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蘭亭八柱,究竟指的什麼?

2021-01-09 老時光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流傳千古的書法名跡,被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其真跡無從得見。據說為唐太宗隨葬昭陵,所以現在人們見到的只是傳世的唐人臨摹本,如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的摹本。

人們常說的「蘭亭八柱」,究竟是指的什麼呢?

(《蘭亭序虞世南本》蘭亭八柱第一)

蘭亭八柱乃圓明園遺物,圓明園中有一個重擔八角攢尖頂的亭子,亭中石碑上刻有蘭亭修補圖和清乾隆皇帝的詩句,亭中八根石柱分別刻上了歷代書法家摹寫的王羲之《蘭亭集序》及柳公權的蘭亭詩,人們就稱其亭為蘭亭八柱亭,蘭亭八柱即由此得名。八根石柱之蘭亭帖,多有風化,半數帖尚好,仍可辨讀。八柱按八卦之名「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為序。

(蘭亭八柱第二《蘭亭序褚遂良本》)

1910年(宣統二年)被移到頤和園,後置於耶律楚材祠中。1915 年,江朝宗致函溥儀內務府,請求拉運圓明園蘭亭碑及山石,以供社稷壇開拓公園之用。其後,蘭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別於1917年前和1941年之後運至中山公園,直到1971年,始用八根石柱,在唐花塢西側新建成重簷八角亭,額曰「景自天成」。

(蘭亭八柱第三《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第一根柱子上,刻的是唐初書法家虞世南的臨摹;第二根柱子上,刻的是褚遂良的臨摹;第三根柱子上,刻的是馮承素的臨摹;第四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蘭亭詩」真跡;第五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原本;第六根柱子上,刻的是清乾隆進士于敏中補修柳公權所寫的蘭亭闕筆;第七根柱子上,刻有明書畫家董其昌仿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第八根柱子上,刻的是乾隆皇帝臨摹董其昌仿柳公權所寫的「蘭亭詩」。

