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又改版!閱讀量暴跌?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0-11-28 梅花網

最近,估計很多新媒體小編都比較頭禿。頭禿的原因之一,是微信訂閱號文章的閱讀量,在這段時間明顯下降。

造成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是訂閱號文章的推送時間順序,已經被徹底打亂並全量放開,安卓和ios用戶的訂閱號信息列表都已經出現這種情況。

4月20日,饅頭商學院曾推送過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微信方正在對訂閱號消息列表進行小範圍的灰度測試,訂閱號信息列表時間順序被打亂。

那個時候打亂程度比較淺,時間段的範圍也較小,整體的時間排列順序還只是「小亂」。

如今全面覆蓋所有用戶後,根據饅頭的用戶以及一些新媒體同行的反饋,大家一致的感受是——「天下大亂」,直接把人「亂懵逼了」。

此次的亂序閱讀全量放開,有什麼規律?能帶來什麼影響?作為用戶和新媒體從業者應該如何應對?

在持續觀察兩周,和一些新媒體同行交流後,本文將嘗試作出解讀,為大家提供參考。感興趣的同學,歡迎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亂序閱讀有何規律?

此次亂序閱讀全面放開,應該是五一假期結束之後。根據新媒體同行和用戶反饋,結合饅頭商學院的觀察,我們發現此次的亂序閱讀,主要呈現以下幾種規律。

1、亂序的時間段範圍擴大,順序更「混亂」

在灰度測試時,微信方將訂閱號時間線打亂,時間段的範圍還比較小。比如饅頭之前文章裡的圖片所示,央視20分鐘前的推送文章,排在新氧11分鐘前推送文章的前面。

亂序的時間段,大約在1小時之內,整體上還是按照時間線相對有序的排列,大家的感覺是「還好」,沒有過分「錯亂」。

              

現在亂序全量放開,時間段範圍已經擴大,不再局限1小時內。幾小時推送的文章,也會排在幾分鐘前推送的文章前面。

從微信方推薦的文章來看,時間最長的是2天前的文章,而昨天文章的推薦佔比數最多。

              

時間段的範圍大小和打亂的深淺,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你打開訂閱號列表的頻次。(注意,只是一定程度,並不是完全取決)

以我為例,作為新媒體從業者,我需要不時翻閱各類公眾號文章,因為我打開訂閱號列表的次數非常頻繁,所以我的信息列表的時間順序如下圖所示,雖然也有打亂,但基本上呈現的時間線是比較正常的。

               

如果你2天沒有打開訂閱號,那2天後再打開的時候,微信方可能就會把這2天內的文章打亂,推薦給你,你的訂閱號時間排序會明顯混亂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絕對,並不是你2天不看訂閱號,系統就會給你推薦2天前的文章。

比如饅頭商學院的吉祥物饅火火同學,因為工作需要,每天必須頻繁看各種公眾號,如此高頻,也收到過微信官方推薦的2天前的文章。

              

不過總體而言,你打開訂閱號列表的頻次越高,間隔的時間越短,那麼你的訂閱號信息列表的順序就會越正常。

相反,如果你打開的頻次低,你的訂閱號推送時間排序就會越亂。

 2、很久以前關注的、很少打開的公眾號,會被推薦到前面

在這次的亂序推薦中,很多用戶發現,一些「看似陌生但似乎又比較熟悉」的帳號,被微信方推薦到界面的前列。打開一看,原來是很久前關注的公眾號,只不過後來很少閱讀了。

一位在成都地區做美食公眾號的新媒體博主就告訴饅頭商學院:

「這次的亂序閱讀,我發現系統給我推薦了很多兩年前因為工作關注的一些公眾號,中間一直都沒怎麼看過,這次改版後,這些帳號都跳到前面了。」

由此來看,微信此舉更像是在盤活用戶關注的所有公眾號,讓用戶重新認識一些舊有公眾號的價值,從而提高公眾號整體打開率和閱讀量,這一結果無疑是非常利好的。

但是同時引起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這些被用戶很少打開乃至於幾近遺忘的公眾號,因為微信的推薦,會成功引起用戶的再次注意。

如果該公號的內容質量一般,或者因為更換工作不再需要關注此類公眾號,諸多原因,都會加速用戶取關動作。

所以這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3、星標、常讀帳號,被推薦的概率較大

很多人關注訂閱號,都會有自己的偏好和習慣,經常會閱讀某個帳號,有的同學也會將自己喜歡的訂閱號星標。

從觀察來看,一些常讀帳號和星標帳號,和不常讀的帳號相比,系統推薦的概率要大的多。

雖然常讀帳號推薦的機率很大,但是不代表微信官方一定會把你的帳號推薦到前面。

某網際網路大廠的一位朋友就說:

