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科考隊去南極要乘破冰船,而不具備破冰能力的遊輪也能抵達?

2020-12-15 大美西部

南極旅遊成為時下旅遊界的熱點,各大平臺知名博主都推出自己南極之行的奇趣見聞,也為後來者規劃好了出行路線、話費標準以及旅行注意事項等。

2020年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爆發、蝗災肆虐、火災水災沙塵等自然災害不斷,而前不久南極也測出超越20度高溫的歷史記錄。

南極

隨著南極旅遊熱的興起,不少環保人士呼籲:難道連最後一片淨土都不留給子孫後代嗎?這種聲音是合理的,同時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有幾個問題我們必須得思考關注一下。

科考站

1.去南極科考或者旅遊是否會破壞環境?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南極公約》如何限制人的行動軌跡和活動方式,不管旅遊博主說的如何天花亂墜,只要人踏足一片未被開發的自然生態中,且不管你目的如何,無論科考或者旅遊勢必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破壞,且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

南極冰川

南極是一片陸地,與6大洲共同組成了地球的陸地板塊,在南極的科考探險無外乎三個方面:氣象觀測、生物研究和礦床探尋。南極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地區或者國家,所以進入南極的主體都是為自己爭取未來世界的發言權,當然也帶著一丟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極晝

2.南極冰川消融真的會釋放史前病毒嗎?

這種擔憂不是危言聳聽,但也不必過分擔憂。隨著南極20度高溫的出現,很多人擔心冰川消融會釋放史前病毒。長久冰封的病毒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並未可知,感染宿主、致病性等問題還有待研究。

大陸

人類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對於病毒,一方面只要給科學家充分的時間,可研製出相應的疫苗;另一方面冰川消融病毒復活並非朝夕之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類也需自知創造條件去延緩這個過程的時間,已尋求更多的方法去應對病毒。

冰川

3.為何科考隊去南極要乘破冰船,而不具備破冰能力的遊輪卻能輕鬆抵達?

南極一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個科學概念,南極是一個泛稱,而我們普通人對南極的印象只是一個南極點。南極可指:南極洲、南極大陸和南極點等,對此我們借用「沃勒斯坦世界體系」來理解南極這個概念,即「中心-板邊緣-邊緣」。

雪山

南緯66°33′以南即可成為南極,大多數人到達的僅是針對遊客開放的「邊緣」地帶,比如南極半島裸露的巖石、南大洋上漂浮的冰塊並不全是冰川消融的結果,只是尚未抵達南極的「中心」地帶。而科考人員則要面對地形地勢更為複雜的區域,所以就需要設備齊全的破冰船甚至核動力破冰船了。

崑崙站
企鵝

4.如果此生去不了南極你是否會覺得遺憾?

隨著人類活動更為頻繁,南極的生態環境將會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普通遊客到達南極的條件將變得更為苛刻,甚至禁止遊客踏足。

