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發現文藝澳門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有小城裡的家常事;沒有星光璀璨的明星,卻有淳樸的澳門情懷。」

《環球》雜誌記者 劉娟娟(發自澳門)

  「我愛澳門。我在法國從小就聽這首歌,『Macao,Macao……』」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四屆澳門國際影展上,法國影星朱麗葉·比諾什在大師班一開始就表達了對澳門的喜愛,還唱起歌來。

  澳門,不僅是中西方文化交匯之地,而且是亞洲文化藝術匯聚之地。2019年12月上旬,恰逢澳門回歸20周年前夕,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匯聚澳門,同享多元電影文化盛宴。

  影展的4個放映場地——文化中心、旅遊塔與舊法院大樓、戀愛·電影館,分別是澳門現代建築與歷史建築的代表。短短6天時間裡,包括國際競賽單元、新華語映像、環球影展全覽、導演視覺、20周年澳門特別展映等單元在內的40多部影片,集中在這4個各具特色的場地放映。

  影展期間,《環球》雜誌記者發現了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文藝澳門。

電影裡的澳門20年

  2012年12月20日,是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深夜裡,一對青年男女拖著行李箱,走過一條條古老安靜的街,在過街天橋或隧道的電梯上上下下。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兩人已離婚,男人要和別的人結婚。男人正送女人去機場,兩人即將分別,均流露不舍……而其實這只是女人的夢,現實是男人根本不接女人的電話。(《陪你走到末日的盡頭》)

  一對非洲裔和白人室友為了將一個壞了的洗衣機丟掉,推著它走過澳門的大街小巷,遇到各種人,上演一幕幕滑稽戲碼,最終機緣巧合將洗衣機賠償給一位女士。(《洗衣機》)

  澳門回歸不久,小酒館裡,一個葡萄牙人在和同鄉觀看2000年歐洲杯葡萄牙隊和英格蘭隊的比賽。他一邊看球一邊糾結,因為他就要離開澳門了,也將離開他的澳門女友。最終,他為了女友留在澳門。而葡萄牙隊在0∶2落後的情況下最終以3∶2戰勝英格蘭隊。(《最後一天》)

  一個青年準備離開澳門,去外面闖蕩。但他仍躊躇不定,四處尋找答案,抽了一支又一支煙。到底怎樣選擇才是對的?(《煙》)

  一個內地單身媽媽獨自在澳門打工,平時經常讓鄰居幫忙照顧孩子。她很久才回一次老家。一次回鄉,她與年邁的老母親一起做飯,老母親念叨女兒也不帶孩子回來。她思緒萬千:「到底該如何抉擇?」(《回鄉》)

  這些片段,都是澳門回歸20周年獻禮影片《澳門之年》中的故事。影片共有9個短故事,分別出自澳門本土9位導演,均構思巧妙、以小見大,兼具澳門本土特色與藝術性,讓沒看過澳門電影的記者耳目一新。

  該片製作團隊說:「我們是一群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希望能通過鏡頭為這座城市留下記錄。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有小城裡的家常事;沒有星光璀璨的明星,卻有淳樸的澳門情懷。」

  早在澳門回歸之前,就有內地電影創作者關注澳門。1995年,內地電影導演蔡元元拍攝了經典影片《大辮子的誘惑》,講述生活在平民坊的中國擔水姑娘與葡萄牙貴族青年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20多年後,內地導演李少紅的《媽閣是座城》作為本屆澳門國際影展特別展映單元影片與觀眾見面。該片講述了一個女人在澳門做疊碼仔謀生,與3個男人發生的愛恨糾葛。李少紅說,「《媽閣是座城》的故事,正是發生在澳門博彩業轉變的這幾年……影片中男女之間的感情也是一種賭博。」

