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洩天機:真正活明白的人,早已通曉人生意義,有所為有所不為

2020-12-07 仙翁洩天機

憨山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有一位很了不起的母親。在憨山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對他的讀書督促的很嚴格,有一天憨山便問母親為什麼要讀書,母親說:「考功名做官呀!」

憨山問:「做什麼官?怎麼做?」

母親說:「從小做起,最高可到宰相。」

又問:「做了宰相,然後如何呢?」

母親答說:「最後就是罷官(退休免職的意思)。」

憨山說:「那有什麼意思?一生辛苦,到後頭罷了,做他何用?有沒有可以不罷的?」

母親覺得這個孩子思想特殊,就告訴他說:「那你當和尚好了,行遍天下,自由自在,努力修行的話,還可以成佛作祖。」

他一聽,覺得這個好,這就是他想要的。所以,十二歲的時候,憨山的母親就把他送進了廟裡。

這是發生在明代的一對偉大的母子之間的故事,最終憨山把人生的意義定義在了出世間法上,去需求靈魂的歸宿與終極的解脫。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段發生在北宋時期的母子之間的故事,即嶽飛與嶽母之間的故事。

相傳嶽飛十五六歲時,北宋王朝處在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可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於是嶽母就在嶽飛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以鼓舞兒子報效國家。

與憨山不同的是,嶽飛把人生的意義定義到了世間的建功立業上,報效國家,名垂青史。

很顯而易見,這兩種人生都有意義,他們都遵循著各自的選擇,最終也都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我們也不能斷然說哪種人生更有價值,哪種選擇更加高尚。

實際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人生的意義就是體驗,不管你選擇過怎樣的人生,這個體驗過程本身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同時,不管我們選擇體驗怎樣的人生,最終都逃不過一句話,那就是:我選擇,我負責。再簡單點,就是兩個字:因果。

有人說,我沒有那麼高尚的人生追求,我就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過一種平淡幸福的生活,這很好啊,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就是理想的人生狀態了。

只是既然你做了這種選擇,那麼很多更高級的生存狀態以及價值滿足,你就不要奢望了,因為你所作出的選擇,就意味著你人生的上限就註定不會很高,所以你也不要抱怨。

還有人說,我就是為了肉體活著,我就要去追求各種欲望的無限度的滿足,當然這也沒問題啊,也不能說這樣的人生就沒有意義,或者他沒有找到人生的意義,因為欲望的滿足本身也是一種體驗啊。

但是,這樣的選擇首先你要有足夠的能力,有那個揮霍金錢和滿足欲望的本事,再有你還要承擔這個因果,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因為在佛家的理論裡,因果不空,而且靈魂是不滅的,很多因果即便今生作用不到你的身上,還會有後世,你必將會為你的所作所為負責,而且這是任何人,包括神佛都逃脫不掉的。

在佛教理論中,有一種很慘烈的果報叫做「萬劫不復」。關於萬劫不復,佛祖說過三句話:

第一句是「七佛以來,猶為蟻子」。佛經記載,須達尊者發心為釋迦牟尼佛建造只園精舍,在挖土、蓋地基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看到地上的螞蟻,當下機會教育地跟須達長者說,這些螞蟻從七佛以來,就一直都是螞蟻;

第二句是「八萬劫後,未脫鴿身」。就是有一天,釋迦牟尼佛看到一隻鴿子,當下對弟子說,這隻鴿子的罪業,即使八萬劫後,仍然是鴿子。

第三句是「一失人生,萬劫不復」。自從七佛以來還是螞蟻,過了八萬大劫還當鴿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獲得人身?得到人身後,又是什麼時候才能遇到佛法?

