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開區綠色發展巧做「水文章」

2020-12-21 瀟湘晨報

經開區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建設發展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工業用水、汙水處理、水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通過技術創新、循環利用等方法,踐行無廢城市的綠色發展理念。

創新技術讓汙泥減量五成以上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豔軍)近日,亦莊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亦莊水務」)傳來喜訊,歷時三年持續研發的汙泥減量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其自主研發的LSP(少量汙泥工藝)原位汙泥減量技術,汙泥減量效果達到50%以上,將在經開區所有汙水處理廠推廣應用,減小汙水處理廠後續汙泥處置壓力,實現汙泥固廢進一步源頭減量。

作為北京市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唯一一個無廢城市試點,經開區一直瞄準「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的目標邁進。亦莊水務是經開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單位,制定了研究課題,探索在無廢城市建設中如何用好水資源,如何處理好生產生活汙水廢水,將水中的固體廢物乃至汙泥減至最小。LSP汙泥減量技術的研究便應運而生。

LSP意為「少量汙泥工藝」,是LSP汙泥減量技術的主要特點。亦莊水務在自主研發過程中,研究如何最大化減少汙水處理後產生的汙泥,並且通過汙泥自身攜帶微生物,對汙泥進行「消化」,最終使其進行減量處理。基於對生態學理論微生物食物鏈的研究,通過將大自然中微生物食物鏈進行人為幹預,從而延長微生物食物鏈,強化食物鏈中原生和後生動物的捕食作用而達到汙泥減量的效果。

實際上,亦莊水務對LSP系列技術研究自2017年起歷時三年,從 「迷宮格式強化活性汙泥法汙泥減量工藝研究」項目在汙水處理領域的研究,到進行「LSP原位汙泥減量技術研究」項目在汙泥減量領域的應用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結合研究成果,在水處理行業核心期刊《水處理技術》、化工行業核心期刊《應用化工》等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並申請了4項發明專利。其中「城市活性汙泥原位減量工藝技術」在2019年入選生態環境保護部《「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先進適用技術(第一批)》;「迷宮格式汙泥減量生物處理技術」在2020年入選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水汙染防治技術目錄(2020年版)》。

「LSP原位汙泥減量技術在直接處理汙水廠剩餘汙泥的『生產級』試驗中取得顯著成效。」據亦莊水務副總經理崔勇介紹,在採用10噸裝置處理的南區水廠剩餘汙泥過程中,利用LSP原位汙泥減量技術分三個階段對汙水廠剩餘汙泥進行減量處理,根據試驗結果數據來看,汙泥減量效果達到50%以上。

隨著汙泥減量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亦莊水務正推進到區內各汙水處理廠應用,減小汙水處理廠後續汙泥處置的壓力,實現汙泥固廢進一步源頭減量,為經開區更好減少固廢處理成本,促使進一步降低固廢及汙泥產生,為無廢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亦莊創新技術也將推向全市乃至全國,支撐節能減排。」崔勇算了一筆帳,以北京市為例,「十三五」期間每日汙泥產量為395萬噸,按照1噸汙泥的處置費用為600元計算,北京市每日汙泥處置投入費用為23.7億元。如果汙泥減量50%,那北京每日汙泥產量將減少197.5萬噸,也就是說,每日汙泥處置的費用將節省11.85億元。

工業生產用水效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敏)經開區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建設發展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在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陸續建成運營3座汙水處理廠和2座再生水廠,實現汙水100%收集與處理,生產環節中用再生水替換自來水,用水效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經開區不斷開源節流,逐步形成生活用自來水、工業用再生水、綠地用雨水、市政用汙水退水的「優水優用、循環利用、分級利用」的用水模式,嚴把項目入區關口、嚴格執行節水制度。創造了萬元GDP水耗連續七年保持在4立方米以內,僅為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3,用水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度高品質再生水用量達1300萬立方米,佔工業用水總量四成以上。

經開區從建設之初就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對汙水處理嚴格管理。採取了以再生水替換自來水的措施,將汙水引入到再生水處理設施中,通過反滲透處理工藝形成高品質再生水,直接用於工業用水,減少了自來水的用量。

近年來,經開區已陸續建成運營3座汙水處理廠及2座再生水廠,遍布在核心區、路東區及路南區,實現汙水100%收集與處理。每年高品質再生水利用量達到1200萬立方米以上,佔工業用水總量的55%以上,成為經開區工業企業的「第二水源」。

對於一些工業生產的用水戶來說,高品質再生水的許多指標優於自來水,不僅可以滿足用水水質要求,還能降低用水成本。為鼓勵企業使用再生水,經開區的再生水價格低於自來水價格。

