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龍女具足成佛功德

2020-12-14 劉祖清369

(第一百四十二段)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稀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文殊師利言:有裟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卻住一面,以偈贊曰: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天人所戴仰,龍神鹹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文殊師利」又稱曼殊室利菩薩、妙吉祥菩薩。是佛教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這四大菩薩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又稱法王子。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告訴跋陀波羅說:「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出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剛墮地就能說話,猶如天界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他少年時,就去拜訪諸多的仙人,求出家法,在諸多的婆羅門人中及九十五種諸多的論議師面前,他詞辯無礙,所說之法,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

文殊菩薩的形象一般為天衣天冠,頂結五髻,表佛五智;一手持寶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或手持如意、象徵智慧成就。另一手持經典、代表智慧的思維;駕乘獅子,表示威嚴猛厲、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總之,文殊菩薩成就的智德,是無人能及的。

這時文殊師利菩薩對智積菩薩說:我在大海裡面,以唯一究竟之理,常常宣講《妙法蓮華經》。智積菩薩問文殊菩薩說:《法華經》義理甚深,密藏非常微妙,是諸經中的至寶,曠世稀有,如果有眾生,勤於精進,按《法華經》修行,能迅速證得佛果嗎?

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給你舉個例子,有個名「裟竭羅」的龍王,他有一個女兒,現年八歲,還很年幼,但此女智慧通利,根識條達,善知眾生不同根性和所造諸業,已得佛「陀羅尼」。

「陀羅尼」意譯為總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惡法不起作用。後世則多指長咒而言,意為能總攝憶持。又據《佛地經論》卷五所述:可知陀羅尼是一種記憶法,即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依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總持無量佛法。

正是這位年幼的龍女,已得陀羅尼,對三藏十二部的所有教理,盡皆通達,行解無礙,覺了一切法、明了一切義。對諸佛所說的甚深秘藏,都能全部受持,深入自性本定,了達諸法妙義,於剎那間,發菩提心,得「不退轉」。

「不退轉」在修行佛道的過程中、以開示悟入佛知佛見的功德,入於不退失的地位稱為「不退轉」。「不退轉」有三種含義、即:一、位不退:指修得之大乘菩薩果位不退失。二、行不退:指所行之四攝六度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念不退轉。此三不退配以菩薩之行位,諸宗說法不一,如配以圓教,則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以上為念不退。得此三不退,一不退墮於生死、二不退轉於二乘以下,決定能成佛了。

龍女已得「不退轉」菩薩位,又得「辯才無礙」。「辯才無礙」指佛、菩薩、及一切聖眾等所具有的四種自在無礙辯,即:一、法無礙辯;二、義無礙辯;三、辭無礙辯;四、辯無礙辯。此辯才無礙又譯作四無礙智、四無礙解,為大小乘之通目,用來顯示無礙自在說法教化的德用、具體是:

1、義無礙智:此智知諸法義,了了通達無滯,知世出世間一切法,法法皆入實相義,名義無礙智。

2、法無礙智:此智法名一切義,見一切名相、一切名字,即知一切義,故智慧通達。於諸法名字,分別無滯,又能以是法無礙智,分別三乘而不壞法性,對所說名字語言中,無著無滯,名法無礙智。

3、辭無礙智:此智以語言說名字義,對種種莊嚴以及各種言語都能隨其所應,並盡解其義。所謂一切眾生,多民族各類方言異語等,若一語二語、多語略語,廣語、女語、男語、過去語、未來語、現在語,如是等古今未來之一切語言,皆能各解其義,辯說無礙,使一切聽聞者,都能理解其義,是名辭無礙智。

4、樂說無礙智:菩薩得此智能於一字中、說一切字;一語中說一切語;一法中說一切法。於所說之法,雖有權實之分,但所說的都是一乘真實義,以一乘真實義宣說方便法,所謂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能隨一切眾生根性,為願聞法者,廣而說之,善赴機緣,說法無滯,使聽聞者皆能充滿法喜。菩薩以樂說辯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無量劫,辯說無盡,以大慈心、大悲心,廣大利益一切眾生,對所說之法,沒有一句一義的差錯,故名樂說無礙智。

文殊菩薩說:龍女說法無礙,慈悲攝念眾生,視眾生為赤子,已功德具足,心中念念清淨,演說諸法,微妙廣大,常行慈悲,拔眾生生死之苦、予眾生涅槃之樂,具足仁義、智慧、謙讓,志意和雅。像她這樣已具足智慧行持,能夠很快就成佛了。

