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現代的【煙火氣】與歷史裡得【精緻感】

2020-12-22 騰訊網

1/七子之歌 澳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一首《七子之歌 澳門 》,或許是我們大多數人 澳門 記憶的伊始。在時代更迭的千禧前夕,這個帶著葡式風情的特別行政區終於久別而歸。

澳門新葡京酒店

澳門新葡京酒店

澳門旅遊塔

澳門新葡京酒店

澳門新濠天地 - 摩珀斯

2/霓虹葡京裡的紙醉金迷

澳門 是一座與博彩業雙生的小島,在這裡,市井小民也可以就賭場文化和你大侃一二。

在冒險者的天堂,賭博成了明目張胆、光明正大的事情。於是乎,有人一夜歡喜暴富,也有人一刻傾盡所有,譁啦一聲是藏在燈紅酒綠之間的張揚瘋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賭場酒店相繼開業, 威尼斯 人、 巴黎 人、新濠天地、銀河……那些座落在氹仔的奢華新貴,都逐漸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但如果你隨便找個當地人寒暄,問他想看賭場去哪家,十之七八是繞不開一個名字,葡京酒店。

在東望洋新街買水喝的時候,雜貨店老闆看我們一個勁對著葡京拍,便非常熱情地給我們介紹起葡京酒店。雖然我們一個普通話一個粵語,經常不在同一頻道,不過打著手勢連蒙帶猜,倒也聊了個半歡。

老闆對著我們說,老對著葡京的外面拍有啥意思呀,要去裡面看,裡面才是好東西。老葡京裡面收藏的都是賭王的古董,而新葡京則多了不少賭王兒子的收藏。

講葡京酒店,關於它的老闆賭王何鴻燊自然是繞不開。1961年,澳葡政府規定博彩業須通過專營制度實施,何鴻燊看準時機,與霍英東等人合作,一舉拿下賭場獨家專營權,就此邁出了他「賭王」傳奇人生的第一步。

正如上文雜貨店老闆說的那樣,葡京酒店有新老兩座:老葡京是一個鳥籠造型,作為 澳門 開放博彩業以後最早開設的酒店娛樂場,它享受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與老葡京相隔一條人行橫道,新葡京則顯得更加金碧輝煌、燦爛奪目。它的外形作蓮花狀,而228米的顯眼高度使它在整個 澳門 本島都似地標般鶴立雞群。

圖中由上至下依次為美高梅、永利、老葡京,這三座酒店歷史悠久、生意 興隆 ,可以稱之為是 澳門 賭場酒店業的三巨頭。

3/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

如果說新葡京酒店是因為他顯眼的高度與外形而成為 澳門 無法忽視的地標,那麼大三巴牌坊則多了幾分歷史的底蘊。作為天主之母聖 保祿 教堂前壁的遺址,人潮湧動的大三巴牌坊是 澳門 官方統計排名第一的旅遊景點。

我們起了好個大清早,終於心滿意足地打卡了空蕩蕩的大三巴。牌坊前的68級階梯,是《 澳門 街》裡初哥哥騎電動車載著君好一衝而下的記憶,是青春裡青梅竹馬的悸動。

沿著大三巴牌坊右側的小路走上幾步,還有大炮臺和 澳門 博物館可以一逛。 澳門 博物館展示了 澳門 的歷史傳統與藝術文化,而大炮臺上的露天廣場則可以一覽 澳門 半島的風光——不遠處的新葡京、高聳的 澳門 塔抑或是隔岸的 珠海 中心( 珠海 地標),走馬觀花看上一圈倒也是心曠神怡。

大炮臺建於公元1616年明神宗年間,最初是為了保護聖 保祿 教堂內的教士而興建的,後轉為軍事設施區。一路上有不少生長茂盛的參天古樹,到了頂上則是大片綠草如茵的空地,還有在廣場上一字排開的巨型鋼炮群們雄踞於旁,再配上背後的新葡京作為背景,倒是威風凜凜惹得不少遊客都愛同它們合照。

從大三巴的臺階拾級而下,然後一直走就到了大三巴街(亦稱手信街)。大三八街被分為南北兩段——北街的店鋪多售賣家具及古玩類產品,南街則匯集了無數手信店、咖啡廳、餐廳與小食店。在這裡你可以買到各式的肉鋪、杏仁餅手信,也有檸檬車露、世紀咖啡、黃枝記、梓記牛什、錦華牛雜、瑪嘉烈蛋撻等美食可以品嘗。大三八街並不長,卻連接著大三巴牌坊和議事亭前地,連通起不少人氣景點。

