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多狂?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2020-12-19 紅衣記史官

李清照,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子,她的琴響,她的淚聲,穿越了大千時空,趟過了倥傯歲月,依然鼓譟著我們的耳膜,撞擊之音猶在耳畔。作為天底下名聲最響的女詞人,李清照稱得上任何誇張的形容詞。

李清照不僅文採四溢,而且極具反抗精神,曾寫下不少慷慨激昂的犀利之作,筆力雄健,縱是很多男詞人也避之不及。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

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叫《詞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用極為犀利的言語描述了北宋16位詞人的作品,她認為這些作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這16位詞人都是北宋詞壇的"巨星",他們分別是張先、宋祁、宋庠、沈唐、元絳、晁次、晏殊、蘇軾、曾鞏、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歐陽修、王安石、柳永。這16位詞人在今天看來都是數一數二的作詞大家,而李清照對他們卻是異常"嫌棄"。

在《詞論》中,李清照寫道,柳永的詞媚俗不堪,毫無格調。也就是說李清照認為柳永的詞雖然聽起來朗朗上口,表達感情也很豐滿,但用詞太過露骨,太過迎合受眾。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柳永最有名的詞,在今天讀起來還是很有味道,但在李清照看來這些詞只是虛有其表而已。

李清照曾寫道蘇軾、歐陽修的詞描述簡陋低下,登不了大雅之堂。李清照覺得詞跟詩有很大的區別,詩講究的讀,而詞講究的是唱,只有能唱出來的詞才算得上是好詞。

但很顯然在李清照看來這三人的詞用詞毫無美感,甚至可以說是豔俗。唱出來極為難聽,所以李清照認為這三人的詞根本就算不上是詞。

王安石和曾鞏在李清照眼裡更是"不值一提",李清照在評價他人的詞時雖然也很犀利,但也沒有極大的否定他們,但李清照對王安石和曾鞏卻是"另眼相看"。

李清照只用四個字總結了王安石和曾鞏的詩詞,這四個字就是"不可讀也",可以說這是李清照最為嚴苛的評價了

那麼,李清照為什麼那麼狂?為什麼非要公然批評詞壇泰鬥?而且不是一個,是所有?

除了她確實恃才傲物、自命不凡,認為自己的詞作比前輩們更勝一籌,更重要的則是,她意在重塑詞風、規範詞體。

李清照對宋詞婉約派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這不僅僅限於她的諸多傳世佳作,更源於她重塑了詞風、規範了詞體。在李清照的引領下,婉約詞逐漸走向了成熟和完美,這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李清照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她在那個思想被禁錮的年代就有了自己的獨立人格,開創了女性創作愛國先河,並為追求男女平等貢獻了一份力量,她的作品正如同她的人一樣都是非常罕見的,哪怕放在現今這個時代也無人可比擬。

她的才華,她的家國情懷,她的膽魄骨氣,她的風流無二,我們現在也只能從這本《李清照詞傳》中找尋了。

這本書根據李清照的人生軌跡,共分為八個部分,融入了這位才女這段時間的生活狀態,讓我們在了解詩詞、學習詩詞的同時,能與千年前的她「對話」。

翻開書本,一位敢愛敢恨、敢飲敢醉、愛花、愛酒,心繫國家與天下的才女便呈現在讀者眼前。

這本書中,作者總會在不經意間,觸碰讀者內心最脆弱和柔軟的地方,或是令人會心一笑,抑或讓人鼻尖一酸。

這套書,除了《李清照詞傳》,還有《倉央嘉措詩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共六本書。這6本書都是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詩人們傳奇的一生。

