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箭扣長城修繕工程:雄關漫道 匠心如鐵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實,體驗「蜀道難」未必入蜀,在北京市懷柔區有一段「攀躋之難,殆過蜀道」的長城,它就是被稱為「萬裡長城最險段」的箭扣長城。

出懷柔城區30公裡,只見蒼山巍峨聳立,上有長城雄踞山脊,蜿蜒若長龍。如果從空中俯瞰,這段東接山海關,西通嘉峪關,西南連接八達嶺、居庸關,綿延近8000米的長城,形狀如滿弓扣箭,由此得名「箭扣長城」。從2016年起,為保護長城本體,杜絕安全隱患,北京市啟動箭扣長城搶險加固工程,第一、二期累計修繕完成1748米邊牆和敵臺敵樓9座。第三期修繕工程於今年4月下旬開工,修繕工程總長度1094米。近日,本報記者跟隨長城修繕專家、懷建集團古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永茂來到現場,探訪修繕工程進展。

險峰峻岭克三難

清晨7時許,記者來到北京市懷柔區雁棲鎮西柵子村,鑽入密林之中的羊腸小道,開始向箭扣關進發。程永茂介紹說:「我們現在走的是騾子運料的路,城磚、石灰等材料需要靠騾隊馱上去。酷暑難耐,騾子一般每天只能運兩到三趟,運輸量非常有限。」

修繕長城,運料是第一個難題。今天的運輸方式,大抵還是沿用480多年前古人建長城時的方法。

在灌木叢中手腳並用地攀爬近半小時,來到箭扣長城的最低點——箭扣關。程永茂說,騾隊運送的修繕材料,到這裡就卸下來了。騾子沒法在落差較大的長城上行走,接下來只能靠工人用肩扛上去。烈日當頭,幾名工人剛卸下石灰,後背被汗水一漚,變得通紅。記者與他們攀談得知,這些工人大多來自河北,曾參與長城修繕工作多年。「背料這活並非常人能幹,不但要具備登山能力,還要有足夠的負重能力。」程永茂告訴記者,有些新來的工人幹幾天就因為小腿浮腫而無法繼續工作。

「牛犄角邊」「刀把樓」「將軍守關」「鷹飛倒仰」……光聽這些名字,就知道箭扣長城有多險。施工操作都在懸崖峭壁上,這是修長城需要攻克的第二道難關。「很多時候,工人都要一腳高一腳低地工作。修長城不能盲目追求速度,施工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程永茂說,瓦工等技術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大多是有著十幾年長城修繕經驗的熟練工。

垛口牆上綁著一根白色塑料管,記者問起用途,程永茂介紹:「這是輸水管。長城修繕面臨的第三個困難是用水難。我們所處的位置海拔1000多米,需要用3個高壓水泵逐級提水。」

修舊如舊少幹預

從箭扣關往東,翻過封護的牆體,來到箭扣長城三期修繕工程的西至點——130號敵樓。環視四周,只見敵樓外牆有的已經剝落,露出牆體內的碎石填心。地面面磚也不是完整的新磚,上面的裂縫清晰可見。這裡看起來十分原始,似乎沒有修過的痕跡。「你看不出來就對了。」程永茂笑著說,「我們就是要在確保長城本體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做到最小幹預,保持原有的風貌。」

他指著敵樓的一處箭窗說:「上部牆體已經垮塌無存,為了讓人們看出它原來的建築結構,同時起到加固作用,我們用舊牆磚在箭窗頂部向外砌出兩三塊磚的寬度,但沒有恢復成完整的封閉式結構,保留了它的『殘味』。」

敵樓內一層的拱券頂增設了木結構加固支頂措施,將券頂和兩邊的牆體連接起來,起到支護樓頂的作用。程永茂介紹,這是一種可逆的臨時措施,不會對長城本體造成破壞,體現了最小幹預的宗旨。