智積菩薩說:成佛恐怕沒有那麼快吧!我見釋迦牟尼佛,自無量劫以來,堅持不懈地修難行苦行,逐漸地一點一滴的積功累德,為了求得無上佛道而未曾停歇過。我觀看這三千大千世界,哪怕是只有「芥子」那麼大的一個地方,都是釋迦佛的捨身成道處。

這裡說的「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芥的乾燥成熟種子,直徑1~1.6毫米,種皮深黃色至棕黃色,少數呈紅棕色,很小。常用作極小的比喻。這極小的地方和所有的地方,沒有哪一處不是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時,捨身棄命的地方,他為了普度眾生,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千難萬苦,最後才成就了佛道。

所以,我不相信,一個八歲的龍女,能在「須臾」之間就能成佛,「須臾」約合現在的四十八分鐘。智積菩薩剛說完,龍女忽然出現在他面前,向他行頭面禮,然後住於一邊,而說偈言:

成了佛的人,徹底通達眾生罪業和福業的一切因果相,以般若慧光遍照十方法界,顯現微妙清淨之法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功德福德以莊嚴法身,受到了天界眾生,天龍八部和人類眾生的擁戴和敬仰,所有龍眾和天神都來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敬信宗奉,我聽說,像這種情況就是成就了無上菩提,但是唯有佛才能證知。我現在闡揚大乘佛法,主要是為了度脫在生死苦海中的一切眾生。

