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連續三年列入了杭州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也是住在老舊小區居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杭州交出的成績單很亮眼。截至11月底,杭州本年度新增完工1005處,歷年累計完工量1800餘處,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惠及近2.2萬戶住戶。其中,加裝電梯與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的「綜合改一次」,已累計實施加裝424臺。
今年8月,全市首例「危房重建+加裝電梯」項目——西湖區文一路78號、82號完成交付。簡單裝修之後,孤寡老人章奶奶搬回了「既陌生又熟悉」的家。不用費力地爬上爬下,單元樓前,新加裝的電梯直接將她送上了4樓。
「真好,真好!」章奶奶邊說邊拍手,眼睛笑成了一條線。剛裝修完不久的新家有一股淡淡味道,章奶奶說,那是幸福的香氣。
C級危房不同程度傾斜
還經常「水漫金山」
米色的外牆配上黑色的窗戶,平整的柏油路面與兩旁新栽種的綠化相得益彰,每一幢的架空層都可以直接停車;繞到另一側看過去,兩幢6個單元,齊刷刷地安上了電梯……來到文一路78號和82號,看到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活脫脫就是兩幢低密度的花園小洋房。
可是誰又能想到,這裡曾經佇立著的,是兩幢搖搖欲墜的C級危房。
「那時候的文一路78號、82號,是兩幢上個世紀70年代建造的單位宿舍樓。」溪畔社區書記黃斌介紹,「房齡長了,毛病也漸漸多了起來。隨著門前文一路的兩次改造提升,2017年4月,這兩棟房屋都被鑑定為C級危房。」
黃斌說,那時候兩幢房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傾斜:「窗戶不關緊,會自顧自地打開。」更讓人擔心的是,由於文一路路面2次抬高后,78號、82號的地勢越發低了,一樓相當於「地下室」,碰上颱風天大雨過後,次次都會「水漫金山」。
「最嚴重的時候,積水有將近半人深,用4臺抽水泵都抽不過來,我們上門送物資都有些提心弔膽。」黃斌回憶,「(樓內)住戶超半數都是老年人,還有2戶是孤寡老人,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前期每家每戶按了4次手印
中期開了不下50次協調會
雖然在西溪街道的努力下,及時在房子周圍打了一圈地基,還用了鋼管進行加固,但是安全隱患始終不能徹底排除,住戶也越來越焦慮。
「在區街兩級的努力下,終於在2017年下半年定下了危舊房『拆復建』的計劃。」黃斌說,「這一次 『拆復建』,真的有太多故事可以講。」
拆除重建,首先需要遵循「三不」原則:不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屬證書、房屋權屬證書載明的用地面積和建築面積;不改變原房屋用途;不突破原建築佔地面積和原建築高度。
拆起來容易,怎麼建,建得好才是核心問題。兩幢樓的居民自發成立了自管小組,配合社區忙前忙後地張羅,67戶人家的心,也在一點一滴的努力中凝聚了起來。
「在前期,光手印就按了4次。」黃斌笑著說,「大大小小的溝通會、協調會開了不下50次,心急的住戶甚至會直接找到我當面提意見。」就這樣,方案也在一步步溝通之中漸漸打磨完善。
最終,兩幢房屋的採光、通風、管道等功能都有了一定的升級。考慮到住戶多為老年人,拆復建工程還特別融入了加裝電梯工程。經過多次對比,選擇了杭州的本土品牌,電梯也升級成了「大號」,可以一次搭載10人。與此同時,兩幢樓在重建時都加上了架空層設計,原本沒法停車的小區瞬間多了近40個車位。
2018年2月,全體業主兩天內完成籤約騰房,拆復建項目正式開工。然而,拆除了舊房之後,新房的建造又迎來了考驗。「因為地勢較低,地表水很多,剛開始施工就停了半年,想方設法解決地表水的問題。緊接著,地下管網的打通,也花了不小的力氣,隔壁郡楓華庭小區的大門口,因此反反覆覆被挖了3次。」黃斌表示,「關關難過關關過,歷時兩年半,拆除重建過程是苦澀的,但果實還是很甜美的。」
2020年8月,項目正式竣工交付,這也是杭州市首例竣工的危房「拆復建」+「加裝電梯」項目。曾經破舊的灰白老樓煥然一新,從裡到外改頭換面,來收房時,居民臉上的笑意藏不住。
舊貌換新顏
居民的幸福感滿滿
在交付之後,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了裝修。目前真正入住的,只有文章開頭提到的章奶奶。
90歲高齡的章奶奶是一名孤寡老人,也沒有退休金,生活比較拮据。平日裡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社區都會想辦法伸出援手。房子交付之後,黃斌幫忙找了一家裝修公司,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對章奶奶40多平方米的新家進行了簡單裝修。
來到文一路82號3單元4樓,章奶奶笑吟吟地打開門。章奶奶說,自己剛剛回到家,雖然社區每一餐都會送上門,但她還是喜歡偶爾出去轉一圈,順便買點菜回來燒燒:「有了電梯,出門真是方便多了!」
環顧四周,嶄新的地磚、木地板和略帶年代感的家具雖然不那麼協調,但一切物件的擺放都是整整齊齊的,看上去很溫馨。搬回闊別已久的家,章奶奶的喜悅溢於言表。她的形容詞不多,只會跟我們一個勁地誇:「好!好!」
在和章奶奶攀談的間隙,住戶洪先生在門口探出頭來和我們搭話。洪先生住在頂樓,家裡的硬裝已經接近完工,這次是專程過來安裝洗衣機的。「(政府)為我們復建了新房,不再有安全隱患,住得更加安心了,還裝上了新電梯,滿滿的幸福感。」聊起這次的危舊房「拆復建」,心直口快的洪先生說道,「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給我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我也不換!」
黃斌透露,在工程收尾的時候,社區就已經提前引入了濱恆物業,準備建立長效化的管理體系。如今,這個「迷你」小區的大門口多了門崗與行車閘道,四周都安上了監控,還有新的垃圾房與老年活動室,居民的幸福感實打實地提升了。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