亦或許南極環境遭到破壞,昔日風光不再,就如我國的九寨溝一樣,你有是否會覺得遺憾?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浩蕩萬裡,《地球之極·侶行:破冰船南極行》詮釋極致...
    近幾年來,東南衛視與侶行夫婦合力打造《地球之極·侶行》系列節目,去往世界上最難抵達的「極地」,努力為地球製作一本最美的「影像百科全書」,這一次的「破冰船南極行」無疑將成為其中最重要的章節之一。張昕宇表示,在南極這片冰封大陸下,埋藏著地球數百萬年的秘密,蘊藏著數不盡的生態系統寶藏,對於這趟南極之行來說,科考佔據100%的分量。為了助力科考工作,破冰船進行了大量的改裝,船尾設置尾坡道A架,起吊重量16噸,絞車可提供4千米深海取樣能力,配備2艘軍用級抗冰工作快艇、1艘軍用級救生艇,搭載了一架貝爾-212直升機和一輛全地形車,保證「海陸空」三棲自由行動。
  • 70後夫妻自駕破冰船無補給航行,抵達南極
    2020年1月16日,歷經5年的籌備,張昕宇梁紅駕駛著「北京號」破冰船,由中國啟航,前往地球的最南端:南極羅斯海。在完成了三個月的無補給極限航行後,侶行夫婦帶領團隊終於克服了無數困難,抵達最遠的地方,並成功返回家鄉。今晚21:20,這趟驚動人心的旅程終於要被搬上螢屏。
  • 中國南極科考隊首次現身B站直播科普 吸引百萬人次觀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6月21日,中國南極科考隊首次現身嗶哩嗶哩B站,就「南極科普日」主題活動進行科普,實現國內網絡直播首次實時連線南極中山站時的一幕,吸引百萬人次觀看。當天,駐守南極200多天的科考隊員,通過屏幕,講述了他們在南極的極限生存體驗和科考研究日常生活。科考隊通過視頻直播,介紹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進展,首艘國產破冰船雪龍2號首探南極,雪龍號和雪龍2號在南極「雙龍聚首」,多項最新科考發現和珍貴畫面公開。
  • 破冰船是如何破冰的?一邊壓一邊懟!硬碰硬的較量
    破冰船的特徵破冰船的設計就像其他船舶一樣,外形和結構還是具有船的功能,但主要任務變成了破冰,為此,就需要一個強大的船體。破冰船的特點是它有著堅固的船頭,船身短而寬,底部首尾上翹,船體有時比船頭更寬,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它能更好的執行破冰任務,開闢出更寬闊的冰道。
  • 波司登相伴中國南極科考隊 讓南極亦能溫暖如春
    今年冬天比以往要來的早一些,甚至要更冷一些。普通禦寒衣物已經難以抵擋寒風。能夠感知四季變遷的我們對突如其來的寒冬都如此手忙腳亂,那麼那些常年身處極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又該怎樣面對呢?好在波司登近日聯合南極科考隊推出了專業保暖系列,Ta的誕生成為南極科考隊的禦寒法寶,成為開展科考工作的有力後盾。
  • 波司登羽絨服攜手中國南極科考隊再戰南極 無懼寒風爭奪鰲頭
    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從上海出發,再次踏上探尋南極之旅。這是中國南極科考隊第37次踏上徵程,此次出發將繼續探索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的答案。南極是一塊神秘大陸,有著很多人們尚未踏足之地。此次,中國南極科考隊依舊擔負著歷史重任。
  • 在南極過個極晝中國年
    臨近南極中山站,雪龍2號破冰開道,一米多厚的堅固冰層被劃開鋒利的口子,從上空看,雪龍2號和雪龍號在茫茫無際的冰原上,由一個點、變成兩個點,由兩個點變成一條線……像極了中國南極科考人的徵程,破冰而行,一往無前。
  • 破冰船如何破冰,看完本文讓你漲見識
    這也是阻礙了船隻的前行,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破冰船就派上了用場。破冰船是一種用來破冰的船隻,不過很多人對它存在疑惑,破冰船是如何進行破冰的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破冰船通常是以柴油作為動力,在海面上行駛時開闢出一條道路,保障船隻的正常行駛,而破冰船破冰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在冰層較厚的時候,利用「衝撞式」來進行破冰。然後利用船隻體重量將冰層壓碎,再倒退一些加大馬為進行撞擊,這樣循環多次就開闢岀一條道路。
  • 波司登溫暖相伴中國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
    則是對再度踏徵程的中國南極科考隊的最好形容。2020年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將踏上第37次科考徵程,而波司登也將再次與之隨行,助力裝備升級,一同探索「純淨之地」。迎接他們的將不止是海雨天風,還有漫天冰雪、能見度低、極度嚴寒等極地極端氣候帶來的嚴酷挑戰。
  • 波司登羽絨服溫暖相伴中國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
