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撕裂,災難迫近。華為開拓了絕地求生的路徑。你灰度了嗎?你反轉了嗎?你一定會在實踐中去發現灰度和反轉。
美國新一輪封殺,華為一張圖一句話以對
1979旋風九日
鄧小平的九天訪問,是中國當代歷史上最大一次政治和商業路演。
鄧小平帶領中國這個當時負資產頗多的經濟實體去美國路演,旗幟就是「改革開放」。路演結束,中國就「上市」了,中國的市值在今天還在增加」。
鄧小平在美國記者的鏡頭下永遠笑得自信豁達,他向美國民眾記者揮手的樣子和卡特總統一樣風度翩翩。
驚心動魄的故事。訪美九天兩度遇刺,小平淡定毫髮無損。兇手被特勤局特工幹倒在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74歲的鄧小平表情冷靜,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
1981年小平發表《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談話,給中美關係定下了基調。
王育琨手記
2020.7.31
1979鄧小平旋風
如果說基辛格和尼克森的訪華經歷是中美關係破冰之旅,那麼中美正式建交之後的鄧小平訪美,則徹底將這種脆弱的關係轉變成穩定而廣泛的聯繫,這種聯繫既包括政治的,還增添了經濟和文化的聯繫。
1979年2月2日,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騎術表演場,鄧小平(中)欣然接受女騎手贈送的牛仔帽並戴在頭上
在布熱津斯基先生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張鄧小平在他家裡用餐的照片。面對這位國際地緣政治大師、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中美關係一線見證者,我們問了他一個問題:那天晚上的家宴,你和鄧小平談了什麼?
布熱津斯基告訴我們:「那不是一次正式的談判,而是友好和開放的討論。我們談了國際政治、中美合作、『文革』以及他在其中的個人悲慘遭遇。」
這次晚宴,是鄧小平訪美的第一項外事活動,這次訪問總共花去了一周時間。隨後的歷史證明這一周討論和發展的議題是如何重要:中國對越南出兵、派遣留學生、中美軍事合作、最惠國待遇……
甚至是鄧小平訪美的一些不經意細節都產生了無盡的影響:他參觀的波音飛機公司日後成為中國最大的飛機提供商、約翰•丹佛的代表作《Country Roads》成為千百萬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代表團裡不起眼的叫楊潔篪的隨員是現任中國外交部長。
如果說基辛格和尼克森訪華是中美關係破冰之旅,那麼中美正式建交之後的鄧小平訪美,則徹底將這種脆弱的關係轉變成穩定而廣泛的聯繫,這種聯繫既包括政治的,還增添了經濟和文化的。相比之下,之前雙方領袖的見面更具有極強的地緣政治意義。
1
漫長的鋪墊
外交部前部長黃華回憶,1975年12月福特總統訪華,他對中國領導人表示,由於美國國內形勢,中美關係正常化要推遲到1976年美國大選之後。但這次大選福特失敗,民主黨人卡特上臺。
卡特在1977年7月的日記裡寫道:美國的難點是如何既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又繼續保證臺灣的中國人安居樂業。選舉獲勝前,卡特的一些親戚和鄰居被接到臺北去遊覽,費用有人代付,還獲贈精美禮品,任務就是回來之後影響卡特。卡特制止了一些近親前去,但還是感到很難為情。
1977年8月,卡特派出了國務卿萬斯出訪中國,訪華結束後,他曾經建議雙方出一個聯合公報,被中方謝絕。
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比萬斯成功,一方面是他在對華關係上表現得更積極主動,更重要的是,1978年5月,他訪華時,中國政治形勢明朗,鄧小平的地位已經穩固。
布熱津斯基見到了華國鋒和鄧小平,很顯然,鄧給他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布熱津斯基回憶說:「他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他生氣勃勃,機智老練,思想敏捷,談笑風生,氣派很大,開門見山。一席話使我懂得了他在政治生涯中屢經沉浮而不倒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的胸懷和魄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真正夠得上是一位老謀深算、可以放心與之打交道的政治家。」
