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四大天王」今何在:拼多多不再提下沉,快手撕去過時標籤

2020-12-25 騰訊網

2019年財報的一大亮點是拼多多GMV超過10000億,年度活躍買家數5.85億,僅次於阿里的7.11億。

出品|三言財經

2018、2019年,是喊「下沉市場」喊的最兇的時候,成為網際網路第二成長法則,但進入2020年,喊下沉的越來越少了,喊直播帶貨的越來越多了。當年喊的最響亮的幾個,也不怎麼喊了。

那麼,那些企業現在怎麼樣了,是否還在堅持發力下沉市場,還是把下沉放下,去換另一個增長動力了?被戲稱為「下沉四大天王」的PKQQ組合今何在?

PKQ漸分道揚鑣

下沉一詞銷聲

PKQQ即拼多多、快手、趣頭條、輕鬆籌,也被並稱為「下沉四天王」。它們的用戶都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成長速度很快,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增量紅利的全新藍海。那麼,他們過去一年的具體下沉情況怎麼樣?

拼多多:下沉往事不必再提

追趕GMV和活躍用戶

2019年是傳統電商巨頭下沉的一年,但「下沉天王」拼多多已反其道而行。

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表示,2019年二季度拼多多的GMV裡,有48%來自一二線城市,這一數字較一季度提升11%。這就代表拼多多市場策略有較大的變化,開始走進五環內,主動發力一二線城市。

隨著拼多多2019年財報的發布,目標正在轉移。轉移到哪裡?GMV和活躍用戶。

2019年財報的一大亮點是拼多多GMV超過10000億,年度活躍買家數5.85億,僅次於阿里的7.11億;近期App Annie的數據也值得玩味,拼多多的月活躍用戶(MAU)一年來首次超過淘寶。不過這個榜單很快被刪除,稱數據還需校檢。

電商領域的下沉市場爭奪將是長期戰役,下沉從目的變為手段,逐漸銷聲。下沉的基礎上又展開直播帶貨等縱向領域的競爭,GMV和活躍用戶數成為明面上的最終目標。

快手:撕去過時標籤

綜合、多元尋新用戶池

在短視頻火爆競爭的當下,同樣,下沉也在變成一個銷聲的詞。

快手目前已經達成了春節前的K3目標:3億DAU。2019年快手內容生態三個最重要的變化是:往高處行,向深處遊,自當下始。其中往高處行,即日活用戶持續增長,一二線城市成「新用戶池」。 並撕去大量過時標籤,綜合、多元的平臺生態已經成型。

今年快手開啟了「後K3」時代的任務,尋找增量用戶,擴展內容生態,繼續引入機構媒體、MCN,開拓長尾精品內容,用產品矩陣獲取更多用戶,夯實加速直播電商。

快手要做的早已跳出了下沉兩個字的範疇,另一個角度是基於「短視頻+直播」,用直播賦能,從廣度和深度上延長產業鏈條,與產業鏈結合,在醫療、教育、文旅、演出、電商等行業,履行「直播+產業」新模式,探索更多「直播+」。

趣頭條:梳理健康結構+黏住用戶

新興市場裡求盈虧平衡

作為在下沉市場起家的產品,趣頭條自然還是堅守這條戰線,不過在趣頭條口中叫「新興市場」。

根據官方數據,趣頭條70%的用戶來自於下沉市場,60%的用戶是女性,年齡中位數在40歲左右。但是並不代表下沉用戶多就可以高枕無憂。

趣頭條2019財年總營收55.7億,同比增長逾8成。同時年內淨虧損26.9億,同比擴大近4成。用戶數據方面,第四季度綜合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1.38億,綜合平均日活躍用戶達到4570萬,同比增長47.8%,對於一家依靠廣告營收的產品來說,活躍數還有增長空間。

因此趣頭條稱要不斷提昇平臺健康度,進一步優化公司內部的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更好的營收結構。同時需要獲取用戶,並利用高黏性的產品留住用戶,進而影響用戶和商家,從而獲取收入。

目前,趣頭條正在不斷拓展內容形式:網文、視頻、直播、遊戲等。公司稱將80%的精力和資源放在以趣頭條、米讀為代表的主產品上,持續提升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度,逐步完善內容生態;餘下20%則主攻以遊戲、直播為代表的創新業務,在豐富用戶娛樂內容體驗的同時,優化營收結構。

一頭是健康的營收結構,一頭是想牢牢抓住用戶。在穩住廣告收入的基本盤之上,不斷布局新領域,以更大範圍覆蓋用戶並挖掘C端變現價值。希望趣頭條CEO譚思亮口中的「今年下半年實現盈虧平衡」能夠實現。