大三巴街上還有一條容易錯過的小橫巷,戀愛巷。夜幕拉下,昏黃的燈光照亮起兩側的葡式建築,遠處是被天空映襯成藍綠色的大三巴牌坊,恍惚間這一幕就會迷住你的眼睛——在《 伊莎貝拉 》電影裡,醉酒的馬振成與張碧欣不正是遊走於此,

夜深了,在回民宿的路上我們閒逛到此,不似白天熱鬧喧譁,這裡僅有幾對情侶在各自咬耳朵地竊竊私語,我們也坐在花壇間的石板上歇了一會。「在寂靜的夏夜,和親愛的人壓馬路,高興之時踢小石子玩」,多麼浪漫的一個夢。思緒被《 伊莎貝拉 》 充滿,再看這條狹小的巷弄也多了幾分柔情繾綣。

4/行走 時光倒流福隆新街

時光在滄海桑田裡兜兜轉轉地朝前走,如果你想尋覓 澳門 那些角落裡的變遷,福隆新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去處。在清朝同治年間,妓院、煙館和娛樂城在這裡興盛,福隆新街就是「風花雪月之地」的代名詞。「上半段是青樓、茶館等聚集地,從紅窗門街至爐石塘街為妓院;街道下半段則是煙室、酒家等聚集地」。

現在,這裡雖然仍然保留了當年紅牆青樓的建築風格,但營生卻在經濟發展的規律下搖身一變——手信店、糖水鋪、食肆酒家開始落戶,與幾家頗有故事的舊式旅館繼續著福隆新街今日的故事。首任特首何厚鏵鍾愛的西南飯店、一碗蝦籽撈麵天下無敵的祥記面家、四十多年的老字號杏香園甜品店、滿足了百般挑剔 澳門 胃的三元粥品專家、人氣火爆的添發碗仔翅還有赫赫有名的鉅記餅家總店等等,福隆新街名副其實成為了觀光旅客必到的「美食手信一條街」。

福隆新街舊時是廉價旅館的集中地。當中名頭最大、尚在營業的要數新華大旅店。該店始於1873年,曾是 澳門 最風光的大旅店之一。當然,相較起舒適的現代化大酒店來說,如今的新華其實不那麼適合居住,不過若是慕於情懷前來一觀倒也不錯。

2006年,年僅18歲的梁洛施憑藉《 伊莎貝拉 》榮獲第27屆 葡萄牙 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而這部電影也賦予了新華大旅店更多戲劇性的意義。在電影裡,張碧欣因付不起房租被趕出去的公寓便是在新華大旅店的205房間。

此外, 澳門 賭王何鴻燊之女何超儀主演的電影《蝴蝶》,王家衛執導的《2046》等也曾在這裡取景,《2046》男女主角梁朝偉和章子怡就分別住在2047和2046房間。

5/十月初五街 祝君好

十月初五街曾經是 澳門 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在一些當地老人的記憶中它是人聲鼎沸、川流不息的,如今卻漸漸沒落了.

但每周六日晚上的康公夜市卻依稀重現了些往日的繁盛。美食聚集,附近街坊或是慕名遊客,使這段短街泛溢起生氣。

康公夜市上的海鮮宵夜人氣最是火爆,但是價格也不便宜,有興趣的朋友們或許可以一試。

多提一句,講講在路環 臨海 的那條「十月初五馬路」。馬路並不寬,人煙也稀少。但大概是太過相似的名字,使很多因為《十月初五的月光》慕名而來的遊客把它與半島這條十月初五街混淆(大家不要搞混哦)。

6/瘋狂澳門塔

我聽人說,跳過 澳門 塔就不想死了」在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中,被一場車禍奪走了丈夫孩子的君好萬念俱灰地回到 澳門 。為了打消她輕生的念頭,深愛著君好的文初帶著她一起跳了 澳門 塔。

從凜凜高空下來之後,君好問他:還要再來一次嗎?文初雖然被嚇到尿褲子,卻還是說「好」。這時候,君好開始縱情大笑起來,笑著笑著又哭了。想著初哥哥這些天陪著她放縱的畫面、寸步不離的守候,她終於重拾了活下去的勇氣。文初與君好的故事,讓 澳門 塔蹦極在快感與極限之外,更多了一份情人的眷戀。

233米的高度、一躍而下;75公裡的時速、不過20秒。那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想必體驗過的人都會對生命有一個嶄新的審視吧。

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實在恐高,即便無法親身體驗瘋狂的蹦極,去主教山上眺望一二也是不錯的選擇。

主教山位於 澳門 半島最高點之一的西望洋山山頂,它得名於山頂的聖母小堂,從這裡你可以俯瞰 澳門 塔、三座連接離島的大橋和本島上的百態建築。

山頂的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是一座向航海者的保護神祈禱的小教堂。教堂前是一片寬廣的平臺,盡處豎立著一尊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聖母面臨大海,雙手合十,貌甚慈祥。