出敵樓繼續向東走,兩邊的垛口牆看起來比常見的要矮不少。「這也是坍塌後修繕的。」程永茂說,「我們撿回散落的舊磚重新砌好,恢復2-3層牆磚的高度,而不是原來一人多高的高度。既讓人意識到垛口牆的存在,又起到擋水的作用,同時能保障行人安全。當舊磚不夠用時,慎重增加新磚。」

在長城上行走,不時會遇到條石臺階。記者注意到,有些臺階面磚已經剝落,露出下層的襯磚,有的甚至面磚、襯磚都剝落殆盡,裸露最下層碎石填充的牆心。顯然,破損的臺階沒有過度修繕,只是把原有的建築材料歸砌回位、進行固定,還保留了斷茬兒,但踩在上面卻很穩固結實。

程永茂介紹,長城修繕分為幾種,有搶險,有復原,也有為迎接遊客而加裝保護性設施。其中,搶險修繕的幹預量最小,對歷史信息的保留最充分。此次箭扣長城的搶險修繕以排除安全隱患、保證文物建築安全為主要目的,在施工上堅持原本形制、原來做法、原有材料、原用工藝的「四原」原則,保留箭扣長城「驚、險、奇、特、絕、野」的特色,保護長城及周邊整體風貌。

花甲老將護長城

繼續向東,穿過「單邊蹭」「翻石過海」「鬼見愁」,時而需要手腳並用攀爬幾近垂直的陡坡,時而需要側身收腹鑽石縫,時而會走過一邊是峭壁一邊是萬丈懸崖的小道。在如此險峻的長城上穿行,記者不時感到腿軟,而64歲的程永茂卻習以為常、步履矯健。為了保障修繕工程質量,他每周至少爬一次長城,多則爬三四次,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

程永茂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懷柔人,從小就對長城比較熟悉。1973年他開始做瓦匠學徒,1991年初涉古建修繕,負責紅螺寺大殿復建工程的瓦作施工。在這一工程中,程永茂認識了瓦作專家樸學林,並拜他為師。興隆門是明清兩代紫禁城及皇家建築初建與修繕的主要參建作坊之一,樸學林則是興隆門瓦作第十五代景字輩傳人、故宮博物院高級工程師。得到樸學林真傳的程永茂,從此真正走上了古建保護與修繕之路。他主持了太廟犧牲所、廣濟寺下院藏經閣、八大處公園四處大悲寺等修繕工程,並擔任國家級重點工程天安門城臺保護工程的技術總負責人。從2004年起,程永茂開始從事長城修繕工作,帶領團隊完成懷柔區內總長近2萬米的長城搶險加固任務。在十多年的實踐中,程永茂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隨」做法。

時近正午,坐在124敵臺上休息,程永茂為記者講起了這「五隨」,即「隨層、隨坡、隨彎、隨舊、隨殘」。隨層指的是砌磚時要與原始的城磚層次銜接。隨坡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遇到坡道時要根據地勢確定修繕走向,解決排水問題。隨彎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牆體拐彎處要就著彎度砌弧形牆。隨舊和隨殘即在建築材料、做法、工藝等方面堅持傳統,儘量保持原狀。

行至正北樓,抵達此次箭扣長城修繕工程的終點。回首望去,青山如黛,長城在夕陽輝映下宛若金龍,記者切身感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真義。程永茂歇坐在正北樓臺階上,吟誦了一首自創的打油詩《贊箭扣》:「箭扣長城美,美名天下揚。蜿蜒二十裡,龍脊顯滄桑。三鎮匯聚處,內外起邊牆。細觀二十景,奇險世無雙。」詩中凝聚了他對箭扣長城的深厚感情。如今,程永茂已是北京市懷柔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城修繕工藝傳承人,他不僅盡心做好每一次修繕工程,還致力於長城修繕工藝的推廣和傳承。

箭扣長城修繕完成之後,會不會將它開發成向遊客開放的景區?對於大眾關心的景區開發問題,北京市懷柔區文物所所長張彤表示,箭扣長城不會照搬八達嶺、居庸關等傳統長城景區的模式。「未來可以因地制宜,打造精品旅遊線路,根據每段長城的長度、地形、攀爬難度,分段進行保護性開發,量身定製開放模式,比如規劃探險路線、在破損的敵樓處進行長城剖面知識科普、在危險路段架設棧道等。」張彤說,「不管如何開發,都要以保護為首位,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長城文化帶建設,把寶貴的文化遺產傳給子孫後代。」