一個Q還在深耕下沉

輕鬆籌三級火箭,全面發力

4月13日,輕鬆籌發布的《輕鬆籌2020愛心報告》顯示,四線及四線以下城市因病致貧情況突出,發起籌款佔比達50%;同時,四線及四線以下城市捐款佔比31%,超越一二三線城市列第一。

數據表明,輕鬆籌在下沉市場已經積澱了廣泛而深厚的影響力,自輕鬆籌成立以來,便將眾籌救助的覆蓋面不斷擴大下沉,不斷改善三四線城市及廣大農村地區重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生存處境。

在年齡層面,20到39歲的青年人群成為了愛心捐款的主力人群。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80、90後們已經開始勇於承擔自己身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00後以「後起之秀」之勢逐漸發揮出自身的力量,佔到捐款總人數的7%。

說明除了「下沉力」,「年輕力」也開始浮現出來。很快,隨著00後經濟獨立進而成為經濟建設主力,他們都值得被網際網路行業所關注。

報告顯示,自成立至今,輕鬆籌已為6億用戶累計傳遞善與愛20億次,成為了全球捐款次數最多網際網路平臺。

這背後卻是三級火箭戰略在顯效。在不斷縱深的下沉用戶基礎上,依靠社交為主要手段,輕鬆集團已經構建了從大病救助到網絡互助,再到在線保險,三者緊密相連,健康服務體系的「三級火箭」戰略也成為實現高增長的核心動力。

首先是通過輕鬆籌,建立用戶基礎。輕鬆籌首創的「大病眾籌」模式,以微信為接口加入了微信和QQ的騰訊生態體系,為下沉市場群眾提供及時便捷的健康救助資金。在熟人社交的加持下,輕鬆籌的「大病眾籌」模式在下沉市場人口中建立了有溫度、有信任度、有忠誠度的深厚關係鏈。此外,輕鬆籌還實現了對愛心用戶日積月累的風險教育,培養其強烈的健康保障需求;

其次,通過輕鬆互助業務聚合相同屬性的會員,以互幫互助的機制讓成員共同承擔風險,獲得進一步的高價值健康數據以及更為優化的精算模型;

最後,憑藉著用戶積累、風險教育以及精算模型的高度完善,輕鬆保保險,為用戶定製符合需求的保險保障產品。輕鬆集團至此完成業務上的三級火箭,為自己帶來流量的轉化,對用戶送去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去年升級為輕鬆集團後,旗下已經包括輕鬆公益、輕鬆互助、輕鬆籌、輕鬆保、輕鬆健康五大業務板塊。

據悉,幾天後,4.19-4.30日輕鬆保旗下嚴選品牌將亮相,並將舉辦保險行業首個超級品牌日。

其實這也給行業以借鑑意義,從挖掘流量入口,到找到變現之路。有流量、再解決現金流,再去發展更多解決用戶需求的業務。

由此可以發現,除了輕鬆籌繼續深耕下沉市場,發掘「年輕力」等新的增長力,其他幾家至少一半都將精力轉向了上升市場、直播帶貨、娛樂綜合等。

下沉界的四大天王由此逐漸分道揚鑣。

PKQQ之後是什麼?

隨著四大天王PKQQ方向逐漸不同,發展場景也會產生新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淘寶等巨頭也在近期推出了「特價版」,目標也瞄準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火山小視頻與抖音合併,拼合成一個完整的視頻用戶群體;京東也在去年9月推出專門針對三至五線城市下沉市場用戶的APP......

由此看來,當下沉市場的「魅力」依然不可小覷,從人口規模上看,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地區共有約10億人。

從消費能力上來看,一二線城市用戶高消費的群體比例比較高,但日常生活成本較高,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們的購買力。而三四線城市用戶生活壓力較小,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強。

但是,下沉已經從口號、獲取用戶,轉變為如何切切實實轉化為購買、提高客單價、流量變現。成為了手段,而不是目的。

各家產品將逐漸不再強調用戶來源城市的高線或低線與否,能增量就是「好貓」。由此演變出不同提高用戶黏性、提高轉化率的場景,各家公司會相互滲透,展開全域用戶量的爭奪,未來可能用相同維度的KPI。

這次疫情的影響可能持續一年或更久,讓用戶需求、供應鏈等有很大轉變。

滴滴能不能送外賣?美團能不能買手機?快手能不能訂餐?旅遊公司都在疫情下開賣化妝品了。

網際網路博弈中,不論是選擇繼續下沉還是開始「上升」,所有組合的產生都是市場用戶的需求釋放,未來,下沉市場是什麼格局,不知道又會出現什麼類似PKQQ的組合?