「我以前經常會在固定的某個時間段,翻閱自己喜歡的公眾號內容,但是現在我發現,我經常讀的一兩個公眾號不見了,直接被壓在了下面,我必須去搜索,或者找頂端,才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公眾號內容。」

由此可見,微信官方的推薦,應該還是基於文章內容的質量本身,你經常關注的,不一定會推薦。

不過橫向比較,你的星標或常讀帳號被系統推薦的概率,還是要大於不常讀帳號的。

4、PC端比移動端的時間排序要穩定

在觀察過程中,我還發現一個規律,就是PC端(電腦)的訂閱號時間排序,要比移動端(手機)的時間排序穩定的多,時間段亂序的範圍比較小。

以下圖電腦端訂閱號列表中3個公眾號:饅頭商學院、燃財經、木木老賊為例。

3個公號的推送時間,按照訂閱號排列順序從上到下如圖所示依次是:

饅頭商學院   8:45

燃財經:9:00

木木老賊:8:40

可以看出,3個公眾號推送的時間段亂序的範圍並不大。我曾在一天內翻閱了PC端所有推送的訂閱號,從中可以發現,PC端的訂閱號,整體時間順序排列都比較穩定。

雖然也有亂序,但是時間間隔範圍並不大,沒有出現那種「昨天」文章排在幾分鐘前推送的文章前面的情況。

相對於移動端的「狂魔亂舞」,PC端的時間排序要冷靜很多。

5、同一個帳號推送的消息也會打亂排序

打亂的不只是不同帳號,同一個帳號推送的消息也會被打亂。以下圖公眾號為例,該公眾號2天前推送的文章,就緊挨著排在了1小時推送的文章前面。


亂序閱讀一定是不好的嗎?

這次訂閱號時間流全量打亂,吐槽的不只是新媒體從業者,還有廣大的用戶。

對於用戶而言,時間流徹底打亂,打破了用戶原先固有的閱讀習慣。用戶更希望對閱讀的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讓系統來決定優先看什麼。

       

一些用戶因為在固定時間段內沒有看到自己喜歡的公眾號,只能手動搜索,這也增加了用戶閱讀的路徑。對於一些有強迫症的用戶來說,這樣的亂序可能會加劇閱讀的不適感,可以說是非常「鬧心」。

而很多用戶,都有通過公眾號獲取新聞消息的習慣。此次的亂序,讓一些新聞通知類的訂閱號沒有了時效性,導致用戶不能在第一時間瀏覽到相關新聞。

此外,人的喜好不同,對於文章類型自然也有偏好。雖說微信方稱根據用戶對訂閱號的喜愛程度,以及內容質量來推薦,但是從微信官方推薦給我的文章看,一些文章並非我喜歡的類型,內容質量也一般。

比如最近我就有時收到一些雞湯情感文,雖說我並不喜歡,但是這不影響微信不亦樂乎地向我推薦。

如果說用戶只是鬧心的話,對於新媒體小編們而言,可以說是扎心了。一些運營者就反映,最近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下降的比較明顯。

實際上,閱讀量用飄忽不定來形容可能更為準確一點。

從我所觀察的一些公眾號來看,內容質量好的文章,仍然獲得了相匹配的高閱讀量和在看數。而內容質量一般的文章,閱讀量和在看數則下降的比較明顯。

另外,除了文章本身的閱讀數據,公眾號的營銷收入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眾所周知,很多企業都會通過公眾號推薦自家產品,推薦的常用形式,就是寫營銷軟文讓用戶通過公號了解公司產品,用戶通過公號下單購買。

不過相對乾貨文章而言,用戶對於營銷文是不怎麼感冒的。

如今智能推薦,營銷文的出現,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對公眾號的整體質量評估。這一現象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你的頭條是營銷文或者你的推送裡營銷文非常多,系統推薦你帳號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這樣勢必造成營銷文的打開率降低,通過營銷文下單的人數也會減少。