所以,你要是想無限度的滿足自身的欲望,從大道的角度上講,這是被允許的,這也是有意義的人生,這種選擇的代價也太過於慘烈,但凡你這樣選擇了,無論你願不願意,你最終都要承受,這是規律。

總而言之,人生價值,全靠選擇,人生意義,重在體驗。然而,就看你如何選擇,與如何體驗。是選擇升華,還是墮落?是選擇偉大,還是渺小?這全在於你自己。

相關焦點

  • 仙翁洩天機:真正活出華嚴境界的人,才是大修行,能得大自在
    而且幾乎是所有的佛經,乃至於很多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同時也認為這個世界是有缺憾的,是不完美的,所以才要指引人們尋求解脫。但唯有佛陀開宗明義所講的第一部經《華嚴經》,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遙遠的救世主》真正厲害的人,靜水深流。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極簡而豐盛,面對外界紛紛擾擾的競爭與汲汲營營的名利,他看的明白,活得通透。丁元英對王廟村的預見式的扶貧布局,締造了王廟村一個神話。而這只不過是他「以終為始」的高層思維的一個細微而具體的呈現。在他的精神領域裡,有更高級的追求,那就是對生命價值與根本意義的思考與覺悟。
  • 如果你想弄明白生命的意義,了解佛教,尋找人生真正的意義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有多少人問過自己:生活在這個短暫而風險的人世上到底有沒有意義,為什麼而活?天災人禍生老病死時時伴隨我們,大限到來時,轉眼曾經擁有的一切都成了夢幻泡影。世上雖然有千萬種理論,但無論它們宣講的多麼深刻,多麼令人折服,在死亡面前什麼都變得毫無意義了。
  • 活得明白的人,大多不合群
    活得明白的人,大多不合群,更不會隨便去交朋友。真正的合群,並非是你勉強的融入到一個群體中,讓很多人接受你,而是你身邊自然而然多了一些人,不需要勉強,也不需要不安,更不需要強融。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生活是自己的,就敢於拒絕別人,才能做到不盲目的合群,看透很多人和事,心裡明白,活得清楚。常言道: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
  • 真正「活得明白」的女人,都是這個樣子,你做到了嗎?
    有人說要看女人的外在形象,懂得保養自己的女人就是生活狀態很好,有人說要看女人的內在氣質,有氣質的女人活得更有層次,還有人說要看女人的物質生活,物質足夠豐富,也就沒有顧慮和擔憂。其實,女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一種對生活的通透,叫做「活得明白」。
  • 人生苦短,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小說《暗算》有感
    人生苦短,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小說《暗算》有感1作者/裴永河連續兩天晚上拜讀完作家麥家的小說小說刻畫人物形象逼真生動,其中蘊含的道理引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一、生活不易,每個人都要負重前行世界看似風平浪靜,其實都是在負重前行。小說中把諜報工作比喻像風一樣的特點,抽象,敏捷而又稍縱即逝。
  • 仙翁洩天機:真正成大事的人,必有這三個特點,第三點很特別
    01第一、內核驅動真正成大事的人,他們一定是有內核驅動的,內核驅動在於能量,能讓人相信的內核是能量滲透和同頻,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多說什麼,別人就能感受得到這就是心和心的感性,氣場與氣場的交流,頻率與頻率的對接,而頻率高的人,就可以憑藉更高的心力、願力與行力,從而影響帶動頻率低的。一個真正有影響力和創造力的人,一定是對內在的自性有過深層次的觀察和探索,我們內在靈魂的意志,遠高於我們頭腦的思想。
  • 仙翁洩天機:真正讀懂易經的人,都明白這才是趨吉避兇最好的方式
    莊子裡有個故事說,鄭國有個很會佔卜的巫師,叫季鹹,他能預知人的生死禍福,他所預測的日期,大到年月,小到時辰都能準確應驗,像是神人一般。開始大家都擠破頭去算,後來沒一個人敢去了,為什麼不敢去了?因為季鹹算得太準了。
  • 人生一世,怎樣才算「活得明白」?活明白的人身上獨有3種氣質
    【活明白的人都明白:身上都有一種氣定神閒的氣質】不要以為,活明白的人都是那些「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自由人。你以為,他們隨時放下感情,放下家庭,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是灑脫嗎?不過是,他們學會了逃避,卻未必活出了明白。活明白的人都明白:生而為人,並沒有真正的自由,灑脫的是內心。人生在世,多少束縛。若說自由,水中望月。