7/十裡洋場不過爛鬼樓

如果來 澳門 僅僅是衝著碰碰財運的目的,匆匆而過便忽略了那街角的情趣。最美的 澳門 ,是留給含蓄的知情者與悠閒的漫步人的。爛鬼樓巷是我們信步閒逛中的意外發現。爛鬼樓原是一座本名為「蘭桂樓」的建築,後因被火災燒至殘破而被呼為「爛鬼樓」,後來被澳葡當局用作街名。上世紀90年代,爛鬼樓曾是 澳門 的十裡洋場,繁盛一時,很多頗有名氣的古玩店、古家具店、二手古籍店紛紛落店於此。不過,現在大部分店鋪已結業或搬遷,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二手店慘澹經營。這兒雖然距離 澳門 著名景點大三巴牌坊僅一百多米,但卻少有遊客光顧。不得不說是有些幸運,我們來的這段時間正逢爛鬼樓有些別樣的熱鬧——每年10月的爛鬼樓巡禮活動。這個活動是在整個10月的每個星期六、日,進行一系列巡禮節目,如人力車體驗、傳統服裝租借及拍攝、特色地攤、街頭表演、傳統手藝體驗館、歷史導賞及藝術展覽。其中還包括今年在開幕日舉行第一屆歡樂光酥餅手推車大賽及在10月27、28日舉行爛鬼樓巡禮萬聖節特別場等等。

逛舊街、玩遊戲,爛鬼樓巡禮活動給這個平日冷清的地方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許多年輕人聚集此處,開始向這些古巷舊弄裡塗繪新時代的文化色彩。

在這條寶藏般的窄街上,我們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文化店鋪,其中最惹人注意的莫不過是這家稱作 澳門 可口可樂收藏俱樂部的博物館。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愛喝肥宅快樂水,這裡五花八門的可樂一定讓你大開眼界。

8/三盞燈的市井氣息

澳門 是一個特別適合人居住的城市。而三盞燈(嘉路米耶圓形地),是充滿了市井氣息的本地人的市中心。三盞燈,這個奇怪的名字和豎立在廣場上的街燈有關——此處的街燈有四盞,但由於無論從哪一個路口望向廣場,視線內都只有三盞燈,久而久之,大家就約定俗成地稱這裡為「三盞燈」了。

三盞燈是 東南亞 人聚居之地,所以也藏著許多 東南亞 美食,極具異國風味。而本地居民多喜歡來這裡還因為這兒有著不少街坊味道,價格也非常親民。馮記豬腳姜、馬慶康咖啡室、雅馨 緬甸 餐廳等都是大受歡迎的人氣美食。

除了美食,在三盞燈附近還有不少 澳門 的公屋(公共屋邨)。老舊的灰色樓房,狹窄的起伏街道,飛馳而過的摩託車,沿街的小鋪面,公屋內外是 澳門 人最真實的生活。腳步慢下來,在歲月的夾縫裡晃蕩——或許你會發現, 澳門 本身就是懷舊。

9/教堂與劇院 當信仰凝固音樂

被音樂塑造的人群是幸運的,藝術的魅力在舞臺上得以綻放。崗頂劇院位於 澳門 崗頂前地,是 中國 第一座西式劇院。值得一提的是, 義大利 歌劇《蝴蝶夫人》的 亞洲 首演便是在這裡;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崗頂劇院還曾是難民庇護所。

在同一個山崗上,聖若瑟修院同崗頂劇院比鄰而建。聖若瑟修院是培訓進入 中國 傳教修士的耶穌會修院,系耶穌會士於1728年創建,亦有三巴仔或小三巴之稱.

修院並不對外開放,但附屬的聖堂卻是可供遊人參觀的。聖堂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免費開放,逢周三休息。

澳門 的教堂不少,在修院的不遠處還有一座聖老楞佐教堂(風順堂)。它是 澳門 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實際建築年份已不可測。

祭壇內供奉著聖老楞佐的神像,穿著絢麗的衣袍,一手持聖經,一手拿法杖,莊嚴肅穆,在經常航海的葡國人心目中,是庇佑平安,賜予風信之神。

10/羅馬風情漁人碼頭

來到漁人碼頭的那一刻,我恍若重回古 羅馬 的時代。徜徉於此,懷舊的心帶我感受著歐陸帝國的餘暉。

漁人碼頭是 澳門 首個主題公園和仿歐美漁人碼頭的購物中心。它坐落於外港新填海區海岸,東面向著潾潾碧波的大海和具有後現代設計概念的 友誼 大橋,其它三面有日夜繁忙的港澳碼頭、貨品齊全的新八百伴百貨大樓、宮廷式的賭船「 澳門 皇宮」、五星級大酒店文華東方酒店、雄偉的 澳門 文化中心以及蓮花廣場等。

