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怎樣看待散打?
寶力高:我喜歡散打。散打是兩個人之間的搏擊對抗,我覺得它很真實,實實在在,來不得半點的虛假,要憑實力,沒有實力就要被打敗,被擊倒。是要靠實力進行對話。
記者:比賽是在一定的規則下進行的,你覺得比賽結果和規則有多大的關係?
寶力高:比賽肯定要有規則,沒有規則就沒辦法進行比賽。規則因為是對大家所有人都一樣的,所以是一個統一的標準,對大家都公平。當然也有的人對一種規則比較適應一點,但總體來說,還是要靠實力。
記者:有沒有利用規則的情況,比賽結果有沒有運氣的成分?
寶力高:大家既然比賽,都要遵守規則,也都想辦法從規則中獲更大的利,所以研究規則,合理地利用規則是必然的,不可能故意和規則反著來。
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實力,你技術不行,對規則再熟悉,再會利用規則,可能偶爾得幾分,甚至暫時佔點便宜,但還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記者:就是說,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的選手,可能有熱練運用規則的情況,但所有取得好成績,特別是優異成績的,一定是在實力上佔據優勢。
寶力高:對。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看散打,看搏擊,就是因為它不是假的東西,要憑真功夫。這也是我喜歡散打的一個原因。
記者:你在練散打之前練過其他的武術嗎?
寶力高:我練過一段時間摔跤。
記者:散打和摔跤有著直接的關係,散打中包含摔法,你覺得原來練習摔跤對你現在的散打很有幫助嗎?
寶力高:是的,我是蒙古族人,從小喜歡看摔跤,摔跤是蒙古民族血脈中的東西,每個蒙古族大人、小孩都喜歡摔跤。在我的父輩們的影響下,我對摔跤特別喜歡,從小也開始練習摔跤了。
現在散打中踢、打、摔的綜合運用,我摔法運用的比較充分,摔法成為我散打中的一個優勢。
記者:你認為要做為一個優秀的散打運動員,應具備哪些素質?
寶力高:我從開始學散打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也可以說有一些經驗了,我覺得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教練,再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了。
記者:從開始學散打到成為散打王,你有什麼經驗之談?
寶力高:學散打不能急於求成,武術中的「武」就是搏擊,「術」就是一種方法,一種戰術,所以不能著急,要尊重規律,再著急也沒有用,只能腳踏實地的學,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體能基礎。
一般初學的時候,應該先練技術,比如出拳、出腿,然後體能訓練,力量訓練,年齡小的人學習散打要先學技術比較好,年齡比較大的人除了學技術之外,應該以力量為主,進行技術、力量、體能三方面結合訓練。
這三方面完全是一個整體,不應該分開,比賽中離開哪一個方面都不可以。力量大的人沒有技術也不可能取勝,有技術、有力量沒有體能的人比賽時技術也不可能完全發揮出來。
做為一個好的運動員,技術要全面,這三方面都應該優秀。在比賽時,對這三方面進行比較,最重要的還是體能,因為再有力量沒有體能,打到最後一局的時候再有勁也打不出來,體能對散打運動員是關鍵一環。
記者:在散打界有一個說法,說王濤、柳海龍、寶力高之間有一個鏈條,你認為是否存在?
寶力高: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也不能說是一物降一物,沒有什麼說法。就是在那場打的時候,戰術安排出現錯誤,體力分配有點失誤,主要問題在這裡,不是說一物降一物。
記者: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參加比賽的?
寶力高:我是1998開始參加比賽的。
記者:你在這幾年比賽當中,有哪些比賽是比較得意的?
寶力高:最得意的就是2002年12月31號散打王總決賽那場,能充分顯示我的實力和我的水平。
我從1998年開始參加比賽,開始也不是那麼突出,也不是那麼落後,就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往上走,慢慢往上爬,一拳一腳的拼殺出來的,和運氣沒有關係,我就是憑著真本事打上來的,靠技術,靠實力。
記者:哪些比賽是比較鬱悶的?
寶力高:不好的,級別冠亞軍比賽的時候,打的不太好,不是太漂亮,那場的對手是王濤,後來有兩次輸給他,是戰術上的安排不合理。
我以前是硬拼硬打的風格,當時前三場體力還很充沛,第四、五場體力就跟不上了。在打決賽時打得比較苦悶,可是運用戰術比較好。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責任編輯:出河蛟
作者: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