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注意到《巡迴檢察組》4個「關係戶」:1個幹事業,3個搞事情

2020-12-22 娛圈有癮

如果提及「達康書記」,不少觀眾會想到2017年的神劇《人民的名義》。

而最近由李路導演,餘飛編劇,于和偉、韓雪、馬元、馮雷、韓童生、宋春麗、成泰燊、王海燕等主演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則是被當成了《人民的名義》的續集。

因為這部劇最開始用的名字就是《人民的正義》,雖然經歷改名但只要有吳剛、馬元、馮雷、許文廣等一眾原班人馬在,這部劇就依然會被當成續集。

最重要的是「達康書記」吳剛在前幾集中就已經亮相,這一次他依然是省級領導,觀眾看到他倍感親切,而該劇的收視率也一直穩居衛視劇第一。

雖然有老演員在,但是這部劇中對「關係戶」的過分偏愛卻讓不少觀眾有些反感。

看了《巡迴檢察組》前8集,發現這部劇中好像對「關係戶」情有獨鍾。

《巡迴檢察組》中的星二代「關係戶」

這部劇目前出場的「關係戶」有四個,其中分為劇外的演員關係戶和劇中的關係戶。

首先是劇外的兩位關係戶,一位是沈廣軍哥哥沈廣順的扮演者王驍,著名演員王馥荔之子。

王驍的戲份比重不少,這位演員在圈內雖然名氣不大,但演技絕對在線,在這部劇中與于和偉、宋春麗兩位前輩對戲的時候完全能接住戲。

另外一位星二代則是張一葦被陷害案中的女主角喬逸,塑造這個角色的正是張光北之女張思樂。

在劇中喬逸這個角色定位是美女網絡作家,張一葦在人群中對她一眼傾心被迷的神魂顛倒。

只是張思樂的顏值並不算出眾,為什麼還要讓她去演一個大美女呢?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想到她的星二代身份,或許正是因為這個身份給她有了出演角色的機會。

實際上張思樂是中戲科班出身,同班的秦俊傑、趙韓櫻子、管韌姿、王紫璇在圈內或多或少已經有了知名度。

反倒是張思樂在被父親拉上參加了不少綜藝以及《特殊行動》、《後海不是海》一些正劇,但始終捧不紅。

從《巡迴檢察組》或許就能找到答案,演技和顏值都不出眾,怎麼在圈內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劇情中的兩位官、商「二代」關係戶

上文中提到的兩位是劇外的星二代關係,而在劇情設定中也有兩個典型的關係戶,比如能讓省一級一把手宋志明(吳剛飾)關心的「平城四少」就是典型的「二代」。

第一位是張友成的兒子張一葦就是典型的官二代,雖然他已經是科技公司董事長,但是各種飛揚跋扈的行為怎麼樣都不像是一個高幹子弟,反倒是像小混混。

比如在與父親張友成的對話中,張一葦還會說出「因為你的官,不知道給我們帶來了多少麻煩」這樣的話。

這不由讓人想到了《人民的名義》中馮雷塑造的官二代「趙瑞龍」這個角色則是多了幾分狡詐與算計,兩部劇中的二代人設和實際表演差距比較大。

當然這也可能是編劇故意設定的情節,為的就是增加張友成這位劇中主要人物的戲劇衝突性。

相比於張一葦,劇中另外一位富二代黃四海的設定同樣很不符合現實,黃四海是海平首富黃雨虹(許文廣飾)的兒子,黃雨虹想攀上張友成這條關係其實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減刑。

