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戰投,再迎混改!淄博這家紅色國企擁抱「網際網路+」

2020-12-1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偉宏 趙原雪

山東國企混改正在加速。

12月12日,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華製藥)邁出國企混改的堅實一步:聯合投資1億元成立以打通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鏈為目標的山東新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華健康)。

這是新華製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又一次嘗試。對此,山東國企圈一觀察人士認為,這不僅意味著這家老牌紅色國企正式向「網際網路+」發起全面衝鋒,同時其引進三家民資戰投的做法,也給正在加速推進的山東國企混改增添了一示範性案例。

新華健康面世

新華製藥的引資戰投參與國企混改的路徑,現在看來,十分清晰。

這些在12月12日上午四樓會議室內新華健康的創立儀式上得以佐證。

現場,在政、商、媒等三界人士的見證下,隨著啟動杆緩緩壓下,宣告了新華健康正式成立。

這也意味著,作為新華製藥首次嘗試打造的網際網路+公司——新華健康,在「雙十二」線上購物狂歡節這日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事實上,一切早在12月7日就已顯現。

是日,新華製藥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華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華魯投資)、華啟創聯(淄博)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海南鑫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德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山東新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出資人協議》,各方共同出資人民幣1億元設立新華健康,以打通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鏈,打造為用戶提供優質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服務雲平臺。

同日,新華健康在淄博高新區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1億元,法人為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山東新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同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注意到,新華製藥在上述公告還稱,透過汲取若干投資方在網絡運營的經驗,成立新華健康預期會加快公司的電商業務發展,從而擴大業務規模,提高公司的市場地位。新華健康的成立亦有利於公司持續高品質產品的發展,提升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另外,透過與有經驗的其他投資方合作發展新電商業務,公司也無需在初期發展其新電商業務時投資大量資金。

據悉,新華健康是新華製藥推進網際網路新商業發展模式的重要標誌,也是公司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的又一成果。

數據顯示:作為新華製藥首次嘗試打造的網際網路+公司,該公司除前述5大股東入股,合作廠商30餘家。

對此,新華製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代銘表示:「公司抓住國家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健康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對電商業務這一板塊進行大膽改革,這是公司落實國企改革行動方案的一次大膽嘗試。這一改革創新舉措,必將為新華製藥『十四五』大發展增添新的動力與活力,為網際網路健康產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電商,一場長達5年的布局

新華健康的面世不僅意味著這家老牌紅色國企正式向「網際網路+」發起全面衝鋒,同時也表明,那場布局了長達5年的醫藥電商之路就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時間撥回至2015年。

彼時,在淄博當地政府和母公司華魯集團的支持下,新華製藥決策層開始布局醫藥電商頂層設計並按規劃推進。他們希望,通過抓住網際網路發展機遇,利用新華品牌及產業供應鏈優勢,實現了電商指數級增長。

當時,業內有聲音稱,作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國有製藥企業之一,新華製藥或是最早試水電商的先行者。

5年來,新華製藥在電商領域的步步為營。

2015年,新華製藥打造實體店「創客」,藉助旗下新華大藥店擁有的60家實體連鎖門店和龐大的會員群體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資源整合;

2016年3月,新華製藥與京東、淄博市衛生健康委共同籤署「健康城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淄博市公立醫院範圍內,建設「淄博市醫療處方流轉信息平臺」,實施處方藥電子商務試點項目;同年,新華製藥與同仁堂國際籤署跨境電商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出一站式網際網路醫療+O2O跨境的閉環整體解決方案;

2017年,新華製藥電子商務部正式組建成立,新華醫藥電商創新園正式投入使用;同年,新華製藥繼續主動出擊,直赴亞馬遜中國總部對接,經過多輪磋商,8月初完成與亞馬遜中國區新品上線直供的第一筆訂單,雙方還約定後續將逐步推進更多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這也是新華製藥電商打開全球市場的新開始;

2018年,新華製藥與阿里巴巴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銷售、大企業採購平臺、網際網路+醫藥、新零售無人店模式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2019年-2020年,新華製藥先後和淄博市中心醫院和淄博市婦幼保健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中,合作的主題仍是網際網路……

不僅如此,今年1月份召開的山東省兩會上,新華製藥董事長、黨委書記張代銘曾透露,新華製藥電商新業態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63%,接下來,公司將提升拉長產業鏈,實施新發展模式拉動,在實現全產業鏈掌控的基礎上,向產業鏈高端加快邁進。

11個月之後,新華製藥發布前述一紙公告,新華健康正式成立。

數字之光的背後

5年布局,夢想成真。

深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領域的新華製藥已與阿里、京東、拼多多、平安好醫生等開展了戰略合作,成為拜耳、QUINLIVAN、博士倫等產品總代理,並與淄博市中心醫院、淄博第一醫院等淄博主要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春雨醫生等醫療單位合作建設網上診療平臺……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

