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以異形的前傳故事,成為了《異形》系列的最新續集。其中延續了在《普羅米修斯》中,廣受好評的角色:由麥可·法斯賓德飾演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大衛。他在其中還身兼兩職,即飾演大衛,也飾演後來的升級版沃爾特。兩個法鯊在一起火拼,鬥智鬥勇,才是整部《異形:契約》的高潮所在。
如今老系列重啟,重獲新生與商機的系列不多。一般都是重啟的第一話精彩至極,但到了後面,為了接軌原作,多少要受到條條框框的束縛。所以,前傳其實是很討喜的,《普羅米修斯》就是好例子。
演員不但可以重新選擇,塑造新的標誌性角色。故事自由度也更高,還可以一直保留老系列的懸念,遲遲不放出線索與聯繫,吊人胃口。所以,最終我們也沒能在《普羅米修斯》中,看到異形的身影。
老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大膽放話,下一部《異形》續集裡,將會給到觀眾一次極大的滿足——例如全形態的異形展示。
於是《普羅米修斯》作為新世紀背景下的產物,沒有那麼多反戰和反集權的議題,單純由「人類從哪裡來,人類是由誰創造的?」的探索議題衍生而來。故事聚焦在人類與人類文明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否定。在《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裡,最早的一批科學家們,發現了遠古遺蹟後,由韋蘭公司支持,派遣了第一批星際旅行人員,只為探索人類的起源。就此,觸發了人類與異形之間的糾纏命運。
人們在尋找「上帝」的路上,是會遭遇惡魔?還是「上帝」本身就是惡魔?這樣的反寓言、反神話的故事,是《普羅米修斯》神秘、黑暗、誘人的核心。到了《異形:契約》後,時間點依然是《異性》第一部的前傳,《普羅米修斯》的後傳,影片仍以韋蘭公司的老闆,創造了大衛為開端。
《異形:契約》裡,開篇第一場戲,父親:Peter Weyland 與 兒子:David 之間的微妙關係得以顯現,機器人大衛接受指令彈奏鋼琴曲,之後又接受指令端茶倒水。人類的自以為是和一意孤行,最終會讓自己創造出來的「兒子」,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
以《異形》至今的系列來講,其價值觀更傾向於人類自己的反思。我們總是創造出無限接近自己的本體,卻又因為懼怕,而讓其與自己保持著本質的不同。我們與自己的造物主一樣邪惡,都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創造了另一種新的生命。
異形契約故事背景,不要被前面的「父子」對話,《普羅米修斯》中的大衛出現而搞暈。這次電影裡的探索小分隊,是全新的,肩負著更加漫長和更艱巨的任務。他們攜帶的人工智慧船員,名叫:沃爾特。在前40分鐘令人汗顏的劇情鋪陳中,小隊裡的各種夫妻情侶,都變成了單身狗。之後,倖存的小隊成員,將有幸與不同種類、進化程度的異形,進行「親密接觸」。相比《普羅米修斯》的復仇暗示結尾,這次的《異形:契約》更加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