11/ 留一個午後給路環

「來 澳門 當然應該去看看那些遺留下來的老建築,但是那些和 澳門 人現在的生活是兩回事。 澳門 最動人的是保留下來的老生活,而這種老生活要去路環看。」

路環是 澳門 的一個離島,相比起本島來講,這裡的生活擠而不宣、繁而有靜。那部鼎鼎 大名 的港產音樂劇《雪狼湖》裡的 澳門 ,就是路環。

走進路環,我的世界猛地被繽紛的糖果色包圍,彩色的牆面讓安逸慵懶的生活多了一分活潑。

不需要趕時間,在坊間舊區的橫街斜巷裡行走;或從樹下小徑走過,在三角地小廣場中歇息。路環的生活是極慢的。在幻變的歲月裡,那些平鋪直述的故事展開又收束。枝蔓斑駁的磚牆,街頭巷尾飄來的蛋撻奶香......他們串聯起情節,還原著時代的記憶。

在路環,這座明豔豔的黃色建築總是吸引不少遊客的目光。聖方濟各聖堂是 澳門 最新的教堂之一,建築風格屬於巴洛羅克式。 教堂內有一個1978年移入的銀色骨箱,內盛著聖方濟各的手骸聖鐲。聖芳濟各是天主教方濟各會和方濟女修會的創始人,400多年前他跟隨傳教士自 日本 到達東南沿海,後於1552年在 澳門 附近的一個小島上逝世。

路環的天主堂附近,以前是路環人生活的中心。在這附近走一走,你還可以找到路環文化局轄下的公共圖書館大樓。它的前身為建於1911年的路環公局市立學校,其後幾度改變用途,至1983年改建為圖書館。 圖書館為古樸優雅的單層葡式風格建築,正面有六根支柱構成的迴廊。

懷舊的、喜歡安靜生活的人,請你來路環走一走。

12/在官也街長一個澳門胃

官也街是舊城區最著名的食街,大大小小的店鋪擠滿一條街,招牌是密密麻麻、層層疊疊。走在路上,空氣中飄蕩著花生糖、杏仁餅、葡撻、牛雜和葡國菜的香氣在刺激嗅覺,直叫人恨不得多長一個胃

澳門 人對傳統食品的製作有一種近乎固執的態度,不少手信店的小點心都是即做即賣,店員更是最愛捧著新出爐的點心請往來遊客品嘗,熱情得不得了。如果大家來到官也街,那我推薦你還有莫義記大菜糕、長洲糯米餈、沙度娜木糠布丁、大利來記豬扒包等等人氣美食也別錯過。

13/博彩新城裡的酒店們

路氹城是 澳門 的 新興 發展區域,它位於氹仔島和路環島之間的填海區,並不屬於 澳門 行政區域的七個堂區的任何一個,因此也有「第八堂區」的說法。路氹城內分布著 澳門 科技大學、路氹金光大道、豪華酒店和綜合度假城等,這裡的酒店衣食住行娛樂休閒樣樣方便,還有免費的接駁車帶著迎來送往著八方遊客,是來澳旅客入住的優選。但因為屬於尚在開發的新區,這裡不似本島舊城般有著市井喧鬧,除了酒店體驗,周邊並無更多閒趣。

設計前衛的The Morpheus(摩 珀斯 )酒店位於路氹城的新濠天地第三期,是已故的首位普 利茲 克建築獎女性獲得者扎哈·哈迪德的遺作。普立茲克獎被稱作建築界諾貝爾獎,扎哈·哈迪德是該獎項創立25年來的第一位女性獲獎者及最年輕的獲獎者,她以充滿幻想和超現實主義設計風格聞名世界。

摩 珀斯 在 希臘 語中是「夢境之神」的意思。傳說 希臘 神話中的夢神掌握著人們的夢境,酒店以此命名,大概也是希望能給旅居的賓客提供一個美美的築夢之所。

除了摩 珀斯 ,在路氹城內還有不少鼎鼎 大名 的奢華酒店: 巴黎 人、 威尼斯 人、新濠影匯、銀河、永利皇宮等等。鱗次櫛比、數量可觀的綜合度假城給予遊客多種旅遊體驗;各國佳餚美饌與地道風味小食則滿足了食客們的眾多需求。

