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四五」期間將建職業教育高考制度

2020-12-14 環球網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立職業教育高考制度,促使中職、職業專科及職業本科教育培養相銜接。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教育部了解到,我國在職業教育領域要做好制度建設的三件大事,以實現職業教育各階段的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成果等級互換。

教育部昨天就職業教育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佔高中階段教育的41.70%;高職(專科)招生483.61萬,佔普通本專科的52.90%。目前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有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

「十四五」期間,我國在職業教育領域要做好制度建設三件大事。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其中首要的就是建立職教高考制度。目的是依託這一制度,把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專科教育、職業本科教育在內容上、培養上銜接起來,使任何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職教高考制度,進入任何一個職業院校的任何專業學習。

第二件事是健全普職融通制度,在課程共享、學生流動兩個層面進行,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資源共享和理念借鑑。第三件事是健全國家資歷框架制度,規定職業教育的學生和普通教育的學生學習成果等級互換關係,進而規定在特定領域兩個教育系列的學生都享有同等權利的制度。

陳子季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還將搭建產業人才數據平臺,持續深化、跟蹤各行業職業人才需求的數據,及時準確地發布人才需求報告,科學引導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完善專業教學標準,以標準建設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抓手,深度開發以職業能力清單和學習水平為核心內容的專業教學標準,為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和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產教融合型企業,探索混合式的辦學方式,建立基於產權制度和利益共享機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健全教師的專業化培訓體系,建立大學培養和在職教師教育齊頭並進的雙軌制的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培訓體系;完善教育教學的質量監控體系,確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全員參與、全程監控、全面管理的質量保障體系;健全公平的升學和就業制度,通過制度設計,確保職業教育軌道學生在升學、求職、工作待遇、職務晉升等方面都享有與普通教育軌道學生平等的機會。

關於職業教育的本科問題,陳子季透露,2019年以來教育部審批了22所職教本科,現在主要工作是推動獨立學院轉設。下一步將在高水平的高職院校中選擇一部分專業,經過一定程序審批後舉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