悅納多元電影文化

  參加本屆影展的,有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巴西等世界各地的影片和電影人。

  影展含金量十足,有很多在2019年全球重要國際電影節中展映並收穫不俗口碑的佳片,其中包括入圍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美國影片《給我自由》;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獲獎影片、講述柬埔寨勞工處境的《浮俘》;威尼斯電影節影評人周開幕電影、印度動畫片《孟買玫瑰》;獲得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提名的英法合拍片《林恩和露西》,等等。

  國際競賽單元影片《浮俘》講述了一個14歲的柬埔寨男孩被販賣至泰國,在一艘深海漁船上經受了一系列慘無人道的虐待後,殺死船老大,回到柬埔寨的故事。來自澳大利亞的該片導演羅德·拉申對記者說,他幾年前看到《紐約時報》關於泰國深海漁船奴隸的報導,感到非常震驚,並萌生出將此拍攝成電影的想法。「拍攝前,我走訪了一些倖存者。電影所呈現的,遠沒有現實慘烈。距離報導幾年過去了,這種狀況依然存在。對於經歷了那些悲慘遭遇的人來說,我們不是為他們拍電影,而是和他們一起拍電影。」

  影片中,男孩帶著船老大的錢,回到柬埔寨,見到了依然貧窮的家人,最終卻沒與他們相認,轉身離去。對此,拉申對記者說,「很多倖存者回到原來的生活環境,很難再融入進去,他們遭受的心理創傷很難癒合。」

  同為亞洲電影,印尼影片《歸家》則表現的是印尼兩個身份、階層不同的女性均面臨著社會給她們造成的困境——一個丈夫要娶二房,另一個丈夫早有二房又遭遇車禍死亡,而她們最終衝破世俗藩籬,活出自我。

  在華語電影中,普通話片和粵語片,都是影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新加坡導演陳哲藝憑藉《熱帶雨》奪得本屆影展新華語映像單元最佳導演獎,影片獲得影迷選擇獎。陳哲藝的影片總是涉及家庭及鄉愁,在《熱帶雨》裡,他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新加坡雨季的故事:一個華語女教師的婚姻和事業均分崩離析,卻意外與學生建立感情,重新找回身為女性的價值。

  陳哲藝告訴記者,目前新加坡華語電影及華語文化有些式微,拍攝華語電影似乎是他的一種使命。他說,「我的電影離不開家。《熱帶雨》這部電影不僅是個師生故事,也是個家庭故事。女主、學生和公公,一個奇妙的家庭組合。我一直在試圖用電影探索家的定義,就算以後我拍科幻片,也離不開家庭元素。」

  中國內地導演刁亦男也攜其熱映影片《南方車站的聚會》來到澳門。這部黑色文藝片在坎城電影節獲得關注,在內地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在澳門影展期間一票難求。對於中國電影如何在國際上獲得更多認可,刁亦男對記者說:「真實、誠懇地面對這個社會,用最徹底的電影本體語言去創作,對人性有準確的把握,這樣的中國電影更有可能被國際影展和電影節認可。目前,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年輕創作群體勃發的時代,這對於年輕電影人來說是一個機遇。」

百年歸來仍年輕

  在戀愛·電影館的放映暗室裡,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卷35毫米膠片。他告訴記者,「現在澳門只有我們這裡會放膠片電影。」在數位化時代,已經很少有電影用膠片拍攝了。

  戀愛·電影館旁的小型電影展覽館,常年推出電影相關主題的臨時展覽。記者進去參觀的時候,這裡正在進行一場名為《謳歌我城——澳門電影百年》的展覽。

  小屋中央擺放著一臺富士SH30 Super 8mm手提式放映機。這臺放映機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日本製造,可進行剪輯及後期錄音。當時一臺該款全新放映機價格為5000澳門元,由於價格低廉且操作方便,這一型號放映機在澳門民眾間很受歡迎。

  電影展覽館的展覽顯示,回顧澳門電影放映歷史,這裡19世紀末成為大中華地區最早的放映地之一,經歷了從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如國華戲院及域多利戲院),再從彩色電影到新藝綜合寬銀幕(如南灣西苑)的發展變化。

