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家門口」的幸福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

2020-12-16 瀟湘晨報

5年前的初秋,要一睹「網紅」粉黛亂子草的芳容,家住浦東南路的倪阿姨要坐近80公裡的車去金山。5年後,踱步最多20分鐘,黃浦江東岸濱江沿線的多座公園就有粉黛亂子草。倪阿姨的「追粉之旅」不再折騰。

越來越多上海市民都有類似獲得感。在他們看來,上海近幾年的綠意似乎一下子就在身邊「噴湧而出」。

一組數據印證了這種普遍的獲得感。2015年底,上海僅有165座城市公園。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

既要數量更要品質

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繼「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間房」。

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園,從不只追求「多」和「大」,公園的生態效應和「以人為本」才是規劃建設的重點。

深諳這一點,上海近年來新建或改造的公園綠地不斷提升其生態品質和服務功能。

2018年11月,上海桃浦中央綠地部分建成並試運營開放。這一綠地是近年來上海市中心最大的開放式綠地項目,未來總規模預計將拓展至100萬平方米左右。

但這片綠地重點不在大,其總體景觀方案極其重視人與自然的交互。設計中融入了傳統書法、舞蹈和太極藝術,既有起伏的地形,也有蜿蜒的水系,還有「上海市中心第二高山」,行雲流水般起伏的動態空間酷似一幅連續變化、層疊展開的山水長卷,吸引市民遊客去探秘。

今年8月開工的「上海大花園」也延續了上海打造生態空間的工匠精神。

「上海大花園」有一大功能,就是推廣普及經過馴化、在上海適應性良好的新優品種植物,它們經過「生存考驗」,能大量應用到城市綠化中去,更能走上居民的窗臺、陽臺,播撒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幸福」。

建設「家門口」的幸福

曾經看花只能往郊野跑,隨著一處處口袋公園的落地,上海市民在「家門口」踏青賞花的願望正逐一實現,成為上海「十三五」公園綠地建設「以人為本」的縮影。

截至2019年底,上海已建成151個口袋公園,數量比2018年底增加了66%。今年,又有50座口袋公園計劃落成。這些市民「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的均衡性,更是公眾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

口袋公園,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常以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為當地居民休憩、社交所用。城市中的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等都是口袋公園的一種形式。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大多數口袋公園要「見縫插針」,充分利用一些城市的「邊角料」改造而成,加之周邊市民的殷切期望,倒逼著規劃設計和建設者們「螺螄殼裡做道場」。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九裡亭街道杜巷小區居民項忠本總愛往家附近的口袋公園跑,坐在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看著緩緩流淌的亭子涇河,「不要太愜意哦!」

可就在今年6月前,這裡還是一片走不進的荒地。一下大雨,周邊道路便泥水橫流。經過整治,這片5000平方米的空間搖身一變,成為口袋公園,8000多名小區居民直接受益。

通州路上的童夢園才1000平方米出頭,卻因為毗鄰居住區、幼兒園、商業廣場,要兼顧多年齡段人群的需求,因此,所有設施都力求有多重功能。

比如,在塑膠步道上噴塗含有英文字母的方格,讓孩子能玩「跳房子」的遊戲;灌木和小廣場之間的隔離欄,嵌入了卡通動物頭像、黑板和哈哈鏡,老少皆宜;金屬廊架安裝了照明燈,白天則是爬藤植物覆蓋的「遮陽傘」;花壇故意降低高度,邊緣做成高低錯落的流水型,讓大人和小孩舒適地「對號入座」。

凝聚社會共治智慧

高品質的公園綠地,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們既是享受者,也是「建設者」。尤其是家門口的公園綠地,更離不開沿線居民和單位的支持配合。

芳草園和清溪園是閔行區新建的兩座口袋公園,一度因為部分區域「踩」在了莘莊鎮政府、閔行區綠化市容局等單位的圍牆內,在規劃設計上進退兩難。為了給綠色空間讓道,沿線單位主動把圍牆後撤了8米。事後,許多居民才知道,其實退5米已經足夠,但這些單位仍堅持再多擠出一些空間,讓他們非常感動。

和諧的氛圍貫穿了整個建設過程,建設者和受益者有商有量,最終化成了清溪園內多個因地制宜又充滿鄉土情結的景點。周邊居民捨不得動兩棵櫸樹,建設方徵詢意見後,設計出兩個煙圈狀的涼亭,每個煙圈「套」住一棵樹,既美觀大方,又不影響樹木生長。園內還設計了一條旱溪景觀帶,既呼應了居民的澱浦河情結,還打造出一個可親近的「河道」遊憩空間,深得孩子喜愛。