威尼斯 人酒店的貢多拉遊船可以稱得上是 澳門 一景。人造天暮之下,船夫哼著悠揚的歌調,遊蕩在 威尼斯 的水道間,慢悠悠的好時光也心甘情願被浪費於此。

14/ 龍環葡韻,1:1還原葡式風貌

龍環葡韻,或許是 澳門 最有趣的一個博物館。這裡坐落著5棟建於1921年的葡式別墅,每個別墅分別有不同的展示主題。

在別墅區的旁邊的對面還有一小塊的溼地。

15/美食清單

在 澳門 ,只須隨意地鑽進街頭巷尾或是酒店食肆,總有一些地道風味不會讓你失望。這裡送上一份我們根據地區劃分的美食清單:

短短的四五天,我們雖沒能吃遍每一家店,但也品嘗了不少美味。下面且聽我慢慢道來

16/何處不飲維他

在 澳門 的這幾天,我們打卡了各式維他飲品,最後倒也是成了一場有趣的維他巡禮~

17/澳門葡撻:安德魯與瑪嘉烈的愛情

澳門 的小吃有不少,但葡式蛋撻一定是不容錯過的一款。這裡的街頭巷尾有非常多蛋撻店,但最出名和最正宗的莫過於赫赫有名的兩家——安 德魯 和瑪嘉烈。這兩家蛋撻店的淵源頗深,它們的主人本是一對夫妻,後來離婚後,妻子瑪嘉烈另起爐灶,從此成就了 澳門 最有名氣的兩家蛋撻店。

每一個來路環的人,都不得不打卡的店必然有那一家「傳說中」的葡撻小屋,安 德魯 餅店。距今已有17年歷史的安 德魯 葡撻,是旅客們來到 澳門 必吃的一樣美食。

若是時間充沛或者走得累了,你還可以在安 德魯 咖啡館/花園咖啡點上蛋撻咖啡,在陽光下消磨悠閒的午後。

剛烤出來的蛋撻看著相當誘人,撻皮酥脆,中間嫩滑。

瑪嘉烈蛋撻店坐落在 澳門 最繁華的馬統領街上,距離大三巴牌坊不遠。如今這家蛋撻店已經成為 澳門 蛋撻的代表,旅遊高峰期時店門口就會大排長龍,這裡是來到 澳門 不得不去的點心店之一。門口散落的桌椅可供食客小憩,品嘗新鮮的蛋撻。

買杯咖啡加雙蛋撻是最合適不過的拍檔,足以撐起一個滿足的下午茶又不會太膩

1998年,瑪嘉烈女士把葡式蛋撻的秘方賣給了KFC,如今在這裡吃上一口最正宗的葡式蛋撻也是讓人一陣感慨。多謝瑪嘉烈,讓我們這些並非生活在 澳門 的人能夠時刻品嘗到葡撻的美味。

瑪嘉烈蛋撻店的位置很好找,如果你從葡京酒店處來,那麼看到這塊招牌後往裡走,第一個轉角右拐便是的。

18/手信優選:最香餅家/鉅記

最香餅家是一間40多年的全手工制餅老字號,食神蔡瀾用四個字形容這家店: 澳門 最好。最香沒有分店,夜呣街的這一家,在一條七拐八彎的下坡路上。

店面的一半都是做餅的地方,香飄飄的炭燒杏仁餅味溢滿了整個空間。最香餅家的主打產品有粒粒杏仁餅和肉心杏仁餅,味道絕對傳統正宗。

最香餅家的杏仁餅包裝盒是透著年代感的復古設計,超讚!

鉅記手信發展至今已將近20年,連續十幾年被評為 澳門 手信第一。這裡有 澳門 的各式手信,除了豬肉乾、牛肉乾還有花生糖等。鉅記在熱門景點景區開了許多店鋪,走在大三巴手信街,每幾步就能看到一家。下圖的這家是位於福隆新街的鉅記總店。

19/茶餐廳的故事:南屏/喜蓮/新英記/馬慶康

來到港澳,就定要去茶餐廳裡找故事。這次在 澳門 我們隨性而往,造訪了四家挺有意思的茶餐廳,皆是當地人的心選之地。

澳門 最古老的冰室(也就是茶餐廳前身), 南屏 雅敘無論外觀或是店內裝潢都十分古早。店內的食客有不少附近的街坊老者。這裡的店員都是上了年紀的本地人,服務態度還算不錯。

作為 澳門 第一家擁有冷氣的茶餐廳, 南屏 有兩層樓,綠牆花瓷,老吊扇與木卡座,古樸的裝飾讓人一踏進門就仿佛穿梭了時空,回到八九十年代的 澳門 。我們點了出前一丁、叉蛋治和檸檬紅茶,整體菜品嘗起來是一種清爽乾淨的港味,雖不驚豔但很家常,讓人歡喜。