在當晚的宴會中,鄧不斷將各種山珍海味往布熱津斯基的盤子裡添加,相互頻頻祝酒。在布熱津斯基看來,鄧小平有興趣訪問美國。鄧還神秘地說,他擔任領導工作只剩下三年左右的時間,言外之意是想加緊推動美中關係的進程(這一點得到了黃華回憶錄的證實)。布熱津斯基回應,我希望能在華盛頓自己的家中設宴答謝,鄧微笑答應了。
在隨後緊鑼密鼓的建交談判中,越南成為一個插曲——越戰後,美國國務院希望能儘快推動與越南關係正常化,有關人員在與越方談判時甚至已經說原則同意了,但在中美建交面前,美國人選擇了更為務實的態度。因為,中越關係當時已經非常微妙。到了1978年10月中旬,卡特總統宣布推遲與越南的談判。
12月4日,美方把最後的立場闡述完畢後,為了催促中方回答,一個星期後,布熱津斯基約談了中國駐華盛頓聯絡處主任柴澤民。他注意到一個細節,儘管同來的其他兩位中方外交官還穿著中山裝,但柴已經換成了流行的寬領灰色西服,配高領藍襯衣和花領帶。第二天,鄧小平在北京會見了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又過了24小時,鄧告訴美國人,他要去美國。
當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得知中美建交的消息時,布熱津斯基回憶說他的臉色立刻變得刷白,耷拉下巴,半天說不出話。
沃倫•克里斯多福(時任副國務卿,柯林頓任內第一任國務卿)被派往臺北說明情況,他遭到了一場顯然受到蔣經國鼓勵的示威。與此同時,臺灣把他們在華盛頓的房屋產權轉到私人名下,不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來建立大使館(而與之相反的一個案例是,中日建交時,中國大使館是臺灣方面留下的。)
1978年12月15日,中美宣布,1979年1月1日起,兩國正式建交。3天後,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明確了改革開放的發展思路。
當年年底,鄧小平被評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他的名字被拼作「Teng Hsiao-ping」,6年後他再度當選,名字已經被拼為「Deng Xiaoping」。
2
鄧小平旋風
1979年1月28日,農曆大年初一,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正式出訪美國,為期一周。
在雙方的計劃裡,這原本是一次禮節性拜訪,但明確改革開放思路的中國人和與蘇聯對峙處在下風的美國人不約而同地,把這次訪問推進成了歷史性事件。此時,美蘇在戰略武器談判上,雖然有所進展,但彼此糾纏不清。蘇聯在衣索比亞和南葉門擴張勢力,在越南和阿富汗等要害地方,也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力量。同時,美國的外交形勢硝煙不斷,鄧的訪問無疑是一份大禮。
鄧小平出訪的官方身份是副總理,從嚴格意義上的外交禮儀而言,他在美國的待遇是超規格的。他的專機先在阿拉斯加降落,美方已經派出高規格的外交人員接待。當專機抵達華盛頓之後,副總統蒙代爾夫婦、國務卿萬斯夫婦雙雙出馬前往接機。
到達之後兩小時,鄧小平專程前往布熱津斯基在維吉尼亞州麥克林鎮的家做客,家宴完全是非正式的,幾個孩子端菜服務,喝的是上等蘇聯伏特加酒。這酒是多勃雷寧贈送的,布熱津斯基對鄧說,用勃列日涅夫最喜歡的酒敬他,鄧聽了哈哈大笑。
第二天,卡特總統在白宮南草坪接待了鄧小平。按照慣例,國家元首來訪鳴21響,政府首腦19響,副總理級官員17響。白宮為鄧小平破格鳴放了19響禮炮。歡迎儀式結束後,卡特引導著鄧小平朝白宮屋內走去。兩人一邊走一邊說話。卡特對鄧小平說:「1949年4月,我作為一名年輕的潛艇軍官,曾在青島呆過。」鄧小平則說:「是青島嗎?當時我們的部隊已經包圍了那個城市。」
會談一開始,鄧小平就掏出煙盒來問:「白宮可不可以吸菸?美國國會有沒有通過一條在會談中禁止吸菸的法律?」卡特正在掏談判提綱,他笑著說:「沒有。只要我當總統,他們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法律。你知道嗎,我所在的喬治亞州種植了大量的菸草。」
在正式見面前,中方的一個請求讓美國人覺得緊張——鄧希望和卡特單獨談談越南的問題。此時,越南攻打紅色高棉控制的柬埔寨,並與中國摩擦不斷。
在與卡特的正式會談中,鄧的發言和他的性格一樣,開門見山。他譴責蘇聯霸權主義在世界擴張的行徑,並主張中美合作,他謹慎地說這並非表示中美馬上結盟,但在私下談話中,他的意思更加明確而尖銳。
布熱津斯基確認了一個關於鄧的故事:卡特提出關注人權問題的時,請鄧對中國人移居國外的問題採取靈活態度,鄧探著身子問卡特:「好,我們可以讓他們走,你們準備接納一千萬人嗎?」