和以往不同,上海「十三五」的公園綠地建設更重視「串珠成線」「長藤結瓜」,通過建設綠道等生態廊道,使公園綠地彼此不再割裂,與周邊居民區、交通樞紐等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生態網絡。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綠道總長881公裡,且正以年均200多公裡的速度不斷加長——到「十三五」末,將增至1000公裡;2035年長度預計翻一番,達到2000公裡。這些綠色動脈設計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也凝聚了社會共治的智慧。

2018年建成的黃興公園綠道是上海首條藉助公園退牆讓出空間建設的綠道,在幾乎不改動沿線喬木的基礎上,設計方在水杉林密集的區域增種了紅楓,打造錯落有致、遠近結合的鏽紅秋色;在垂柳密集的區域,增種碧桃、二月蘭等觀賞植物,讓河道「桃紅柳綠」,色彩更加豐富;在靠近地鐵站的這段綠道,在原有植被的基礎上,補充了鼠尾草、百子蓮等花草,形成「藍色暢想」空間。

上海經緯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張鑫彥表示,通過前期調研,周邊居民最關心綠道能否「物盡其用」。設計方因此考察了上海多條綠道,認為緊靠公園外牆的環形設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綠道的利用率,加之緊鄰公園,還可以拓展公園夜間關門後的服務功能,24小時滿足老百姓的健身需求。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比五年前增加一倍多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比五年前增加一倍多】2015年底,上海有165座城市公園。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
  • 看上海丨家門口一片「花花綠綠」,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一間房
    2015年底,上海僅有165座城市公園。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
  • 建了3年,龍華這座體育公園預計2020年底完工!
    來源:深圳樂居綜合自深圳龍華融媒發布家門口的文體設施又有新進展咯~觀瀾體育公園的整體形象進度已經完成了85%公園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主要室外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遊泳館作為公園重點建設項目鋼結構也已經完成80%觀瀾體育公園項目於2017年9月開工建設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這座公園終於面貌初顯
  • 過去一年,上海新增了52座城市公園,有你家門口的嗎?
    >2019年上海新增了52座城市公園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352座啦! 趕緊隨著掌門君一起來看看 有你家門口的嗎? 隨著蘆潮港公園內設施的逐漸完善,周邊居民們生活幸福指數也將與日俱增~ 餘下3家在這裡喲~ 金葵綠地
  • 街心公園 家門口的「小確幸」(說臺灣)
    梓萱和媽媽要去蕩鞦韆的地方,並不是大型遊樂場,而是家門口的街心公園——新店遊五公園。這座公園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安民街269巷,緊鄰五重溪。它面積不大,僅數百平方米,但卻是附近居民出了巷弄就可以享受得到的幸福:公園入口處有三棵大樹,枝繁葉茂,公園因此成為綠意盎然、躲避酷暑的休憩場所。
  • 龍堡街:像是把公園搬到了家門口
    龍堡街:像是把公園搬到了家門口 2019-12-20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城區戴上「公園」項鍊
    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102座公園中絕大部分已經建成,僅剩下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大興五福堂公園等6處正在建設中。這6處公園將在今年底前全部建成。屆時,「城市公園環」將基本實現閉環。歷史從郊野公園環到城市公園環「城市公園環」是在北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已建林地基礎上建設的。
  • 長沙:建八座體育綜合體,方便市民家門口動起來
    規劃布局8座體育綜合體將增加16萬平方米運動面積「目前,這裡有籃球場2片、室外網球場2片、足球場2片。施工人員正在施工的是羽毛球館,規劃了20片羽毛球場,還將建一個氣膜結構的遊泳館和一個健身房。」程震將鴨子鋪這個智慧體育綜合體的雛形描繪出來。
  • 北京環球影城將建6至7座酒店 或將引入免稅店
    北京環球影城將建6至7座酒店 或將引入免稅店 2016-03-11 11:09:12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環球影城內將設三座主題公園,分別為好萊塢主題、中國主題及一座水上樂園。其中,好萊塢主題公園率先於2020年建成,門票不超100美元。通州區文化旅遊區管委會召開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全產業鏈規劃方案研討會,全產業鏈規劃方案預計將在今年9月份形成初稿。  首旅集團董事長段強昨天介紹,位於通州的環球影城建設正在加快,目前主體工程正在建設,預計今年下半年主題公園內的項目開始建設。