相關焦點

  • 北京文博|雄關漫道 匠心如鐵——探訪箭扣長城修繕工程
    其實,體驗「蜀道難」未必入蜀,在北京市懷柔區有一段「攀躋之難,殆過蜀道」的長城,它就是被稱為「萬裡長城最險段」的箭扣長城。出懷柔城區30公裡,只見蒼山巍峨聳立,上有長城雄踞山脊,蜿蜒若長龍。如果從空中俯瞰,這段東接山海關,西通嘉峪關,西南連接八達嶺、居庸關,綿延近8000米的長城,形狀如滿弓扣箭,由此得名「箭扣長城」。
  • 人民日報:雄關漫道真如鐵
    雄關漫道真如鐵,跨越雄關,正是因為我們有比鐵還硬的精神。剛剛過去的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共和國勳章」,授予葉培建、程開甲等國家榮譽稱號。這是對共和國功臣的尊崇褒揚,這是在共和國史冊上深深鐫刻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 箭扣長城丨北京結小松樹之殤,殘缺是一種美,但不包括消失
    古人云「不到長城非好漢」,驢友說「不到箭扣不是真長城」。巍巍長城綿延萬裡,對於普通遊客來講,尤其是北京的八達嶺、金山嶺、司馬臺、居庸關等長城是等震撼的,也是最受歡迎的。(北京結上的松樹,拍攝於2014年)但在戶外愛好者,特別是驢友和攝影愛好者眼中,箭扣長城才是最美的。在長城各類圖片展中,箭扣題材的圖片佔據了相當的比重;而驢友長城徒步,箭扣則是首選目的地。
  • 雄關漫道真如鐵:葉談孟晚舟事件始末
    結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要聊起手機,我非華為用戶,更非華為粉絲。而聊到通信領域,我們國產儀表公司真真切切是華為帶起來的。當年國產的儀表不好用,國內資本也不看好儀表領域。正是華為硬要採購國內儀表,帶著這些公司一起進步。國家也開始推薦國產儀表,大概前年,國內各大公司都大力引進國產儀表,比如星河亮點。
  • 箭扣長城,雄奇野性之美
    箭扣之冬,飛雪漫天、雲海翻湧,群山萬裡磅礴入雲際,巉巖林立、蕭瑟肅殺,箭扣長城「牛犄角邊」的亙古堞牆逶迤於冬日荒寂莽山,蔓草荒煙裹挾著滄桑的殘垣斷壁,忽而由山腰直衝山巔,聳立起一座傲然烽火碉樓,忽而又依著險峰危崖俯衝淵藪,陡上陡下、雉堞連雲,排山倒海、氣吞八荒。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那書晨近日介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情況時說。  據了解,在體現「萬裡長城」整體辨識度的基礎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中,突出以「眾志成城 雄關天下」山海關、「堅韌自強 金山獨秀」金山嶺、「和平開放 大好河山」大境門、「自信自強 冬奧勝景」崇禮四個重點段為引領,精心構築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長城文化地標、文化名片。
  • 山脊上修長城,運料全靠騾馱人背
    工地隨著山脊跑,運料靠騾馱人背,和灰砌磚純手工,一切仿若古人——這就是文物保護工程:長城修繕。▲長城上空間狹窄,這也為施工增加了不少難度。站在山坳裡的懷柔區雁棲鎮西柵子村舉目四望,山環林抱、群峰聳峙,一條灰色蒼龍在山脊上起舞,這就是以奇、險、絕、野著稱的箭扣段長城。箭扣段長城從正北樓到九眼樓共48個敵臺,自2016年起,已啟動三期工程,搶險修繕25個敵臺。
  • 長徵精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貴州赤水市土城鎮四渡赤水一渡渡口,索橋上遊人如織。陳朝君攝/光明圖片遊客在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參觀「崔古倉放糧」蠟像。新華社發革命理想高於天1935年8月,紅軍過茫茫草地時,一個小戰士不慎陷入沼澤。新時代強軍興軍再出發,理想信念的燈塔指引人民軍隊凱歌行進,全軍新風正氣持續上揚,努力鍛造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新長徵路上,無數奮鬥者高擎起理想的火炬。
  • 雄關古道下的柔情似水,也是山西的「泉村」,來這裡盡享水寨風情
    毛澤東的詩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寫出了軍人戰士的豪邁與慷慨激昂,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長城似乎就是男兒本色,英雄烈士的象徵與寄託,包括電視劇《霍元甲》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也是讚美民族英雄的愛國情懷,而在我們的固定印象中,英雄就應該是男兒當自強,但是俗話說巾幗英雄,誰說女子不如男
  • 探雁門 遙想「雁行商」穿越雄關艱難北上