    則是對再度踏徵程的中國南極科考隊的最好形容。2020年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將踏上第37次科考徵程,而波司登也將再次與之隨行,助力裝備升級,一同探索「純淨之地」。迎接他們的將不止是海雨天風,還有漫天冰雪、能見度低、極度嚴寒等極地極端氣候帶來的嚴酷挑戰。要知道南極年平均氣溫為-25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94.2攝氏度,暴風呼嘯、嚴寒刺骨,給科考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
  • 波司登化身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禦寒後盾」 實力徵服南極
    今年冬天比以往要來的早一些,甚至要更冷一些。普通禦寒衣物已經難以抵擋寒風。能夠感知四季變遷的我們對突如其來的寒冬都如此手忙腳亂,那麼那些常年身處極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又該怎樣面對呢?
  • 波司登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 頂級戰服無人能敵
    近日,波司登推出專業保暖系列,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第37次南極科考工作。多年來,波司登與三極始終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此次助力,波司登也將專業保暖系列中的「頂配版羽絨服」登峰系列作為南極科考隊隊服,幫助南極科考隊抵禦惡劣環境,助力科考事業的順利進行。
  • 波司登攜手中國南極科考隊踏徵程 徵戰南極絕不後退
    前段時間波司登與中國南極科考隊聯合推出了全新系列——專業保暖系列,通過高潮的製作工藝和保暖技術,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踏上新的徵程。第37次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南極波司登以專業姿態 擔任我國考察隊的「禦寒守護者」自90年代開始,波司登就開始隨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與科考隊出徵南北極。
  • 波司登羽絨服化身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禦寒後盾」 實力徵服南極
    今年冬天比以往要來的早一些,甚至要更冷一些。普通禦寒衣物已經難以抵擋寒風。能夠感知四季變遷的我們對突如其來的寒冬都如此手忙腳亂,那麼那些常年身處極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又該怎樣面對呢?
  • 我國首艘民間科考船從舟山首航南極,掌舵的是一對夫妻
    我國首艘民間科考船從舟山首航南極,掌舵的是一對夫妻 2020-01-16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產萬噸破冰船駛入魔都核心水域,只為紀念這位偉大航海家
    總是在北極、南極等極地進行科考探險的「雪龍」2號破冰科考船這次駛入上海黃浦江水域,是為了參加7月11日中國航海日在國際客運碼頭舉行的開放活動,而中國航海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今年是鄭和下西洋第615周年!
  •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白瀨」號南極科考船和少女們
    不懂裝備,不懂數據,但是一定要前往南極的信念告訴她們,這艘船,就是彼岸的象徵,就是代表著那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劇中作為白瀨號的僅有的幾個鏡頭,順帶一提,小澤淵報瀨的姓名就是源自白瀨號作為一部充滿青春氣息的勵志動畫,《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講述了四個懷揣不同夢想的女孩為了去南極這一共同的目標而走到一起,並通過努力不斷認識彼此,加深友誼,並克服艱難險阻並收穫美好回憶的故事。
  • 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波司登如何用44年成為「中國名片」?
    其中,中國品牌波司登助力本次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以其專業品質提供全方位「溫暖」保障,再次開啟挑戰極寒之旅。 直到80年代初,我國成立了首支南極科考隊,科考隊員們帶著為國爭光的情懷和探索自然極限的使命對南極地區進行氣象、地質、海洋生態等領域的科學探測活動,中國南極科考的篇章才由此開啟,我國在南極問題上有了真正的「話語權」。
  • 能造核動力航母卻造不出破冰船?美國只有2艘,俄羅斯有40多艘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新籤訂了一份關於北極、南極安全戰略的備忘錄,川普希望海岸警備隊論證發展核動力破冰船的可能性。雖然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所有國,但核動力破冰船這種特殊用途船隻一直都沒有得到重點發展,時至今日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海岸警備隊都未裝備過任何一艘核動力破冰船,海岸警備隊僅有的2艘常規動力破冰船還面臨著年久失修瀕臨退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