  最初,電影作為來路貨(舶來品),只是中產人士的新玩意,也有舊日傳統戲迷在票戲之餘兼愛「映畫戲」(如清平戲院)。由於當時缺乏娛樂業,本地戲院因市場需要而日益大眾化。

  後來,澳門電影放映業式微,10多年前,澳門只剩下永樂、澳門大會堂及旅遊塔3間戲院。2010年後,澳門電影放映市場獲得重生,戲院紛紛更新數位化設備,更有新電影院開設,澳門32.8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上,有至少40家戲院(影院),澳門電影票房一度在大中華文化圈城市中居於領先位置。

  由於歷史、文化、建築的獨特,澳門也成為許多影片的拍攝地,如電影誕生之初的1898年,美國愛迪生公司拍攝的中國風光片中,澳門曾出現約半分鐘的影像;後來,好萊塢影片《007之金槍人》《奪寶奇兵2:魔域奇兵》《上海驚奇》等均在澳門取景;由於臨近香港,幾十年來,大量港片也在澳門取景,如《金枝玉葉》《精武門》《海上花》《阿郎的故事》《盲探》《2046》《伊莎貝拉》,等等。

  中西薈萃、巷弄交錯、新舊並存,自2010年起,每年平均約有30個影視劇組到澳門拍攝。透過電影,澳門的形象得以傳播。

  近年來,澳門致力於培育年輕電影人。2013年,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推出「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以鼓勵本地電影人。2016年,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舉辦首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影展如今已走過4年光景。

  漫步澳門,隨處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濃厚的文藝氣息。不只是電影院,這裡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展覽館也非常多。有時候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小屋子便是一個展廳。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的5棟葡式建築,除1號建築展示葡人生活原貌外,2號和4號建築均設為展覽館,常年舉辦各種臨時展覽。

  正如澳門特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對記者所說,「澳門文化和旅遊部門雖然沒有合併在一起,但長期以來一直在融合。澳門在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過程中,也在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比如澳門影展,不僅為澳門本土電影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也讓世界各地的朋友能夠一睹澳門風採。」

