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滿分作文產生,再次凸顯寫字基本功,考生:我後悔了

2020-12-15 經典大百科

2020年高考結束之後,閱卷工作也隨之緊鑼密鼓地展開,根據7月16日從北京市高考評卷現場傳出的消息,目前北京高考語文閱卷工作接近尾聲,滿分作文已經出現;

雖然現在的滿分作文還只是初步成績,最終仍需由閱卷領導小組覆核後才能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今年的高考閱卷結束後,必將又會湧現出一批新的滿分作文卷。

閱卷教師在什麼情況下會給考生的作文打滿分呢?

通常認為一篇滿分作文應該具備有寫作要素清晰、審題準確、抓緊話題、立意明確、文採突出、素材充分、基本功強,以及卷面整潔等特點;

其中最後一個「卷面整潔」,既是作文的寫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個考生都不應該丟分甚至還應該儘量多拿分的;

如果這塊的分沒有多拿,會讓考生感覺非常遺憾,因此,每次到了高考結束之後,許多的考生都會後悔平時沒有進行寫字練習,沒有能寫出一手好字;

大家可以再次看看2018屆深圳中學溫卓越同學的高考作文卷面,為什麼字寫得好的考生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2018屆深圳中學溫卓越同學的高考作文

想寫出一手好字,其實並不難,完全可以通過練習來寫出好字的,在這方面,我國有傳世經典的古代十大字帖,對考生的寫字,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希堂法帖》

《快雪時晴帖》

《三希堂法帖》是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的統稱;

《快雪時晴帖》,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創作的行書紙本墨跡,縱23釐米,橫14.8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

《中秋帖》,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公元344年~公元386年)創作的草書紙本墨跡,縱27釐米,橫11.9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伯遠帖》

《伯遠帖》,東晉書法家王珣(公元349年~公元400年6月24日)創作的行書紙本墨跡,縱25.1釐米,橫17.2釐米,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蘭亭集序》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創作的行書紙本墨跡,其虞世南臨本縱24.8釐米,橫57.7釐米,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

唐朝書法家顏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4年8月23日)創作的行書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寒食帖》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創作的行書紙本墨跡,縱34.2釐米,橫119.5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仲尼夢奠帖》

《仲尼夢奠帖》

唐朝書法家歐陽詢(公元557年~公元641年)創作的行書紙本墨跡,縱25.5釐米,橫33.6釐米,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院。

《自敘帖》

唐朝書法家懷素(公元737年~公元799年)創作的草書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75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蜀素帖》

宋朝書法家米芾(1051年~1107年)創作的行書絹本墨跡,縱27.8釐米,橫270.8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草書千字文》

宋徽宗趙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創作的草書白麻紙本墨跡,縱35釐米,橫1172釐米,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前後赤壁賦》

元朝書法家趙孟(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創作的紙本冊裝,共11開21頁,每頁縱27.2釐米,橫11.1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草書詩帖》

明朝書法家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創作的草書紙本墨跡,縱36.1釐米,橫1147.5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寫字是每個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不僅僅可以幫助考生獲得高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能為我們提供很多的幫助,這個傳統技能需要每個人通過認真的練習去好好掌握。