相關焦點

  • 淘寶、京東、拼多多下沉「肉搏」
    鯨商(ID:bizwhale)原創作者 | 鄭瑞龍編輯 | 李清樂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眼中,下沉市場「熱土」裡埋藏著挖不完的金子。前提是要砸下重金去攻城略地。一元包郵、新人紅包、百億補貼等花樣玩法,吸引無數「想薅羊毛」的商家和用戶湧入新平臺。
  • 騰訊聯手京東發力下沉市場,拼多多怎麼辦?
    才決定改走投資路線,騰訊一口氣投資了京東、唯品會與拼多多,基本上把能投資的電商公司都給投了。前些日,京東與騰訊的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京東與騰訊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後,將利用微信一級入口及微信市場海量用戶等資源,打造區別於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這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京東與騰訊開始發力下沉市場,說直白一點,那就是要抓住4、5線的用戶群體。
  • 拼多多產品分析 | 下沉市場破局和發展
    編輯導語:拼多多主打下沉市場,以「拼」和「百億補貼」出名,平臺通過滿減、秒殺、轉發、砍價等等方式刺激用戶消費,同時促成裂變;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拼多多的詳細分析,以及下沉市場的破局和發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拼多多 VS 淘寶京東,從下沉向上遊發展
    拼多多抓住下沉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從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殺出一條路,野蠻生長實現崛起。作者對其進行了分析,比對淘寶和京東,來看拼多多為什麼能夠成功。選擇理由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下沉市場作為最後一個增長點,拼多多是最早利用這個增長點做到跟淘寶、京東一個量級,與他們三足鼎立的一家電商企業,筆者此次分析也是想更多的了解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二、競品選擇1.
  • 三大電商巨頭競爭地下沉市場,那麼入駐拼多多要什麼資質
    眾所周知,阿里和蘇寧早就已經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阿里擁有線上大數據和平臺優勢,蘇寧有線下物流和售後的優勢,強強聯合奠定了阿里國內電商一哥的超強地位,而國美和拼多多會在線上和線下全面推進合作,以此對抗阿里和蘇寧的同盟。貓店俠認為低線市場成為新增用戶加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依然會是拼多多、京東、阿里三大電商巨頭競爭的主要陣地。
  • 京東7億美金投資興盛優選:下沉市場與阻擊對手
    有行業人士指出,早前,外界一直盛傳拼多多和美團正在與興盛優選洽談投資或者收購事宜,雖然興盛對此進行了否認,但據知情人士透露,作為興盛的早期投資人之一——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徐新此前一直在「遊說」美團抓緊做大社區團購,並曾嘗試過讓美團與興盛接觸。
  • 上海在線新經濟領跑「下沉」路
    帶它走這條「下沉」路的,是上海社群電商餉店。此外,滬上拼多多、趣頭條等在線新經濟企業近年下沉業務比重都達70%以上,在深耕縣城生意中「撿漏」了被網際網路巨頭忽略的萬億元規模市場。捕捉三四五線城市消費需求QuestMobile報告顯示,我國有6億下沉市場消費群體,但他們的消費畫像區別於北上廣。
  • 「多美」 CP官宣,拼多多聯手國美零售意義何在?
    然而,在步入電商快車的關鍵時刻,國美家電卻錯失了車票,從此輝煌不再。星圖數據監測到,2019年國美電器在線上市場的份額已不足1%。根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線下渠道為家電市場主力,其中蘇寧份額為17.9%,國美居於第二,佔比8.5%」。
  • 內憂未解,強敵突襲,拼多多還能拼多多嗎?
    一方面,業務驅動力不足,增速放緩,已經在8月發布的財報中顯露無疑,市場正擔憂拼多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以阿里、京東、蘇寧、美團為代表的業界巨頭也開始向拼多多賴以生存的下沉市場發力,尤其是阿里系新業務淘寶特價版,正以「一元更香節」與拼多多核心競爭力展開正面對壘。不僅如此,戴森、騰訊Switch等品牌廠商的抵制,白牌廠家的遠離,正讓拼多多越來越沒有朋友。
  • 品牌加速擁抱拼多多,是一場新「家電下鄉」
