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速超8% 北京經開區GDP較「十二五」增加近一倍

2020-12-16 新京報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即將在今年年底畫上句號,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上日程。近日,記者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十三五」期間,北京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逐年保持8%以上的高增速,從「十二五」末期地區生產總值首破千億,到2019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932.8億元,實現翻倍增長。

在製造一部2-1課偌大的車間裡,各種信號燈不停閃爍,工人們散布其間,有的監視設備運行情況,有的在測試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在檢驗合格後,這個車間生產的氣缸產品將供應給全球數百家企業。

12月6日,SMC(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清海透露,「預計公司全年將實現15%的增長」。

與此同時在北京奔馳生產線上,又一輛國產新一代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E級車駛下總裝生產線。9月中旬,北京奔馳就已經邁入「300萬輛時代」,與北京奔馳用六年時間下線第一個百萬輛汽車和用兩年時間下線第二個百萬輛汽車相比,完成第三個百萬輛汽車僅用了不到22個月,展示了北京經開區引聚企業構建產業生態帶來的「亦莊速度」。

一家家高科技企業展現出的活力顯示出北京經開區經濟發展的韌勁,同樣也支撐了經開區完成「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的目標。

經濟結構優化展示高質量發展內核。過去的四年,北京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每年增長均在8%以上,其中2017年增長達到了12.2%。增速排名連年保持在全市各區首位並高於全市,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在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北京經開區經濟的質量也持續提升,以製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升,從2015年的63.9%提升到2019年的65.1%,以科技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保持在34%以上。在重點行業中,工業增加值連年增長,企業利潤也呈現「節節高」的態勢。規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比重較2015年提升5.4個百分點達20%(2019年數),躍居全市第一,經濟總量站上新臺階。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北京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的翻番增長,是全區綜合實力持續增長的體現。其中,工業是經開區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的幾年中,北京奔馳前驅車智造工廠落成,邁入「300萬輛時代」;北汽新能源落戶,建設12萬輛年產能的高端智能生態工廠;泰德二期工廠建成,提升固體試劑片產能……每年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擴充產能補充了產業鏈,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連年保持在8%以上的高增速,超額完成了「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7%的目標,到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總產值已完成4183億元,突破了4000億元。

作為北京市實體經濟主陣地,「十三五」期間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高速增長,也為全市工業發展貢獻越來越大的力量。2017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328億元之時,區域單位土地投資、產出強度和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等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國開發區前列,用北京市0.35%的土地支撐了全市18.3%的工業總產值。2018年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841.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0%,比2017年提高了兩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對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貢獻率達50.8%。截至目前,經開區一直保持著對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較高貢獻率。

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實體經濟主陣地,經開區匯聚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多家企業,其中包括9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30餘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裝備製造等四大主導產業引領創新前沿。

經濟結構優化帶來的「紅利」也體現在應對危機時的泰然自若。疫情「大考」下,北京經開區經濟運行有序恢復,穩住了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從6月份轉正後,0.7%、1.9%、4.2%分別是7月、8月、9月北京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增速,畫出上揚曲線的同時,顯示出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後勁。

