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在古代稱導引術,幾千年來它在增強人類體質和治療疾病上發揮了一定作用。氣功通過「入靜」和冥想(默念)達到包括腦部在內全身鬆弛的目的,故它與冥想(meditation)、瑜伽、坐禪一樣,同屬於防松療法之列。
由於目前形成的氣功流派甚多,而且追求的目的不在於防松,不適當的強調要達到「特殊功能」境界,從而產生偏差「走火入魔」,引起多種形式的精神障礙。
一、氣功偏差概述:指由於氣功操作不當所致精神障礙的現象,表現為思維、情感和行為障礙,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氣功是我國傳統醫學中健身治病的一種方法。通常做法是維持一定體位、姿勢,或做某些動作,使注意集中於某處,沉思、默念、鬆弛,及調節呼吸等,可出現某些自我感覺和體驗。氣功所致精神障礙係指由於氣功操練不當(如每日練習過多),處於氣功態時間過長而不能收功的現象,表現為思維、情感,及行為障礙,並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俗稱「走火入魔」。
二、氣功偏差病因和發病機制
(一)意識改變狀態的發展。氣功鍛鍊一般在氣功師或代理人以及錄音機的引導下進行,最好要求達到「自動發功」的境地,即練功者體驗到一些感知和思維方面的改變,一般理解為進入「特異功能」階段。實際上是超越了氣功只要求達到入靜和全身放鬆的目的,而使練功者在暗示下進入自我誘發的意識改變狀態(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這一狀態是引起精神症狀的基礎。如果練功者不能進入這一狀態,將招致焦慮,從而引起神經症樣表現。處於意識改變狀態時可有感覺和知覺改變,「氣」在體內運行,甚至「氣」可影響外界或者外界的「氣」影響自身。
(二)易感因素。個性素質不全,如神經質,人格障礙,既往曾患有精神疾病。
三、臨床表現
(一)單純軀體型;這種類型僅有與氣功相關的特殊軀體症狀而沒有精神障礙。這種軀體症狀是指患者感覺有「氣」在體內行竄所致的各種內感不適,能感到自己的氣影響別人。有的練功者感到肢體麻木、酸脹。或者在特殊場合觀察到「千裡眼」「順風耳」「開天目」等。這種類型比較常見,但一般不去心理門診或精神科門診,而在氣功門診或求助於私人氣功師。
(二)軀體障礙型繼發精神障礙或合併精神障礙;即心身障礙型。
(三)精神障礙首發並為主,而軀體症狀並不明顯,即精神醫學描述的氣功所致精神障礙,精神障礙又可以分為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障礙。但在CCMD-2-R中關於氣功所致精神障礙主要指精神病性精神障礙,這種分類還不能為中醫和氣功學所接受。中國近年文獻報導主要以精神障礙為主的症候群有四種類型。
1、分裂性精神障礙:大多數病人練功後表現為急性發病,臨床表現比較複雜,可以出現妄想、幻覺、言語錯亂,也常有言語增多:情緒興奮和行為障礙,也可見一級症狀,但並非每人均有。
2、神經症性精神障礙:臨床表現可分為軀體障礙和精神障礙,軀體障礙患者主訴,「氣體在體內行竄,氣衝頭部」或氣滯留身體某部位,引起各種軀體症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胸腹脹痛、丹田鼓脹、四肢發麻和肢體不自主運動;如四肢抖動和肌肉顫動,與所練動功有關。精神障礙主要指神經症性心理障礙,表現為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如焦慮、緊張、恐懼、易激動、抑鬱、疑病觀念、消極悲觀和動作減少等。
3、癔症性精神障礙:氣功誘發的癔症性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病,但在DSM-IV和ICD-10已取消了癔症精神障礙,而用分離性和轉換性的機制不能解釋氣功所致精神障礙的現象。
4、情感性精神障礙:近年也有氣功所致躁狂發作的報告。
(四)類躁狂或抑鬱發作;發作時有情感高揚或愁眉苦臉,有輕生念頭,通常歷史短暫,數日而愈。
四、部分法輪功痴迷者符合氣功偏差所致精神性障礙
曾猖獗一時的法輪功雖然已近窮途末路,但是至今還有少數痴迷者仍然執迷不悟,頑固堅持練功、弘法。是何原因使其如此頑固?現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剖析,並試擬相應的心理幹預措施如下。
(一)練習法輪功的心理原因
