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建設發展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工業用水、汙水處理、水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通過技術創新、循環利用等方法,踐行無廢城市的綠色發展理念。
創新技術讓汙泥減量五成以上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豔軍)近日,亦莊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亦莊水務」)傳來喜訊,歷時三年持續研發的汙泥減量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其自主研發的LSP(少量汙泥工藝)原位汙泥減量技術,汙泥減量效果達到50%以上,將在經開區所有汙水處理廠推廣應用,減小汙水處理廠後續汙泥處置壓力,實現汙泥固廢進一步源頭減量。
作為北京市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唯一一個無廢城市試點,經開區一直瞄準「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的目標邁進。亦莊水務是經開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單位,制定了研究課題,探索在無廢城市建設中如何用好水資源,如何處理好生產生活汙水廢水,將水中的固體廢物乃至汙泥減至最小。LSP汙泥減量技術的研究便應運而生。
LSP意為「少量汙泥工藝」,是LSP汙泥減量技術的主要特點。亦莊水務在自主研發過程中,研究如何最大化減少汙水處理後產生的汙泥,並且通過汙泥自身攜帶微生物,對汙泥進行「消化」,最終使其進行減量處理。基於對生態學理論微生物食物鏈的研究,通過將大自然中微生物食物鏈進行人為幹預,從而延長微生物食物鏈,強化食物鏈中原生和後生動物的捕食作用而達到汙泥減量的效果。
實際上,亦莊水務對LSP系列技術研究自2017年起歷時三年,從 「迷宮格式強化活性汙泥法汙泥減量工藝研究」項目在汙水處理領域的研究,到進行「LSP原位汙泥減量技術研究」項目在汙泥減量領域的應用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結合研究成果,在水處理行業核心期刊《水處理技術》、化工行業核心期刊《應用化工》等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並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其中「城市活性汙泥原位減量工藝技術」在2019年入選生態環境保護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先進適用技術(第一批)》;「迷宮格式汙泥減量生物處理技術」在2020年入選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水汙染防治技術目錄(2020年版)》。
「LSP原位汙泥減量技術在直接處理汙水廠剩餘汙泥的『生產級』試驗中取得顯著成效。」據亦莊水務副總經理崔勇介紹,在採用10噸裝置處理的南區水廠剩餘汙泥過程中,利用LSP原位汙泥減量技術分三個階段對汙水廠剩餘汙泥進行減量處理,根據試驗結果數據來看,汙泥減量效果達到50%以上。
隨著汙泥減量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亦莊水務正推進到區內各汙水處理廠應用,減小汙水處理廠後續汙泥處置的壓力,實現汙泥固廢進一步源頭減量,為經開區更好減少固廢處理成本,促使進一步降低固廢及汙泥產生,為無廢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亦莊創新技術也將推向全市乃至全國,支撐節能減排。」崔勇算了一筆帳,以北京市為例,「十三五」期間每日汙泥產量為395萬噸,按照1噸汙泥的處置費用為600元計算,北京市每日汙泥處置投入費用為23.7億元。如果汙泥減量50%,那北京每日汙泥產量將減少197.5萬噸,也就是說,每日汙泥處置的費用將節省11.85億元。
工業生產用水效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敏)經開區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建設發展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陸續建成運營3座汙水處理廠和2座再生水廠,實現汙水100%收集與處理,生產環節中用再生水替換自來水,用水效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經開區不斷開源節流,逐步形成生活用自來水、工業用再生水、綠地用雨水、市政用汙水退水的「優水優用、循環利用、分級利用」的用水模式,嚴把項目入區關口、嚴格執行節水制度。創造了萬元GDP水耗連續七年保持在4立方米以內,僅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3,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度高品質再生水用量達1300萬立方米,佔工業用水總量四成以上。
經開區從建設之初就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對汙水處理嚴格管理。採取了以再生水替換自來水的措施,將汙水引入到再生水處理設施中,通過反滲透處理工藝形成高品質再生水,直接用於工業用水,減少了自來水的用量。
近年來,經開區已陸續建成運營3座汙水處理廠及2座再生水廠,遍布在核心區、路東區及路南區,實現汙水100%收集與處理。每年高品質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200萬立方米以上,佔工業用水總量的55%以上,成為經開區工業企業的「第二水源」。
對於一些工業生產的用水戶來說,高品質再生水的許多指標優於自來水,不僅可以滿足用水水質要求,還能降低用水成本。為鼓勵企業使用再生水,經開區的再生水價格低於自來水價格。
揖斐電電子(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生產用水100%已經使用再生水,同時我們也將生活用水的衛生間改為中水,公司目前每天的再生水製造純水達到3000-3500噸,2019年統計的再生水用量是80萬立方,在2020年,我們用水量將達到93萬立方,經統計結算我們能夠每年節約250萬餘元。」
截至目前,經開區創建節水型單位130餘家、節水型社區3個,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同時還對全區23個老舊小區的自來水管線進行改造,建成「北京市首個獨立計量示範區」,有效控制和降低管網漏損,科學、量化地確定管網無收益水量構成,實現了每一層級之間水量信息的數據遠傳及產銷差精細化管理和控制。
未來,經開區將在現有基礎上規劃再建1座高品質再生水廠、4座普通品質再生水廠,預計到2035年,亦莊新城範圍內將擁有7座普通品質再生水廠、3座高品質再生水廠,再生水利用總量達到48.5萬立方米/日,高品質再生水9.9萬立方米/日。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水需求量較大,將在該產業聚集度較高的路東區布置高品質再生水管道和3座再生水廠實現管網聯通,形成環狀聯網供水,保證轄區內企業的用水安全和用水效率。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