揖斐電電子(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生產用水100%已經使用再生水,同時我們也將生活用水的衛生間改為中水,公司目前每天的再生水製造純水達到3000-3500噸,2019年統計的再生水用量是80萬立方,在2020年,我們用水量將達到93萬立方,經統計結算我們能夠每年節約250萬餘元。」

截至目前,經開區創建節水型單位130餘家、節水型社區3個,節水器具普及率達100%。同時還對全區23個老舊小區的自來水管線進行改造,建成「北京市首個獨立計量示範區」,有效控制和降低管網漏損,科學、量化地確定管網無收益水量構成,實現了每一層級之間水量信息的數據遠傳及產銷差精細化管理和控制。

未來,經開區將在現有基礎上規劃再建1座高品質再生水廠、4座普通品質再生水廠,預計到2035年,亦莊新城範圍內將擁有7座普通品質再生水廠、3座高品質再生水廠,再生水利用總量達到48.5萬立方米/日,高品質再生水9.9萬立方米/日。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用水需求量較大,將在該產業聚集度較高的路東區布置高品質再生水管道和3座再生水廠實現管網聯通,形成環狀聯網供水,保證轄區內企業的用水安全和用水效率。

【來源:北京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開《亦城時報》,看北京經開區綠色發展巧做「水文章」
    打開《亦城時報》,看北京經開區綠色發展巧做「水文章」 2020-12-18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廢城市」巡禮丨讓綠色成為北京經開區發展「底色」——就「無...
    日前,北京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梁勝接受本報專訪,介紹北京經開區在探索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路徑以及引導踐行「綠色生活」理念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北京經開區作為北京市唯一同時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重優惠政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20餘年的發展,已成為首都科技創新中心主陣地和連結世界經濟的重要窗口。2019年,北京經開區獲得北京市政府批覆,負責在225平方公裡的範圍內統一規劃和建設「亦莊新城」,這為打造升級版開發區、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 經開區召開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經開」工作會
    西部網訊 8月13日,經開區生態環境委員會組織召開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經開」工作會,邀請市環境監測站高工劉煥武講解經開區近期大氣質量成因及管控措施建議。會議觀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度會專題片》,同時,通報近期市、區暗訪督查工作進展情況、空氣品質考核排名情況,以及水、土壤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問題,傳達全市生態環境調度會議精神並通報了我區「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經開」任務進展及考核排名情況。
  • 北京經開區:打開面向未來的「智慧」發展拼圖
    此情此景,是北京經開區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十大應用場景之一。全面開放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覆蓋京津冀85%交通場景的封閉測試基地,集智慧和綠色於一身的國家級「綠色工廠」……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北京經開區日前發布十大應用場景,涵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街道、智慧工廠、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工地、智慧倉儲、智慧銀行、智能汽車十大領域,加快人工智慧產業形成「政產學研用」生態創新體系,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深度融入生產和生活
  • 北京經開區與國家電投北京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國家電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江毅,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峰,北京智中院董事長李鳳玲,國家電投北京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國林,總經理劉軍韜,經開區工委副書記張繼紅,管委會副主任張廣等出席儀式。>▲張廣、劉軍韜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籤約儀式前,國家電投北京公司負責人介紹了企業在經開區註冊、經營以及業務布局等情況。隨後,雙方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進一步形成廣泛共識。江毅表示,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來考慮綠色低碳、能源生態系統建設,與經開區一起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為經開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 全力推動重慶經開區高質量發展
    近日,重慶經開區各部門分別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並安排部署了下階段的重點工作,全力推動重慶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局  重慶經開區經濟發展局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立足服務實體、投資增速、開放暢通、創新驅動、環境優化,紮實落實各項任務。
  • ·武漢經開區譜寫「中國車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9歲的武漢經開區正值韶華,綜合實力位居中西部國家級經開區前列。武漢經開區將通過打造「中國車谷」,為中國經濟發展賦能。    產業提級賦能  「實力車谷」搶抓機遇譜新篇  推動「中國車都」向「中國車谷」跨越,武漢經開區全力打造汽車、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產業集群,著力發展智能家居、綠色建築、通用航空、生命健康四大特色支撐產業,奮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努力打造「實力車谷」。
  • 中法智能製造產業示範園落戶北京經開區,世界500強企業頻增資
    雙方將共同在經開區建設中法智能製造產業示範園,推進在新基建、新場景、提升智能製造整體水平、綠色園區建設、引進供應鏈企業等方面的合作。孔磊在致辭中表示,北京經開區將一如既往支持施耐德電氣北京工廠的發展,歡迎施耐德電氣把更多、更好的新產品、新業務引入經開區。