當晚,白宮舉行的宴會是卡特總統任內規格最高的一次,在甘迺迪中心的晚會還被電視現場直播。3年後,當布熱津斯基再度訪問北京時,中國人依然對那天晚上的情景津津樂道。
值得一提的是,尼克森被邀請出席,他很高興,此前因為「水門事件」他的名聲徹底跌落谷底。此後,中國領導人訪美,總會接見一些被稱作「中國人民老朋友」的美國前政要,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都是最典型的代表,最近一次習近平訪美也專程與他們座談。尼克森參加完會議後,還專門讓同桌的人在印有中英文的菜單上簽名,他要帶回去給太太看。
在最後雙方的聯合公報中,中方提出要寫反對「霸權」,在美方看來這顯然是暗指蘇聯。美方並不希望美中關係過分刺激到蘇聯,最後公報寫成了,雙方反對「謀求霸權或支配別國」,後半句是美國人加入的。
在那次單獨會談中,鄧小平果然談到了越南問題,用布熱津斯基的話形容,鄧「在他們的腳下丟了一顆炸彈」。鄧先提出中方觀點:越南佔領柬埔寨是蘇聯唆使的,是蘇聯窺視東南亞的基地,中方決定需要打亂蘇聯的戰略部署,說「有必要煞一煞越南人氣焰,適當教訓他們」。鄧沒有解釋「教訓」是什麼意思,但強調了教訓的範圍和時間是有限的。他分析了蘇聯的集中反映以及中國將如何對付,他把最壞的可能性也分析了,他說即使那樣,中國也能頂住,只是希望美方在國際上給予「國際支持」。
儘管美方已經有所準備,但當鄧提出「教訓」時,卡特還是沒有立刻給出明確的意見。他說,這個嚴肅的問題需要商量之後再決定,但他希望中方舉動能克制一些。會後,卡特召集幕僚討論了中方的意見,還寫了一封信,婉轉而明確地強調了克制的重要。
鄧小平的態度依然非常堅定,他確信,這次軍事行動時間很短,一二十天就足夠了。他堅信世界輿論會支持中國。事後的戰事表明,越南被迫部分撤軍,蘇聯並沒有實際行動,而中美關係經受了一次戰火的洗禮。
鄧小平給卡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卡特在日記裡回憶說:「他身材矮小,性格堅強,有才智,坦率,勇敢,器宇不凡,自信友好,同他談判是一種樂趣。」在晚宴期間,兩位領導人的話題很有趣:鄧喜歡談論中國和人民生活改善,而南方農場主卡特試圖去說點別的,他們就基督教傳教活動展開了一場爭論,至少在卡特看來氣氛還是平和的。鄧勉強承認,到中國去的傳教士有一些是好的,但許多人到那裡去只是為了把東方的生活方式改變成西方方式。卡特提到傳教士建立了很多醫院和學校,鄧則說那些醫院和學校還在,但他反對恢復任何外國人去傳教的活動,並說中國的基督徒同意他的意見。卡特建議應當允許不受限制地散發《聖經》和讓人民有做禮拜的自由,鄧聽得很留神,並答應研究此事。
建交後,中美領導人所談的問題已非常務實,美國的最惠國政策與對方的移民政策掛鈎,卡特提出如果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將遭國會反對。鄧表示,在移民問題上中國和蘇聯不能相提並論。
就互派留學生,卡特反對鄧的決定,他希望美國留學生可以像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那樣,深入到中國人的家庭,但鄧解釋說,中國沒有足夠的住宿條件滿足美國人所習慣的最低標準,不過鄧小平也答應中國不會根據意識形態來審查美國留學生。而美國駐華記者旅行範圍將會受到一些限制,但不會實行新聞檢查。
在晚宴上,布熱津斯基說卡特在國內遇到了親臺勢力製造的政治困難,他開玩笑地問鄧,中國是否也遇到類似麻煩,鄧馬上回答:「是啊,也有問題,臺灣省就有人反對。」
鄧小平的外交魅力,在這次訪問中得到充分展示。在甘迺迪中心的晚會上,最後的節目是兩百多個美國孩子用中文高唱《我愛北京天安門》。表演結束後,鄧情不自禁抱了孩子親吻,一個共產黨的領袖和美國孩子的親密舉動立刻打動了美國人的心。
在德州訪問期間,美方安排了一場牛仔表演,當鄧小平一把抓起牛仔帽戴上時,全場沸騰。這個鏡頭隨著電視畫面的播出,成了鄧小平外交生涯的標誌性事件。
在鄧小平訪美之前,對於共產主義的兩大勢力,美國外交界的主流觀點是「一視同仁」,但是隨著雙方交流的密切,在國際政治上的利益契合點日益增多,尤其是軍事合作逐步加強(兩國國防部長相互拜訪,美國開放了四百多種用於軍事後勤的先進技術裝備給中國),美國人的天平已經明顯偏向了中國。
對於剛剛確立了改革開放總路線的中國而言,世界向他們打開了大門:向誰開放?如何改革,外面的世界已經給出了答案。
本文參考《忠於信仰:一位美國總統的回憶錄》(吉米•卡特),《實力與原則——1977-1981年國家安全顧問回憶錄》(布熱津斯基),《困難的抉擇——美國對外政策的危急年代》(塞勒斯•萬斯),《親歷與見聞:黃華回憶錄》等書籍材料。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公眾號「經濟學家圈」。本微信號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如果您認為此文涉及侵權或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來源 | 《鄧小平文選 第二卷》