人生漫長,我們何妨浪漫一把,恰逢出版社活動六本書,僅需79元,與古典文人來一場約會,感受一下他們的愛而不得,他們的孤傲風流,他們筆下的人世間的美麗與哀愁吧。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有多狂?直言自己一篇詠梅詞力壓蘇軾王安石,不愧第一才女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頗負盛名的「一代詞人」(郭沬若語),《詞論》是她的理論著作。《詞論》又稱《論詞》,乃詞家論詞,顯示了她非凡的才識和獨特的判斷力。《詞論》歷數源流評說當今,對詞體的特徵作了概括而又分析的說明,明確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著名論斷,第一次確立了詞的獨立地位。
  • 李清照批評蘇軾的作詞技巧,那麼,蘇、李二人誰的詞學成就更高?
    01蘇軾與李清照,是整個宋朝詞壇上極具代表性的兩位人物,他們的作品,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寶庫。二人在作詞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也都有許多名作流傳於後世。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代表作,奠定了他在整個詞壇不朽的地位。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北宋文壇,男有一哥蘇軾,女有一姐李清照,二人相差了47歲,家人雖然沒有交流,到人們經常會將兩人聯繫在一起。李清照當年她憑著十幾歲時的兩首《如夢令》,在北宋文壇一舉風採。很奇怪,聲譽浩蕩的倆人竟老死不相往來,從別人的言語中就能表現出來。
  • 李清照:論詞
    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25]。 《海山仙館叢書》本《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約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人。父李格非與祖父同出於韓琦門下,早年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官至禮部員外郎。嫁太學士趙明誠。
  •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但要說情話的鼻祖,我覺著還應當是宋代的兩大詞人,蘇軾和李清照。我們都知道他們來自有不同的宋詞派別,一個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可是又有誰知道他們也曾有過交集。因為李格非和蘇軾的關係密切,所以說李清照很有可能在父親的引進之下和蘇軾見過面,畢竟她還算得上是東坡的徒孫呢,不過也有人說,雖然他們同住過汴京,但晚年的東坡生活坎坷,四處漂泊,所以說他們見面的機率實在是太小了。
  • 嬌滴滴的李清照嘴很「毒」,懟的蘇軾寫的不是詞,後人:霸氣
    李清照:愛喝酒、愛遊戲、愛懟人,在宋代那個女性被束縛的嚴重的時代,女子都以無才便是德作為自己的標準,李清照卻能夠達到跟男人平起平坐地位。李清照憑藉70多作品,卻能夠與寫了幾千幾萬首詩詞的李白、杜甫、蘇軾等一堆男人一樣的地位。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兩宋文壇,在很多人看來,男詞人蘇軾當屬第一,女詞人則以李清照為首。這兩位,一生沒什麼交集,畢竟李清照紅起來時,蘇軾已經離世了。但這二位卻又有不小的淵源,李清照的爹李格非曾受學於蘇軾,是「後蘇門四學士」之一。
  • 李清照為何笑話王安石和蘇軾?誰才是宋朝娛樂圈的頂級流量明星?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出生於齊州濟南。宋代婉約詞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很多人僅以為她寫詞寫的好,其實她還是個理論家。偶然翻閱到她寫的《詞論》,竟讓我笑出來聲,《詞論》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關於詞的短篇專論,創作的年代推斷為她南渡之前。
  • 李清照瞧不上前人所作詠梅詞,故自己提筆創作,竟然流傳千古
    李清照可以說是古代比較「技高人膽大」的女子了,得到這樣的稱號還是源自於她曾寫過的一篇議論文《詞論》。在這篇文章中,她一口氣將詞壇的6位高手批了個遍。這些高手分別是:當朝宰相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名門貴族之子賀鑄、位列蘇門四學士的秦觀和黃庭堅、擔任過兩次宰相的王安石以及歐陽修之門生曾鞏。哪怕是從這6位裡單拎一個出來,也沒有一般文人敢於上前得罪。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令人心思蕩漾
