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最後一戰,帝國大廈保衛戰,1500名黨衛軍打光都不肯投降

2020-12-18 騰訊網

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可以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傷亡最為慘烈的一個戰場,根據後來蘇聯的統計,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軍傷亡人數接近3000萬人,另外還有2000多萬的平民傷亡。據說在二戰結束後,整個蘇聯,上到蘇聯的領袖史達林,下到普通的老百姓家庭,機會找不到一個家庭在戰爭中沒有損失人口。

蘇聯巨大的人口損失一直對現在都有很深的影響,現在前蘇聯的各加盟國普遍都存在著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情況。二戰爆發前的蘇聯,軍隊數量眾多,武器裝備也是比較先進的,堪稱世界軍事強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居然在戰爭中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損失,這足以見得德國軍隊戰鬥力的強悍。即使在蘇德戰場後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德軍還是給蘇軍造成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在柏林戰役中,蘇軍集中了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部隊,另配屬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當時守衛柏林的德軍有8個步兵師、9個摩託化師、6個裝甲師。共80萬人,10400門火炮和迫擊炮,1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300架作戰飛機,加上柏林市區百姓組織的武裝,有上百萬人。德軍雖然在人數上不佔優勢,但是在武器裝備方面其實並不差。

1945年4月29日,蘇軍衝入了國會大廈前的廣場,當場被德軍的機槍打成馬蜂窩,雙方圍繞著帝國大廈,也就是德國國會大廈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廝殺,德軍當時在國會內部布置了1500人,其中1000人是黨衛軍。德軍的機槍並沒有嚇住蘇軍前進的步伐,吃了虧的蘇軍重新組織人馬殺向帝國大廈,結果德軍在國會大廈布置了無數個射擊孔,架設了大量的機槍,德軍用MG42、MG34機槍進行瘋狂的掃射,他們也並不在乎自己使用多少子彈。

蘇軍被德軍的機槍壓制的死死的,狙擊手也無法對德軍機槍手進行有效殺傷。最後,蘇軍找來了幾輛裹著破棉被的坦克開進廣場,但是立刻遭到德軍最後一輛坦克和PAK40型反坦克炮,還有國會大廈內部守軍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反擊,蘇軍的坦克直接被掀翻。國會大廈附近的零散德軍聽到槍聲後,也紛紛從遠處滲透進來,攻擊蘇軍的後方,蘇軍不得不重新構築防線。

30日凌晨,總理府被攻陷,希特勒自殺。蘇軍第三集團軍司令員庫茲涅佐夫上將調集他能調動的全部炮火,對國會大廈進行大規模的炮擊。但是等到蘇軍以為德軍已經被炮火造成沉重傷亡,再次到了廣場時,又被德軍的機槍打成了篩子。30日下午六點,又有兩個師的蘇軍投入戰鬥,憑藉人數優勢衝進了國會大廈內部。

蘇軍本以為進入國會大廈內部,德軍就不會再抵抗了,但是沒想到德軍的抵抗依然很頑強,雙方一間房子一間房子的爭奪,德軍用手雷抵擋蘇軍,蘇軍則用繳獲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開路,有的一間會議室就有幾十名雙方的官兵在進行白刃戰。雙方甚至在室內用起了重機槍,隔著牆壁就向對面的牆壁掃射。1945年4月30日21點50分,蘇軍終於徹底佔領了國會大廈。

