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不漏 圓安居夢 杭州提前完成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

2020-12-19 瀟湘晨報

杭州日報記者 劉園園 王澤英 通訊員 杭建宣

決勝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近日,記者從市建委獲得了一個好消息:「全市提前三個月完成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實現全面動態清零!」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全市完成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4854戶,其中C級危房1875戶、D級危房399戶、無房戶2580戶。

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困難家庭拆除危房817戶,新建720戶,修繕加固1357戶,置換60戶,其餘也均採用其他方式妥善安置,高質量完成了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攻堅任務,切實保障了農村困難家庭住房安全。

全面摸底調查+「回頭看」

再核查 人房雙「解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打贏危房改造攻堅戰,摸底是首要任務。」

5月6日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後,市建委及時部署,迅速行動,以雷霆之勢,積極開展督查整治專項行動。

經過4個晝夜的奮戰,最終完成了全市71個鄉鎮73076戶四類困難家庭的住房安全狀態摸底調查。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尤其針對貧困村、深山區等邊遠地區,做到不留死角、一戶不漏,精準掌握了農村困難家庭的第一手資料。」按照「危險房屋不住人」要求,第一時間騰空鑑定為D級危房的住戶。

同時,在農村困難家庭住房改造過程中,為了嚴控進度、嚴抓工程,市建委聯合市房管等部門組成8個工作組,對危房改造情況開展「回頭看」再核查,覆核全市所有399戶D級危房以及實地抽查的166戶C級危房,現場督辦個別危房修繕標準不高、部分資料整理不規範的情況,要求縣鄉及時整改,確保實現「房的解危」。

數字監管+綠色建築

管理建房模式雙變革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探索創新農村危房改造新的管理模式和建房模式方面,杭州從未停止創新思變的步伐。

「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我們建立了全市農房智慧管理信息平臺。」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連接手機端App、政務雲、視頻監控等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杭州打通了政府、村民、工匠等建房相關方的信息瓶頸,有效破解了建房管理難題。通過線上立體服務、建房可視化、雲數據服務,提高了審批效率、增強了安全監管、實現了數字運維。

與此同時,幹部們以裝配式建築推廣為契機,在農村地區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在今年農村危房改造中,共建成裝配式農房13戶3252平方米。」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不僅幫農民群眾捂住了「錢袋子」,也把生態理念落在實踐上,推動農村建築生產方式變革,最大效率低利用資源和最低限度影響環境。

