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

2020-12-09 乖乖智力教育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

不管是時代的變遷還是某種特殊的因素,線上教育這一名詞逐步進入人們的眼帘和大腦,線上教育無非就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和錄播,網絡教育他最大的優勢就是覆蓋面廣,名師授教,備課充分,資源豐富,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的確彌補了教育失衡的缺陷,互補貧困山區的教育弱勢。

網絡教育在授課時他強調的是統一性,規範性,在個體差異上他很難做到,因為教育面臨的人,他存在著豐富的情感化,也存在著學習基礎好壞的問題,甚至是性格差異。教育的對象他不是機器人,他無法做到情感智能化。當然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來彌補我們線下老師的不足,比如授課的方式,和備課的教學資源。

線下教育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存在著很多良莠不分,因為我們的師資來自於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家庭甚至是不同的時代,不管是在教育觀念還是上課方式都存在著很多差別,在這個方面我們教育部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師資水平。這也是我們所培養出孩子的差別,不過線下教育在授課方式上線上教育真是無法取代,因為我們孩子本身的問題,線下教育才是最好的方式,教育家孔子都說過:因人而教,因才施教,因人而教,真正意義上線下教育才能做到,因為孩子們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性格,在學習上也存在基礎的好壞。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只能做更多的與孩子溝通和了解,在某些時候需要家訪和家長近距離的接觸與溝通,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如果我們單從線上教育出發,就會出現一視同仁,進度一樣。恐怕到最後只會拉開孩子們的距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其次就是今天孩子們對網絡本身的使用上也出現很多問題,對手機和網路遊戲也愛不釋手如果沒有家長的監督,在學習上不自覺的孩子或沉迷於網路遊戲和別的嗜好的孩子,他們將會藉助線上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做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這樣線上教育恐怕會適得其反。

線上教育不折不扣的講,沒有父母的監督,幾乎都是徒勞無功,當然我講的是針對未成年人的線上教育,成人教育,線上教育的確會更好。

再好的網絡教學永遠取代不了線下教育,教育一定帶有感情的,他不是新聞聯播,他不是行政命令,他是面對面的情感教育。孩子們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

傳統線下教育以教學為中心,強調教,對於學生來說有被動的成分;網絡在線教育更適合成人在職學習的特點,學生具有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強調的是主動學習,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靈活的選擇,安排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時間,地點以及學習進度等,充分體現了個性化學習特點和打造終身學習系統的需要。