相關焦點

  • 中職和職業專科及職業本科相銜接!我國將建職教高考制度
    今天,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促使中職和職業專科及職業本科教育培養相銜接。陳子季說,「十四五」期間,將圍繞基於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雙軌」的雙通制,重點抓好制度保障,要建立職教高考制度,依託這一制度,把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專科教育、職業本科教育在內容上、培養上銜接起來,「讓任何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職教高考制度進入任何一個職業院校的任何專業學習。」
  • 「十四五」規劃系列研究之三——「十四五」期間城市群發展要突出...
    「十四五」規劃強調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強調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市發展,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十四五」期間我國要進一步發揮城市群的資源集聚效應、輻射帶動效應、要素配置樞紐效應和科創引領效應,打破五大壁壘,推進城市群一體化、深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 「十四五」期間合肥基礎教育將向「高品質」全面進發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持續滿足廣大老百姓對以高品質為主要特質的基礎教育需求,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勞動人才。所謂高品質教育就是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就是尊重學生、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就是善於發現、樂於學習的教育,就是不以考試成績為唯一依據的教育。」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要清醒認識到全市基礎教育的現狀和當前合肥發展定位之間的差距,這是全市基礎教育發展的短板,也必然是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大力實施義務教育質量鞏固提升工程。
  • 人社部:「十四五」期間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十四五」時期,我國在技能人才供需兩方面都要加強。
  • 教育部副部長:「十四五」期間,教育科研工作應該這樣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逐漸形成一個從中央到地方、再延伸到學校的完整教育科研工作體系。在國家層面先後成立了宏觀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研究、職業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教學設備研究等專門研究機構;各地根據實際,均設立相關的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機構,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關於公布《霍邱縣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的通知
    現將《霍邱縣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一、徵詢意見和建議的起止時間: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31日。附件:《霍邱縣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霍邱縣教育局2020年12月16日霍邱縣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一、規劃背景㈠教育現狀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21所,在校生192313人。
  • 職業教育「本科化」究竟是什麼?其前景如何?
    在12月8日教育部舉行的第三場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了「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其中,陳子季司長談到的「職業教育的本科化」話題引發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也將有很大一部分公立專科學院會升級為「本科層次職業大學」,這是「十四五」期間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和改革方向。學生進入這22所學校讀書之後,畢業時拿到的畢業證書就是「本科文憑」。這對於廣大職業學校的「專科生」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其前景非常樂觀。
  • 打破止步於專科「天花板」 教育部批准22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之前已經有兩所獨立學院轉設成職業大學,現在獨立學院轉設工作正在推進。我們正在研究,下一步將在高水平的高職院校中,選擇一部分專業,經過一定的程序審批後,舉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此外,在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問題上,陳子季認為,有三點要把握好。第一,要深刻把握職業技術教育的類型特徵是什麼。
  • 朱永新:「十四五」時期能否成為教育強國,取決於這4個方面的認識與...
    ,十四五期間,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機遇期、窗口期和關鍵期。 未來的學習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隨時開始,學習與職業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邊工作邊學習,將成為未來教育的常態。 基於這樣的考慮,十四五期間,需要從教育的結構上重新研究適合未來學習方式的終身教育體系,使教育更加多樣化、人性化。
  •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資金、人才和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的總量已居世界前列,整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國民經濟各領域各環節的技術突破進一步加快,部分領域取得重大創新成果,戰略高技術捷報頻傳。「十四五」期間,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特別是5G和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應用,數據作為日益重要的生產要素,將極大地促進智能製造、創新設計等新的製造模式以及服務外包、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等新的商業模式快速發展。
  • 包頭市新都市區「十四五」期間教育布局規劃新聞發布會
    剛才包頭市教育局、九原區、昆區、青山區、新都市區建設協調指揮辦公室五家單位和地區籤署了《包頭市新都市區建設優質教育高地合作辦學協議》,本著新都市區核心區域內的教育發展與現代化中心城區發展相匹配、與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相適應的原則,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按照「三步走」的目標安排,把新都市區打造成區域性優質教育高地,增強其在人口集聚、人才引進、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吸引力。
  • PPP如何助力「十四五」規劃(二)
    【答】曹珊(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在「十四五」期間,PPP模式一方面既可以在傳統領域穩紮穩打、不斷完善PPP模式的制度建設體系化和項目實踐優質化,完善包括法治化建設在內的全套制度模板;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新興領域開疆拓土,不斷探索PPP模式在新基建、鄉村振興、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助力雙循環戰略落地,為邁好「十四五」關鍵一步提供支撐力量。
  • 人社部:「十三五」期間我國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一億人次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一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一千萬人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技能人才。但當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仍面臨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嚴峻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加強培養培訓,擴大技能人才供給規模。
  • 「十四五」期間,農村小水庫要怎麼管?
    今年我國發生了1998年以來最嚴重汛情,水庫在汛期面臨著很大壓力。據統計,今年洪澇災害共損壞大型水庫131座、小型水庫1991座,其中許多被鑑定為病險水庫。第三,管護薄弱,後天不良。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輕管」、「以建代管」現象,疏於水庫日常管理、維修養護,尤其是小型水庫,多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小型水庫維修養護不及時,有的積病成險。
  • 國家衛健委:「十四五」期間全國將創建5000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到2025年,總量將突破3億人;到2050年,接近5億人。不僅老年人數眾多,而且我國老齡化態勢複雜,城鄉差異、地域差異等同時存在,需要統籌應對。不過,人口老齡化不是洪水猛獸,是一定要面對的經濟社會發展常態,而且也是我國未來長期要面臨的基本國情。我們工作的著力點將放在健康老齡化上,動員各方力量,整體推進,最終目標是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
  • 人社部:「十四五」將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等重點工作
    中新網12月18日電 人社部副部長湯濤18日表示,「十四五」的重點工作有六個方面,包括進一步實施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等。
  • 職教中國|硬核解讀十四五關鍵詞「中國特色學徒制」
    本期嘉賓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員 劉育鋒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 魏中龍;四是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師資隊伍;五是構建現代學徒制改革的管理制度,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教學運行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控管理制度。
  • 人社部:「十三五」期間我國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一億人次_國內新聞...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一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一千萬人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技能人才。但當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仍面臨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嚴峻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加強培養培訓,擴大技能人才供給規模。
  • 「十四五」吉林省將著力提升汙水收集效能
    12月17日,中國吉林網記者從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省住建廳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住建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提升這一目標,緊盯城鎮生活汙水效能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等重點任務,持續推進住建領域治汙工作有序開展。
  • 教育之聲丨5大亮點!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12月8日,教育部召開第三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一起去發布會現場了解一下↓↓↓01一是最大的貢獻,就是確立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宗明義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確定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單獨種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