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剛才包頭市教育局、九原區、昆區、青山區、新都市區建設協調指揮辦公室五家單位和地區籤署了《包頭市新都市區建設優質教育高地合作辦學協議》,本著新都市區核心區域內的教育發展與現代化中心城區發展相匹配、與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相適應的原則,計劃用10年左右的時間,按照「三步走」的目標安排,把新都市區打造成區域性優質教育高地,增強其在人口集聚、人才引進、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吸引力。首先,我代表相關單位和地區,向長期關心、支持包頭市新都市區教育發展的新聞單位、記者朋友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簡要通報一下新都市區「十四五」期間教育布局規劃總體情況。
一、新都市區核心區總體教育布局規劃
新都市區核心區規劃面積19.6平方公裡,按照《包頭市新都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心區範圍內規劃建設幼兒園、學校34所,其中包括高校2所、中學5所、小學8所、幼兒園19所。
第一步已建成學校11所,包括高校2所(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中學2所(包九中外國語學校、包頭外國語實驗學校)、小學2所(沙河三小、沙河六小)、幼兒園5所(九原蒙幼、赫爾辛基幼兒園等)。
第二步「十四五」時期以建設「美麗校園、綠色校園、智慧校園」為目標,對標先進地區中小學校建設經驗,立足包頭實際,著眼未來發展,規劃建設4所幼兒園、4所小學、4所中學,改擴建2所小學,共計14所幼兒園和學校,屆時新增小學學位9270個、初中學位5700個、高中學位1500個、學前學位2520個。
第三步「十五五」時期規劃建設其餘9所幼兒園、中小學校,學校建設規模可以滿足規劃中心城區內居住20萬人口的適齡學生入學要求。
二、新都市區教育改革發展基本模式
新都市區作為新的教育發展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建設,高標準規模化辦學,主要辦學模式有二種:一是以「集團化辦學」為基本路徑,以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跨學段聯合、委託管理、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貫制等多種辦學模式,支持各地「名校辦分校」,具體講,新都市區將充分利用昆區、青山區優質教育資源和九原區區位優勢,構建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高質量辦學體系。二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高水平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和國際化學校,通過地方政府、建設單位、辦學主體學校多方共同協作,把新都市區的學校辦成全市知名、學生嚮往、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優質品牌學校,把新都市區打造成區域性優質教育高地。
三、新都市區學校規劃布局分布情況
1.世紀路一小(鋼三小分校):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就讀,建成後成為鋼三小分校,由鋼三小集團化辦學。
2.沙河三小(鋼三小分校):擴建後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就讀(目前有24班1078學生),改擴建後加掛鋼三小分校校牌,由鋼三小集團化聯盟辦學。
3.沙河六小(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分校):擴建後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就讀(目前有22班692學生),改擴建後成為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分校,由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集團化辦學。
4.世紀路二小(鋼四小分校):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就讀,建成後成為鋼四小分校,由鋼四小集團化辦學。
5.世紀路三小(包鋼實驗一小分校):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就讀,建成後成為包鋼實驗一小分校,由包鋼實驗一小集團化辦學。
6.世紀路四小(哈達道小學分校):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620名學就讀,建成後成為哈達道小學分校,由哈達道小學集團化辦學。
7.包頭市第55中學(包鋼一中分校):完全中學,設置規模為48個教學班,可容納2400名學生就讀,按照寄宿制學校設置,建成後成為包鋼一中分校,由包鋼一中集團化辦學。
8.包頭市第56中學(北重一中分校):九年一貫制學校。設置規模為48個教學班,可容納小學1620名學生、初中600名學生就讀,建成後成為北重一中分校,由北重一中集團化辦學。
9.包頭市第58中學(三十五中分校):設置規模為48個教學班,可容納2400名學生就讀,按照寄宿制學校設置,建成後成為三十五中分校,由包三十五中集團化辦學。
10.包頭市第59中學:完全中學。設置規模為36個教學班,初步按照完全中學、寄宿制學校設置,可容納1800名學生就讀,將引進國際學校或全國優質的民辦學校。
11.學前教育方面,保利幼兒園、遠洲幼兒園、中冶幼兒園、萬科幼兒園等4 所幼兒園建成後移交教育部門,以集團化辦學形式,引入本市或外地優質的學前教育集團,舉辦成公辦或普惠性的民辦幼兒園。
總之,下一步,根據《包頭市新都市區建設優質教育高地合作辦學協議》,包頭市教育局、包頭市新都市區建設協調指揮部辦公室、九原區人民政府、昆區人民政府、青山區人民政府將通力合作,推動全市教育資源共享,區域優勢互補,不斷增強新都市區的凝聚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全面提升新都市區教育服務水平。同時新都市區的教育發展也必將促進我市整體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我市基礎教育質量,加快推動我市形成更加均衡、更加協調、更加優質、更加開放的教育發展新格局,為建設教育強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