統計顯示:被淄博市醫保局指定為醫保在線支付試點合作單位的新華製藥在遠程診療、處方流轉及在線醫保支付、全線零售、跨境電商等業務方面全面突破,今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5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85%,已成為新華製藥的重要業務板塊。「這背後是這家老牌紅色國企的不斷創新。」前述這名觀察人士認為。

事實上,成立77年來,新華製藥的創新步伐一直未停。

公開資料顯示:新華製藥這家紅色國企的歷史可追溯至1943年,1993 年由山東新華製藥廠改制設立。1996年12 月,公司以香港為上市地點,公開發行H 股股票。1997 年7月公司以深圳為上市地點,公開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A 股股票。1998 年11月經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准後,轉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9月經批准增發A 股普通股票3000萬股,同時減持國有股300 萬股……

經過77年的發展,特別是「十三五」期間,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創新為先導的新華製藥,以國際化視野,實施科技創新驅動、重點項目帶動、新模式拉動、高端人才相互促進的「四驅聯動」,連續6年發展創歷史新高,形成了以五個產業園區和三大產業板塊相互支撐的產業鏈綜合優勢;以提質增效為核心的基礎管理優勢;以創新為驅動的科技研發優勢;以紅色基因與社會責任為代表的形象品牌優勢……

自2015年以來,新華製藥主要經濟指標,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公司年出口創匯3億美元,年生產能力化學原料藥4萬噸、固體製劑280億片、小容量注射劑10億支,擁有藥品批准文號400餘個,在產製劑產品150多個,涵蓋了解熱鎮痛、心腦血管、消化系統、糖尿病類等12大類治療藥物領域,主導原料藥產品布洛芬系列、阿司匹林系列、多巴系列年生產能力在世界市場舉足輕重。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這家和共和國相伴的國企創新不止存在直接聯繫。創新為基,77年來,新華製藥過往的每一步都準確地踏在了歷史每一個重要節點上。這次依然。

畢竟,在張代銘等人看來,網際網路裹挾時代大潮傾瀉而下的當前,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已經佔據風口。

這是一個全新的機遇期。特別是今年以來,疫情下,國家對網際網路醫療產業發展空前重視,各項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被突破,關鍵節點被打通……

這是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發展「春天」。

新華製藥順時代之勢,迎網際網路大潮中,新華健康就此誕生。對此,賀同慶表示,作為全球重要的解熱鎮痛藥生產出口基地、國內重要的心血管藥物、消化道藥物以及神經系統藥物的生產基地,新華健康的創立對新華醫藥來說,是「老樹發新芽」,「新公司成立後,將全面承接新華製藥在網際網路+醫療、網際網路+醫藥等相關領域的所有業務,我們將致力於把公司打造成一家在網際網路大健康領域快速發展的投資企業,一家高成長型、高價值,能給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精準網際網路服務的高科技公司。」

國企混改之力

眾所周知,2020年是國企改革的關鍵之年,一系列指引的政策出臺,讓國企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熱詞。

期間,監管層更是數次表態將混改作為這一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而混改中,引進戰投是關鍵中的關鍵,新華製藥這次混改也不例外。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新華健康的股東方共有5名,分別為新華製藥、華魯投資、華啟創聯、海南鑫壘和北京德而信,股份佔比分別為49.00%、6.00%、20.00%、20.00%和5.00%。

這表明,除新華製藥本身和「老東家」華魯集團外,其他3家均為新引入的民間資本。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梳理發現,這3家民營資本儘管名字不同,業務涉獵範圍有異,但其共性均是有志於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領域發力,並具有非常好的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

這與新華製藥不謀而合。

對此,賀同慶表示,隨著業務發展,他們明確感覺到,如果僅僅依靠自己,從現有資源看,在發展上還是有一些制約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開始不斷思考未來該怎麼走,「當時我們考慮從三個角度借力,戰略合作者,有明顯網際網路優勢的引流企業,和跨境電商。通過把合作單位的資本優勢、網絡優勢、資源優勢以及平臺優勢有機結合,從而打造未來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看來,這一想法已經變為現實。

事實上,作為全省最早開展國企改革的試點省屬企業之一,在此之前,新華製藥已做過國企改革嘗試。

其中,2017年,新華製藥就曾通過資本市場定向增發,成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等。據介紹,這一舉措不僅使得員工潛力和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如今,距離上次員工持股計劃實施3年後,更大的改革動作顯現。