值得一提的是黃四海在前八集中設定雖然是在監獄待著,但是他在一群犯人中被明顯的區別對待,所以才有了黃四海從臉上露出來的不屑,仿佛整個監舍就是他說的算一樣。

其中有個細節很值得玩味,當黃四海故意找事想離開第一監區的時候,監舍所有人都被要求抱頭蹲下,但唯獨黃四海可以一個人坐在床上悠哉。

我想,這應該不是編劇或者現場導演的失誤,而是在劇情設定中,身為富二代的黃四海即便在監獄這種地方依然能享受「優待」。

在前八集劇情中就是默認「關係有用」論,也就是有關係的情況下,在行事的時候更加方便。

劇中默認「關係」有用論很可怕,「二代」身份果然還是好用

如果說啟用關係戶星二代演員是製片方和問題,那麼劇中從頭到尾體現出來的「關係戶」優先思想就是普遍的社會問題。

劇中細節傳達出來的思想就是有個好家庭就能擁有更好的資源,有關係就好辦事。

比如胡雪娥在鬧了事住院後,一大群人以有關係的名義來騙他,甚至連馮森(于和偉飾)也是用「我在某某部門平趟」取得了胡雪娥的信任。

張一葦在派出所大鬧甚至指著所長的鼻子找事,原因就是所有人都忌憚他是一個「廣西華」。在刑偵總隊隊長邊國立(高曙光飾)來撈人的時候,所長甚至要給張一葦道歉。

還有就是星二代張思樂塑造的喬逸這個角色對張一葦一段話也極具諷刺,她在知道張一葦是張友成的兒子之後說:「最後屈辱的可能還是我,要不咱們就算了」。

客觀的講,《巡迴檢察組》堪稱是一部「二代現形記」,從演員到角色一口氣講完了最常見的星二代、官二代以及富二代。

當然,劇中四位「二代」並不是完全一無是處,就像現實中就有很多像王驍這樣低調且有實力靠能力證明自己的「二代」。除了王驍的沈廣順這個人物認真幹事業之外,其他三個人都是在全程「搞事情」。

很多人吐槽《巡迴檢察組》細節不夠細,但是這些細節卻足夠讓人細思極恐。

尾聲

不管是星二代、富二代還是官二代,這些人物都是客觀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他們的存在是必然。

比如星二代關係戶,他們大多沒有流量,但是可以通過人脈關係獲得更好的資源。

只是這些資源到了他們手中後,他們能否掌握駕馭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當然,星二代中也有謝霆鋒、陳佩斯、葛優等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存在,觀眾自然也就認可他們。

我們不是歧視星二代,而是不喜歡看到沒能力的星二代享受優質資源。

另外,官二代、富二代在現實中也很多,只是普通人能接觸到嗎?在《巡迴檢察組》中「現行」的「二代們」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說到底大部分人內心對「二代」的憤憤不平是源於嫉妒,只是再怎麼嫉妒也比不上他們的出身,作為普通人唯一能做的還是努力做好自己。#電視劇巡迴檢察組#

