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每個人每天要使用廁所6-8次一生中約有3年時間會在廁所度過
……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讓我們來一起來看看經開區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廁所吧
第三衛生間你聽說過「第三衛生間」嗎?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腦海裡會不會冒出這樣的圖片?
no,no,no
第三衛生間其實是「家庭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
可以簡單理解為「家庭衛生間」。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動無法自理,就會遭遇如廁尷尬,比如女兒協助老父親,兒子協助老母親,母親協助兒子,父親協助女兒等情況。「第三衛生間」就是為了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如廁不便的問題而設立。
那麼「第三衛生間」究竟長啥樣呢?
小亦來到了博大公園的公廁
△第三衛生間
△衛生間內配備成人坐便位、兒童坐便位、兒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安全抓杆等等。
△廁所內放置經開區風景圖裝飾牆面,它背後還有一套石墨烯供暖設備,保證房間內溫度。
生態廁所看過了第三衛生間
北京經開區其實還有兩座生態廁所
△內紅頂青磚宛若傳統建築,孔雀在門口「迎賓」。
△廁所的外觀設計緊抓元、明、清三代皇家園林的歷史脈搏。結合原有建築特徵,完美地呈現了皇家苑囿的歷史和文化。
這就是麋鹿中心剛剛改造完成對外開放的「生態驛站」和「鹿苑驛站」兩座生態文化廁所。在兩座廁所的改造中新建市政管線204米,總蹲位31個,增加家庭衛生間2個,接通了供暖設備,並實行專職人員管理,全天開放服務,實現了四季為遊客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如廁環境。
△走進廁所,不論是牆面上的麋鹿卡通形象,還是地面鋪磚的生態景觀,無一不讓遊客感受自己正置身於富有大自然氣息的麋鹿苑。
△麋鹿中心自主設計「路在腳下」麋鹿文化地磚。
△自動免費取紙機,大大節省衛生間中的廁紙投放量。
關於廁所的話題或許難登大雅之堂
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不斷改造、升級的公共衛生間
是經開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