不過亂序閱讀並非都是不好的影響嗎?並不是。根據微信官方說法,訂閱號時間流順序的打亂,不是「亂序閱讀」,也不是「智能推薦」,而是「閱讀效率優化」。

公眾號「閱讀效率優化」重點解決的問題是,提高優質內容、用戶感興趣內容的排序優先級。

微信時間排序打亂已經灰度測試了大半年的時間,如果各項的數據反饋不好,沒有提高優化用戶的閱讀效率,微信方想必也不會全量放開。

長遠來看,如果你的文章在第一時間推送後,因為各方數據增長沒有完全釋放,暫時被壓在後面。

但如果你的內容足夠優質,後勁十足,那麼微信方也會在後續階段,比如第2天,將你的文章推薦給更多因為錯過推送時間沒有打開的用戶。這樣你的文章閱讀的長尾流量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這既能喚醒一部分「沉睡」用戶,也可以提高文章的打開率,增加你和用戶之間的粘性。

加之前文提到一些舊有公眾號被推薦到前列,也可以重新喚起用戶對這些公眾號的關注。整個平臺的公眾號活躍的數量和打開率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由此來看,亂序閱讀帶來的影響,還需辯證看待。

如何解決問題?

對於用戶而言,如果你不喜歡訂閱號的時間亂序,可以點擊訂閱號界面右上角的三道槓,進入會話模式,這裡的時間排序還是非常正常的。(不過這裡閱讀體驗肯定沒有信息流的頁面閱讀體驗好。)

              

對於新媒體從業者,在和新媒體同行交流後,我們認為大家可以嘗試從以下幾點入手。

 1、推送時間保持不變,文內提醒用戶你的推送時間

儘管現在訂閱號時間流被打亂,但是不要自亂陣腳。建議運營者們繼續保持原有更新時間不變。

因為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雖說已經亂序,但是你的文章推送之後,還是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用戶訂閱號信息列表裡。

只不過以前你的文章推送後,如果其他公眾號在你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沒有推送,你的公眾號就會一直待在用戶訂閱號列表的第一位置,直到有其他公眾號推送,排到你的前面。

現在改版,你的公眾號,只能停留在用戶訂閱號信息列表前列幾分鐘時間。如果這幾分鐘之內用戶沒有及時閱讀,其他帳號也沒有推送,微信方就會給你推薦其他文章,排在你的文章前面。

儘管如此,你的文章在第一時間段內被用戶看到的機率還是有的,盲目更改時間,有可能會讓一些忠實用戶找不到你的公眾號。長此以往,你有可能會用戶所遺忘。

用戶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段內閱讀,你也可以在文章的首尾,訂閱號的介紹裡,或是推文下方的評論區裡,提醒用戶你的公號固定推送時間,這樣也會加強用戶的印象。

比如饅頭商學院文章固定推送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上午8:45分,周六日下午2:30分。

一旦用戶形成固定時間閱讀習慣,那麼在第一時間段看文章的人數會更多,你的忠實粉絲也會越來越多。

 2、增加乾貨內容

現在很多企業公眾號的推送,一般都是乾貨內容+營銷軟文的組合搭配,比如頭條是乾貨,次條是營銷軟文。前文已經提到,營銷軟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拉低訂閱號的優質程度。

既然營銷軟文會拉低,那麼乾貨內容也許可以提振訂閱號的優質程度。所以,我們可以適當增加推文中乾貨內容的數量。

例如你每日的公眾號固定推送2條文章,頭條乾貨,次條營銷文,那麼現在你可以考慮增加3條,用乾貨內容作為補充。

這樣你整體帳號的乾貨內容比例增加,對於用戶的粘性,喜愛程度,以及各個維度的數據增長,都是有益的。

3、引導點在看

用戶點「在看」,通過社交關係推薦,看見你文章的人數也會增多,這點很多人應該都知道。

但是還有一點,有些人可能不清楚,就是如果你的文章點在看的人數多了,那麼文章就很可能會被分發到看一看精選裡,在這裡,閱讀到你的文章人數會更多。

              

所以在文章裡,也就需要你使用各種方法引導你的用戶點在看。

 4、提醒用戶設置星標,保持常讀

除了提醒用戶推送時間,運營者還可以重新提醒你的用戶將公眾號設置星標。前文已經提到,設置星標的公眾號被推薦的概率要大一些。

即使不被推薦,星標過的帳號也會顯示在用戶訂閱號信息列表頂端「常讀的訂閱號」一欄裡,佔據黃金位置。這樣用戶也能最快看到你的帳號。

              

而在PC端,用戶星標過的帳號,無論微信方怎麼亂序推薦,星標號都會穩穩地排在第一的位置,無可撼動。如下圖饅頭商學院公眾號。

              