和 南屏 的時代故事不同,位於氹仔的喜蓮咖啡的背後則有一份相濡以沫的愛情。據說是老闆太太的名字裡有一個」蓮「字,於是餐廳的名字便取做喜蓮。

許是人氣太旺,2018年以來喜蓮就已經從鋪面狹小的老店搬遷至隔壁幾步路的 新店 ,空間夠大,也是為了更好地接納絡繹不絕、紛至沓來的食客。店內的番茄牛尾湯通粉是每桌必點,我們還嘗試了幹免治牛肉飯、豬扒包與紅豆冰,也是味道極佳。

新英記是 澳門 僅此一家製作魚扒包的茶記。這家低調的餐廳,雖然上了2018米芝蓮街頭小吃推薦,卻依然鮮有人知。從最初的大牌檔發展成如今的店鋪,這裡從來只有一對老夫妻在經營,阿公阿婆一個做飯一個收錢、一個洗菜一個擦桌,在歲月裡慢慢沉澱出充滿人情的 澳門 味道。

這兒的魚扒包和炭燒咖啡是招牌,魚扒包的肉餅厚實,魚肉味道香酥,咖啡是清爽的淡口,用來解膩再合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兒每天營業到下午五點半,且只收現金,不補水,記得提前備好零錢現金,看準時間來。

馬慶康南天咖啡室是三盞燈附近的人氣美食,據說很多當地人都愛來光顧,甚至還有「的哥最愛的茶餐廳」的稱號。我們把他安排在了 澳門 之旅的最後一天,卻不巧撞上了店家的店休日。

作為我們此行唯一一家吃了個閉門羹的茶室,但我還是非常記掛,這裡提上一筆,希望下次再去 澳門 的時候可以有機會填上遺憾。

20/雪糕碰撞:洪馨椰子與檸檬車露

在 澳門 我們嘗了兩種雪糕,說起來也蠻湊巧,正好是一中一洋,東西碰撞, 澳門 傳統的洪馨椰子與 義大利 手拉冰淇淋檸檬車露。

洪馨椰子是藏著破敗的果欄街裡一間一百四十年歷史的老店。洪韾記的椰子雪糕要兩個椰子才能夠出一斤椰肉,雪糕的製作過程中並沒有加入任何調味劑及水等成份(全部都是椰汁調製),每杯椰子雪糕都真正做到了原汁原味。老闆夫婦二人每天親力親為,早上八時便開始製作。首先要除殼,然後去皮、洗淨,接著刨椰絲、榨汁,最後放到冰櫃儲存,大約十一時左右才可以吃到新鮮製成的椰子雪糕。

米芝蓮推薦的檸檬車露是我在來 澳門 之前就心心念念的打卡目標,幸運的是第一天我們就在大三巴附近碰上了一家。

店裡的冰淇淋口味實在是多種多樣,番石榴、檸檬車露、彩虹、西柚、芒果、芝麻、青檸雞尾酒、藍莓芝士蛋糕、金莎巧克力等等等等,簡直挑不過來。冰淇淋的價格是單色30MOP,雙色35MOP,可以用小杯子裝,也可以用甜筒裝。

我們挑了個檸檬車露搭彩虹,檸檬很酸,和甜甜的彩虹搭配也還算合胃口。

21/番茄屋葡國菜

當年的 葡萄牙 殖民者因為懷念家鄉的味道,而融合了粵菜等 亞洲 菜系的做法,採用當地的材料進行替代,改良出了 澳門 葡國菜。 澳門 的葡國菜店不少,我想給大家推薦的這家位於大三巴附近,還屬平價,它就是番茄屋美食。

番茄屋的木糠布丁是我在 澳門 最喜歡的甜品之一,柔軟滑膩、奶香濃鬱、入口即化。

阿里 巴巴焗雞排飯是網上推薦率很高的一道菜。一勺挖下去,起司拉出長長的絲,而在厚起司下面則埋伏著軟糯的飯粒香和嫩的雞扒。

葡式薯絲炒馬 介休 的味道有些獨特,略帶腥鹹。馬 介休 是一種葡國的魚,這是我們第一次吃到。

22/小食:長洲/莫義記/馮記豬腳姜/義順

官也街上我印象最深刻的小食莫過於是這家小小店面裡的長洲糯米餈。最有名的芒果糯米餈吃進口是軟糯的外皮和香甜的芒果肉,叫人吃完了一個還想吃!

