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系列│邵姓的歷史起源

2020-12-15 字體家

起源

1、出自姬姓,為黃帝,炎帝之後。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於召,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陳,被稱為召公或召伯。

2、出於召(shào)方。召,商朝時活動在今河南鄢城東召陵一帶的黃帝部落的一支,史稱召方。大約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時代,召方屢遭商的徵伐,西移到渭河和涇水之間,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召陳。

3、出自漢化:如清滿洲八旗烏雅氏有改邵姓者;明清時雲南定邊土把事有邵姓;今瑤、彝、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邵姓。另外朝鮮半島亦有邵姓的分布,多是古代從中國內地遷徙過去。

邵姓

遷徙分布

據有關史籍記載,燕國滅亡後,其王族子孫主要散居在中原地區,包括今河北南部、河南、安徽西部。兩漢時期,散居在河南的燕國王族子孫,多改為邵姓,經繁衍 發展,在安陽、汝南、南陽等地形成望族。

三國魏晉時,邵姓主要聚居於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陽、汝 南一帶,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姓以「博陵」為堂號。西晉末年,這一支邵姓開始南遷,後輾轉到達福建、廣東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姓也於此期大舉南遷。

據有 關資料記載,唐朝有 籍貫為廣東翁源的 邵謁,宋朝有籍貫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見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該地。北宋時期,有著名哲學家邵雍隨其父邵古由河北範陽徙居河南共城(今河南輝縣),後子孫昌 盛,族大人眾,發展成為洛陽望族。

宋朝時期,浙江、安徽、江蘇、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隨著 金兵南下和蒙古騎兵襲擾,邵姓為避禍已廣布於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後為避禍,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區。目前,河南豫西之邵姓,大多為邵雍的後代。邵雍的十六世孫 邵重英,元代任戶部給事中,其子邵質明初為華蓋殿大學士,邵質子邵仲美任清江知縣,仲美子 邵讓於明朝初期自山西舉家遷到河南新安縣克昌村,為邵雍十九世孫。他的後代發展成為大族,分居在嵩縣、澠池、伊川、宜陽、洛陽、洛寧、汝州、郟縣、內鄉等 地。除這一支外,邵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等地。   

歷清朝至現在,邵姓的分布更為廣泛。從清朝開始,有邵姓遷至臺灣,後來有的又 移居海外,邵家人走出國門發展。

如今,邵姓在全國分布較廣,中國內地都有分布,港澳臺地區亦有分布。尤以江蘇、山東、甘肅、安 徽、湖北等省為多,上述五省的邵姓約佔到全國漢族邵姓人口的56%。邵姓還有出自少數民族的漢姓。明清時雲南定邊有土把事漢姓為邵; 清代滿洲八旗有烏雅氏漢姓為邵姓者;此外,瑤、彝、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民族也有邵姓。

邵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三位的大姓,人口約二百九十萬餘,佔全國人口的 0.24%。

邵姓

名人

1、召伯虎

召伯虎,姬姓,召氏,名虎,諡穆,又稱召穆公,召幽伯之子,母為召姜,召公奭的後代,周朝人物。當時周厲王暴虐,引發國人暴動。召穆公把太子靖藏匿在家,並用其子替死,太子於是脫險。周厲王死後,太子周宣王即位,召穆公與周定公輔佐周宣王,史稱周召共和 。

2、召平

司馬遷《史記》記載秦末漢初同名召平者有三人。他們的身份分別是:陳勝的部將,故秦東陵侯、布衣,漢初齊哀王劉襄丞相。其生平事跡分別見於《項羽本紀》,《蕭相國世家》,《齊悼惠王世家》、《呂太后本紀》。「召平瓜」並非揚州典故,而真正的廣陵召平實為追隨陳勝,為滅秦建立汗馬功勞。

3、邵圭潔

邵圭潔(生卒年不詳),字伯如,又字茂齋、茂齊,號北虞,南直隸蘇州府常熟(今屬江蘇)人。約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前後在世。有文名,與翟景淳、嚴訥等結社,會文,時稱十傑,推圭潔為領袖。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舉人,選德清教喻。

(編輯:June)