    加之近年來不斷充分競爭的市場讓品牌家電的價格不再高不可攀,同時伴隨物流行業的日益成熟,使得下沉市場的用戶能夠更輕鬆的體驗到品牌家電帶來的品質生活。在這些因素的疊加下,「五環外」的需求爆發了。過去的十年時間,並不是「五環內」的阿里、京東們不重視下沉市場這座金礦,而是用過往的傳統模式很難在這塊市場有所斬獲。
  • 淘寶特價版MAU破7000萬,下沉市場「黑馬」寶座或將易主
    一方面,拼多多攜5年的沉澱,縱使被微信「斷奶」,獨立APP的MAU仍達到了數億,還可以通過小程序,拼單玩法、砍價玩法等手段在微信上持續的「激活」流量。另一方面,微信「轉身」去大力扶持京東旗下的京喜,有意扶持第二個「拼多多」,還把微信-發現-購物這樣的一級入口對其開放。相比它們,淘寶特價版缺一個可以源源不斷「輸血」的流量巨擘為後盾。
  • 下沉市場的戀愛社交PK,伊對獨角獸基因盡顯
    憑藉低價等標籤吸引了眾多的邊緣電商用戶,拼多多產生了巨大的流量價值。受疫情影響,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外地人們不得不減少流動,下沉市場的用戶習慣被進一步培養。以微信、QQ為代表的社交;以今日頭條、趣頭條為代表的資訊;以抖音、快手、QQ音樂為代表的娛樂是下沉用戶最常用的應用類型,下沉市場的三大巨頭為「PKQ」,即,趣頭條、拼多多、快手牢牢的佔據著三四線市場的用戶人群
  • 產業帶之爭再起,淘寶特價版VS拼多多,你pick誰?
    在新消費時代裡,大眾更加追求物美價廉的產品,低價已不再是收割消費者信任的利器。從聚焦於下沉市場的平臺發展路徑來看,不論是京喜、拼多多還是蘇寧、淘寶特價版,最後都在C2M的模式下匯合。這也側面說明了,在下沉市場裡,由工廠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短路經濟」最為合適。
  • 騰訊上線「小鵝拼拼」,對標拼多多?
    首頁每個商品展示版塊中,上方是由買家以文字配圖推薦的好物商品,下方會顯示商品的價格和拼購數目。產品形態吸取了種草社區「小紅書」和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兩種平臺的核心優勢。點擊「去拼單」,即可進入商品頁。商品頁會介紹商品的作用、價格,再配以宣傳圖、實物圖等,其次會在商品圖片右上方滾動顯示其他用戶的購買情況,藉此吸引用戶購買。
  • 電商逆戰:京東下鄉,拼多多進城
    與拼多多類似,京喜以拼購業務為基礎,藉以微信等社交平臺,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不過,京喜的選品獨立於京東主站之外。幾個月後,京東再次加碼,推出京東極速版。通過大數據了解下沉用戶需求,精選出低價優質商品「特供」給用戶,並通過籤到、抽獎、做任務領金幣等互動方式迎合下沉用戶偏好。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觸及下沉市場用戶,促進拉新效果,京東看上了另一個下沉用戶流量窪地——快手。
  • 拼多多突襲支付寶
    拼多多2020年第三季度的年度GMV為14576億元,接近1.5萬億的商品成交總額,對應著一筆不菲的支付費用。拼多多自成立就以滲透供應鏈見長,不論農產品的供應鏈環節,還是其上遊新農人、農業合作社模式,都少不了穩定的金融支持。進入2020年,拼多多開始快速推動金融布局。
  • 電商平臺:阿里、京東與拼多多的絞肉機大戰
    五六年前,阿里遭遇京東挑戰時,還試圖守住自己對「雙十一」這個購物節的唯一解釋權,同時也希望擺脫壟斷嫌疑的標籤;而在過去的一年裡,拼多多引領、阿里京東跟進的「百億補貼」,就沒人還在拘泥於誰才是這個更為直白概念的發明者――大家心照不宣地在低線城市和縣域裡攻城略地,並互相「搭便車」做推廣。與其去糾結似有若無的文案包裝創新,不如真刀真槍在同類業務上貼身肉搏。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拼多多: 以拼團業務起家,在農產品經營上具有豐富資源積累;此外,拼多多主要位於下沉市場的用戶群體也與社區團購主戰場高度契合。   滴滴:跨界入行,依靠補貼取得先發優勢,長期生鮮經營競爭力仍待觀察。另一方面,以美團優選(美團旗下)、多多買菜(拼多多旗下)、橙心優選(滴滴旗下)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玩家,擁有明顯的流量以及資金優勢,同時在先前的外賣、打車等行業大戰中積累了豐富的地推、組織等經驗。
  • 「狙擊」拼多多 淘寶特價版出道
    圍繞產業帶和下沉市場,電商巨頭們將要掀起新一輪的較量。3月26日,「雪藏」兩年的淘寶特價版App正式上線,淘寶還藉機發布C2M(客對廠)戰略,大規模做起產業帶生意。一時間,行業自覺將此舉視為淘寶發力,要強攻拼多多佔據上風的下沉市場,並在產業帶的資源爭奪戰上扳回一局。如今,淘寶特價版、拼多多以及京喜間的競爭不再含蓄,三者大有硬碰硬的架勢。
  • 電商「下沉四子」重燃戰火,淘寶特價版、蘇寧拼購、京東京喜和...
    對消費者來說,一元購物或許能薅到羊毛,但對平臺和廠商來說,用戶流量和打開下沉市場才是目的。時下,集齊了電商「下沉四子」——阿里淘寶特價版、蘇寧拼購、京東京喜和拼多多的下沉市場,又空前熱鬧了起來,一場下沉用戶搶奪戰在所難免,下沉市場電商格局或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