在長洲糯米餈的不遠處轉角是官也街 大名 鼎鼎的莫義記貓山王,它家的大菜糕與榴槤雪糕都是人氣單品。

視線來到三盞燈廣場,這裡的馮記豬腳姜也是有著不少年頭的老店。如果

相關焦點

  • 逃離遊客區,慢遊巷弄裡 | 澳門那些值得一逛的小店
    樓梯的轉角處,掛著視覺感極強的插畫,詼諧有趣,讓人忍不住停下來看一會兒。二樓主要出售童書和一些流行小說,還有小彩旗點綴在書架之間,布置得童趣滿滿,愜意有致。不僅有澳門本土珠寶設計室,在這可以找到精緻的首飾、胸針,還能在充滿質感的古著店找到琳琅滿目的復古物件。四層是天台,適合放晴時端著咖啡與好友閒聊。文藝門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精心烘培的咖啡豆,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深得人心了。
  • 明記牛雜 一個推車路邊攤 煮出澳門的煙火氣
    來澳門之前,想到的無非是車水馬龍的街道、接踵擦肩的人群、鱗次櫛比的高樓、滄桑厚重的歷史。即便自己站在這片土地上,仍舊沉浸在之前的刻板映像中不能自拔,陌生的感覺讓人侷促,直到咬到那口好多朋友推薦的明記牛雜,才讓我感覺到自己逐漸融入這個城市,感受到她的溫度。
  • 澳門旅行,深巷裡發現一個「小三巴」,比大三巴牌坊更值得去打卡
    漫步澳門,是一場文化回溯之旅。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的融合造就了這座風貌獨特的城市。既精緻又典雅,既古老又現代。吃喝玩樂遊娛購,每一次澳門旅行,都讓人流連忘返。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除了眾所皆知的大三巴牌坊,這一次,帶你去看看澳門「小三巴」。
  • 電影裡發現文藝澳門
    「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有小城裡的家常事;沒有星光璀璨的明星,卻有淳樸的澳門情懷。」《環球》雜誌記者 劉娟娟(發自澳門)  「我愛澳門。我在法國從小就聽這首歌,『Macao,Macao……』」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上,法國影星朱麗葉·比諾什在大師班一開始就表達了對澳門的喜愛,還唱起歌來。
  • 澳門海事博物館,原為葡萄牙人登陸地,現為澳門海事的活化石
    在澳門最古老的建築母親閣寺旁邊,處理了這座非常精緻的建築,遠遠地像一艘揚帆航行的三帆船,以這艘船為形狀的建築物是澳門海事博物館。有人沒聽說過澳門的海軍,為什麼建了海事博物館?事實上,這個博物館不是軍事博物館,而是與澳門歷史相連的海事博物館,它包含了傳統的澳門人的捕魚方法和傳統的漁船,以及葡萄牙和中國的海事歷史。澳門從一個小小的漁村作為今天的國際城市而聞名,海的功勞是不被承認的,博物館向市民介紹了過去的生活,從漁具和生活場景中,可以真實地反映出澳門人的辛苦。
  • 澳門豪華酒店排行 睡進繁華都市裡
    沒去澳門前,我跟很多旅友一樣,糾結酒店住那家好,是住象徵流量和身份的奢華星級酒店,還是住接地氣的精品酒店或民宿...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住奢華酒店好,畢竟澳門奢華酒店是一大特色,不體驗等於白來。通過三天時間打卡,發現澳門奢華酒店真心不錯,好幾家都值得入住體驗,於是撰寫了這篇澳門豪華酒店排行,都是一些好評超高的品牌酒店哦~建議收藏。【澳門巴黎人酒店】這次我住的就是巴黎人酒店,通過三天體驗發現它有三好,分別是:服務好、環境好、設施好。
  • 現在去澳門,穩穩的幸福,超高性價比,玩嗨天!
    然而她卻能讓你感受到百年前圖書館那份寧靜美好,相比現代各種毫無特色的圖書館,她帶有著歷史賦予的清奇書香味。超過400年歷史、極其稀有的《利瑪竇中國札記》,也在此館中所藏。新葡京的黃金機位這裡據說是《國家地理》雜誌裡的拍攝機位,適合現代清新風格出片。這個見證了澳門興起的老地標建築,拍照站位在路中一個較大的安全島上,大家還是要注意安全。想要背景空蕩的話需要等待紅燈來抓住縫隙拍攝。
  • 尋味澳門宵夜江湖:更愛大排檔中的人間煙火氣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也不是我喜歡你而你卻說我是個好人,而是我在人聲嘈雜的大排檔光著膀子啃豬骨煲,你卻在紅男綠女的酒吧裡有一搭沒一搭地玩手機喝假酒。宵夜有一寶,當屬豬骨煲。說起澳門最好吃的豬骨煲,當屬新南粵的成記美食。
  • 關於澳門的文化,你們了解多少?
    今天是2019年12月20日,也是澳門回歸的第20年,在這裡,我要祝福澳門,祝福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提到澳門,你們想到的是什麼?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澳門的博彩,作為以賭博為合法產業支撐的城市,澳門經濟發達,而且它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是除開澳門的奢華,澳門的文化底蘊也是十分悠久的,今天小編就帶你們走進澳門,了解澳門繁華背後的文化。
  • 2020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宣傳推介會在澳門舉行