談到此次新華健康的成立,張代銘表示,根據省國資委要求,按照華魯控股集團2020年『倒計時』改革重點任務攻堅行動方案,公司以電子商務業務為基礎,引入具有平臺優勢、運營優勢、資源優勢的社會資本及職業經理人團隊共同出資創立新華健康,「這是公司落實國企改革行動方案的一次大膽嘗試。」

這是新華製藥基於未來合作模式的開放視野,顯示出這一紅色國企在國企混改中的責任與擔當。「未來,我們還要引進更多社會資本,使新華健康在網際網路健康領域做的更大更強。」 賀同慶表示。

相信通過這些動作,未來,在新華健康這一強大平臺上,合作各方將優勢互補,強強合作,最終結出合作共贏的豐碩成果。

相關焦點

  • 年內多家國企混改採用 「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
    《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其大股東或全資子公司採用「引入戰投並同步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進行混改。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共有18家國有上市公司發布19單員工持股計劃,其中11單實施完成。
  • 年內多家國企混改採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
    《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其大股東或全資子公司採用「引入戰投並同步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進行混改。另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共有18家國有上市公司發布19單員工持股計劃,其中11單實施完成。
  • 天津市國資國企混改再添一例 百利電氣控股股東整體轉讓引戰投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天津市國資國企混改再添一例 百利電氣控股股東整體轉讓引戰投⊙記者 祁豆豆 ○編輯 祝建華天津市國資國企混改駛入快車道。繼去年11月重啟混合所有制改革事宜後,百利電氣7月29日晚透露控股股東混改最新進展,公司間接控股股東百利裝備集團擬以公開選擇受讓方的方式將持有的液壓集團(百利電氣控股股東)100%股權整體轉讓,擬引入戰略投資者,由此可能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據記者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天津市國資委旗下已有7家上市公司陸續在控股股東層面啟動混改事宜。
  • 打響青島國企混改「第一槍」!雙星集團擬打造「千億」級規模企業
    改革對雙星來說並不陌生,從智慧轉型到控股韓國錦湖輪胎再到此次混改,回顧雙星二次創業以來的發展歷程,這家老牌企業不斷創新突破。按照相關規定,雙星集團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需履行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徵集戰略投資者等程序。此次劃轉前,雙星集團持有公司股份2.150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5.96%。
  • 東航打頭陣,國企混改再次吹響集結號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國企混改成為市場關注熱點。借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落地,國企混改聲浪和力度熱度達到一個新高點。第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經下發:混改依舊是熱議重點國企改革重要裡程碑《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已經下發,國企改革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 國企混改的好處
    國企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民間(非官方)的資本,使得國企變成多方持股,但還是國家控股主導的企業,來參與市場競爭。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是為了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為企業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能夠培養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治理體系國企混改的好處1、增加企業資質、背景2、 增加民眾信賴
  • 六部門「點名」鼓勵民企參與國企混改
    「這體現了有序推進混改是實現民企、國企雙贏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彰顯了中央深化推進混改的決心。」混改一直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意義在於民企和國企優勢互補,因此吸引和鼓勵民營企業的積極參與,是國企混改順利推進的關鍵因素之一。《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已陸續出臺多項護航政策,大力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
  • 重磅| 天津這些國企公布混改計劃!
    2020年是天津國企改革的「決勝之年」。據悉,2020年津誠資本將推動北方國際、利和集團、住宅集團、市政集團等9家市管集團及一商投資下屬6家企業混改工作。津誠資本是我市負責推動國企混改的5個平臺公司之一。
  • 國企混改「九維診斷評估」方法詳解
    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伴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企混改進入了全面深化新階段。、引進非公有資本投資者、推進企業運營機制改革。」我們需要對每家企業適用政策範圍進行框定;比如要判定企業業務的特點是主業突出還是多元並舉,是一個新興領域還是傳統業務,是戰略輔助還是核心資產,針對不同的業務定位需要確定不同的混改策略;再比如企業在集團產業鏈中的位置,以及與集團兄弟單位的關聯交易情況如何,根據集團價值最大化原則判定是否需要混改等等。