相關焦點

  • 高考已經結束,滿分作文堪稱「神仙字體」,閱卷老師不忍扣分!
    截止目前,2020年高考已經順利結束,無數的考生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影響高考成績的因素有很多,除去考生自身的實力外,所寫的字體也佔了很大一部分。俗話說「字如其人」,高考答題時字體書寫工整的,很容易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近而不忍心扣分!
  • 連續三年,押中高考作文,專欄幫1000多名考生作文拿到55分
    到了2019年,四川的一位家長看到了我寫的逐字剖析2019年高考作文的文章,就聯繫上了我,讓我指點她的孩子,當時我幫她孩子改了三次的作文,並且給了她一個大膽的建議,讓她準備好了一篇範文!很遺憾,她的孩子太固執,認為自己的文章很優秀,當年高考,以10分之差,沒有考上北京大學,回頭她再看我給她說要準備的範文,很後悔!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  「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浙江卷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 高考滿分作文標準引爭議,應該是辭藻華麗還是樸實無華?
    隨著2020年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一家出版社向浙江省2020的考場作文的滿分作文、高分作文、文章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編輯。其中,一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39分,但後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作文,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
  • 滿分高考作文引起的爭執:要感情真摯還是華麗辭藻?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閱卷專家稱不建議模仿】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出爐,這篇滿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刪「大反轉」,是現代孔乙己,還是又一個少年韓寒?
    被刪除的內容,是馬伯庸解析並評論了一篇作文。 這也是最近被全網議論最多的作文——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浙江卷2020高考作文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 2020高考必讀:高考作文抓住這3點,滿分60分,55分很簡單
    對於高考作文閱卷老師來說,什麼樣的文章才能打動他們,滿分60分,最少給出55分的高分呢?其實很簡單,比如我們知道的卷面乾淨、分段清晰、開頭吸引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實際上可能和你想法不一樣!從歷年流出來的滿分作文來看,每一篇用一個字就可以概述,那就是「魂」,讀起來,就像欣賞一個人,那麼如何才能寫出有「魂」的高考作文呢?公子聊教育從下面三個方面給大家分析!
  • 看完這些高考滿分作文,感覺我的語文白學了……
    相信鵝粉們也和鵝會長一樣好奇:滿分作文都是咋寫出來的? 別急,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鵝會長要先找個幫手!畢竟「術業有專攻」,研究高考作文這種重要的事,還得要專業的人來! 沒錯!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甲骨文作文?茴字的四種寫法?易懂的平安經?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人們的關注並引發廣泛的討論。事件源於一個雜誌社在官微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在文章的最後附有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認為這篇文章是一篇佳作,「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有老師給39分,最終審判滿分,你讀懂了嗎?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2020浙江省高考作文要求:
  • 高考滿分作文的字體有多好看?閱卷老師看了不忍心扣分:太優秀!
    高考滿分作文的字多好看?簡直是「神仙字體」,老師:不忍心扣分到目前,2020年的高考已經進入閱卷階段,等到閱卷結束、統分上報之後,各位考生們的高考成績也就真正出來了。只不過考生所寫的字體情況,經過掃描之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考生的字比較好看、字體的間距有美感的話,掃描出來的效果會更好。具體大家可以參考往年高考閱卷公布出來的那些滿分作文,還有它們相應掃描出來的電子版原件,其中緣由就可以見到一二。
  • 2018高考滿分作文《酒》,全篇隻字未提「酒」,卻讓老師為之感嘆
    那麼什麼樣的作文,老師會給滿分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往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吧。 2018年全國唯一滿分作文《酒》 這篇文章的作文是位於黑龍江省的考生,並且在當年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不過讓很多人知道她還是因為她的高考作文,因為在2018那一年的高考,全國只有她一名考生語文作文得了滿分。
  • 全網刷屏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作文|浙江高考|伊塔洛...
    有人稱該作文邏輯嚴謹,說理到位,展現了考生的知識積累;但也有人認為,文章堆砌辭藻、晦澀難懂。不管怎麼說,反正小編在讀這篇文章時,確實很費腦子。圖源:新華網微博我們先來看看浙江卷2020高考作文題目,是這樣的圖源:人民日報微博而這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最終獲得了滿分,還沒讀過的,可以先來讀一讀。
  • 現代孔乙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閱卷者陳建新
    且擔任浙江高考閱卷組長20年,他四處講學面授高考作文玄機。講座當然是滿堂喝彩,一時風頭無二得意之至。真是舊時代把人變成鬼,新時代翻身做人上人。這現代孔乙己當然就是那個陳建新。這陳建新在學術上也造詣頗豐,多本論述著作出版,且因為高考閱卷組組長身份得以四處講學。可謂金錢名聲兩不誤。
  • 狀元考生滿分作文,不僅文採好,書寫工整,卷面整潔,羨煞旁人
    今年高考雖然已經結束一周多時間了,成績還沒有出來,今天我們來說下高考卷面分問題,高考卷面分可以說容易拿到也可以說容易失掉,說它容易,是因為它不同於其他題目,不會做就真得不了分,它更像是一道態度考驗題;說它難,是因為考試時間有限,考生追求短時間內容多拿分,加快書寫容易造成字跡潦草;
  • 高考作文輔導195(一線觀點):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
    關於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幾點思考作者:寧朝華因為60分的分值而被稱作高考「第七科」的作文,對於高三的莘莘學子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及持續的影響力,總的來看,高考命題導向既有現實性,又有針對性,既有人文性、又有思辨性,既有穩定性,又有創新性,大致還是體現了「文以載道」、「文章合為時而著」的傳統古訓,也凸顯了「立德樹人」的時代要求。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直呼:猶如電腦撰寫,堆砌名人名言
    1今年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爭議,這幾乎是史無前例。這篇作文題為《生活在樹上》,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後又交由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來力排眾議,將其評定為滿分作文,但評完後又表示「不建議學生模仿」。
  • 755字的高考滿分作文,有30字閱卷組長看不懂,查了4頁注釋才明白
    今天,高考語文已經落下了帷幕。在高考語文當中,作文是佔分比非常高的一項,而且由於作文的出題千變萬化,根本無法預測到出題老師究竟會出什麼,所以語文往往是許多不擅長作文的同學最噁心的科目。比如2020年的語文高考作文全國卷寫了一段文言文,讓考生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來寫一篇文章,估計很多同學又頭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