除了設置星標,還可以提醒用戶保持常讀,只有這樣,你的帳號才能頻繁出現在用戶的訂閱號列表裡。

 5、標題的重要性同樣不能忽視

剛剛提到,亂序推薦意味著你的公眾號在用戶的第一屏停留時間大大縮短。那麼在這短時間內,激發用戶興趣,打開你的公眾號,標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比以前更為重要。

這裡並不是提倡標題黨行為,那種聳人聽聞、違反平臺規則的標題必須禁止,現在這種情況的出現,只是需要運營者們加大對標題優化的努力。

 6、服務號做起來

無論訂閱號怎麼「亂」,服務號是不受任何影響的,雖然服務號推送條數有限,但是服務號有強觸達用戶的優勢,可以出現在用戶的聊天界面裡,用戶的打開率也比訂閱號要大許多。

因此,大家可以考慮把企業的服務號做起來,通過互相導流的模式,將訂閱號的粉絲導到服務號裡,也不失一個方法。這樣也能一定程度避免訂閱號的時間亂序帶來的幹擾。

 7、建社群、做視頻號,多平臺聯動

現在很多公眾號,都會在文章末留一個二維碼,讓讀者掃碼添加運營者入社群。

運營者在社群裡既可以維護自己的核心用戶,通過用戶的反饋,做選題,起標題,也可以在文章發布後,第一時間推送到社群裡,讓用戶及時看到。

社群能做的動作非常多,新媒體運營者可以在這方面多進行嘗試和探討。

除了做社群,視頻號也是一個增加閱讀量的方法。因為視頻號的文案區可以添加微信文章的連結,所以視頻號也是可以引導用戶進入公眾號閱讀的。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你把視頻號做起來,做視頻號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

 8、提升內容質量,保持和用戶的高頻互動

解決亂序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訂閱號內容質量。這在所有的動作中,是最重要的,但其實也是老生常談的方法。

在任何平臺,內容是永遠的核心競爭力,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這段時間,微信公眾號的後臺數據分析,增加了文章的「閱讀後關注人數」、「送達閱讀率」、「閱讀完成率」三個維度數據。

       


結合微信方智能排序的三個依據:

內容排序順序將會根據「訂閱號的優質程度」、「用戶對訂閱號的喜愛程度」以及「群發文章的內容質量」等綜合因素動態變化,讓用戶可以更高效地閱讀到感興趣的內容。  

可以發現,後臺增加的三個維度數據,和微信官方的三個依據是相對應的。即「閱讀後關注人數」對應「訂閱號的優質程度」,「送達閱讀率」對應「用戶對訂閱號的喜愛程度」,「閱讀完成率」對應「群發文章的內容質量」。

這些都無一不在強調內容質量的重要性。

所以作為運營者,需要在內容的質量上繼續加以深化和提升,將內容打磨好,這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

系統推薦依據的各項數據指標肯定不止這幾樣,其他的諸如和用戶在留言區保持高頻互動,也是運營者需要做的事情。


結語

實際上,以上的所有動作,即使訂閱號的時間流順序沒有被打亂,也是新媒體運營者日常需要做的常規動作。

但是如今智能排序功能上線,就要求我們必須把這些動作重新喚醒,並做到精深和極致。

短時間內,智能排序雖然造成了運營者一定程度上的恐慌,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這也是微信方在倒逼創作者創作出更優質的內容,從而提升整個微信生態的內容質量,提升公眾號的打開率,讓更多優秀的公眾號被大眾所看到。

