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常說:「年過六十,四不想」,指的是什麼?有沒有道理?

2021-01-20 腫瘤科張正榮

民間常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俗語,聽上去覺得很好笑,但是仔細想來也確實暗藏一些道理。比如農村人常說的「年過六十,四不想」就很有道理。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這句話。

年過六十,有哪四不想?

一不想子女

很多人到老了就會發現自己好像是孩子們的附屬品,不管做什麼事情心理都會想著子女怎麼辦?子女的孩子怎麼辦?老人們過了60歲,很多都會將精力放在給子女幫忙帶孩子之類的事情上,每天努力地想要融進孩子們的世界,也會因此好心辦壞事,從而出現很多的衝突。

但農村人會說,年過六十不想子女。過了六十歲,就已經老了,子女也都已經成人。人們多將精力放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更容易長壽。這一點的道理在於,人們只有避免過度憂心、勞累,才能減少對身體的損耗,從而更長壽。

二不想生病

老年人說自己最害怕生病,但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是擔心自己生病,越會出現一系列的身體不適,高血壓、老年痴呆都找上門,很折磨人。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常見。人們如果因為過度的害怕生病,就尋求一些錯誤的養生方法,很可能會誘發疾病產生。

人們應該避免長期處於緊張、焦慮、擔憂的情緒中,也不會因為這些消極情緒誘發血管異常,老年痴呆等問題。要知道怕什麼來什麼。放寬心才能夠更好地保證身體健康。

更不能因為害怕生病,就自己購買一些保健品或者養生產品吃。這些產品能夠起效先不說,自己胡亂進補,還可能給身體增加負擔,從而引發身體的不適,對健康也會產生影響。一些老年人還會因為亂吃保健品造成肝臟、腎臟負擔,誘發疾病,追悔莫及。

所以這個不想生病就是在提醒大家,就算年過六十,也別慌亂。保證規律的生活,別亂吃保健品更能保證長壽健康。

三不想年紀

年紀是最無法改變的一件事,很多人覺得自己都已經六十了,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要走了,心裡也會產生難以言喻的感覺。可也有一些人不服老,雖然年紀已經六十歲了,但是仍然能夠活得自在,看上去也不像是六十歲的人。

這就是告訴人們,年齡增長,逐漸衰老是人們必經的過程,但是如果長期處於消極的心態下,只會老得更快。在那些不服老的人身上,就會和年輕時候一樣,堅持每天鍛鍊,雖然已經六十歲,但看上去也就只有四五十歲。

四不想生氣

最後一個不想就是不想生氣的事情。在城市生活的人,很容易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生氣。但在農村,人們家家戶戶都像親戚一樣,走街串巷看見誰都能聊聊天,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這樣對人們的健康也是比較有好處的。如果過了六十歲,還經常想生氣的事情,那麼對血壓,血管等部位的損傷也是比較大的。

農村人常說年過六十,四不想,指的就是這四件事。聽上去都是一些小事,但真正能夠做到四不想的人,也比較少。而在這四不想中也確實蘊含了一定的道理。如果能夠做到這4點,或許也能夠更長壽。