來源:2020年1月8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1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家藝術院團(澳門)演出季」專場文藝晚會在澳門舉行
    中新網12月10日澳門電 2020年「國家藝術院團(澳門)演出季」專場文藝晚會8日至9日在澳門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主任傅自應、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等出席9日專場文藝晚會。  中新網發 文旅部供圖 攝  12月9日,2020年「國家藝術院團(澳門)演出季」專場文藝晚會在澳門落幕。圖為晚會現場。
  • 去澳門不隔離!好吃好逛薅羊毛,私藏特色文藝攻略必須存好!(附核酸檢測攻略)
    這裡很多有趣的店和咖啡廳,仿效倫敦著名市集的舊區改造模式,而且創新之餘還很有澳門特色。這裡有著讓你意想不到的特色!藝術塗鴉牆、特色小店,和澳門一些「隱藏式美食」餐廳,都在這條巷子裡!年輕人必須來這裡打卡,一秒就會愛上啊!
  • 逃離遊客區,慢遊巷弄裡 | 澳門那些值得一逛的小店
    地址:澳門板樟堂街16號營業時間:11:00-19:00葡文書局是澳門僅有三處出售葡文出版物的書店之一。它處在繁華鬧市裡,鵝黃與奶白相映襯的葡式建築有一種清冷特別的氣質。如果你對澳門文化感興趣,也可以翻閱木箱子裡的本地雜誌和期刊文集。全店的書像是極具個人風格的推薦,從中也能反映店主的喜好。慢調書旅,其實就是粵語裡「慢條斯理」的諧音。現代人的生活總是很急促,慢條斯理是一種很奢侈的生活狀態。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電影《澳門記憶》展澳門今昔,將於全國16城放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由郝蘊執導的紀錄電影《澳門記憶》將於12月26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瀋陽等16個城市的院線進行放映,紀錄電影《澳門記憶》,是2019年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中國唯一的一部紀錄電影,《澳門記憶》既回溯了澳門的發展歷程,又反映澳門的繁榮進步;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 澳門旅行,深巷裡發現一個「小三巴」,比大三巴牌坊更值得去打卡
    這段時間,是去澳門旅行最佳的時間。機票超級優惠,酒店價格跌到谷底,遊客又少,購物季促銷很多。中國內地去澳門,只需要做一個核酸檢測,一個澳門健康碼,有效澳門籤注就可以啦,出境入境都不用排隊,相當的方便。對了,在大三巴牌坊旁邊,有一個澳門博物館,可以去轉轉,更加深入的了解澳門的過去。澳門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島組成,北面與廣東省珠海市拱北相接,我第一次去澳門,也是從拱北口岸進入澳門的。
  • 澳門|現代的【煙火氣】與歷史裡得【精緻感】
    夜幕拉下,昏黃的燈光照亮起兩側的葡式建築,遠處是被天空映襯成藍綠色的大三巴牌坊,恍惚間這一幕就會迷住你的眼睛——在《 伊莎貝拉 》電影裡,醉酒的馬振成與張碧欣不正是遊走於此, 4/行走 時光倒流福隆新街 時光在滄海桑田裡兜兜轉轉地朝前走,如果你想尋覓 澳門 那些角落裡的變遷,福隆新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去處。在清朝同治年間,妓院、煙館和娛樂城在這裡興盛,福隆新街就是「風花雪月之地」的代名詞。
  • 讓電影成為澳門文化名片(蓮花盛開·人物專訪)
    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會長周焯華是澳門娛樂界領軍人物,他同時是澳門太陽城集團董事、行政總裁。過去的十幾年中,該集團參與投資製作電影65部,並與內地電影製作單位緊密合作,曾聯合出品《紅海行動》等電影。談及澳門電影發展,他直言還需好好努力,未來會繼續加大投資。
  • 電影《辣警霸王花:澳門行動》觀感和介紹
    下面,小編就跟各位看官,介紹這樣一部電影——《辣警霸王花:澳門行動》!香港和澳門社會治安環境的安定,在於香港和澳門警察的付出,為了剷除那些罪大惡極的罪犯,無數的警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一個香港的犯罪團夥,偷偷販運一大批的槍械前往澳門。香港警方得到通報之後,馬上下令採取行動。一批警界精英奉命前往澳門,制止這批槍械進入澳門。
  • 澳門9 月 23 日起恢復旅遊,這份「旅遊重啟指南」帶你玩轉澳門
    這意味著,9 月 23 日起便可去澳門旅遊了。同時,澳門特區政府也宣布直至 12 月 31 日,將發放共計 2.9 億澳門元的消費券,用於吸引內地遊客來澳門旅遊消費。對於大部分國內遊客而言,融合中葡文化的澳門之旅並不陌生,其特別的景點、美食與特色文化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同的回憶。
  • 盤點澳門八大最美教堂,平安、愛情、權利去對了教堂都求得到
    第一次有「要去澳門」這個念頭的時候,是2009年,那一年上映了一部電影叫《遊龍戲鳳》,整部片穿插了澳門眾多著名與非著名景點。從那時開始留意這個原先只知道大三巴的城市。也正因為這部電影,對於澳門的心願清單中,有了聖方濟各教堂。
  • 澳門廿載|永樂戲院:曾連結一代飄零的中國人