「保障農村住房安全,圓困難家庭安居夢。這絕不只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而是一套扎紮實實的真功夫。」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化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牢守住農村困難家庭住房安全底線,切實把這項民生工程辦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徹底消除農村困難家庭危房,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昆明37.6萬戶農村危房完成改造
    除了付平周家外,自2006年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以來,昆明市累計投入中央、省、市補助資金60餘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7.6萬戶。37.6萬戶農村困難群眾,「改」出了美好新生活。村民住上「暖心房」從金源鄉鄉政府出發,開車順著山路一直前行,行程10多公裡即可到達坐落於群山之中的小凹子村。
  • 危房不住人 住人無危房——雲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農村危房改造是幫助貧困農戶實現安居夢的一大惠民工程、民生工程,也是黨中央確定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  2017年以來,雲南省已經累計解決超過130萬戶、約5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改造後的農房達到了「安全穩固、遮風避雨」的基本要求,實現了農村困難群眾「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的目標。
  • 漯河市住建局局長舒暢,帶隊調研舞陽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他指出,舞陽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全市工作中佔比高、任務重,縣住建局能擔當、敢擔當、勇擔當,做了大量扎紮實實的工作,使鄉鎮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孟寨鎮政府有思路、有想法、有幹勁,成績可圈可點,特別是孟寨鎮農村危房改造涉及33戶,佔全縣10%以上,在保證政策落實上下了較大功夫。
  • 山東臨沭:建立危房改造「五大機制」 保障農村住房安全
    今年以來,山東省臨沭縣住建局立足解決農村貧困戶的住房安全保障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建起農村危房改造五大工作推進機制,助力農村脫貧攻堅。全年共完成危房改造1045戶,發放補助資金1343.44萬元,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目標任務,臨沂市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暨農村改廁規範升級和後續管護長效機制工作現場會在臨沭縣召開。
  • 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讓冰城...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省住建廳的指導下,2017年以來,哈爾濱市以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安全為目標,不斷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推進力度,像老崔這樣的33430戶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經過四年的推進,哈爾濱通過危房改造解決了困難群眾最大的、最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障問題。
  • 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系列報導|(黑龍江篇)黑土地奏響危改樂章
    農村住房條件基礎較差,每到雨季,可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為改善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居住條件,自2008年起,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把實施農村泥草房改造作為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的一項戰略決策,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並列為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 關於印發《固鎮縣2020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計劃》的通知
    農村危房改造對象主要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戶、分散供養的五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整棟房屋經鑑定屬D級危房的應重建。重建以農戶自建為主,自建確有困難的,由鄉鎮(區)政府協助農戶選擇施工隊伍或農村建築工匠。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不讓一人住危房——河北邯鄲跑...
    「這是村上專門為貧困家庭找的活兒,在家也能掙錢,每天可以掙上幾十塊。」趙成安告訴記者。  趙成安家住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館陶鎮鮑沿村,自己和愛人都是殘疾人,三個孩子有兩個正在上學,負擔可想而知。  「以前的老房子是土坯房,還是父親年輕時候蓋的,住了幾十年,六七口人擠在一起,轉個身都困難。
  • 江蘇完成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江蘇,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為了讓老人在家也能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居家適老化改造被列入了省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今年以來,江蘇共對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今年94歲的空巢老人畢家鎔和老伴王雅仙居住在南京玄武區,上個月家裡完成了適老化改造。衛生間裡加裝了一字型扶手、防滑墊,廚房安裝了水浸監測報警器;房間裡防撞條、感應夜燈等一應俱全。
  • 江蘇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
    在江蘇,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為了讓老人在家也能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對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被列入了省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今天(12月10日),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目前,江蘇省已經完成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在淮安市新苑逸城小區,今年78歲的老人郭琳家裡的適老化改造已經完成。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泰州:「一戶一方案」適老化改造助力困難...
    泰州市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已全面開工,按照「一戶一方案」原則,對相關家庭進行針對性的改造,方便老人生活,提升老人居家生活的幸福指數。  不同需求可以選擇不同方案  姜堰區民政局養老服務和慈善事業促進科科長李賓介紹,姜堰今年對5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主要集中在農村,涉及蔣垛、顧高、大倫、張甸、梁徐等鎮街,此外還有城區少量家庭。改造項目共44項,實施適老化改造的家庭可在5000元的預算費用內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 臨洮:四種危房改造模式破解農村住房難題
    臨洮:四種危房改造模式破解農村住房難題 2020-12-0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搖號定序、抽籤定房 87戶住房困難家庭喜圓「安居夢」
    昨天,申請限價房的家庭代表馬衛兵走出搖號大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人。昨天下午,市區2019年度公共租賃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搖號定序、抽籤定房」活動在揚州技師學院舉行。按照1:1原則,87戶申請實物保障家庭喜圓「安居夢」。
  • 「鐵人」曹豔軍:託起2000家庭的「安居夢」
    「百姓的事是頭等大事,我們必須承受一切壓力,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一切困難,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棚改項目建設,為國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是承接此孫河棚改項目後,曹豔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曹豔軍,中建一局集團第三建築有限公司第二事業部總經理、孫河棚改項目二標段項目經理,從業25年以來,他先後參與了302醫院SARS病房搶修改造、汶川地震抗震援建、北京最大民生工程孫河棚改項目等重點工程建設,SARS病房改造期間,曹豔軍離感染病人很近,當時有個79歲的老醫生拿自己血清注射測試,他深受震動,捨己為人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使命感;作為三公司抗震援建總指揮,他帶領團隊完成了1000餘間臨時安置房和
  • 邢臺千方百計為困難群眾圓「安居夢」
    據邢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住房保障科科長武如華介紹,2008年以來,該市採取集中建設、委託代建、社會購買、單位自建、在商品房項目中配建等方式,累計籌集保障性住房6.8萬套,陸續建成東方明珠、新世紀嘉園、天和人家、祥和城、水岸綠城等保障房小區,並改造棚戶區住房13.7萬套,幫24萬餘名困難群眾以租、購方式圓了「安居夢」。
  • 住進公租房圓安居夢 武漢住房保障獲國務院通報表彰
    住進公租房圓安居夢 武漢住房保障獲國務院通報表彰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4日 08:35 來源:楚天都市報   近年來,武漢市以切實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為目標,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穩步實施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公租房建設,真正使一大批需要幫助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  截至目前,武漢實施棚戶區改造51萬餘戶,惠及142萬居民,累計建設籌集公租房項目280餘個、房源12.39萬套,幫助成千上萬的群眾圓了安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