  • 閃電深1度|「混改」進入「倒計時」,看山東如何打贏國企改革攻堅戰
    山東交運集團同樣是山東國企混改的先行者。2017年9月22日,山東交運集團新一輪混改圓滿結束,成為山東首家混改成功的省級國企。非公資本為兩家國企注入了巨大活力。國企混改的「山東經驗」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謂國企改革的「牛鼻子」。從企業層面來看,山東國企的混改路徑主要有3種:整體或核心子公司上市、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及開展員工持股。其中,「引進戰略投資者」被擺在優先位置。
  • 難點:國企混改診斷評估,有什麼好方法?
    來源:槓桿遊戲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編輯|億億伴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企混改進入了全面深化新階段。、引進非公有資本投資者、推進企業運營機制改革。」簡單理解,混改可研就是要對一家國企究竟適不適合混改、適合怎樣的混改進行分析判斷,得到客觀的結論。不得不說,這個事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在全面深化混改的2020-2022年,可行性研究這個混改政策要求應該如何開展、如何實現?知本諮詢認為從集團公司開始,自上而下系統性推動對下屬企業進行混改診斷評估就是一種很好的落地形式。
  • 混改難點:重資產經營困難型國企,4種關鍵路徑設計
    初期,參與混改的往往都是國企中的優質資產,俗話講「靚女先嫁」,把最有發展前景、最有競爭力的業務先行混改。這部分業務對潛在投資者是有吸引力的,混改成功的概率較大。 隨後,參與混改的主體很多都是企業的現有主業,即把當前主要業務拿出來混改,通過主營業務股權多元化與市場化機制的引入,激活主業的活力。
  • 天津國企大尺度混改受追捧概念股紛紛大漲 下一家是誰?
    來源:上海證券報 股價創出年內新高,大股東層面混改進入關鍵環節——機會總是留給善於提前布局大尺度改革的人。這一次說的是天津國資混改。這個領域,15日晚間傳來最新利好,天藥集團要動真格了! 中環集團擬不低於110億元轉讓天津國資混改,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系統而大手筆地幹活。查詢此前案例可見,比天藥集團的混改更大尺度,更具吸引力的,要數中環集團。
  • 混改重點:國企中長期激勵實操,明華電力、上海建工怎麼做?
    其中最主要的政策包括以下三個,涵蓋了國企實施落地中長期激勵的大部分領域。製圖|知本諮詢國企混改研究院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國家的政策給國企提供了豐富的激勵工具,十八般兵器都具備,但是在這個兵器庫裡,每家企業到底如何選擇自己最適用的那個呢?
  • 國企搞混改,民企搞什麼?
    其次,民企參與混改後,自身就相當於有了國企背景,在當前的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中,國企的社會信譽非常高,民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民眾信賴,這將有助於民企後續生產經營和市場融資。 最後,參與混改後,民企將可享受到國企的許多資源,如更低的原材料購買成本,更穩定的產業鏈、銷售鏈,這對於民企自身做大做強而言非常關鍵。 民營企業可通過哪些路徑參與國企混改?
  • 天津又一國企完成混改!
    天津又一國企完成混改!7月16日,渤海銀行在總部天津通過網絡連線方式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標誌著天津國企混改在資本市場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這也是我市第16家混改成功的市管企業。本次渤海銀行股份發售價為每股4.8港元,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34.70億港元,成為今年以來國內銀行的首個IPO項目。渤海銀行擬將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補充資本金,以促進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 2020 年國企改革或再迎加速 三大主線掘金潛力牛股
    截至2019 年 11 月,此輪國企改革已形成「1+N」頂層框架體系,實施了四項行動、十項行動、「雙百行動」等改革試點,取得了聯通混改、「南北船」合併等成功經驗。2019 年 11 月,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提出「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提步加速。我們認為,未來國企改革仍有看點。  2020 年國企改革再迎加速。
  • 十大創新獎:物產中大:為混改國企清廉建設先行一步
    在從「混改1.0」人人持股、到「混改2.0」骨幹持股、再到「混改3.0」員工動態持股的推進過程中,全面實施「混改國企清廉促發展機制建設」,明確總體要求、原則、路徑和載體,開展「十大重點項目」試點,形成了一攬子成果。其中「股份動態調整機制」明確了因違規違紀違法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將視情節減少或取消股權認購額度、調減或全部清退原持有股份等規定。
  • 經濟參考報:68年老牌國企在混改中「涅槃重生」-國務院國有資產...
    天津建工集團副總經理谷永革介紹,根據混改要求,天津市國資委確定了以2017年5月31日為時點,對天津建工集團所有控股及在投企業進行整體清產核資及審計評估。 作為一家擁有68年歷史的老國企,天津建工集團的歷史遺留問題很多,混改需要重新盤點資產,既不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又要經得起評判,具備公正價值,才能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 柳工控股股東混改落地:引入7家戰投募資超34億、外部投資者持股...
    柳工集團的混改邁出了關鍵一步。柳工在公告中披露,經初步測算,本次混改增資擴股暨股權轉讓項目共計募集資金約34.15億元,佔柳工有限股權比例不高於49%。《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混改遴選的7家戰略投資者中,有6家為央企背景或國家級基金。同時,這也只是柳工有限混改的第一步,按此前說法,「柳工有限混改完以後,集團的股權比例會下降到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