  • 南潯擬規建世界水利之窗主題公園,規模超過上海迪士尼樂園
    重磅消息:南潯擬規建世界水利之窗主題公園,佔地1925畝,規模超過上海迪士尼樂園。12月17日,湖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南潯世界水利之窗主題公園概念方案設計招標公告。根據招標內容:南潯世界水利之窗主題公園用地規模為1925畝(128公頃),比上海迪士尼用地規模(約1740畝)還大,其中核心規劃區約為975畝(65公頃)。項目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規劃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新校區南側,S11省道東側。
  • 鬧中取靜,這個家門口的新公園亮點搶先看!
    曲江新區不斷優化生態環境,營造綠色宜居環境氛圍,通過路網將景觀串為一體,為市民提供一個融自然、人文、綠色、生態於一體的體驗式景觀空間。動感 別看這座公園面積不大,但它的內容可一點都不少!為了分區更加明晰,便於休閒娛樂,曲江新區為這座口袋公園設計了動、靜兩條線。活力動線包含中心會客廳、兒童遊憩場地和林下霧森場地,旨在打造一個流動、互動為主的娛樂空間,移步換景,這裡的無限活力將為你驅散一整天的疲憊。
  • 武漢新地標「長江之門」,總投資130億,高度將超過上海瓶起子
    在已建成的大樓中,最高的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俗稱「瓶起子」。建成日期2008年8月,佔地面積3萬平米,總投資73億,1997年正式開工建設。總建築面積38.16萬平方米,地上101層、地下3層,建築主體高度達到492米。
  • 怕你來不及去看冰川美景,我們,建了這座氣象公園!
    怕你來不及去看冰川美景,我們,建了這座氣象公園!這可急壞了小夥伴紛紛表示要去看看冰川別著急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可以讓你一飽眼福而且這裡即將成為一座氣象公園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
  • 湖州這一馬戲城被稱「巨無霸」,是上海迪士尼4倍,門票185元
    上海迪士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不僅是孩子的天堂,也是成年人幸福的源泉,上海迪士尼雖然很吸引人,但是只要去過的朋友知道,那裡太擁擠了,想玩一個項目,只要排隊一兩個小時,活動內容不到八分鐘就結束了,這讓很多喜歡玩,知道怎麼玩的朋友,常常覺得意猶未盡,相比上海迪士尼,湖州有個「巨無霸」馬戲城
  • 莊行人,家門口的「口袋公園」你去過幾個?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隨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 一座座口袋公園在陸續建成 家門口的這些微公園成為村民們休閒的新去處 更是優化了大家的生活環境 莊行已經有92個口袋公園 你去過幾個呢?
  • 錢伯金:至2025年,上海將建30個自然教育學校
    錢伯金:至2025年,上海將建30個自然教育學校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21-01-10 21:26 來源:澎湃新聞
  • 武漢今年將添100多座公園,看看你家附近有嗎?
    建成100座口袋公園,新、改、續建30座公園,綠道總長相當於武漢至廣州一個來回,100個老舊小區提升顏值,長江大保護造林綠化年底收官……市民出家門步行5分鐘內就有望進入公園綠地。5月26日,《武漢市2020年綠化工作方案》出爐,方案描繪了「打造公園綠地5分鐘服務圈」的綠化藍圖。
  • 綠色發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
    綠色發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遠看一片水藍藍,岸邊鮮花紅豔豔,在山東省威海市羊亭河溼地公園,從外地來威海定居的王女士說:「威海生態真不錯,公園非常多。」近年來,威海加強山體保護,石材類礦山由2005年的739處壓減到現在的24處;市區周邊採石場2015年全部關停;在建山石資源類開採礦山,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綠色礦山。  「我們對廢棄礦山、破損山體進行了修復治理。」威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鞠朝傳說,一礦一策開展治理,復綠的同時打造人文景觀、山體公園等。
  • 上海建工生態環境業務蒸蒸日上 到手與在建合同額逾400億元
    上海建工近幾年來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持續開拓從水利水務、園林景觀,到土壤修復、流域治理、廢棄物處理和噪聲與光汙染防治等生態環境領域,初步形成「水土聯動」「水岸聯動」的環境治理模式,已在上海以及蘇州、廣州、蘭州、儋州和運城等地開展了一系列土壤修復工程,其中包括正在實施的上海桃浦603地塊,是申城體量最大、治理難度最高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復。
  • 九子公園將打造「蘇州河邊的小客廳」
    成都北路1018號,九種上海老式弄堂生活中的傳統遊戲運動,深受不少年輕人喜愛。摜結子、抽陀子、跳筋子、滾輪子、打彈子、套圈子、頂核子、扯鈴子、造房子,九項遊戲皆以「子」結尾,故合稱九子運動。這座蘇州河畔的公園,也被稱為九子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