    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一步深化拓展深澳合作領域和合作空間,攜手澳門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市委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姜力琨、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會委員黃善文作致辭,澳門中聯辦、澳門政商學等各界別代表等近100人出席了活動。
  • 尋味澳門,藏在小巷裡的那些晨間風味
    澳門,一座中西文化融合程度較高的城市。 由於特殊的殖民歷史,這裡的早餐不僅保留著粵式的早點傳統,也融合了葡式、西式甚至東南亞的地域風味,由此形成了中西融合的早點文化。 在澳門,人們通常不會擔心請客沒地兒去。
  • 曾是澳門最繁華熱鬧街道,如今遊客減少有點冷清,令人感嘆
    據說這裡出售的貨品不止樣式齊全,而且價格廉宜,因此很多澳門及澳門鄰近地區的居民都會前來購物,非常熱鬧。可惜隨著歲月變遷,很多商鋪都已經停業,行人也日漸減少,令人感嘆惋惜。不過雖然十月初五街的繁華熱鬧不再,但是這裡承載了很多老澳門人的回憶,依然有不少老澳門人會來這裡尋找記憶。
  • 歸期廿載 中國木作——澳門回歸盛典中的傳統家具
    從傳教活動開始,歐洲的傳教士們以點點星火之勢帶了西方的自然科學、人文宗教信息,而古老中國的世界觀也得以通過他們,展現在啟蒙運動中的歐洲大陸,反之又在歷史的進程中影響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 澳門恢復自由行!這個被低估的「東方蒙特卡羅」該火了!
    一時間竟不知道該驕傲阿拉上海面積大,還是感嘆澳門太迷你…… 作為港珠澳鐵三角裡的一員,澳門常被拿來和香港比較,長久以來更是扮演著內地遊客去香港順道打卡的角色。但其實,比香港小得多的澳門,論薪資、福利並不遜於香港,自身也有著無可替代的特色,值得專程打卡!
  • 澳門旅遊開放,百元住5星級酒店,這可能是遊澳門價格最低的一次
    疫情之後,澳門旅遊終於對大陸開放了,上海、杭州等城市已開放往返澳門的直航。往返票價800元起。現在的澳門旅行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時刻,花平時不到一半的錢,就可以暢玩澳門。各大星級酒店的住宿價格相比之前低至一折到三折。
  • 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不是杜拜,也不是歐洲的一些小國首都,是澳門
    澳門,一個繁華與寧靜並存,現代和歷史重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聖地。她的神韻,需要每位前往探訪的遊人細細品味。走在這虛幻的廣場上,各種膚色的人在拍照、喝咖啡、聊天,人群輕鬆悠閒。澳門的街道並不都是寬敞的大道和高樓大廈,從市政廳附近的小巷向西拐,馬上就能走進狹窄陡峭的老街。轉來轉去,幽深靜謐,別有一番韻味。
  • 澳門開放!往來無需隔離
    澳門本島,本島上的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古城。2005年,這裡也被聯合國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澳門的兩個離島,氹(dàng)仔島和路環島,它們的風格截然不同,一個壕氣富貴,一個寧靜清新。
  • 儀式感滿滿的星座,從不敷衍生活,小日子過得精緻且幸福
    而這幾個星座的人則會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大都儀式感滿滿,從不敷衍生活,小日子過得精緻且幸福。處女座:提升幸福感都知道處女座是一個對任何人,任何事情,任何方面都有高要求的人。所以在事關生活品質這方面,他們也是一個有著很高要求的人,一直恪守著對自己要求嚴格這一點,不允許用敷衍的態度來做事,更不可以敷衍生活。
  • 慶祝澳門回歸21周年 攜程直播攜手澳門金沙度假區「澳門倫敦人...
    從今天開始,去澳門度假又多了一個理由——12月19日,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化身福爾摩斯,與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總裁王英偉博士及首席營運總裁鄭君諾一起開啟「奔跑吧 澳門!探秘倫敦人 首發新旗艦」直播活動,這也是今年攜程Boss攜手金沙中國Boss在澳門的第二場直播。
  • 澳門廿載|永樂戲院:曾連結一代飄零的中國人
    從澳門的實踐經驗來看,「一國兩制」「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這篇文章講述澳門回歸前後以電影、粵劇為代表的內地藝術文化在澳門發展傳承的故事。永樂戲院。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圖澳門鏡湖馬路85號,坐落著一間有67年歷史的老戲院,其外牆懸掛著一塊霓虹招牌——永樂大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