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靠的是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2021-01-20 留學生家長會COSPA

 

能控制的唯有自己,控制不了的所有因素,就由他去:「花開滿枝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盡人事,聽天命,是人到中年的必修功課。

《留學生家長會COSPA》



作者:崔老闆 藍兒



馮唐47歲,不惑之年,寫了一本新書《無所畏》,我讀到這一年,35歲。

馮唐仍然鮮活,調侃,恣肆,有北京人特有的貧勁兒,卻一掃而空年輕時的浮躁,有年齡和經歷沉澱下來的智慧,夠人細思幾個來回。

馮唐說自己向來是個好孩子。上學的時候要做好學生,工作的時候要做好員工,好顧問,幾十年來,一直處在「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狀態下,每天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活得提心弔膽。

而站在人生的中點,回顧過往,審視未來,馮唐說「活在這世上,什麼都不要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兒,慢慢放下輸贏和計算」。

這就是「無所畏」。

人到中年,我更能理解這種「無所畏」的狀態。也更能理解他講的「九字真言」:

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不著急」,是對時間的態度,做完該做的努力之後,就安心等待結果,不必著急。

「不害怕」是對結果的態度,充分努力,足夠耐心之後,不要害怕結果如何。

「不要臉」是對他評的態度。只要盡力,不必在乎別人怎樣講。

能控制的唯有自己,控制不了的所有因素,就由他去:「花開滿枝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盡人事,聽天命,是人到中年的必修功課。


然而,身負生育及養育重任,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容易焦慮。除了面臨失業、失去工作機會的風險之外,還要面對自己的身材走形、皮膚鬆弛,以及事業家庭無法兼顧的問題。

孩子或工作?永遠是一道難以解開的難題。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周旋的女人,都會感到筋疲力竭,心力交瘁。

不止一個人問過我,崔老闆,你怎麼能把工作和家庭協調得那麼好?每天看起來好輕鬆不費力哦,真羨慕你。

但你大概想不到,剛生孩子的那段時間,我也曾焦慮到神經衰弱,不比任何人更好一點。

身體的虛弱、疼痛,頻繁餵奶睡不了一個完整的覺。這都不是什麼問題。關鍵的問題在於:焦慮。害怕錯過好的機會,害怕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更覺得自己好像被一根無形的線綁住了,再也沒辦法脫身去做任何事情。像我媽媽說的,就算外面有座金山,也沒法去撿。

所以產後三四天,我就開始工作了。但每次工作的時候,都會極度內疚。只能每天見縫插針,家裡和單位兩邊跑。不願意耽誤工作,也不願讓人照顧自己,認為那是弱者的表現。我總覺得,盡力拼命,才是對自己和孩子負責任,不會被時代丟下。

後來,工作是沒有耽誤太多,但過度透支了身體,那些傳說中的「月子病」紛紛找上門來。直到一年前,每個月還必定感冒一次,比大姨媽還準時。

如果再像以前一樣熬夜的話,輕則頭暈目眩好幾天,重則會得感冒。向朋友嘆氣,她笑笑:你這樣已經算是好的了,我現在別說熬夜,就是稍微加班加點,也得要歇上好幾天。

很後悔。

她更年輕一點的時候也是一個「拼命三娘」。當時都以自己能拼為驕傲。但這幾年,過度透支的身體,開始向我們討債了。


有一次很久沒見女兒,抱她睡覺的時候,她在我懷裡安靜睡去,小手緊緊抓著我的衣服。看著她熟睡的小臉,我突然想,現在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如果是女兒,我希望她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人這一生,到底怎樣才算是成功?

有一個小男孩,讀書的時候腦袋不靈光,文科理科沒有一門擅長。高考又失利,只好去了臺灣一家專科學校,讀一個冷門專業。是當時沒有出路的孩子才會選擇的路。

後來他出國留了學,但他較為內斂的性格,在國外一再碰壁。

畢業之後,找工作失利。就是看倉庫,打雜這樣的事,他也做不好,笨手笨腳,鬧了很多笑話。於是,他在家一呆就是六年。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全部由太太承擔。

年近40,依舊一事無成。就在快要絕望的時候,他的劇本《推手》《喜宴》在臺灣獲獎了。

這個人的名字你們現在都知道了,他就是李安。第一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亞洲導演,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人導演。

妻子評價他:如果不拍電影,李安就是個死人。

每個人的路其實都不一樣,沒必要拿別人做參照物,去評價自己。

在學校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兄弟,總是不緊不慢。在學校的時候,別人忙著進社團,進學生會,談戀愛,他整天都在泡圖書館。

畢業的時候,別人忙著考公務員,進500強,他還是不緊不慢,每天宅在家看書考研。

我們誰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都以為他是廢柴一塊。他爸媽在家整天罵他沒本事,他也不為所動。

畢業一年,聽說他考上了國內TOP2的研究生。畢業三年,聽說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學界很有影響力的期刊。畢業五年,聽說他已經在常青藤讀了博士。畢業十年,我們聚會的時候,他成了學界很有影響力的學者,世界各地到處請他去開講座。而他考的那個專業,當年我們都嗤之以鼻,認為是「冷,偏門,沒前途」。

