近年來,我省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日益把糧食結構放在突出位置,優質糧走俏。
  • 小春生產正當時,四川如何打好全年糧油生產第一仗?
    搶時間、推進度,當前,全省小春播栽正由北向南全面展開。小春播栽面積約佔四川全年農作物面積的1/4,是全年糧油生產第一仗。如何打好這一仗?近日,全省小春生產現場會在綿陽市安州區召開,安排部署小春生產重點工作。
  • 我省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進一步確保糧食生產和安全及擴大「菜籃子」產品生產政策措施》,制定了8條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政策措施。向市縣分解下達糧食播種面積指導性計劃,推動各地採取有效措施,穩定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8523萬畝,比上年增長55.6萬畝。千方百計應對疫情保障備耕。
  • 遼寧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
    我省糧食生產闖「四關」奪豐收產量為歷史第三高,穩居全國第十二名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我省糧食總產量達到467.8億斤,為歷史第三高水平,居全國第十二名,糧食主產省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單產為每畝884斤;糧食播種面積為5290.5萬畝,居全國第十四名
  • 種好春播玉米 需知這些要點
    導讀 當前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各地的春耕備耕也有條不紊的展開。為了指導農民科學種田,近日,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忻州綜合試驗站站長、山西農科110專家張中東就通過建立手機微信群等形式開設線上技術講座,向農民朋友普及春耕春播技術知識,此舉受到農民廣泛好評。
  • 川上富江|春種一富江,秋收萬富江
    富江如同美杜莎一般,任何看過富江容顏的人都會為之癲狂,不惜一切想要佔有她,而愛上她的人會產生想殺S她的衝動,瘋狂到不能控制自己之時就會肢解她,然而富江擁有超強的再生能力,被肢解的每個部分都會重新長出一個新的富江,於是乎「春種一個富江,秋收一萬富江」,這如同喪屍般的數量增加能力,不久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一個漂亮大姐姐啦!
  • 各地分區分級恢復春耕生產秩序:不負春光 播種希望
    近日,全國各地各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加大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科技支持、基礎設施支持等方面的力度,抓緊抓實抓細春季農業生產,確保農業生產平穩發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記保靖縣小學科學工作坊
    此次培訓分為線上研修和線下研修兩個部分,期間科學坊的54位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兼顧線上網絡研修,還進行了兩次線下研修,如今正進行後期資料整理和總結。不少學員在研修中得到了發展,在國培中得到了成長。
  • 河北博野縣133個村掀起文明祭祀宣傳熱潮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錦楠)摒棄祭祀陋習,踐行文明、節儉、低碳、環保祭祀。為增強群眾防火安全意識,博野縣多措並舉,掀起了疫情防控、文明祭祀與秸稈禁燒「三合一」宣傳熱潮。黨員帶頭。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杭州灣迎來收穫季節,播種仍在繼續!
    新區目前集聚了一批優質企業:吉利汽車、上汽大眾、重心集團、聯合利華、中國移動(浙東最大的產業園)、聯想、中國電子、寧波方太廚具、雅迪、美國偉世通、美國江森、德國世博、法國弗吉亞、軟銀集團、韓國LG等,這些企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龍頭巨型企業,也為杭州灣添磚加瓦。
  • 河北張家口市橋東區:百畝蔬菜助「屯裡人」摘「貧帽」
    圖為周頂屯村民正在春播。 張家口市橋東區委宣傳部供圖陽春四月,萬物復甦。嘗試做蔬菜批發,開展全城愛心大蔥認購活動,辛苦加用心,王利生帶著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幹部們打了一個漂亮的突擊戰,蔬菜全部售完,村集體實現增收4.8萬餘元。「王書記,今年咱種啥呀? 」「按去年的來,還是換種別的?」一開春,村民們都等著王利生拿大主意,大家的種植熱情格外高漲。「今年想換個掙錢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