一些劣質的公眾號也會在這個過程裡加速被淘汰。

最後,內容是永遠的王道,深耕內容,把「道」修好,再輔之其他運營技巧之「術」,這才是一個新媒體從業者應有的自我修養。

相關焦點

  • 微信又雙叒叕更新!公眾號大改版,微信年度帳單來了
    >1、公眾號文章新增「在電腦上打開」功能;2、公眾號關注頁大改版。01公眾號新功能和大改版1、文章可「投屏」到電腦閱讀公眾號文章新增「在電腦上打開」功能,點擊後,登陸了同一微信帳號的電腦將自動彈出該公眾號文章的閱讀窗口,用戶可直接查看,形式類似於「手機投屏」。
  • 微信再改版!公眾號視頻新增觀看入口,你的微信年帳單也來了!
    這兩日,微信內測更新安卓7.0.22版本。新版本對公眾號進行了大改版,並單獨重點劃出了公眾號視頻的版塊。視頻號快速迭代之下,微信也在公眾號視頻上持續發力。從今年年初微信在訂閱號列表中灰度的「視頻入口」,到視頻專輯、上線視頻讚賞和原創等功能,公眾號視頻在微信內容生態內的地位越發凸顯,功能也在不斷升級和完善。這次微信在公眾號視頻上又有什麼動作?公眾號還有哪些功能改版?對創作者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為大家盤了盤。PS.
  • 微信重大更新!被打亂的公眾號時間軸,是新媒體人今年最大的挑戰
    結合微信的回應,果醬妹進行了觀察,對於這次訂閱號信息流的內測推薦機制,我們總結出幾點規律:1、常讀和星標的公眾號被推薦的頻率會更高如下圖顯示,「微果醬」是星標+常讀公眾號、「冷兔」是常讀公眾號,「東邪西媚」是星標公眾號,結合微信優化用戶閱讀效率的初衷
  • 微信訂閱號又悄悄改版了,你的頭圖該好好做了!
    微信一改版,小U就腦瓜疼,這不前幾天,微信又開始調皮了。這次改動的是訂閱號板塊,由原來的「訂閱號」改為「訂閱號消息」。在訂閱號消息中,不再按照原先的方式排列公眾號,而是根據其發布文章的時間進行部分展示排列,頂端置頂常讀公眾號。
  • 微信安卓版又內測更新了,這次主要是公眾號
    最近,微信安卓版又內測更新了,雖然說只是"優化了一些已知問題",但是仔細找一找,還是能發現不少驚喜的,這次主要是公眾號。 如何做呢?很簡單,打開一篇公眾號文章,選擇右上角"...",在"收藏"旁邊選擇"在電腦上打開",這時你的電腦上會立即跳出該篇文章,就像"手機投屏"一樣。
  • 公眾號內測兩大新功能:又一個扶持閱讀量的重大入口?
    雖然微信近期在大刀闊斧給視頻號賦能改版,但也沒有冷落「老大哥」——公眾號。這幾天,公眾號動作頻頻。上周五新增「推薦內容模塊」功能,用戶在點讚、在看、分享或收藏後,文末都會出現標題為「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的內容推薦模塊。但果醬妹過了個周末回來發現,這個模塊消失了。
  • 四招告訴你做微信公眾號如何增加推文的閱讀量?
    ,所以要增加公眾號推文閱讀量那第一步就要增加公眾號粉絲數量,怎樣才能是真實的粉絲數量呢,首先我們的粉絲要有一定的粘性所謂的粘性就是在我們發文後我們的粉絲不僅僅是瀏覽了,還要進行點讚、轉發、評論等,當粉絲進行轉發後那麼朋友圈的用戶是有一定的信任基礎的,例如當你發了某個文章你的老師或者是家人、朋友進行轉發到朋友圈了,那麼他的朋友圈的人肯定會看,尤其是當你的標題很好很吸引人,那麼看到標題點進去了接下來的內容也不錯
  • 微信Android 版本內測,公眾號再改版,視頻號直播分享朋友圈有變動
    微信 Android 版本內測,公眾號再改版,視頻號直播分享朋友圈有變動 微信 7.0.21 for Android 版本開始內測了,和前幾個版本的大更新不同,這一版本更新大多在內部
  • 閱讀量暴跌!公眾號涼了嗎?扒一扒頂級自媒體的帶貨能力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運營公舉小磊磊(公眾號ID:gongjulei),作者: 小公舉,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這兩年,不少媒體同行/KOL都陸續唱衰公眾號,說公眾號涼涼了,沒人看了。
  • 5G時代,如何經營好微信公眾號的下半場
    如果沒有今天阿里系的繁榮,當年馬雲上央視的說辭可能會被戲謔為騙子,同樣,沒有今天微信的落寞,或許我們真的就把2019年2月21日「咪蒙」公眾號的全面註銷當做一個孤立的自媒體人行為,而沒有其他波瀾。 而今,各路短視頻網站短兵相接也好,各路直播攻城拔寨也好,這些都已經與微信公眾號無關,公眾號已經成為新媒體中的舊人,如同當年的微博一樣不得已從C位黯然離開,那麼公眾號的下半場如何做好經營,將長尾保持下去進而帳號勢能最大化呢?我們先從微信公眾號的發展說起。
  • 微信Android版本內測,公眾號再改版,視頻號也有新變化