相關焦點

  • 蘇德最後一戰:爭奪國會大廈多慘烈?蘇軍老兵:野蠻到從未見過
    一、德意志的象徵之地國會大廈保衛戰是柏林之戰的一部分,堪稱蘇德戰爭的最後一戰。1945年春天,因德國在1944年底發動的「阿登反擊戰」宣告失敗,盟軍兩路並進,已經到了柏林城外100公裡處。但是作為「德國的象徵」,國會大廈的存亡是德軍尊嚴所在。柏林城防前線指揮官海因裡希在中心區布置防線時,採用化整為零的方式,讓士兵小股作戰,防止被蘇軍包圍殲滅。但有1000名納粹黨衛軍士兵自發駐守在國會大廈,還有500名來自東歐的外籍兵團士兵參戰。這1500人齊裝滿員,裝備精良,打算用鮮血證明自己對第三帝國和元首的忠誠。
  • 1945年五月一日黨衛軍第11北歐師德國柏林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戰
    1945年五月一日在二戰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場沒有留下痕跡的最後血戰在德國柏林帝國大廈開始展開,1944年下半年由於希特勒再一次錯誤的指揮導致了德國失去了最後談判的餘地,進行有條件的投降,這一次指揮上的戰略失誤發生在1944年11月,當時形勢是東線戰役德蘇雙方,在波蘭的華沙對峙
  • 納粹最後一戰!1500名士兵負隅頑抗無人投降,大部分不是德國人
    當天晚間21時50分,蘇軍終於攻佔了國會大廈,蘇聯英雄葉戈羅夫中士和坎塔裡亞下士,將勝利的紅旗插上了這棟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樓頂端。之後不久,殘餘德軍通過廣播向蘇軍喊話,請求臨時停火進行談判。其中國會大廈會戰不僅是攻克柏林最關鍵的一仗,也是納粹頭目最輝煌的一次戰役。因為守衛國會大廈1500名士兵沒有一人投降,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刻。
  • 二戰蘇德為爭國會大廈,戰鬥有多激烈?看完才知道不愧為最後一戰
    國會大廈保衛戰是蘇德戰爭的終極戰役也是柏林之戰重要的組成部分。1945年春,由於德國1944年末發起的「阿登大反擊」的失敗,盟軍兩路同時進軍,到達了柏林以外100公裡。在朱可夫領導下的勇敢的蘇聯紅軍,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也來到了奧德河,佔領柏林的指日可待。
  • 德軍維京師:都不是德國人,卻是守衛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支部隊
    在二戰時期,德軍有一支大名鼎鼎的部隊,這支部隊的名字讓很多盟軍部隊都聞風喪膽,因為這支部隊在二戰期間作戰非常勇猛,而且裝備在德軍中也是十分精良的,這支德軍部隊的名字就是黨衛軍。而實際上當年的德國黨衛軍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黨衛軍師,由德國本土的日耳曼人組成的,戰鬥力最強,而第二類則是黨衛軍志願師,這樣的部隊是由歐洲的泛日耳曼人、德國籍人或者是支持德國的志願者組成的,在當時德軍的論調中,這種部隊的戰鬥力要比黨衛軍師稍微差一些,不過總體而言戰鬥力還是可以的,而第三類黨衛軍部隊則是黨衛軍武裝師,這種部隊是由歐洲僕從國人員和偽軍組成的,戰鬥力在三個類型的黨衛軍部隊中是最差的
  • 最後的黨衛軍士兵:萊科斯汀,真實歷史是在密林中戰死?
    阿爾弗雷德萊科斯汀這個名字相信喜歡二戰軍史的人都聽說過,關於他一個人在德國戰敗後仍然堅持戰鬥,最後陣亡的故事,而這個普通德軍士兵的故事非常有傳奇性,那麼這件事在歷史上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二戰中,讓蘇軍倍感恐懼的黨衛軍骷髏師,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
    除了英國和瑞士之外,其他國家基本都陷入了軸心國的控制中。不過,德國軍隊卻並不像外表看起來那樣堅硬。德國當時有兩支軍隊並存,一支是德國國防軍,也就是德國的正規部隊。另一支則是黨衛軍,主要為納粹黨和希特勒個人服務。兩支軍隊關係並不融洽,甚至還常常互相看不上。但奇怪的是,他們卻都擁有非常強大的戰鬥力。國防軍我們不用多說,今天主要來說一說黨衛軍中最危險的一支部隊——骷髏師。
  • 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為何繞過蘇軍奔襲112公裡向美軍投降?
    1945年5月,德國首都柏林即將被蘇軍攻陷,此時此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末日已經來臨。就在這個時候,德軍黨衛軍第1裝甲師,又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卻在即將戰敗的時刻突然間離開防區奔襲112公裡,突破蘇軍的重重阻截之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向美軍投降。
  • 柏林戰役:第三帝國的終結之戰
    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籤署無條件投降協議,宣示納粹德國正式覆亡,正式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 那麼,柏林戰役的背景是什麼? 希特勒的獨裁帝國瀕臨崩潰。從1944年開始,納粹德國的失敗已經無法避免,諾曼第登陸打開了歐洲的第二戰場,並且殲滅了德軍最後一支強大的裝甲集群。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但話又說回來,二戰德軍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在二戰中卻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戰場上很多軍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志,戰鬥紀律都讓人很佩服。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開始,當年6月底7月初,「警衛旗隊」被賦予掩護第1裝甲集群側翼的任務參戰。 作為用希特勒名字命名的武裝黨衛軍作戰部隊,「警衛旗隊」具有極強的所謂「榮譽感」,成員在戰場上盡力去做到作戰勇猛,不懼犧牲,在「巴巴羅莎」行動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因此都表現出極高的戰鬥水準。