    在澳門還沒回歸之前,這家老戲院卻吸引了大批港客專程坐船過來。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那些港客在下了班後晚上坐三、四個小時的船漂過來澳門,跑到青草街一位戲院管理人的家門口拍門,喊他出來幫忙播電影,播的電影卻是《白毛女》、《團結起來到明天》這些內地片,他們看完之後又匆匆半夜坐船漂回香港。不久又有新一波港客過來,如此往復,永樂戲院開始在港澳有了名氣。
  • 澳門旅行最佳時機!往返不隔離,出入境比平時還快!
    到戀愛巷找回初戀的悸動 戀愛巷以紅色和淺黃色為主色調,有「柔情」的感覺,新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等不同建築風格在這裡交融,讓這裡變成一道文藝浪漫的風景線
  • e澳門請你睇電影!第二輪來啦!影展電影任你揀!
    eMacau請你看電影想看哪套戲電影任你選 文內附上抽獎福利 沒想好看什麼電影好e澳門不斷推介好電影給各位 文末附上購票方式    導演: Derek Kwok-cheung▶日期:2019-12-05時間:21:30戀愛‧電影館組別:B組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離婚之後,遺傳學家Isabelle試著重建自己的生活。她交了一位新男友,計畫重振她的事業。然而,心有未甘的前夫James,竟靠著爭取女兒Zoe的監護權來找麻煩。
  • 這樣的澳門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花花在戀愛七號旅館收到和「聽到」答案了,填好信息就有機會收到澳門文創店主親筆回復的明信片了~~油菜花在小測試中尋得了澳門的暖心答案便出發了,下面就跟著她的攻略,領略澳門的文藝之美吧!1970年,門市部改名為中國國貨公司,專營祖國各種加工產品,例如:工藝品、服裝、日用品、正頭、名酒、罐頭食品等零售業務,時至今天,門市部依然立於十月初五街裡。
  • 一份貼心的澳門的旅遊路線|澳門行小tips
    2020年我們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在家宅了大半年,急需要一場旅行來重新感受生活,秋日旅行的第一站,不少人都選擇到澳門體驗慢生活,在這兒能避開熙熙攘攘的人群,漫步老城區,感受各國衝擊融合,沉澱下來的歷史文化。 澳門疫情防控穩定,也是遊客可以安心前往的好去處。
  • 院線電影《夢醒黃金城》入圍第十二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本網訊(張美芳報導) 近日,由深圳市華本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慕白影業聯合出品,李奕廷出品及製片、沈慕白導演編劇的院線電影《夢醒黃金城》成功入圍第十二屆澳門國際電影節,與首批入圍的大片《八佰》、《金剛川》、《誤殺》等,共同角逐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 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回歸讓澳門更美好
    近日,本報記者在澳門專訪了中國僑聯副主席、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藝良先生。他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澳門發生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就連澳門居民都想不到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澳門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明顯改善,治安根本好轉,澳門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地位大大提升,澳門深入參與區域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總之,歸結為一句話:回歸,讓澳門更美好! 今年62歲的劉藝良西裝筆挺,身上透露著一股儒雅之氣。
  • 紀錄電影《澳門記憶》12月26日起在全國16城放映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2月22日,郝蘊執導的紀錄電影《澳門記憶》觀影活動在京舉行。該片將於12月26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瀋陽等16個城市的院線進行放映。影片海報。主辦方供圖紀錄電影《澳門記憶》呈現了珍貴的清代澳門地方檔案,從1693年到1886年的這批檔案已入選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現存於葡萄牙國家檔案館。影片首次以電影影像再現了檔案真跡及其修復,並通過拍攝中葡貿易合作呈現了澳門回歸祖國的變化與成就。
  • 《澳門風雲》首周1.8億 發哥賭技全揭秘(圖)
    國際在線專稿:由周潤發、謝霆鋒、景甜、杜汶澤領銜主演,高虎、童菲主演,劉偉強監製、王晶編劇/導演執導的賀歲喜劇電影《澳門風雲》在1月31日大年初一公映。縱觀春節檔整體趨勢,和《大鬧天宮》、《爸爸去哪兒》相比,《澳門風雲》憑藉強勁的上座率和優異的觀眾口碑成為整個春節檔中唯一一部「逆增長」的電影,上映7天以來內地票房過1.8億,從第一天的2000萬到2月6日的3100萬,連續七天票房持續上漲,成為春節檔「逆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