相關焦點

  • 俗話說:「年過六十,四不想」,是什麼意思?四不想指的什麼?
    老人們常會說一句俗語,就是「年過六十,四不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四不想」主要指的是什麼呢?「年過六十,四不想」有何含義?不想子女很多老人真的是操了一輩子的心,操心子女結婚生子、工作等等,等到兒子女兒好不容易長大了,又開始操心孫子和孫女,如果經常操心太多,身體就很容易衰老,並且自己也不開心,子女們可能也會覺得比較煩。
  • 農村老人常說的「人窮莫看娘家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人說的話,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他是農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具有一定的勸誡和指導意義的話,就像這句話,人窮莫看娘家門,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呢?農村還有一句話,就是嫁出去的姑娘,就像潑出去的水,想要收回來非常的困難,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姑娘嫁出去以後,不要一天返回娘家,特別是嫁出去的姑娘,家庭很困難的時候,更不要回娘家。
  • 農村老人講,蓋房時要挫前不挫後,指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蓋房是很講究的,在很久以前,那時的農村居民,多數都是目不識丁。在準備蓋房的時候,會請一些當時讀過書,又懂易經之類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講的風水師。讓他們挑選一個日子,進行動土,也會讓那些人幫忙看房子的設計、布局。
  • 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為什麼農村老人愛說這麼一句話呢?年輕人怎麼不會說這樣的話呢?這是因為老人經歷過了這樣的無奈和心酸,說這類話的,多半是已經喪偶的,或者是兒女久不在身邊的。那我們同時也會疑惑,她們是出於什麼心理說出這樣的話?這就牽涉到了這句話的本意,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又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人常說「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人們都喜歡逗小孩子玩,小時候經常被村裡的老人們看手相,最常看的就是手裡的指紋,農村老話叫「鬥」或者「螺」,就是手指上一圈一圈的指紋。農村老人們最喜歡一邊幫小孩子們看指紋一邊念叨:「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每個人生來手上的紋路就千差萬別,因此指紋也都是不一樣的。現代偵查技術就是利用每個人獨有的指紋來鎖定偵查對象的,可見每個人手上的指紋都是不同的。
  • 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年是大年初七了,按照法定節假日的話,今天正是上班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踏上了返城的道理了吧。不過在農村就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不出,八不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俗話「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古人云:「馬看四蹄,人看四相」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荀子·成相》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肯定聽過不少俗語,有關於社會方面的,有關於品德方面的,有關於勞動方面的。作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俗語很受人們歡迎。前兩天回農村老家,聽老一輩在那嘮嗑,我也湊了過去。湊過去之後,發現他們說了這麼一句話——「馬看四蹄,人看四相。」
  • 在農村老人常說「養狗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的意思就是一隻土狗在人身邊養了十年,如果你平時經常訓練他,陪伴他,十年之後,這條狗就會特別的通人性。狗的一年相當於我們人類活了七年,如果這條土狗你養了十年,它就相當於活了七十歲左右。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這些農村地區,有的人說是南方地區,這隻說對了大部分,準確地說,應該是水稻主產區,這個範圍相對南方這個概念來說就要寬一些。出於習慣,本文行文時還是統稱為「南方」。舊時,這些地方的主食是大米,吃慣了大米的農村,讓他們吃麵條、饅頭、包子之類的麵食,等於只吃了一點零食,心裡總是想著還沒有吃飯。
  • 農村俗語「十指簸萁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話說「十指簸萁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可以說是傳統習俗與過去人們的總結的經驗教訓和智慧結晶,有的一聽感覺十分有道理,有的我們卻不是太明白,至於這句「十指簸萁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小編小時候聽過類似的俗語,當時還特意數了一下自己的「鬥」。
  • 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傳統看節識氣候的方法,在過去是非常盛行的,在現在農村人眼裡仍然非常重要,有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為證,「立冬晴,養窮人」。這句俗語,「立冬晴」是說節氣與天氣的關係,「養窮人」則是說農村人們的生活問題,看起來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在農業生產與農村日常生活中,存在著非常大的內在關係。
  • 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俗語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往往這些不起眼的東西,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髓,蘊含著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例如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等等。
  • 俗語常說:「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文化在全世界文化史上燦爛奪目,很是吸引人,許多老外都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但是學起來卻不簡單。在我們的文化中有一部分特殊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語。俗語一般多流傳於民間,民間多的是淳樸善良的農村人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能夠總結出來一些規律,逐漸形成俗語,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生活在農村會經常會聽到老人教導孩子,說一些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告訴孩子們這些經驗都是經過時間洗禮,是先人們的真知灼見,聽一聽就能少走一些彎路,可以很順利的到達成功的彼岸。
  • 在農村,老人常說:「人窮斷六親」,什麼意思?
    農村那優美的風景,淳樸的民風無不讓人懷念,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流傳在農村的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關於自然類,社會類,農事類,氣象類,人情類等等,內容豐富且通俗易懂,折射出了農村多姿多彩的文化,也影響著每一個農村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以下幾句農村老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
  • 農村老人常說「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什麼意思?
    明天2020年2月19日就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節氣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在這一天當中太陽黃經達到330°,雨水節氣的到來,那麼也就預示著我國多地落雨現象將會持續來臨,而這種下雨是綿綿細雨,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 農村老人常說:豬是蛇的剋星,是真的嗎?有什麼道理呢?
    以前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就經常看到蛇跑到農戶家裡偷吃東西,但基本上也沒見到過豬捕蛇吃啊。講道理,豬也是分很多種的,大致分為家豬和野豬,那老人口中說的豬是哪一種呢?我來分析一下。 豬能吃蛇但稱不上是剋星 農村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我並不認為這樣說是有道理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一般狗狗養一年,按人類的年齡算就有18歲,算成年了。然後之後就是一年等於4年,4年的增長。這也是人類能活個百來歲的話,狗狗最多也就活個20年左右的原因。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
  • 農村蓋房講究「四平八穩」,到底是指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四平八穩」,到底是指什麼?已經進入冬月了,農村裡熱鬧起來了,其中有的農民房屋已經蓋好已經收尾了,還有的農民今年賺了一些錢,準備提前回來籌劃明年蓋房子的問題。如今農村「蓋房潮」熱度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