相關焦點

  • 百家姓系列│任姓的歷史起源
    歷史來源1、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其中被賜以任姓者,其後裔就以任為姓。然而,也許是由於這個姓氏的歷史實在太久遠了,所以歷來對於任姓的姓源,也有好幾種不同的考證。
  • 姓氏起源之姬姓—你的姓就是它演化而來的
    書接上回,之前我們說了上古八大姓,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可能是流傳最廣,發源最多,分支最大的一個姓: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黃帝的姓,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黃帝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為姓。大家別看姬姓不常見,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但是!
  • 「藝術家」「百家姓」系列——沈敬東SHENJINGDONG
    1995年~2000年,世紀之交,我在南京以《百家姓》為題做系列作品,有裝置,有圖片,有綜合材料,有油畫。通過《百家姓》這個主題,對歷史文化的反思,追問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200cm×150cm2020年「再畫百家姓」系列布面油畫50cm×40cm2020年「再畫百家姓」系列布面油畫50cm×40cm2020年「再畫百家姓」系列布面油畫50cm×40cm2020年
  • 百家姓的起源,每日十個姓氏第一篇
    姓,是一個人家庭血統的血緣符號,每一個姓,都擁有一段歷史。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姓,而每一個姓,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繁衍至今,絕大多數人都只知道自己姓什麼,而不知道這個姓到底最初出自哪裡。下面,就是小編根據《中華姓氏》整理出的百家姓各姓氏的源頭。1、趙。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一位浪漫主義者的...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姓氏起源及圖騰:趙姓始祖是誰?為何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
    《百家姓》是大家所熟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趙,為什麼排在第一位呢?難道是因為姓趙的人最多嗎?當然不是。還有很多說法,這裡不再一一細表。唐宋明清還有變遷,內容較多這裡不再細說。歷史上姓趙的,比較知名的有以下人物:趙宣子、趙奢、平原君、趙匡胤、趙普、趙光義、趙雲、趙雍等。趙氏孤兒的故事天下無人不知,趙氏崛起於春秋晉國,而趙氏孤兒是周王族莊姬公主的獨子,因此普天之下的趙氏子孫,也就成為了周文王的旁系後裔。
  • 我國百家姓沒有收錄的一個姓氏,人口眾多,你身邊應該也常見
    姓氏的起源其實最早的時候是沒有姓氏的,那時候的人們兄妹可以通婚,異常混亂,遠古的時候出了聖王伏羲,伏羲看到這種混亂情況後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給每個部落一個姓氏,所以那個時候的人都叫什么氏,後來為了能夠區分開每個人,單獨的一個姓氏也不好區分,最終人們想到了一個細分的方法,那就是在姓氏之後加個名,這樣就不會混淆了。
  • 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葛劍雄:無遠不往——交通歷史與我的行蹤北京│中國古代書畫漫談 時間:8月3日(周五)15:00-16:30 地點: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168號浪琴國際大廈B座1219A 主講人:葉渡(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 史姓起源、歷史與名人
    史姓舊百家姓排名:63新百家姓排名:82【來源有五】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
  • 生僻字:百家姓中的厙姓,你知道多少?帶你去了解一下
    生僻字:百家姓中的厙姓,你知道多少?帶你去了解一下。本文由婉兒原創並獨家發布於百家號平臺,未經允許不得抄襲或轉載。最近一首歌「生僻字」很火,其中有很多我們不常見的字或者是見過但是沒念對讀音的字,不過這首歌中的生僻字與我們的百家姓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 百家姓之「鄭」起源及鄭姓高雅大氣名字推薦,你喜歡哪一個?