相關焦點

  • 全國經開區實力盤點:北京、崑山有望跨過兩千億GDP,天津增速最快
    為此,在近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中,我們延續去年傳統引入了包括GDP、進出口、工業總產值等在內的「市場容量指數」,來衡量各經開區的經濟競爭力。 綜合測算結果顯示,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經開區、廣州經開區、北京經開區、崑山經開區的市場容量指數得分最高,位列30大國家級經開區前五,處於第一梯隊。
  • 今年北京經開區設立科創專項資金總規模達55億元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於立霄)2020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經開區)出臺「控疫情穩增長十條」以及鼓勵雲辦公、彈性辦公、減免房租等惠企暖企政策,累計兌現政策扶持資金17.36億元。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總規模達到55億元,成立10支成果轉化基金,落地金額近50億元,助力科技成果在經開區落地成長。在24日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創新專場發布會上,經開區副主任孔磊如是說。為讓科技成果「找得到」,經開區積極拓展轉化渠道,推進與三城協同創新合作。
  • 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廣州經開區第一
    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營商環境指數最高的前十名,分別是廣州經開區、崑山經開區、蘇州工業園區、南京經開區、廣州南沙經開區、大連經開區、江寧經開區、西安經開區、長沙經開區和青島經開區。相較上年,榜單前15名中,北方地區的經開區身影增多,表明其營商環境改善效果較顯著。
  • 德陽經開區:逐夢「十四五」續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5年光陰倏忽而過,「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的號角屢屢在德陽經開區吹響。一件件「大國重器」誕生的背後,德陽經開區緊扣時代脈搏。以「中國製造2025」為抓手,德陽經開區圍繞打造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684億元,是2015年的1.61倍,年均增長12.5%以上。
  • 天更藍水更清 全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1.8%
    數字也驗證著這份感受——201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實況),比2015年下降21.8%,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為15.7%,降低至上世紀80年代水平;104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78.8%,較「十二五」末高17.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劣Ⅴ比例較「十二五」末降低3.8個百分點。
  • 北京經開區真金白銀釋放企業創新潛能
    2020年經開區首臺(套)重大技術創新產品認定及資金支持(第二批)企業名單近日結束公示,標誌著北京海聯捷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和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企業的首臺(套)產品通過認定
  • 山東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2016年至2019年進出口年均增長8.2%
    孫宏瑗 攝中新網濟南12月16日電 (孫宏瑗)「『十三五』時期,山東主動服務國家開放大局,全力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實。」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張義英16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近五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達12.6%
    原標題:近五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達12.6%   9月25日,第九屆中國(廣州)
  • 權威發布丨「十三五」山東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年均增速為7%和...
    權威發布丨「十三五」山東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年均增速為7%和5.8% 比同期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平均… 2020-11-3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前三季度GDP總量、增速雙超上海!增速全國第8……
    01分城市看,合肥的增速最快,增速超過了6%,增量高達413億元,無論是增速、增量還是經濟體量,都遠超其他城市,今年全年邁入萬億大關幾乎沒有懸念。03黑馬「安徽」的崛起之路早在今年3月,國家就發布了各省2019年GDP系統修訂結果,安徽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4004.1億元,增值排在全國第一。
  • 銀川經開區:傾力打造新材料產業高地
    12月16日,該公司科技管理課經理常慧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年產能達1500噸,近3年年均產值約2.2億元,今年產值同比將增加12%。三期項目建成投產後,公司主營產品將增加藍寶石晶棒和藍寶石襯底片,徹底打通從前端製造到後端加工的全產業鏈。常慧說,生產出的藍寶石襯底片將是另一個產業鏈的開端,可以廣泛用於LED照明器件,適用範圍較廣、效益可觀。
  • 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版圖:北京位列第一!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166803元,名義增速為14.4%,較上年加快3.7個百分點;私營單位年均工資為85262元,名義增長10.9%,較上年加快2.2個百分點。  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座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
  • 千載詩城譜輝煌|池州經開區:聚焦半導體產業 推動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利用外資超4億美元。池州經開區半導體產業基地。半導體基地品牌日益彰顯據介紹,2016 年8 月,池州經開區成功入選安徽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園區半導體產業從最初的小晶圓製造、封測為主逐步延伸拓展為以「芯、屏、器、合」為核心,智能終端和智慧應用為帶動的全產業生態鏈。
  • 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排名出爐 京滬津年均工資最高
    其中,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天津年均工資最高,2019年均在10萬元以上;在城鎮私營單位中,居前三的則是北京、上海、廣東,2019年年均工資均在6.2萬元以上。  分行業看,IT行業已連續四年雄踞行業榜首,2019年年均工資已超16萬元。曾經頗具「錢」途的金融業,已被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反超,後者年均工資躍居行業第二。
  • 經開區土地不夠賣了 在果林湖北側又「擠」出了500畝宅地
    近幾年,經開區以黃土坡片區為主戰場的住宅項目開發非常火熱,但土地出讓屢受熱捧的同時,也面臨著住宅用地的日益短缺,因此經開區又在果林湖北側「擠」出了近500畝住宅用地。日前,昆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經開區普照海子片區六號街區局部(含江東地塊)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方案,對經開區普照海子片區上千畝土地進行了規劃調整,住宅用地規模增加了近一倍。
  • 廣安經開區:跑出「加速度」 奪取「雙勝利」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安經開區一方面織密疫情防控網,另一方面紮實抓好「六保」「六穩」工作。1—6月,該區核心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6%,工業增加值增速7.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億元、超進度33個百分點,引進外資6513萬元、佔年度目標的108.3%,對接中省促進經濟發展項目70多個、涉及資金230多億元。廣安經開區經濟發展逆勢上揚,得益於全區黨員幹部群眾的努力。
  • 北京經開區:打開面向未來的「智慧」發展拼圖
    此情此景,是北京經開區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十大應用場景之一。全面開放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覆蓋京津冀85%交通場景的封閉測試基地,集智慧和綠色於一身的國家級「綠色工廠」……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北京經開區日前發布十大應用場景,涵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街道、智慧工廠、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工地、智慧倉儲、智慧銀行、智能汽車十大領域,加快人工智慧產業形成「政產學研用」生態創新體系,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深度融入生產和生活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渣打銀行報告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步復甦,全球經濟前景改善,中國已轉向政策退出模式。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接踵而來,這將支撐全球經濟活動恢復。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2020年收縮3.8%之後恢復為增長4.8%。
  • 世界廁所日,看北京經開區的「獨特」衛生間
    每個人每天要使用廁所6-8次一生中約有3年時間會在廁所度過……今天是世界廁所日讓我們來一起來看看經開區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廁所吧△廁所內放置經開區風景圖裝飾牆面,它背後還有一套石墨烯供暖設備,保證房間內溫度。
  • 北京經開區與國家電投北京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國家電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江毅,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峰,北京智中院董事長李鳳玲,國家電投北京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國林,總經理劉軍韜,經開區工委副書記張繼紅,管委會副主任張廣等出席儀式。>▲張廣、劉軍韜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籤約儀式前,國家電投北京公司負責人介紹了企業在經開區註冊、經營以及業務布局等情況。隨後,雙方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進一步形成廣泛共識。江毅表示,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來考慮綠色低碳、能源生態系統建設,與經開區一起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為經開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