  • 蕭山經開區:探索高質量發展「成長密碼」
    如今,這裡是杭州「擁江發展」的先行區域,是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重要創新節點,也是蕭山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和新興經濟加速培育的核心承載平臺。歷史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蕭山經開區以篤定實幹為經濟崛起標註新坐標。在2019年浙江省開發區綜合考評中,蕭山經開區在全省20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再提升2位至第4位。今朝風正帆滿,蕭山經開區正聚發展之力,行創新之舉,向著高質量發展目標載夢起航。
  • 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廣州經開區第一
    在指標模型設置上,報告仍然採用以客觀指標為主的評價模型,對經開區營商環境做結果性評價,延續了前一年的四級指標設置。一級指標為經濟開發區營商環境指數,6個二級指標也未有變動,分別是軟環境、基礎設施、商務成本、生態環境、社會服務、市場容量。另外,還有幾十個三級指標和四級指標。
  • 北京經開區「外籍人士及港澳臺胞服務保障十條」發布
    2月6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為會同用人單位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外籍人士及港澳臺胞服務保障工作,為外籍人士提供更好人文關懷的生活服務,專門制定了《北京經開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外籍人士及港澳臺胞服務保障工作措施》,從加強疫情防控服務、加強觀察治療服務、加強日常生活服務等三個方面制定了十條具體措施
  • 經開區亮出「十三五」產城融合成績單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行使部分行政權力和辦理部分公共服務事項的決定》,賦予經開區165項市級管理權限,在亦莊新城225平方公裡範圍內行使;賦予經開區2361項區級管理權限,在165平方公裡新擴區域行使。目前,已實現由經開區在亦莊新城行使2509項行政權力,在核心區行使區級人民政府行使的職權,做到「經開區事經開區辦」,打造國家級經開區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管理新樣板。
  • 天工人巧日爭新——耒陽市經開區全面推進改革激發新活力
    12月16日,耒陽市經開區政務服務大廳正式揭牌「營業」。「我們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理念、新體制、新模式,實現新格局、新跨越、新發展。」耒陽市委副書記邱小兵兼任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後,多次強調園區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 淄博南城將如何發展?經開區路在何方?
    28年幾度易名易地,我們沿著這樣的時間線就會很清晰的發現,經開區的意義,並非一日一時之舉,更直接的折射出了一座城市的經濟動向與發展模式變遷。 02 前赴後繼 事實上,此番調整的背景,離不開一個實踐多年的關鍵詞:四位一體布局,即推動張店(含高新區)、周村(含淄博經開區、文昌湖區)、淄川、桓臺一體化發展;與之對應的是「組群統籌」、「全域融合
  • 七成雨水就地消納 北京經開區已建成240個類海綿城市項目
    紅色的健身跑道、平坦的綠地、多彩的枝葉……時至深冬,北京經開區博大公園亮麗的景色,依然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遊園賞景,這座區內的街心城市公園,不僅是群眾休憩、遊玩、健身的樂土,更是一個大型的「海綿城市」項目。
  • 北京經開區真金白銀釋放企業創新潛能
    截至目前,經開區完成兩批次共計33家企業的首臺(套)產品認定。▲經開區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扶持企業開發和應用首臺(套)產品,是鼓勵支持高端製造業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落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支持企業共克時艱的若干措施
  • 何雨到德陽經開區調研產業發展情況
    12月10日下午,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何雨帶隊到德陽經開區調研產業發展情況,德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許雙全陪同調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廖立新參加座談會。隨後召開座談會,許雙全、廖立新分別介紹了經開區基本情況、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和統戰工作等情況,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班子成員張天則、羅會嵐、張超偉、郝勇、邱明分別圍繞分管領域工作作了匯報。
  • 嘉興經開區以決戰之姿跑出品質提升「加速度」
    春回大地,隨著130個在建工地全面復工復產,嘉興經開區到處都是火熱的施工景象。近日,記者在經投大廈東側看到,濱水河道旁,建設工人正忙著植樹種綠、鋪設綠道磚面,一派繁忙景象。「目前,項目進度可控,這條長約6公裡的高品質綠道將在5月底和市民見面。」經投集團市政部經理吳如偉說。
  • 北京二中經開區學校將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二中經開區學校△學校地址經開區學校隸屬於北京二中教育集團。北京二中建校296年,是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2015年,在北京市和東城區教育改革創新的進程中,北京二中教育集團組建完成,承擔著為集團內經開區學校等成員校輸出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培訓、教育科研實踐創新等方面的任務,充分發揮二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和輻射作用,協同作戰,組團發展,打造優質教育品牌。
  • 年均增速超8% 北京經開區GDP較「十二五」增加近一倍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即將在今年年底畫上句號,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上日程。近日,記者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十三五」期間,北京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逐年保持8%以上的高增速,從「十二五」末期地區生產總值首破千億,到2019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932.8億元,實現翻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