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
鄧小平 (1981年1月4日)
我們希望裡根先生就任總統後能為中美關係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中美關係打開新的一頁是從共和黨開始的,那是尼克森先生、基辛格先生執政的時候。我們總是記住,是尼克森先生在任總統期間下決心改善中美關係的。在卡特總統任內,中美關係有了新的發展,但在他任期的後一階段,有一個《與臺灣關係法》。就中國方面來說,我們希望中美關係繼續發展。坦率地說,裡根先生在競選綱領中說的有些話確實使我們有所不安。布希先生來的時候,我們說了,我們理解在你們國家競選中的語言執政後不一定付諸實施,我們重視的是裡根先生就任後將採取什麼行動。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主要是解決了臺灣問題,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才取得了中美新關係的建立,並使之繼續得到發展。臺灣問題本來是過去了的問題,現在又重新提起來了。我們請布希先生向裡根先生轉達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很清楚的立場。
我們注意到,現在美國報刊和一些人的言論大概有這麼四種觀點,這些觀點如果不加澄清,很可能導致中美關係的後退。
第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很弱很窮,裝備又落後,所以中國是無足輕重的,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國家。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一個對世界力量對比的判斷問題。至於說我們窮呀弱呀,我們歷來不迴避,我們向來這樣講。中國有它的長處,就是地方大、人多,但確實是窮,裝備也確實是落後。可是我們對自己也有一個清醒的估計,我們有「塊頭大」這個好處,還有就是不信邪。中國人向來是根據自己的見解行事的。過去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依靠自力更生建立起來的。在非常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敢於正視現實,用弱小的力量去面對強大的力量。中國儘管窮和弱,但需要中國自己做的事情,中國是敢於面對現實的。所以,對中國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發生錯誤判斷的人,起碼不會有一個正確的國際戰略。
第二種觀點,說中國現在有求於美國,美國無求於中國。美國報刊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這樣的議論。這兩年我們也做了一些蠢事,引起了一些人的錯覺。有不少這樣的代表團和那樣的代表團往美國跑,我們沒有控制住,而一些代表團的言論行動又不謹慎。本來去訪問不是壞事,是好事,但卻引起了一些人的錯覺,以為中國現在有求於人。不但在美國,在歐洲也可能有這樣的反映。今後我們派代表團要控制一下,當然不是說正常的來往不需要發展。最近我們正在進行經濟調整。我們敢於公布財政赤字,表明我們還有某種自信。通過調整,今年我們的財政收支可以基本達到平衡。日本朋友說,他們從來不相信用控制的方法能夠達到財政收支平衡。我們可以辦到,而且我們還進一步確定,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一定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原則。中國是很窮,但有一個長處,就是中國本身的生存能力比較強,還有就是窮日子過慣了。最典型的是我們的延安時期,吃飯穿衣都困難。包括那時我們的各個抗日根據地,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我們都能夠生存。現在如果一切國際通道都切斷了,我們也能夠生存。即使現在世界發生大的動亂和各種難測的變化,中國自己也能夠活下去。以為中國有求於人的判斷,會產生錯誤的決策。