    如果要說古詩詞,那肯定離不開宋朝,甚至我們後來人把當年詩詞的盛況形容為唐詩宋詞,可以看到宋朝在詩詞上面的影響,許多影響至今的大詞人,都來自宋朝,就好比蘇軾,李清照。我們現在說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就有「洞房花燭夜「,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一輩子到頭來奔的就是家庭,最幸福的過程不過就是洞房花燭夜當晚。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二人都曾為對方寫過一首閨中詞,肉麻得很高級。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她還喜歡懟當時的大文豪,李清照有一篇文章叫做《詞論》,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對前輩不帶客氣地「批評」了一遍,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流行歌詞創作人」柳永、「紅杏尚書」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歐陽修。
  • 李清照有多牛?一首詞讓丈夫3天不出門,詩詞大會蒙曼兩字評價她
    李清照到底有多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個女子是否能算是頂級才女,是要看她能否比得上李清照分毫的。清代有位農家才女,名叫賀雙卿,本來名氣並不算太大,存世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她寫詞有個特點:愛用疊字,這就很像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了。
  • 蘇軾的豪放詞:一片批評聲中的革新
    所謂詞,就是為歌女在宴會上唱曲所配歌詞,詞作者一般借女子之口寫花間酒下的傷別,寫孤獨惆悵的相思。(至於這種內容的詞為何比較受歡迎,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過,具體可參考文末的拓展閱讀,不再贅述。)直到蘇東坡登上詞壇,這一現象有所改變。
  • 李清照16歲時,醉酒遊玩,寫了一首詞,開篇便是經典名句
    古代的人留給我們後世人有很多的思想文化,這些傳統的文化也一直都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東西。宋代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朝代,雖然宋代有北宋和南宋之分。這個時代出現了很多的文學家,因為北宋的宋太祖趙匡胤曾定下一個規矩,不能殺文臣。這個規矩後代也一直都在遵守,重文輕武就是宋朝的代名詞。
  • 蘇軾很狂的一首詞,每讀一遍都讓人熱血沸騰,王立群對其高度評價
    蘇軾的精神面貌和這首詞中的主旨都是一個字——「狂」,「狂」也是這首詞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此詞中,「狂」有兩重含義,一個是現實中的圍獵,一個是期待中的「射天狼」,二者都表現出作者的狂。在現實中的圍獵,根據詞中所述,蘇軾一出來,整個密州城的老百姓都跟著出來了,所謂「為報傾城隨太守」,「傾城」足以說明蘇軾的粉絲之多,粉絲們都來圍觀太守(蘇軾)狩獵,此為他現實中的射獵之狂。
  • 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她的創作之中有很多是悼亡其丈夫的哀傷之作。說起失去愛人的這種感情,宋代有蘇軾的驚世之作,看似無人可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將陰陽相隔的痛徹入骨的思念,寫得如此深沉深厚。而與其情相仿的另一首詞作,則讀起來哀婉動人,多了些許的婉約氣質,那就是李清照那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這一首詞同樣是思念愛人之作,名氣沒有蘇軾的《江城子》大,但是真情實感卻不遜於他。
  • 新婚燕爾,李清照、蘇軾各寫下一首「洞房詩」,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蘇軾的妻子是王弗,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這首詞名為《南鄉子·集句》,全詞如下:寒玉細凝膚。詞的上闕主要描寫了風景,一陣清風小雨過後,天氣變得清爽無比,李清照的心情也無比開心,於是對著鏡子梳妝打扮了起來。不得不說,無論是蘇軾還是李清照,兩首詞寫的都非常絕妙,既充斥著滿滿的詩意,又春風撩人,相比如今浮躁的社會,這種富有詩意的生活,也許才是我們所嚮往的。
  • 李清照這首詞言簡意賅,用詞考究,意味深遠,居然是她16歲所作
    李清照早年間生活悠閒,詞作主要描寫自己待字閨中時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對未知的生活充滿希望。在她與趙明誠一見如故結為夫妻之後,兩人恩愛了一段時間,還留下「賭書潑茶」的佳話,甚是幸福。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夜之間金兵入侵滅了宋朝,李清照不得不和夫君顛沛流離過上了逃亡生活。
  • 蘇東坡屢被刁難,寫下文章譏諷上司,不巧卻成為千古名篇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無論修建什麼樓臺、亭閣,都有安排文人才子撰寫記錄的習慣。論城內誰最有文採,自然非蘇軾莫屬。所以當陳希亮找到他的時候,身為下屬的蘇軾只能應承下來。但是罰俸之事又屬實氣憤難當。一想到任通判以來,陳希亮對自己的刁難、斥責,便想出一計,想要在文章中好好臭罵陳希亮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