    它是萬裡長城最具代表性的軍事要塞之一,是長城軍事防禦體系之一。其實,雄關雁門更是一條聞名天下的商貿之道,它是清代晉商赴蒙、俄貿易的必經之路,人們也稱這條商道為用生命堆砌的「命關道」。地勢險峻,雁門關十八彎,每走一步都是險。蒼涼、凝重、肅穆、雄渾、大氣,雁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風土人情,詠頌著一代又一代邊貿往來的傳奇。
  • 萬裡長城的「C位」確定:八達嶺、居庸關、箭扣等上榜
    國家文物局昨天(11月26日)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點段名單。八達嶺、居庸關、箭扣等北京段長城上榜。 2025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全面完成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機構建設、空間管控、監測管理、保護修繕、展示闡釋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居庸關八達嶺等北京段長城組團入圍首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國家文物局昨天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居庸關、箭扣、八達嶺等北京段長城組團入圍。明年,這些重要點段將完成險情隱患排查。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構成以秦漢長城、明長城為主線,與抗日戰爭、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存在直接關聯,以及具有文化景觀典型特徵的代表性段落、重要關堡、重要烽燧為主,共計83段/處。
  • 滄海橫流多英雄 如鐵雄關耀中原——電視政論片《雄關》研討會在京...
    話《雄關》豪情,論廣電創新。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指示,講好中國故事、河南故事,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研討會今天(12月13日)在北京舉行。研討會上,周然毅​、左志新​、陳開和​、呂藝、宋建武​、楊乘虎​、陸小華​等知名學者熱烈發言,縱論《雄關》。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王仁海出席,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李波主持研討會。
  • 電視劇《雄關漫道》紅二六軍團長徵便水戰役背後的故事
    電視劇《雄關漫道》真實的記錄了紅二、六軍團長徵的光輝歷程。關於長徵1936年發生在湖南最大的一仗,也是最後一仗——便水戰役,電視劇沒有演播,電視劇中賀老總在烏蒙山區被國民黨追兵圍剿,十分困難時發出了感嘆:「都是便水戰役沒到好!」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河北是長城文化資源大省,匯聚了眾多長城精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長城文化保護傳承和長城文化旅遊發展。近年來,以舉辦省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大力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強化長城資源保護,打造提升長城景區,完善旅遊交通等基礎設施,大力實施片區綜合開發,長城文化旅遊呈現出全新面貌。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啟動和推進,河北段長城的保護修繕、文化挖掘、活化傳承等工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 北京亓連關—神堂峪堡長城穿越遊記
    推薦理由:北京境內長城遺址資源眾多,有名的像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金山嶺長城、黃花水長城、箭扣長城等都是歷史留給北京的重要財富。遺留在北京的明長城,從門頭溝到平谷、密雲,綿延629公裡,不同長城段落由於山勢,地貌的不同,在布局和修築上可謂匠心獨運,別具一格。既有雄關巍峨,也有箭樓林立。
  • 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
    作者:邱承彬邱承彬在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邱承彬攝影甘肅嘉峪關懸壁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