相關焦點

  •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共生還是取代?
    在疫情環境的衝擊下,在線教育獲得巨大發展機遇,同時線下機構卻遭遇挑戰。線上教育的存在已經不是一兩天了,線下的產業是否轉型到線上呢,線上教育對於線下教育,究竟是取代關係還是共生關係?
  • 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你們如何看待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
    線上教育又稱遠程教學或者網絡教學,它是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學生授課,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在線教育表現形式有兩種,即直播和錄播形式進行授課兩種。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1.過度使用網絡教育會削弱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觀念,不利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2.網絡教育的學習模式不能讓師生面對面交流,老師只能「說話」,不能「以身作則」。3.網絡教育的學生只能依靠自我控制來學習,因為網絡教育的老師無法有效地監督學生。
  • 線下教育做好這一點,就絕不會被線上教育替代
    自從疫情發展至今,線上教育被推至風口,以至於引發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人均焦慮,要不要做線上,怎麼做線上,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模式? 線上服務加線下教學,還是線上線下雙教學,亦或是線上營銷線下教學呢?至今仍未有定論。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不難追溯,教學自古以來便是手把手的親授面授,直至今日,就算是目前最火的雙師課堂,也無疑是保留了線下的教學動作,為何如此呢?其實我們從疫情期間家長對線上教育反饋可以窺見一二。
  • 未來教育的趨勢:線上網校和線下教育相結合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對於人才的需要以及一直以來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推動著教育方式的不斷更新,線上教育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然而,我國長期以來存在的教育資源不平衡這一問題使很多地區無法達到預想中的線上教育模式。
  • 三立教育孫海牧:線上標準化,線下個性化,OMO天然適合國際教育
    線上的教培機構也會來線下擴大戰線嗎?近期,三立教育創始人兼CEO孫海牧談到了三立教育在疫情前後的變化與思考。01疫情讓線上標準化教學優勢凸顯此次疫情被迫讓許多教培機構轉型線上,相比於被迫轉型線上的機構,三立卻顯得從容得多。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在線上教育期間,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線上教育的效果會因人而異:有些學生確實很好地適應了線上教育,並且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習效率;但線上教育缺乏線下教育的氛圍,而且有些學生自覺性不夠,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對比下有什麼優勢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有什麼優勢呢。在為孩子選擇英語或者是其他科目等培訓機構的時候,難免要在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這兩種學習模式是各有各的優勢了,但是如今這個時代還是線上學英語優勢更大。  線上教育相對於線下教育,其主要的優勢如下:  1.
  • 線上教育叫好卻不賺錢,線下教育依舊受家長青睞
    不少線上機構其實都是線下轉化而來,或者只是部分業務範疇。大多成規模的在線教育機構,並不願意完全放棄線下領域,「每個家庭都有個性化、本地化的訴求,只上純網校很難滿足這些訴求。」  另一面,部分家長似乎對在線教育也在觀望。疫情加深了學生和家長對數位化工具的認知和依賴,但讓很多家長和孩子體感最深的是,在線教育缺乏線下教育的那種授教氛圍。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我們就像好太太一樣,遵循三個標準:下得廚房,能夠把家務操持好,豌豆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內容研究,也是很紮實地做了四年的內功和研發。上得廳堂,能夠撐得住場面,豌豆自線上轉型以來,幾年時間從單月三萬的月收入走向單月將近三十萬,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今天我們講的是資本和教育的關係,好太太要會持家、不燒錢,我們能夠做到現金流為正,也是教育行業比較特別的存在。
  • 大鵬教育注重線上教育與線下實踐相結合 引領學員進步
    作為線上教育新平臺,大鵬教育所採用的「網際網路+教育」的教學模式受到廣大學員的青睞與喜愛。在精進線上教育的同時,大鵬教育同時注重學員的線下體驗。近期,大鵬教育成功舉辦「帶你去看展」活動,傳承文化藝術,豐富學員生活,引領學員進步。
  •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在華中師範大學附屬惠州大亞灣第二小學線上家長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大家晚上好!線上教育以來,我們圍繞疫情,基於疫情,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童眼看大疫」、「童心繪大疫」、「童聲贊大義」、「童身抗大疫」。同時還組織開展了「關注氣候與水,保護綠水青山」、「致敬雷鋒」、「在心中,在筆端,植下那棵樹」、「閱讀讓童年更豐潤」等活動。五、進行獨具特色的線上教育考核評價。
  • 教育模式新思考:線上線下教育如何更好地分工協作?
    科技愈來愈先進,特別是疫情衝擊,教育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單一的傳統教育向線上轉變,出現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發展趨勢。經過這次疫情,相信全球的眼光都會放到「線上線下」這種教育模式上,其相對於單一的線下模式會顯得更靈活,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更強。
  • 開學了,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做到有效銜接?教育的通知來了
    開學了,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做到有效銜接?教育的通知來了受疫情影響,教育部發布了延遲開學的通知,全國學生都度過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個寒假,教育部做出延遲開學的決定後,就立即啟動了「停課不停學」的工作,各地大中小學積極執行這項工作,開始把原本的線下教育方案轉移到了線上,小學,中學,大學等學生都開始網上學習,經歷了一段比較長的網課生活。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祝智庭在《技術賦能教育變革: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樣態》主旨報告中談到,大規模疫情暴露教育系統的脆弱,線上線下融合(OMO)是未來教育常態,他闡釋了OMO模式的教育內涵及新認知,並分享目前國內OMO的應用形態,他強調在OMO教學創新設計與實踐模式中,一定以學習者為中心。
  • 線上教育優勢明顯,山東和鳴教育攜AI蛙答答促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
    縱觀2020年上半年,教育行業的教學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而OMO教學模式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教育趨勢。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優勢,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全場景教學閉環。在實際運用當中,OMO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廣泛認可和追捧。而對於教輔機構來說,OMO也可以在教學的每個環節當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 深剖特殊時期下教育現狀,師大教育仍堅守線上教學
    標題:深剖特殊時期下教育現狀,師大教育仍堅守線上教學  2020作為特殊的一年,線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線教育市場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網際網路教育在特殊時期下,煥發新生機。網際網路教育不能摒棄線下教育而獨樹一幟,也不能墨守成規。在此現狀下,中小型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尋求更好的發展,創新轉型注入新的血液,贏得用戶的信賴。
  • 專家訪談: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3月2日起,廣東開展線上教育,1606.2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如此大規模地在家參加線上教育,對於廣東師生而言均屬首次。專家指出,這也是對過去教育信息化發展成果的檢驗,對下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有諸多啟發。  「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參加線上學習,回到學校上課反而有些不習慣。」5月底,廣州小學生劉同學返校,回歸線下學習,適應線上教育向線下教育的轉變。
  • 巨人教育尹雄:通過線上線下教育體系 使優質課程覆蓋全國
    尹雄:巨人被稱為中國培訓教育的常青樹。中國目前做教育培訓能達到20年以上的,也就只有新東方和巨人教育。作為這樣一個有20年積澱的教育機構,它如何跟上先進教學技術的發展,其實是需要大幅度的變革。所以巨人在過去這一年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把巨人線下教育的優勢轉化為線上教育的優勢。
  • 線上、線下教育有優劣勢,教育選擇,因視情況而定
    線上教育的發展讓學習有了更多的選擇,過去線上課還是以錄播為主,將課程內容錄製後有需要的購買人群可以購買後反覆觀看。不過慢慢地這種模式被淘汰,在線直播教育成了主流。但是就線上線下教育的選擇問題上很多家長還是會有選擇難題,該如何該孩子選擇課程,其實還是要根據不同孩子的習慣、特點以及出現的問題來作分析。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體系?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教育的方式也被迫發生變化。疫情期間,孩子們也不得不暫別喜愛的校園,迎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假期延長生活。老師們的工作也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從教室來到雲端。因此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線上線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