第三種觀點,認為如果美國政府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像臺灣這樣的問題,中國可以吞下去。吞不下去,不會吞下去的。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由於臺灣問題迫使中美關係倒退的話,中國不會吞下去。中國肯定要做出相應的反應。我們說中美關係停滯不好,倒退更不好,但是一旦發生某種事情迫使我們的關係倒退的話,我們也只能正視現實。至於倒退到什麼程度,那要看導致倒退的來勢如何。這種話說多了並不好,但要明確一點,即在臺灣問題上如果需要中美關係倒退的話,中國只能面對現實,不會像美國有些人所說的那樣,中國出於反對蘇聯的戰略會把臺灣問題吞下去,這不可能。
最近荷蘭發生了一件事,說是荷蘭的公司搞的,準備同臺灣籤訂合同,為臺灣製造兩艘潛艇。荷蘭政府當然幹預了這件事。其實荷蘭政府搞這筆交易是得到某些人支持的。我們正在嚴肅地處理這個問題。如果荷蘭不改變這個決定,中國同荷蘭的關係肯定要倒退。當然,我們還做一點工作,希望荷蘭改變它的立場,因為我們看到它的議會是以微弱多數通過這個決定的,因此,改變這筆交易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做了工作以後不行,那我們將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希望在中美之間不要出現類似的事情。既然中美和中日關係正常化都是在解決了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個問題後實現的,那末,以後能否繼續發展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這個問題是焦點。
我們注意到,有的議論說,裡根先生可能採取向臺灣派總統私人代表的形式。今天我坦率地說,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認為這是什麼私人代表,而是一種正式的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如果出現了這樣或類似的事情,我們肯定會認為美國政府的決策已經改變了中美建交公報和上海公報的原則。它的性質不僅是使中美關係停頓,而且是使它倒退。
第四種觀點,認為中國政府信奉的意識形態旨在摧毀類似美國這樣的政府。這樣的觀點至少不是八十年代的觀點,也不是七十年代的觀點,而是恢復了六十年代以前的觀點。
我重複說,我們真誠地希望中美關係不但不要停滯,而且要發展。我們對競選期間和總統就任以前的言論是很注意的,但我們可以對這些言論作某種理解。我們重視的是美國新政府上任後採取的行動。我剛才說的都是中國政府的正式立場。我認為,使美國朋友們清楚地了解中國政府的正式立場,這是很重要和很必要的。
(這是鄧小平同志會見美國參議院共和黨副領袖史蒂文斯和美國總統出口委員會副主席陳香梅時談話的一部分。)
閱讀精選:
張一鳴| 自性爆發最開懷
德國製造:造物造人
華為 拿什麼去抵抗和戰勝「組織黑洞」
稻盛和夫| 心靈塑造現實 心靈驅動現實
稻盛和夫:心的工程
王育琨:接近美 接近神
貝索斯馬斯克的四維視角
黃崢:老實人 大思想
疫情之後|馬斯克絕塵 馬雲彷徨
黃崢:沉靜的建設者
黃崢的造物精神和思維
做企業就是造物!
任正非:向日本學習,讓大家不得不買
走鋼絲大王任正非
王育琨:華為以反惰怠為生
稻盛和夫 | 從孩子王到經營之聖
馬斯克 | 顛覆客運和隧道
光刻機阿斯麥封神之路
無依則生,有一則活
馬斯克,還記得特斯拉的遺願嗎?
特斯拉:我為什麼牛?
特斯拉:我是未來
田濤:華為需要一個特斯拉
大危機中活下去的能力
新冠肆虐,全球化分裂,供應鏈危機,
考驗中國企業《活下去的能力》。
讓我們跟著任正非一起走一個過程
打開思維,打開心靈,打開意志
閱讀精選
王育琨:接近美 接近神
貝索斯馬斯克的四維視角
黃崢:老實人 大思想
做企業就是造物!
王育琨:活下去的倔強
三個直抵靈魂的演講
對話:如何看任正非?
華為:無非兩種命運
黃崢:沉靜的建設者
馬斯克的隱秘角落:苦難是造物思維的土壤
任正非:向日本學習,讓大家不得不買
走鋼絲大王任正非
馬斯克 | 顛覆客運和隧道
光刻機阿斯麥封神之路
稻盛和夫 | 從孩子王到經營之聖
王育琨:華為以反惰怠為生
武建東:華為昭示世界擁有無窮創造的可能
王育琨頻道 商務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2020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全上市
地頭力=喜愛{目標}×專注{死磕}×做好{絕活}
喜馬拉雅有聲《地頭力》
潛能量表:自性爆發,拿出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