我們太習慣用別人的眼光來定義「成功」了。這使得我們內心焦慮,憂心忡忡,每天就像是一個上緊了發條的機器。

但事實上,每個人的節奏都是不一樣的,讓自己內心滿足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沒必要以其他任何人的時間節點為自己的節點,也沒必要用其他任何人的成績作為自己的參照。

你遲早會發現,找到自己的節奏,學會發現生活樂趣,能與自己和平共處,才是中年人最大的成功。

就像是馮唐在《無所畏》中說的:

我定義的成功是內心恬靜地用好自己這塊材料,或有用或無用,本一不二。我覺得,作為一個人,他很成功。

想要做到這一點,要學會的是內心強大,「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l 要有自己的節奏和方向。不以別人的節奏或方向為參照。

l 不以工作賺錢為人生的絕對目標。問一問自己,真正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是什麼,找到它,並堅持做下去。

l 分一些時間,給家人和朋友。在這個茫茫宇宙間,他們是你幸福的來源。

l 關愛自己,關心身體。以上所有的基礎,一定是身體健康。有一個好身體的重要性,可能遠遠超出了你的想像。

人生行至中途,有所醒悟之後再回頭看,突然發現,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看看《留學生家長會COSPA》其他精彩文章

↓↓↓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能將就的婚姻,就不要輕易放手
    人到中年,在生活中已經有很多的不易,有很多的無奈與心酸,這個時候也伴隨著婚姻的危機,嚴重的時候會破裂,這時候,到底該怎麼辦,到底要不要放手,要不要離婚呢?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奉勸,結婚不太容易,還是要珍惜眼前。
  • 男人到了中年,要學會善待妻子,不要輕易寒了妻子的心
    男人到了中年之後,更要學會珍惜家庭和婚姻,要懂得珍惜眼前人,也就是身邊的妻子。很多男人一旦到了中年,事業慢慢進入正軌,錢包裡的錢慢慢增多之後,他便開始對妻子失去新鮮感和熱情,繼而對圍城外邊的風景蠢蠢欲動。男人越是人到中年,越要穩重,要專一,要對家庭和婚姻負責到底。你如果不懂得善待妻子,那麼你有可能會遭到妻子的懷疑。當婚姻失去信任,便意味著你們的婚姻已經產生裂痕。
  • 心理學:等人到中年就會懂,真正不害怕離婚的女人,只有這一種
    對於很多人來說,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喜歡了就分手,不合適了就離婚,瀟灑放手,無所顧慮。離婚之後,女人會傷心,並不是擔心分手之後無法生活,只是惋惜自己的青春白白錯付。你有能力,就有說話的底氣。不必在愛情裡委曲求全,不必為不值得的人傾盡全力。
  • 人到中年,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妨讀讀《增廣賢文》的四句話
    人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並不總是美好順心的。人到中年,越來越發現,荊棘,坎坷,低谷,遠遠多於詩和遠方;舞臺,榮譽,鮮花,背後還是柴米油鹽。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或是你們,不要為昨日傷感,不要為明日擔憂,不如今日與你的另一半分享下面這四句箴言,均出自《增廣賢文》。
  • 男人到了中年膽子越來越小,他們心裡在害怕什麼?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男人到了中年他們的膽量會越來越小。那麼他們在害怕什麼?或者他們有什麼顧慮呢?中年男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有很多的無奈也有很多的壓力,他的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做人難、做男人更難,而中年男人是難上加難。作為中年男人,幾乎每天都是心事重重,擔心這害怕哪的。
  • 人到中年,不睡三覺,不去三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號書院,ID:YHSY-1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到中年,身體大不如從前,經歷了種種歲月的洗禮,人生有得也有失。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不管發生什麼樣的大事都得扛著,所以身體才是一切革命的本錢。
  • 人到中年,才懂孔乙己
    人到中年,活出了西遊記的形態人到中年,典型的活成了一部西遊記的形態: 唐僧的嘮叨:每天要對孩子的言行不順眼處絮叨上三五遍,卻換回孩子的不耐煩,每天要把工作的要求說上三五遍,卻換回同事的大白眼,失去了言行出新的動力
  • 人到中年,都是為了責任而活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到中年,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老了,以前愛追劇,現在愛養生,以前喜歡熱鬧,現在更願意一個人呆在家裡,哪裡也不想去,每日上午拿著一份報紙,一壺茶在陽臺上一坐就是一上午,很多以前不會去想的事情,現在慢慢都會去思考。
  • 人到中年,還在做這些事,那就真的「爛泥扶不上牆」了