1、健身心理:大多數人初學法輪功是為了強身健體,通過練功自我感覺身體狀況得到改善,他們認為這是法輪功的功效。
2、誤學心理:他們普遍對科學的氣功知識知之甚少,對練功引起的作用原因不清楚,對其後果沒有思想準備,精神上被法輪功控制。
3、深層心理:痴迷者其思維方式已經有了重大改變,對法輪功所宣揚的觀點深信不疑,可以說進入了潛意識狀態,大多數人非常崇拜李洪志,認為他是神是佛,覺得法輪在其周圍轉,想要轉變他們難度很大。
4、迷信心理:追溯這些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他們大多數相信有上帝,相信人的宿命論,相信有神的力量在安排自己。
5、創傷心理:有些「法輪功」練習者以往有過生活事件的創傷,不善於自我調節,易誤入迷途。法輪功正是迎合了他們的這一心理,修煉法輪功使他們找到了心理平衡點。
6、人格心理:極端頑固的痴迷者有明顯的偏執人格傾向。
(二)「法輪功」痴迷者的心理特徵
1、在性格上都很固執,不易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尤其是在「修煉」、「弘法」方面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2、以「經歷磨難」「消除業力」的心態對待處罰。他們用法輪功的觀點來看待和解釋所有事物,認為處罰是「師父」的安排,是「考驗」「過關」,可以「上層次」,早日「修成正果」。
3、自私、無情。他們為了修煉法輪功,拋棄了名、利、情,置榮譽、工作、親屬不顧,甚至不惜與政府、社會對抗,寧肯不要生命,也要「法輪大法」。
(三)李洪志別有用心地渲染練功時產生的某些氣功幻覺,極易造成氣功偏差產生的精神障礙
對練氣功的人來說,產生某些幻覺是常見的現象,李洪志盜用了氣功的動作,也藉助氣功忽悠法輪功習練者。隨著練功入靜程度加深,許多人都可能聽到某些聲音,看到某些景象。目前對這種現象的產生有兩種比較流行的解釋。一種是氣功師的解釋,說這是功力增長,開了「天目」,看到另一個世界,有了「特異功能」等等。另一種是精神科醫生的解釋,說這是出現了精神病症狀。這種現象的機理說白了就是練功者做了一個白日夢。但由於氣功幻覺並不是在日常狀態、而是在練功狀態下出現的,不能算精神病症狀。但是,如果在非練功狀態下也出現類似幻覺,那就是精神上出現病態了。
法輪功對於「開天目」等「特異功能」的渲染就顯得別有用心。他把「開天目」的功能說得神乎其神,這種所謂開「天目」的偽科學理論以及自我吹噓手法,無非是為了欺騙信徒,把自己打扮成超人。
從科學練功的角度看,法輪功痴迷者的狀態屬於氣功偏差的一種類型。氣功偏差古人稱為「走火入魔」,其中「走火」和「入魔」是兩類不同性質的氣功偏差。以現代科學的概念解釋,「走火」表現為身體方面的症狀,屬於生理偏差;「入魔」表現為意識方面的問題,屬於心理偏差。法輪功痴迷者的氣功偏差屬於「入魔」一類。其特點是出現與「法輪功」歪理邪說相關的偏執信念和氣功幻覺,並對那些氣功幻覺信以為真。其偏執信念的形成是法輪功的說教反覆強化的心理暗示,使暗示內容在潛意識中固化所致。一般說來,產生氣功幻覺並不算氣功偏差,但將並不是客觀存在的氣功幻覺信以為真,就屬於氣功偏差了。正如同做夢並不是精神病,但認為夢境就是現實則是精神病。為什麼法輪功痴迷者會對「法輪」之類的氣功幻覺信以為真?首先主觀上先認定了「法輪」的存在。古人提出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為對付氣功幻覺的基本原則。李洪志則不然,他故意把氣功幻覺說成是真實事物,是練功到「高層次」才出現功能,為的是以這種以假亂真、以虛為實的手段蠱惑、矇騙信徒,吹噓、抬高自己。事實上,是他們用迷信的心理暗示促使練功者產生相應的氣功幻覺,而相應的氣功幻覺產生又使他們更為迷信,形成惡性循環。
附註參考文獻:
《精神病學》第四版,主編沈漁邨,人民衛生出版社。
單懷海,氣功偏差伴發精神障礙,中華精神科雜誌,1987,20,256
單懷海,氣功偏差癔症樣發作的診斷和分類學地位初步探討,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1989,15,318-319
作者陳豔波系杭州市第七(精神病)人民醫院主治醫生。2015年,陳豔波醫生作為社會幫教志願者因邀參與了幫助法輪功受害者的心理輔導,在其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撰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