相關焦點

  • 《巡迴檢察組》越看越上癮,米振東不簡單,這3個配角更不簡單
    有一種人,他們拿了快遞不拆,買了奶茶打包,鬧鐘響了就起床,他們是「違背天性的狠人」現在,小編用這句話拿來形容當下熱播劇《巡迴檢察組》的一個角色,他就是米振東(成泰燊飾)。在劇中,他和黃四海同住一個監舍,其他人見了黃四海都抱頭鼠竄,只有他敢於正面對抗,他也算是個狠人。
  • 巡迴檢察組小說原著叫什麼 巡迴檢察組律師扮演者是誰
    《巡迴檢察組》小說原著叫什麼原著小說《人民的正義》由東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是著名編劇餘飛聚焦法治現實主義題材的監獄檢察小說。此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當前,中央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剛剛收官,全國政法系統教育整頓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三個漏洞無法解釋,開頭那個小男孩去哪了
    不過,雖然《巡迴檢察組》在大結局把大部分懸念都一一揭曉,但是劇中有幾處BUG,或者叫漏洞,並沒有完全補足。而且,其中有一些是非常明顯的漏洞。 在《巡迴檢察組》前面幾集中,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和馮森等人都有交集,而且行事作風非常神秘。另外,這個小男孩好像還用彈弓打過胡雪娥。所以,小男孩這個角色,絕對不是路人甲。 可是,後來小男孩這個角色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一直到大結局也沒出現一次。所以,這個小男孩也算是劇中的一個漏洞。
  • 換個立場看《巡迴檢察組》大結局,3個配角可以拍第二部,更好看
    小編看完最後一集《巡迴檢察組》,當真覺得這最後一集根本不夠看。馮森、張友成、熊紹峰、米振東、武強,甚至包括馬國遠等諸多角色,人物形象鮮明,久久在腦海迴蕩,意猶未盡。心想著,如果《巡迴檢察組》能夠拍前傳,一定很有意思。接下來,小編就撿3個重要的配角,跟大家分享下,權當娛樂!
  •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將至,迷霧散去,3個配角將左右結局質量
    而馮森則深陷宋麗敏案,不能脫身,只能靜待事件發展,《巡迴檢察組》的劇情仿佛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然而,就算沒有看過《巡迴檢察組》劇透的觀眾也肯定明白,這應該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 《裝臺》演員被指「帶資進組」,《巡迴檢察組》也現「關係戶」?
    不知道何時出現了在演員身上又多了「帶資進組」和「關係戶」的標籤。 就像剛剛結束的《裝臺》和正在熱播的《巡迴檢察組》一樣。
  • 《巡迴檢察組》6集後爭議大,韓雪于和偉妝髮油,韓童生成突破口
    原因有三個:其一:劇情散亂說服力不夠《人民的名義》開播後勝在劇情節奏快,從趙德漢案件直接進入主題,而《巡迴檢察組》前六集中一共鋪墊了6個案件,並且是6個案件同時展開,我們需要先理清楚案件與人物關係首先是由胡雪娥(宋春麗飾)鬧出來的沈廣軍「九三零案」,被害人徐大發與沈廣軍發生爭執後被發現死於車中
  • 《巡迴檢察組》:以前那些不能說的事,終於被擺到了明面上
    另外,在有些群像戲上,《巡迴檢察組》的整體風格也偏保守,沒有把本應該有的感覺傳遞給觀眾。 不過,那些覺得《巡迴檢察組》尺度不夠大的朋友,大部分是沒注意到這部劇中的一些細節。因為有些事畢竟不能說的太直白,所以只能通過細節讓觀眾自己去琢磨。在《巡迴檢查組》這部劇中,目前一共有3個細節值得琢磨。
  • 巡迴檢察組米振東背景真實身份猜測 幕後黑手大boss是誰
    《巡迴檢察組》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出品。很多人想知道這部劇最終大boss到底是誰?那麼,巡迴檢察組米振東背景!巡迴檢察組誰是幕後黑手?
  • 《巡迴檢察組》劇情有多浮誇?7分鐘5個廣告,于和偉成福爾摩斯
    打著《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旗號,《巡迴檢察組》已經播出。沒想到的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前兩集的劇情,浮誇到沒朋友,與還原官場生態、聚焦腐敗問題的《人民的名義》,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一個老太太能獨闖政法系統大會、巡迴檢察組組長在街頭跑酷、清官搭配敗家兒子的老套路……這些都成為了該劇的槽點,雖然就這些問題網友有很多討論,此前也有詳細解析(《巡迴檢察組》開播,劇情又假又尬,白瞎了這麼多戲骨),但畢竟有些管中窺豹的意思。