  • 王牌中的王牌—二戰德國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徵戰史
    德國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是黨衛軍中第一個成為師級規模的部隊。法國戰役後,「日耳曼」旗隊和其他一些黨衛軍部隊調離SS-VT並組建了黨衛軍的另一支王牌勁旅——黨衛軍「維金」師。作為補償,SS-VT從黨衛軍「骷髏頭」師得到一個營的補充。為避免「德意志」和「大德意志」混淆,該師改名為「帝國」(Reich)。於是,「帝國」師的傳奇開始了。7月19日:喬治·克普勒、保羅·豪塞爾和塞普·迪特裡希三人在柏林國會大廈裡舉行的祝捷會上,同獲騎士十字勳章。
  •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二戰結束,被拒絕投降並被處決的納粹德國軍,黨衛軍骷髏師 ,基本上都有這群戰鬥力強悍的骷髏師身影。 即便是在德軍節節敗退的1944年,蘇聯軍隊反攻進入波蘭時,黨衛軍骷髏師硬是和維京師以及另外一個裝甲師,在守衛華沙的戰鬥中,擊退了蘇聯兩個集團軍的進攻。 而隨後黨衛軍骷髏師因為作戰能力極強,又被派往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解救被圍困在那裡的一個正規軍相當的45000名德軍。
  • 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俘虜德軍86萬人!
    像布拉格之戰就是在5月6號這天打響的,而且是整整持續了11天,這場戰爭也是蘇德戰場上的最後一戰,作為作戰的主要雙方,蘇軍這邊的作戰序列是烏克蘭的第1,、第4和第2方面軍,當時戰事已經是很明朗的了,蘇軍這邊已經是對捷克境內的德軍包圍住了,只是在等待最後的一次全殲。蘇軍這邊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門,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
  • 蘇德在布拉格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德國90萬大軍幾乎全被俘
    在5月6號之前打響的布拉格戰役,整整持續了11天,這也是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軍這邊的作戰部隊是烏克蘭的第一、第四和第二方面軍,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人,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而德軍這邊總兵力才90多萬人、9700多門火炮、1900多輛坦克和飛機1000架。雙方不管在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的數量上都相去甚遠。
  • 最後的戰役柏林戰役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武裝人員在柏林大街小巷巡邏,搜查抓捕散布謠言和驚慌失措者:這是蓋世太保、帝國保安總局、刑事警察局的人員在行使「他們最後的權力」。許多逃兵和「散布謠言」者、「製造恐慌」者被吊死在街邊路燈下,柏林成了恐怖的代名詞。 柏林全城所有15歲到60歲的男性公民都加入了國民衝鋒隊,這其中還包括了許多黨衛隊普通職員。
  • 希特勒手中的王牌—納粹武裝黨衛軍,戰功卓著,罪惡深重
    希特勒指示希姆萊大力擴充黨衛軍以穩定納粹的政權,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設立負責諜報保安工作的SD黨衛軍(帝國保安部),它將各大城市的警察都控制在手中,並與納粹黨本身的諜報部門蓋世太保聯手合作,從而將全國及佔領地各角落皆置於嚴密監控中。希姆萊堅信所謂雅麗安優等人種的理論,因而在黨衛軍建立之初對於成員的要求非常嚴格。
  • 堅守柏林,這將是第三帝國最後的23天
    更糟糕的是被留在西線的德國B集團軍在魯爾地區被盟軍合圍,此時的西線已經完全被盟軍掌握,無法獲得有效補充的德國B集團軍在抵抗18天之後向盟軍投降,西線最後一支重要的32.5萬人的有生力量在德軍的序列中被移除。這個時候無論在東線還是西線,柏林戰役都已經沒有了最後的懸念,柏林已經從戰爭後方變成了徹徹底底的戰爭前線。
  • 二戰德國國防軍聯手美軍對戰納粹黨衛軍,這是什麼劇情?
    按他們的計劃,甘格爾的部隊先向美軍投降。為了聯合應對黨衛軍,李上尉允許國防軍保留武裝,與美軍並肩作戰。李上尉成為了二戰中唯一一名指揮德軍行動的美軍軍官。5月4日下午,伊特爾城堡的法國守衛目睹了一支奇特的隊伍駛來:兩輛美軍謝爾曼坦克開道,後面跟著兩輛德國國防軍軍車。由於大部分美軍留守在沃格爾,這支隊伍僅由14名美軍士兵,10名德國國防軍士兵和幾名奧地利人組成。
  • 黨衛軍骷髏總隊 集中營屠夫
    骷髏大隊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幾乎擁有完整獨立自治權,甚至人員結構與分級都可以自行治理的SS體系內的獨立組織。事實上,骷髏總隊只是一個泛稱,是指二戰時期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包括輔警、武裝SS、普通SS與專門的「特別隊員」。後來以這些部隊中的一部分軍官、士兵為基礎,組建黨衛軍第三「骷髏」裝甲師。
  •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黨衛軍骷髏師的成名之戰
    我們都抱著必死的決心,悄悄的摸到蘇聯人的陣地上,然後我們交火了,我們打光了子彈之後,就和蘇聯人抱在一起,我會用牙取咬他。我們很快的佔據了上風,蘇聯人似乎害怕我們了,他們沒見過我們這麼瘋狂的樣子,我的戰友甚至我自己都感覺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