    年輕的人這樣做還可以原諒,畢竟他們年輕,他們還有時間去浪費他們的生命。但是人到中年,還在做這些事,那就真的「爛泥扶不上牆」了,這樣的人將會一輩子沒出息,一輩子像寄生蟲一樣活在父母的身邊。如果你到了中年還想著貪圖享樂,還喜歡享受生活,到處旅遊,而不想著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做打算,總是做事懶散,能拖就拖,能靠就靠,做一天的和尚撞一天的鐘,從來不知道主動勤奮向上。 這樣的一個中年人,他如果還不覺悟,那麼他的時間也就不多了。最後就只能是別人口中那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對象了。
  • 人到中年,不需要交太多朋友,沒有意義
    如此不對等的關係,還不如不要,與其勉強自己,不如享受一個人的孤單。年紀大了才發現,朋友多少在於心態,要不要交朋友要看自己內心的想法。人到中年,對於一些不冷不熱的關係,沒必要太過執著。成年人的友誼,大多含有利益關係,曾經以為朋友是靠緣分的,其實並非如此。茫茫人海中,要想遇到一個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需要很大的緣分,這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可能你付出很多,對方卻輕易辜負你,你們的關係沒有想像中穩固。
  • 人到中年,想要別人高看你,就不要做「低成本」女人
    但是,人到中年,要麼成家生子,要麼隻身奮鬥事業,各方面的壓力都會接踵而至。青春一去不復返,女人到了中年,再美麗的容顏,也難以抵擋歲月的洗禮,開始有了變老的痕跡,比如細紋的出現,皮膚變得不再光滑等等。人到中年,想要別人高看你,就不要做「低成本」女人。
  • 人到中年,這三種禮就不要隨了,除非你的錢花不完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微薄的收入可能還沒捂熱,就在月底的時候,隨著各種各樣的份子錢,又出去了,於是可能自己年齡很大了口袋還空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隨的這些禮,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必要。因此人到中年這幾種禮就不要隨了,除非你錢花不完。一、婚禮。
  • 人到中年,別想太多,想多了,心就亂了
    做人,心態很重要,人到中年,世人看懂,凡事看透,應該有雲淡風輕的心態,這世上,沒有不懂幸福的人,只有不懂知足的人,人想多了,備受折磨;心裝多了,自己煩惱。人到中年,就該有趨於心平氣和的狀態,有自己成熟穩重的想法,以平淡,安穩的姿態,歸於自然和平靜。人到中年,別想太多,想多了,心就亂了。
  • 38歲曾一鳴經歷引思考:人到中年仍不穩定,還要不要堅持夢想?
    人到中年,是不是就得認命?曾一鳴的中年危機不管什麼行業,似乎都躲不了「中年危機」這四個字。上周五播出《歌手·當打之年》中,我們就見識了一把娛樂圈的中年殘酷。我愛夢想,夢想卻不愛我聽了曾一鳴說他七年沒有舞臺的發言後,華晨宇說了這樣一段話:「如果我是一個學生,有音樂夢想,想要考一個音樂學院,有一天我打開電視,看到曾一鳴正好在說,他這七年來都沒有舞臺,我可能就會去思考,我還要不要學音樂。」
  • 人到中年生活還是不如意,別放棄記住三句話,希望就在前方
    人到中年,才發現那時候的憧憬、年少時的夢有多可笑。這時候夢碎了、身疲了、心累了,詩和遠方變成了大多數人的奢望。老婆孩子熱炕頭,成為大多數中年人心中最幸福的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不如意的中年人更是不在少數。
  • 人到中年:不比,不言,不忘,不爭
    人生越走越遠,時間越來越久,很多時候,自己一個人逐漸明白,也逐漸淡然,逐漸懂得,其實人到中年:不比,不言,不忘,不爭,只有這樣,才能活出來最好的生活。別人有的,自己未必要去獲得;自己有的,別人未必不去羨慕。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擁有與失去,其實都是前世的命中注定罷了。這一生,其實沒有必要去過多的去在意,也沒有必要去過多的比較。人生匆匆,一切便也如此,人到中年,逐漸明白,不比是一種淡然。
  • 人到中年,清淨是福,五個容易惹禍的地方最好就別去了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誰都活得不容易。俗話說:「簡單就是幸福。」中年人要學會做減法,遠離是是非非,才能集中精力和時間去賺錢,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人到中年,儘量遠離以下「五個地方」,遠離禍事。禍事少了,福氣就來了,家庭就安寧了。
  • 人到中年,這3種閒事不要管,看似長臉,實際上被別人在背後嘲笑
    若過分保留這些懷舊情調,人生就會變得不如意,甚至給上身帶來麻煩。一、 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要管人生還有很多人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很多人在親朋好友向自己借錢的時候,根本接不到那麼多錢給別人,因為他們根本接不到。
  • 一個39歲離婚女人的心聲: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同時,39歲的阿嬌還表示自己不適合結婚,不會再結婚了,沒有必要。這也是一個39歲離婚女人的心聲:人到中年,不復婚,不二婚。 就這樣,今年39歲的阿嬌,宣布終身不嫁,上了熱搜。 這是在婚姻中受了多大的傷,才會對待感情如此絕望。
  • 到了中年就不要給自己找不自在了,儘量遠離這幾種女人比較好
    人到中年了,我們就應該有點自知之明,有些事情以前年輕的時候可以做,但是到了中年以後就儘量不要做了,比如說這幾種感覺的女人,如果你到了中年以後,還想著從她們的身上獲得愛情,甚至是想要陪她們度過餘生的話,那麼你的想法就有點太過的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