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長城的「C位」確定了。
國家文物局昨天(11月26日)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點段名單。八達嶺、居庸關、箭扣等北京段長城上榜。
長城重要點段構成:
從名單上看,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其中秦漢長城重要點段12段(處),明長城重要點段54段(處);其他時代長城重要點段17段(處),包括戰國秦長城5段,唐代戍堡及烽燧4處,戰國燕長城2段,戰國齊長城、楚長城、趙長城、魏長城各1段,以及金界壕遺址等具備長城特徵的邊牆、邊壕、界壕重要點段2段。
長城重要點段保護管理要求:
1. 全面落實保護責任:
地方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
文物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
管理使用單位的直接責任。
2重點強化空間管控:
編制文物保護規劃;
細化保護區劃界劃;
制定保護管理規定;
設置空間管控指標。
3.加強日常的監管與檢測:
建立長城保護研究專業隊伍;
落實長城執法巡查制度和經費;
加強保護管理專業培訓;
利用新科技手段保護長城。
4.著力減緩和消除險情:
嚴把項目審核關和施工質控關。
具體在申報、施工組織、工地檢查和竣工驗收的整個過程中把好每個環節。
5.提升展示闡釋水平:
1)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和故事;
2)提升現有長城相關博物館、陳列館展示水平;
3)發布長城重要點段的遊客承載量,實現預約參觀;
4)確定參觀遊覽區管理機構和管理策略:
5)設置必要的展示、服務及安全防護設施和應急預案:
6)依法履行申報備案程序後向公眾開放。
6.加大指導督促力度。
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沿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定期評估《長城保護條例》、《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省級長城保護規劃以及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保護規劃實施情況,指導、督促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長城保護傳承利用相關任務、目標。
2025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全面完成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機構建設、空間管控、監測管理、保護修繕、展示闡釋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秦漢長城(共12段/處)(1)漢代烽燧線通化縣段及古城堡(2)漢代三道營古城(3)秦長城坡根底段(4)秦長城天盛成段(5)秦漢長城廣申隆段(6)秦漢長城同和太—東希日朝魯段(7)漢代雞鹿塞障城(8)漢代烏蘭布拉格障城(9)漢長城西尼烏素段(10)居延遺址及漢長城(11)漢長城花海段(12)漢長城玉門關及烽燧二、
明長城(共54段/處)(1)明長城虎山段(2)明長城龜山段(3)明長城植股山段(4)明長城小虹螺山段(5)明長城錐子山段(6)明長城山海關段(7)明長城九門口段(8)明長城板場峪段(9)明長城義院口段(10)明長城界嶺口段(11)明長城劉家口段(12)明長城青山關段(13)明長城喜峰口段(14)明長城黃崖關段(15)明長城將軍關段(16)明長城古北口—金山嶺段(17)明長城五座樓段(18)明長城慕田峪段(19)明長城箭扣段(20)明長城居庸關段(21)明長城八達嶺段(22)明長城廟港段(23)明長城獨石口段(24)明長城沿字號敵臺黃草梁段(25)明長城紫荊關段(26)明長城青邊口段(27)明長城烏龍溝段(28)明長城大境門段(29)明長城白石口段(30)明長城李二口段(31)明長城茨溝營段(32)明長城娘子關段(33)明長城鎮邊堡段(34)明長城新廣武—白草口段(35)明長城寧魯堡—八臺子段(36)明長城涼城縣、右玉縣二邊段(37)明長城板申溝段(38)明長城小元峁段(39)明長城老牛灣段(40)明長城鎮北臺段(41)明長城鹽場堡鎮段(42)明長城鹽池縣頭道邊段(43)明長城北岔口段(44)明長城三關口段(45)明長城索橋堡段(46)明長城天祝縣烏鞘嶺—松山段(47)明長城涼州—古浪段(48)明長城民勤縣段(49)明長城永昌縣段(50)明長城大通縣段(51)明長城山丹縣段(52)明長城臨澤縣段(53)明長城高臺縣段(54)明長城嘉峪關段三、
其他時代長城(共17段/處)戰國齊長城(1段)(1)戰國齊長城長清區定頭崖西山段
戰國楚長城(1段)(1)戰國楚長城葉縣段
戰國秦長城(5段)(1)戰國秦長城納林塔段(2)戰國秦長城吳起縣段(3)戰國秦長城原州區段(4)戰國秦長城第三鋪—四羅坪段(5)戰國秦長城臨洮縣望兒咀—宿鄭家坪段
戰國燕長城(2段)(1)戰國燕長城建平縣段(2)戰國燕南長城容城縣段
戰國趙長城(1段)(1)戰國趙北長城青山區東邊牆段
戰國魏長城(1段)(1)戰國魏長城龍亭鎮段
唐代戍堡及烽燧(4處)(1)唐代脫西克烽燧(2)唐代克亞克庫都克烽燧(3)唐代克孜爾尕哈烽燧(4)唐代麻扎塔格戍堡
金界壕遺址(2段)(1)金界壕遺址碾子山區段(2)金界壕遺址烏拉蘇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