    而這次更新中像新表情一樣有趣的不多,公眾號頁面改版就是微信 7.0.21 for Android 內測版本的最大變動了。原先在信息流中,用戶可以看到標題和運營者可以自主發揮的文章摘要,再加上「X 位朋友讀過」就是一張完整的公眾號文章卡片了。
  • 微信視頻號重走公眾號老路
    拿風頭正盛的B站來說,它在走向商業化後,UGC的空間不斷縮小,越來越多的人下意識地去思考如何能讓觀眾投更多的幣。表面上,微信堅實的用戶基礎可以輕易滿足其商業化的目的,然而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微信多數時候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 微信公眾號的下半場還有機會嗎?
    如今的世界,各路短視頻APP短兵相接也好,各路直播平臺攻城拔寨也好,似乎都已經與微信公眾號無關,公眾號已經成為新媒體中的舊人——「古典媒體」,如同當年的博客一樣不得已從C位黯然離開。那麼,微信公眾號的下半場,我們該如何經營,才能將長尾保持下去,讓帳號勢能最大化呢?我們先從微信公眾號的發展說起。
  • 微信公眾號頻繁變臉,內容從業者會因此受益嗎?
    打亂公眾號推送時間線這是此輪改版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部分。據InfoQ報導,近日部分用戶在打開訂閱號界面後,各個公眾號的推送消息並不像往常那樣按時間線排列,而是被打亂了。公眾號文章留言區已經很久沒有過變動了。條漫公眾號「大人別出聲」聯合創始人曉莉對界面新聞表示,這一個功能早該到來了。「以前公眾號的互動性很差,有的時候用戶發了一條留言,我們回復之後,他想要跟進就得重新留一條新的,但是後臺很亂,我可能就忘掉這個人留過的言了。」曉莉說。
  • 微信又改版!這9大新動作,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
    其中討論最為激烈的,大概要數訂閱號的亂序閱讀。關於亂序閱讀,饅頭商學院在 4 月、 5 月的兩篇微信改版文章中都曾分析和解讀過,不過那會兒亂序閱讀似乎並沒有整體覆蓋,所以引起的關注還不算特別大。直到最近,可以確定的是,訂閱號的亂序閱讀已經在安卓端和iOS端全部覆蓋。帶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很多公眾號的閱讀量明顯下滑。
  • 算法「入侵」公眾號,訂閱號列表再次更新,微信意欲何為?
    自今年6月份公眾號推送規則發生變化後,時隔多個月,微信改革的刀再次揮向了訂閱號列表。目前該功能仍在內測當中,只有部分用戶能看到。 為了讓「訂閱號消息」在一堆聊天信息裡脫穎而出,微信這次算是絞盡了腦汁。首先從推薦內容的分類上,聚焦於「常讀更新」、「錯過的更新」「多人關注的更新」以及「星標帳號的更新」,立足於用戶的閱讀習慣和喜好。
  • 微信看一看再添新功能,公眾號閱讀量再奶上一波?
    微信又有「新花樣」了! 近日消息,版本號為 7.0.15 的 iOS 端微信似乎包含了不少功能升級,目前仍在進行灰度測試。其中,以「看一看」等多個新增小功能最秀。 用戶點擊「看一看」板塊後,會出現如下提示:輕觸朋友的暱稱,感謝他(她)的推薦或評論。
  • 微信大更新!新增打賞道具「微信豆」,公眾號關注頁改版,還有這 10...
    公眾號關注頁改版 3. 公眾號「信息流」改版 4.「相冊」功能改名為「朋友圈」 5.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進行了真實測試: 充值 1 元錢買微信豆,蘋果抽走 30%,我們拿到了 7 個豆,也就是每個豆價值 0.1 元
  • 如何寫好一篇微信公眾號推文
    標題是用戶閱讀的第一吸引力,縱觀微信文章閱讀量高的,每一篇都有一個好名字。目前微信公眾號推文標題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好標題,它抓熱點,有態度,走在潮流前線或者分享乾貨。另一種則是,正常情況下我們所不想看的標題黨,點擊量很高,點讚量很小。而且標題不宜過長,控制在13字以內最好。
  • 武漢人社微信公眾號改版升級,市民足不出戶可享便捷服務
    楚天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周丹 通訊員金睿)今天,武漢市人社局方面透露,武漢人社微信公眾號經過改版升級,12月15日起正式上線,改版後的武漢人社微信公眾號,菜單欄全新升級,資訊開啟「養眼模式」,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坐享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