    鄭姓在新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1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7位。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福建三省,其中廣東為鄭姓第一大省。子姓鄭氏的歷史至少有3200多年,這支最古老的鄭姓,人寡勢弱,以後一直無聞,可能淹沒於姬姓鄭氏之中。出自姜姓。姜姓鄭氏出自姜太公之後。出自姜太公之後。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於鄭,以統治子姓鄭人,史稱西鄭,故城在今陝西鳳翔縣。周穆王奪西鄭為下都,姜姓鄭國滅亡。國人姓奠井氏,或為鄭井氏,亦即鄭氏。
  • 百家姓王、李、張人口前三,姓氏的歷史源流有什麼故事?
    2013年,相關的權威部門發布了一條有關於百家姓研究的信息,就是在現在中國諸多的姓氏當中,當然百家姓只是個虛指,應該說有一萬多個姓,那麼在這一萬多個姓當中呢,人口最多的,排到前三名的是王、李、張三大姓,姓王的中國人據說有9500多萬,姓李的有9300多萬,姓張的有9000多萬,這三大姓加起來這個人口數目大約佔整個中國人口的21%。
  •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從上古八大姓到百家姓
    姓氏的起源姓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姓氏蘊含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智慧,那麼你知道姓氏如何誕生的嗎?而作為中華五千年歷史上第一大孝子的舜,他的兩個姓都被記入上古八大姓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後世還是比較一致的認為舜是姓姚,名重華的。可能也是因為沒有什麼歷史名人,而姚姓則包括救時宰相姚崇,黑衣宰相姚廣孝在內的諸多歷史名人的緣故吧。
  • 504個百家姓,有411個都得喊這個姓「祖宗」,第一王姓都是它後人
    如今姬姓並不是一個大姓,卻被奉為萬姓始祖,很多姓氏都起源於姬姓,只是在歷史的發展中產生了較多的改變。姬姓來自於黃帝,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姬軒轅。 相傳黃帝出生在姬水河畔,就用這地名作為自己的姓氏。黃帝二十五個兒子中只有兩個繼承了黃帝的姬姓。被稱為周朝始祖的姬棄精通農事,深受大禹器重,大禹尊稱其為后稷。
  • 中國有3大古老姓氏,《百家姓》都沒有收錄,還常被誤認是日本人
    到了北宋時期,民間更是出現了教人了解姓氏的"百家姓",最早的"百家姓"記載了411個姓氏,後來補充到504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國人的啟蒙讀物。正是因為讀了《百家姓》,大多數中國人才逐漸了解了其他姓氏,但也有一些姓氏沒有被列入《百家姓》。
  • 百家姓一覽
    系統地將"姓"篇成書籍,則是由明一位儒人來完成的,書名為《百家姓》。明朝也有過《皇明千家姓》;清朝也曾出現過《御製百家姓》。但能夠一直流傳到現在的,仍為宋朝時期的《百家姓》。它採用四言體,而且押韻,讀來爽朗上口,所以舊時就成識字課本及兒童的啟蒙讀物。書名《百家姓》並非只有一百個姓,實際編入書內的"姓",約五百多個,而且未編入的姓,還有很多。
  • 百家姓系列之始祖篇,快來看看你的姓氏是源自哪位大神吧
    中華百家姓起源,多為古代帝王賜姓,或因避禍改姓。姓與氏在古代是有區分的,姓是指的族號,氏指的分支。(母系社會中,姓就是母親的名號,起初是為了禁止直系親屬結婚的)西漢時期,姓氏才開始融合一體。姬姓(黃帝)中國的絕大多數的姓氏也都將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黃帝炎帝。
  • 你的姓在《百家姓》當中排第幾位,《百家姓》中單姓、複姓各多少
    《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時間最長、流傳範圍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其將常見的姓氏變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方便於記憶與背誦。《百家姓》本來收集姓氏411個,後來經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看看我們的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幾位吧!504字《百家姓》全文,包括四百四十四個單姓,六十個複姓,複姓加粗以特別標誌。
  • 最新百家姓排名出爐:前2名的人口已超過1億,看看你的姓排第幾?
    百家姓指的並不是只有一個一百個,只是百在中國人眼裡的另一個意思是多。所以雖然叫百家姓,但最早的時候它有四百多個姓氏。最早的百家姓按名望來排,由於是北宋年間創立,所以首位自然是國姓趙姓。但現代不講究名望,而是按照人口數量來排,趙錢孫李自然也不存在。
  • 你的姓在《百家姓》排在哪裡?《百家姓》姓氏排序有何依據
    你的姓在《百家姓》排在哪裡?《百家姓》姓氏排序有何依據?相信大家對這兩個問題都比較感興趣,沒事的時候大家都會查一查。《百家姓》的排名是經常改的,現在排名大都是按人口數量的多寡來排的。那作為第一本《百家姓》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