蘭亭八柱及蘭亭碑皆為圓明園「坐石臨流」亭之舊物,今為中山公園內「景自天成」亭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四梁八柱指的是什麼?梁山108將中四梁八柱分別是誰
    文/主任信任一個人地位很高、作用很重要,我們通常用中流砥柱來形容,那麼我們經常說的四梁八柱又指的是什麼意思,放在梁山軍中,又分別指哪些人呢?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四梁八柱。有四梁八柱,就意味著房屋的基本架構成型,基本能夠支撐起房屋結構,使其不會請到,在軍事上,四梁八柱又有另外一種說法。四梁,指的是託天梁,也就是部隊的參謀長。這個人要懂戰略、懂戰術,懂排兵布陣,在古代來說,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會佔卜算命,知道什麼時候出兵最好,是部隊絕對不可缺少的人物。
  • 人們常說的「擲地有聲」究竟是什麼意思?
    他極好寫詩,是魏晉玄言詩的代表人物;敢於直諫,權柄在握的恆溫欲篡位遷都於洛陽,滿朝文武無人敢言,只有他凜然上書《諫移都洛陽疏》,令其作罷;交遊廣泛,永和九年著名的蘭亭集會就有他一份兒,和王羲之、謝安等風雅名流在一起飲酒作詩。
  • 熱門考點: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說:「暮春之初」是指農曆?
    2018重慶真題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說:「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其中,「暮春之初」是指農曆?
  • 人們常說的「六道輪迴」是什麼?
    指凡俗眾生因善惡業因而流轉輪迴的六種世界。又稱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三塗。阿修羅、人、天稱三善道。在輪心中央向外數的第二圈,是有關生、死及中陰的教法圖標,分為白黑兩色分別指善惡果報,白色人頭向上代表上三道輪轉投生善道,半圈內代表將生於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 黑色人頭向下代表下三道輪轉投生惡道,半圈內的鴿、蛇及豬所表。
  • 待客之道:老人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待客之道:老人常說「桌上不擺三盤菜」,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每逢家裡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會告誡自己孩子說「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可能很多農村人也聽說過這句話,大家知道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人們常說「狼狽為奸」,狼都認識,那麼「狽」又是什麼動物?
    古代的人們,只有少數人能夠啟蒙,學習漢字,這也使得人們對於學習的機會更加珍惜,對於所能夠習得的知識鑽研得更加深刻。當時的人們,隨便問一個讀書人常用的詞語,他們都能夠解釋出來,甚至有人能夠說得頭頭是道。現在的情形不是這樣了,可以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 我們常說金銀細軟,「細軟」指的是什麼?
    後來「細軟」的意思就延伸了,主要指易於攜帶的值錢物件,一般常說金銀細軟。古代的硬通貨是金銀,金錠銀錠金元寶銀元寶之之類。除此之外,珍貴的首飾,值錢的義務,就屬於「細軟」了。「細」的指精細珍貴的首飾,「軟」的則指綾羅綢緞等柔軟易包裝的物品。所以,「細軟」就指那些易於攜帶的值錢物件,也泛指錢財。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郭沫若:挖開乾陵就能找到
    《蘭亭序》中國古代書法界的巔峰之作,即便不懂書法的人都會知道這幅驚世之作,它有著「天下第一行書」之稱。《蘭亭序》是王羲之創作,主要內容是描述和友人在蘭亭組織了一場活動,大家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好不快活。
  • 李世民為讓《蘭亭序》陪葬,不惜對兒子說軟話,可李治真照做了嗎
    前言:《蘭亭序》堪稱是書法界的巔峰之作。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蘭亭序》並不是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唐朝的書法家描摹出來的。那麼真正的《蘭亭序》究竟在哪裡呢?有一種說法是這幅作品被唐太宗李世民帶到了墓穴當中。據說李世民為了得到這幅作品簡直是費盡了心思,甚至不惜對著兒子李治說軟話,但李治真的那麼聽話地照做了嗎?
  • 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光耀千秋萬代的三百二十四個字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說那自然是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了,還能有第二個選擇嗎?餘秋雨教授曾經有句話說書法說得很好:「書法藝術遊動不定的抽象黑線,是中國文化的高貴經緯。」在現今大家多用電腦打字代替了手寫的時代,書法藝術的實用性的社會功用漸漸變得沒有以前那麼重要了,但是審美功用就更為凸顯了。
  • 科普:大夥常說的「天王山之戰」究竟是什麼來頭?
    獨行俠與快船目前戰成2比2平,雙方第五戰,也就是球迷們常說的「天王山之戰」將在8月26日早九點開打。許多球迷說了許多年的「天王山之戰」,但卻不知這個詞為什麼用來形容系列賽的G5,也不知其背後的故事,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天王山之戰」,究竟是什麼來頭。天王山之戰,又稱山崎合戰,是一個來自日本戰國歷史的詞組。
  • 喝酒划拳的辭令中,有五魁首和八匹馬,「五魁」究竟指的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我想你們應該都知道,《蘭亭詩集》中有很多詩,就是當時文人雅士在喝酒時所做的行酒令。咱們再說回來,今天我們猜拳的時候,很多地方的猜拳辭令中都有「五魁首」、「八匹馬」這樣的詞語。玩過猜拳的人,肯定都知道,五魁首就代表數字5,八匹馬就代表數字8。
  • 人們常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指三年嗎?很多人理解錯了
    在造紙術進入尋常百姓人家之前,文字的記載多使用帛書竹簡之類,帛書成本高,竹簡佔用的地方大,故而那個時候的人們用詞考究,希望能用一句話就說清楚一件事,讓我們來理解他們那個時候想要表達的意思自然是艱難。再來說一個俗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相信很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為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思念常用的一句話,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裡的三秋要麼指代三年,要麼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的「三」理解成多,那麼三年就是指代多年。
  • 人們常說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意思是罵人還是誇人呢?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大多數用在諷刺別人的時候,一般常用於說別人好吃懶做,讀書少,不知變通的時候說。那這句話中說的四體和五穀究竟是什麼呢?那麼這句話中的五穀說的是哪五穀呢?「四體不勤」何意?在古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大多都是下地耕田。所以,在古代出現了大量關於農田的民諺和詩句。比如《農夫》中:運鋤耕劚侵星起,隴畝豐盈滿家喜。意思就是每天披星戴月去田間勞動,等到秋收時候全家都非常高興。
  • 農村人常說:「年過六十,四不想」,指的是什麼?有沒有道理?
    比如農村人常說的「年過六十,四不想」就很有道理。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這句話。年過六十,有哪四不想?一不想子女很多人到老了就會發現自己好像是孩子們的附屬品,不管做什麼事情心理都會想著子女怎麼辦?子女的孩子怎麼辦?老人們過了60歲,很多都會將精力放在給子女幫忙帶孩子之類的事情上,每天努力地想要融進孩子們的世界,也會因此好心辦壞事,從而出現很多的衝突。
  • 《蘭亭序》和傳國玉璽哪個更珍貴?為什麼?
    傳國玉璽則指的是,秦始皇當時用的一塊。秦始皇得和氏璧而制傳國玉璽,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這枚玉璽可不簡單,歷代帝王皆以此為符應,得道象徵受命於天。沒有這塊玉璽的皇帝,被稱為白板皇帝,說明根基不穩。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最終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 人們常說的「人有三急」是哪三急?小常識深藏大道理
    引言生活中,我們常常說:我去上個廁所,人有三急啊。我們通常把這句話理解為屎尿急,那在古代,人們指的「人有三急」到底指什麼?除了屎急和尿急還有什麼呢?古代的「人有三急「從古到今,這句話的含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什麼是八柱國?什麼是關隴集團?他們如果影響整個中國歷史進程!
    什麼是「柱國」?首先,我們來講講什麼是「柱國」。「柱國」是一個官職,官級為二品,設置於戰國時期的楚國。當時設置這個官職的原因是為獎勵有重大戰功的將軍,稱之為「上柱國」,是當時楚國最高級別的武官官銜。北魏時,設置了「柱國大將軍」的稱號。
  • 人們常說的「四大毒物」,你知道是什麼嗎
    能夠被稱為四大毒物的東西真的不少,有真正的有毒的植物和動物,還有就是被人們認為是有毒的東西,比如心比較狠毒的人。這裡小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民間的四大毒物的問題。「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這是第一種說法,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有聽過,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其中說的是什麼意思,尤其是年輕人就更不太明白了。這裡小農就和大家解釋一下。娘娘蔥其實對於娘娘蔥的解釋比較多,有的說是生長很多年的老蔥,還有的人說是開了花的蔥。不過不論怎麼說這些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辣,辣的人流眼淚。
  • 人們常說「親戚出五服」何意呢?什麼是五服?五服究竟是幾輩人?
    古代「五服」充滿華夏文化底蘊,要了解什麼是親戚出五服,我認為得全面了解五服文化,這對於我們發揚和繼承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很有助益。古代五服通常有以下四種含義。也就是說,五服是指中國古代社會裡,以父宗為重,由父系家庭組成的人倫親屬關係。五服,由以前孝服等含義演變為五輩人,在膠東半島還有「五服之內為親」說法,一言以蔽之:五服,就是人們常說的五服九代人,也叫九族人。由自己往上推五代:自己、父、祖父、曾祖、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