  • 當一個人臨近死亡邊緣時,才明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生死乃人之常情,人死之前應該都想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在這個世界,活在這個世界上終究會死亡,那麼活著到底還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人生相比那些太陽和地球宇宙的繁衍後來來說,我們的生命在裡面算是微不足道的,比灰塵還渺小,人生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其實人生本沒有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自己強行加上去的。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要問涼水是什麼味道,你不親自嘗嘗就無法明白,無論別人怎麼說明,真正的味道只有自己喝過才能明白。人習慣以自己為中心思考、判斷事物;即使長大了,這種特性同樣根深柢固。無論時代如何殘酷困難,我們都要活著像一個真正的人。若人對於自己的價值,抱有真正的自信,那麼無論境遇如何,都可以活的心如止水。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先活得像個真正的人,在人生中切實去體會
    將近60年後,他仍然記得這本書還很新鮮,並在自傳中寫道:「直到現在,我仍然清楚地記得我第一次打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感覺,不禁十分懷念。於是在他將近80歲的時候宣布拍一部這樣的電影,並直接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作為電影的名字。也是如書中那樣,傳遞一種信念,即無論時代多麼艱難和殘酷,你都必須像一個真實的人一樣生活。
  • 人生要想活得明白,從這十件事開始做起
    有年,收穫君有幸跟一位活了90歲的智慧大師閒聊,他告訴我他的上半生就是活的太累,想要的東西太多,反而抓不住人生真正的東西,後面他分享了自己後半生的生活智慧,他說人要想活得明白應該從這十件事開始做起。那麼,這位智慧大師所說的十件事到底是什麼呢?
  • 人生,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哪怕他是不完美的,只要他懂你內心真正的需要,人生中有他,也覺得此生已是幸福的! 人生,不是盲目的攀比,而是懂得自己的價值,去真正的實現它,活成自己,才是最具意義的人生!
  • 賈平凹:只有歷經孤獨的人,才能活出人生的真正滋味
    人生就是享受這種歡樂與煩惱的。」他的作品《生命是孤獨的旅程》,獻給每一位在生命旅途中跋涉的你。這本書中寫道「人人生而孤獨,相比於快樂與熱鬧,孤獨總是如此綿長而深切,讓人無助又彷徨。」我們人人生而孤獨,相比於快樂與熱鬧,孤獨總是如此綿長而深切,讓人無助又彷徨。然而,孤獨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懼孤獨本身。我們只有面對困惑與煩惱,才能收穫人生的真正安寧。只有接納且擁抱孤獨的人,才能看清真實的自我,回歸寧靜與平和,在沉思中找到人生的前路。
  • 我讀《日光流年》:人生因尋找意義而變得有意義
    似乎一切都沒了意義。作家閻連科在書中只是放大了三姓村主體的愚昧,通過愚昧神魔化來揭示一個群體如果只崇拜金錢、權利和暴力會帶來什麼結果,就是群體性滅亡——都活不過四十歲。四十不惑,剛懂得追問意義的年齡戛然而止。不得不說作者的文筆是「殘暴的」。其實,如果向死而問,現實中我們又能活多久呢?我是80後,生命電池已經耗了一半了!
  • 莊子論人生:人過中年之福,從悟透3境界(至人、神人、聖人)始
    南懷瑾是中國古代文化傳承的大宗師,號稱「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他精擅百家絕學,通曉儒釋道三教精髓,將畢生心血用於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承事業上。其最著名的作品中就包含《莊子諵譁》。
  • 真正厲害的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導權,而是牢牢掌控自己的人生
    當我們輕易把自己的人生主導權交給別人的時候,這意味著我們命運開始隨波逐流,而你也會失去與自我的連接。真正厲害的人,無論生活發生多少困難,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主導權,這是因為他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 大張偉:活得明白的人都會喜歡他
    接話誰都會,但如何不讓人尷尬!又能逗笑別人!不是一般人可以辦到的。素有「人間精品大老師」之稱,從來不缺金句。誰能想到看似不正經的他卻將人生看得何其通透。大張偉的父母白天上班,晚上揉面賣煎餅,賣到凌晨三四點,好幾年每天只睡三個小時。
  • 《天道》智慧:真正厲害的人,早已事先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丁元英是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他是所有人的崇拜對象,一說起他,劇中沒有一個人不是心懷敬仰的。但是要說起對丁元英最客觀的評價,還是丁元英跟韓楚風去五臺山問道的時候,智玄大師對他的評價。智玄大師說:施主自帶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剩下一份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