相關焦點

  • 《法華經》得見恆沙佛
    佛說:如果想讓自己在學法的道路上舍離「懈怠心」,就應當聽聞《法華經》。這裡說的「懈怠心」是什麼意思呢?懈怠心是心所有法中的大隨煩惱心所之一:懈怠與精進相反,既不修善、也不斷惡,甚而對惡業勤奮。《成唯識論》說:云何懈怠?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
  • 《法華經》舍利弗得成佛授記
    3、具足無上:具足福德功德,故名具足無上。4、智慧無上:得一切種智,故名智慧無上。5、布施無上:成就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故名布施無上。6、解脫無上:解脫生死煩惱、解脫一切知見,故名解脫無上。7、行無上:修行四攝六度、十波羅蜜法,故名行無上。
  • 《法華經》四大名句,句句都是經典,啟人智慧!
    《法華經》又名《妙法蓮華經》,在諸佛經中,有「成佛的法華」的美譽。《法華經》中認為,人人皆能成佛。只是由於每個人,被自己的煩惱所覆蓋,就像自己的衣裡藏有寶珠,但因不知,所以讓自己仍然處於貧窮的地步。此經最殊勝廣大的地方,就是龍女雖然只有八歲,但是聽聞宣說此經後,以女身即身成佛,顯示不可思議境界。證明了《法華經》的廣大功德。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法華經》中的四大名句,這四句,句句都是經典,啟人智慧,讓人隨緣開悟!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 《法華經》多寶如來
    「多寶」如來修行菩薩道的時候,立下了一個大誓願,他說:如果我成了佛,入涅槃後,凡是十方國土中,有說《法華經》處,我所住的這個寶塔,為聽《法華經》的緣故,就會湧現在法會中,為《法華經》作證明,證明經義的真實不虛,並讚嘆、善哉!
  • 《法華經》法華奧秘猶如挖井
    成就四不壞淨者,有巨大的功德,今生增福增慧、來世必生善道,終成佛果。此名「信根」成就。2、精進根:精進者必修「四正勤」、即:一、未生之惡令不生;二、已生之惡令其斷;三、未生之善令其生;四、已生之善令增長。以此四正勤時時警戒自己,勿生懈怠,如此可成就精進根。3、念根:成就「念根」者、當修「四念處」。
  • 《法華經》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舍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獅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
  • 非人哉漫畫:敖烈的胎教很成功,龍女成了兄控,但敖烈的愛卻變了
    敖烈小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擁有了一個妹妹,這讓他非常開心,每天都抱著這個還在蛋裡的妹妹到處跑,連晚上給蛋蓋被子都成了敖烈的工作。而且敖烈還會每天抱著蛋和龍女聊天,給蛋梳頭給蛋餵飯,雖然表現的很蠢萌,但是龍女還是能感受到來自哥哥的愛。
  • 努力依《法華經》修習,就是轉經
    《壇經》記載,六祖弟子法達持誦《法華經》七年,而無法獲得其中的要旨,於是向六祖請教。六祖告訴他說:「努力依法修習,就是轉經。」可見「轉蓮花」就是依照《法華經》的經旨修行。」參禪人修習《法華經》,不計歲月的久遠,可見其默默持誦《蓮經》所下的功夫。
  • 《法華經》文殊菩薩的世間眼
    (第二十三段)【又見諸如來,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或有諸比丘,在於山林中,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又見諸菩薩,深如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
  • 大話降龍:降龍成「家庭教師」,對龍女姐姐實行「一對一」輔導!
    大話降龍:降龍成「家庭教師」,對龍女姐姐實行「一對一」輔導!二郎神與太白老仙就這樣被綁著來到了東海龍宮,把天宮神仙的尊嚴都給丟盡了!兩人的脖子差點讓降龍給夾斷。龍女姐姐在東海龍宮早就等待大家多時了。降龍看到龍女姐姐打扮得如此性感,臉頓時就紅了!太白老仙與二郎神看到龍女姐姐的裝扮,頓時來了興趣。龍女姐姐說出了自己想讓二郎神與太白老仙當家庭教師的事情說了出來,兩人看到龍女姐姐這麼可愛,秒換裝!二郎神更是表示,自己學知識就是為了教別人!太白老仙換了衣服之後也少了一些猥瑣的形象。
  • 非人哉變身:西方龍成金髮美男,龍女像猴子,龍族崩壞開始
    動漫版《非人哉》在大家的期待中又更新了,這一次還是講著西方龍Timmy的故事,當他第一次來到南天門小學的時候,就讓龍女一見鍾情了。但是因為對方的各種神操作,Timmy還以為龍女要和他決鬥呢,回家之後和母親哭訴之後,在母親的建議之下,Timmy化成了人的形態。
  • 《法華經》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
    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淨戒故。此等聞得佛,大喜充遍身,佛知彼心行,故為說大乘。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
  • 天台宗、法華經與彌勒菩薩
    天台宗、法華經與彌勒菩薩天佑在漢傳佛教宗派中,天台宗是我國最先實現本土化的成熟宗派。天台宗本著「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理念,止觀雙修、教觀總持、解行並進;以「大乘止觀方便」指導實修,集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加以整理發展,終成一家之言。尤其「判教思想」,可以視為漢傳佛教的道次第:對整體佛教系統判攝,標誌著漢傳佛教的獨立性和系統性完成,是漢傳佛教發展成熟的標誌。
  • 非人哉:哪吒發燒開火蓮,龍女紅孩兒起爭執,藕霸差點成試驗品
    所以一杯化肥下肚,哪吒直接被促進生長開出了蓮花,不過因為在發燒,所以開出的成了火蓮!說實在的,還有點好看呢!看來龍女也是被嚇了一跳的。 所以哪吒也挺無奈的,還是不能指望不靠譜的龍女,還是自己好好躺著靠譜一點。
  • 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
    後世有人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也有說《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經中之王,網絡上也有過爭論,那麼究竟如何呢?佛有沒有說過哪部經是經王?有的,就是《法華經》,佛在《法華經》裡反覆說到,略摘比較直白的幾處:「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 《法華經》文殊答話說涅槃
    日月燈明佛用了六十個小劫講《法華經》,有人按增減劫計算,約1599萬8000年為一個小劫。用六十個小劫講經,這時間是夠漫長的,但是,如果真要細解《法華經》,講透宇宙奧秘、天地玄機、諸法緣起、法法歸宗,是必須要用這麼長時間的。
  • 降龍俘獲龍女心,什麼是真正的勇者?龍女一句話讓降龍信心大增!
    降龍俘獲龍女心,什麼是真正的勇者?龍女一句話讓降龍信心大增!真實身份降龍騎著海豚帶九頭回到了東海龍宮,龍女遠遠就看出這就是自己的心上人海之勇士,可他一張嘴卻是降龍的聲音,這讓龍女十分不解:海之勇士的真實身份居然是降龍嗎?
  • 英雄聯盟手遊龍女出什麼裝 lol手遊龍女出裝推薦
    在英雄聯盟手遊裡,龍女是一個可以變身的打野,但是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英雄聯盟手遊龍女出什麼裝,那麼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lol手遊龍女出裝推薦。
  • 《法華經》隨喜者得佛授記
    3、瓔珞:「瓔珞」為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項鍊」。形制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妙法蓮華經》記載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珍珠」、玫瑰「寶石」這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可見瓔珞應由世間眾寶所成,有「無量光明」,是高貴的象徵。
  • 你我本自具足
    每個人,本自具足。身體裡沒有我,身體不是我。身心合起來,也沒有我。這就夠了,可是,我們依然搞出了很多方法來。本自具足的事情,迷惑和醒悟就在一念間。人類的主觀和客觀的認知概念,是一個錯覺。本來,我們不是活在肚子裡的自我。就是說,肚子裡面沒有我,肚子外邊也沒有我,肚子,也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