  • 「堅決不搞豆瓣水軍營銷」,被低估的《巡迴檢察組》底氣何在?
    面對這一系列外界質疑,李學政坦然接受的同時,也堅定的表示,自己及團隊堅持不搞「虛假化」,「《巡迴檢察組》開播沒多久,有人來問我要不要做豆瓣口碑維護,300萬保證我們這部劇的口碑在8分以上。我拒絕了。」「觀眾是有分辨能力的。現在的觀眾,大部分都具有評論能力。內容好與否,他們會感知到。」
  • 《巡迴檢察組》:真相呼之欲出,三個伏筆令人深思
    《巡迴檢察組》案件真相呼之欲出了。沈廣軍與徐大發認識,而且兩個人騙保500多萬,其中還牽扯到人命。沈廣軍寧願背負殺人罪名,也不願意說出真相,是因為他覺得他的行為脫不了罪。既然如此,那他為什麼不閉口不言,反而一直喊冤呢?應該是希望在死前搞明白這一切真相吧。他也想知道究竟是誰害了徐大發,又是如何嫁禍給他的吧。
  • 巡迴檢察組誰是幕後黑手你猜出來了嗎 一起來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巡迴檢察組誰是幕後黑手你猜出來了嗎 一起來了解一下 《巡迴檢察組》是由 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出品。很多人想知道這部劇最終大boss到底是誰?那麼,巡迴檢察組米振東背景!巡迴檢察組誰是幕後黑手?
  • 細數《巡迴檢察組》中明星家屬 個個來頭不小 尤其是網絡作家喬逸
    細數《巡迴檢察組》中明星家屬 個個來頭不小 尤其是網絡作家喬逸目前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已經播出到了第6集,除了電視劇在一些細節上引發觀眾反感之外,在主線劇情上設計鋪墊還是比較不錯的,由于和偉飾演的馮森與東川省整個公檢法系統兩方在共同推進沈廣軍案件的進展
  • 去掉濾鏡的《巡迴檢察組》實時收視破4 一路飄紅
    戲骨雲集的《巡迴檢察組》開始漸入佳境,在零宣傳空降的情況下,仍取得了實時收視率超過4%接近5%,平均收視率破3%的佳績,遠超同期劇。隨著劇情的精彩迭出,《巡迴檢察組》已經開始引發全民觀看熱潮。而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觀眾已經沉浸在《巡迴檢察組》的跌宕劇情中,而不會再與《人民的名義》做比較,甚至有網友評價說:「去掉《人民的名義》濾鏡,你才能看懂《巡迴檢察組》。」
  • 《巡迴檢察組》不想沾光《人民的名義》
    兩部劇雖都是現實主義題材,但《人民的名義》是講反腐倡廉;《巡迴檢察組》是依法治國巡迴檢察,掃黑除惡。」對於開播前劇名《人民的正義》改為《巡迴檢察組》,李學政表示,改名就是為了讓觀眾不要將兩部劇掛在一起對比,「因為這確實是一個嶄新的故事,雖然主創團隊沒有大變,但我們的故事變了,我們不想把兩部作品掛在一起。
  • 《巡迴檢察組》:劇中這五個母親,一個比一個可憐
    《巡迴檢察組》一共塑造了五個母親的形象,這五個母親,真的是一個比一個可憐。她們都用心經營自己的家庭,也很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她們沒能得到幸福的結局。 1、鄭雙雪 鄭雙雪應該是劇中著墨最多的母親形象了。
  • 《巡迴檢察組》前兩集就貢獻五個有趣的畫面,這三個老戲骨可真穩
    繼《人民的名義》收穫了大眾一致好評後,《人民的正義》的播出也備受關注,《人民的正義》改名為《巡迴檢察組》播出了兩集,就已經看得出來它非常值得觀看。此劇老戲骨扎堆,可以說看這部劇完全不用擔心人物演技問題,更多的時間就是欣賞老戲骨去如何把人物演得極具生活化。
  • 「巡迴檢察組」是什麼東東?
    《巡迴檢察組》是同事安利給我的一部電視劇,據說裡面有一個強姦罪的劇情,想聽聽專業刑事律師的解讀。 今天想先來說說這個奇怪的名字——巡迴檢察組。 一個刑事案件的程序大致可分為: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執行四個階段,偵查主要由公安機關負責(特定群體、特定罪名的偵查由監察委、檢察院負責),審查起訴由檢察院負責,審判由法院負責,執行由司法部門負責。上述各個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制約才可以保證刑事訴訟程序順利完成。
  • 《巡迴檢察組》:宋春麗于和偉演誰是誰,不服不行!
    13號開播的現實主義題材被譽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巡迴檢察組》在湖南衛視、網絡平臺優酷開播。這部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由《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執導,眾多戲骨級的優秀演員擔當重要角色,是一部反映司法戰線工作者不畏艱險,掃黑除惡,堅守正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