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之後,一般都會到學校學習,而家長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在學校吃得飽不飽,安不安全,學校的飯衛不衛生這些問題。尤其是近幾年,各個學校都被曝出有學校負責人偷斤少兩,剋扣學生食堂資金,而且學校的飯也不是新鮮的,學校經常出現爆發腸胃炎的情況。
日本作為亞洲的發達國家,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日本學校裡,會有很多盤子進行分配食物,雖然分量看起來有些少,但是絕對是營養均衡。牛奶作為一種常見的營養品,經常會出現在他們的餐桌上,但是在我們中國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沒有牛奶這種東西的,除非是參加一些貴族學校,但是那都是特殊情況,一般不考慮在內。日本學校除了牛奶以外,他們還有一些水果,保證學生每天的攝入量。
那麼除了食物上的差別,日本還有哪些地方與中國不一樣呢?
1. 日本並沒有食堂
是的,你沒聽錯,日本沒有食堂,那麼有些人就會好奇那學生們怎麼吃飯呢?難道每天都回家嗎?並不是,日本孩子每天上學需要帶午餐用具,裡面包括桌布、環保筷子、刷牙用具、手帕等。下課之後,學生們收拾好餐桌,然後鋪好桌布,準備好餐具,再由當天的值日生去將飯帶回來。廚師們做晚飯之後,會將飯放到餐車上,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固定的餐車,在給值日生的手消毒之後,就可以拿走食物了。
2. 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吃飯
很多時候,班主任是和學生一起吃飯的,這樣不僅可以在吃飯時幫忙照顧孩子,而且還能在吃飯時候聊天,聊一些風土人情,增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3. 回收餐具
之前我們說了基本上日本學校的午餐中都會帶有牛奶,而剩下的牛奶盒,在孩子們喝完之後,都會主動將牛奶盒拆開、攤平,然後由專門負責的同學拿到水龍頭下洗乾淨,然後晾乾,再送到學校專門的回收站中,不得不說,在日本,回收垃圾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4. 學校配備專門的營養師
日本法律明確規定,如果一個學校中學生人數在600人以上的,就需要配備專職營養師,而營養師享受國家公務員待遇,負責營養知識和衛生知識教育。除此之外,很多學校還會把午餐食譜讓家長帶回家,而且在這份是食譜中會詳細說明每頓午餐的營養成分,這樣家長也能更好地準備早晚餐食物,保障孩子營養均衡。很多學校還會每學期邀請家長到學校吃午餐,對學校所做的午餐打分、提建議。
5.午餐費用低
學校午餐人事費用由各地方政府負擔,而材料費用由家長負擔,照這樣算下來,基本上每個家長每月大概只需要負擔3000~4000日元,換算為人民幣的話也僅僅只需要200元就可以解決,而如果是貧困家庭學生,那麼他的費用則全部由政府支持。
中國學校食堂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衛生,雖然現在很多學校都有明確的制度,但是很多學校並不遵守,甚至一些學校在領導檢查的時候,那天專門做好表面功夫,然後在檢查完之後,再恢復成原樣,這樣的事情不是個例,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飲食安全,畢竟中華之崛起全在少年。
日本對於食品安全的標準,需要我們借鑑
1.分好種類,做好消毒
在日本文部制定的一條規定中,專門寫道,學校應當從原材料開始,就將各類菜餚分開存放、清洗;而所有操作都應該有防濺水設施,避免交叉汙染;並且各操作間有固定的工作服,進入工作間前要負壓消毒。
2.取消生冷產品
原材料要必須從多家公司進貨,避免出現負責人貪汙情況,同時貨比三家,取消營養午餐中的生冷食品,所有食品必須高溫加工,在75攝氏度以上高溫煮1分鐘以上;從做菜到學生吃飯,不能超過兩個小時;每頓午餐都要留樣,方便檢查,並需要在零下20攝氏度保留兩周。
3.定期檢查包放心
學校校醫每3個月要對學校食堂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當地衛生部門每年要對學校食堂及配餐中心進行兩到三次檢查;教育部門也要定期進行檢查。在這些所有都做完之後,飯菜會讓校長先試吃一遍,確保無誤,再給孩子吃。
現在網上很多人以中國人口多為由,表示中國這樣的做法也是沒有辦法,但是中國需要一個目標去學習,而日本的標準令全世界都為之一驚,由此可見,其標準化程度之高。而且很多情況下,國內學校可以做到,但是就是疏於管理,並且學校內部貪汙現象嚴重,加上我們很多學校實行封閉管理,外界不了解學校內部的真實情況,更給了這些人為非作歹的理由和條件。所以很多學生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學生群體中忽然爆發較大的病情,才有相關部門重視,然後進行處理。
看完日本學校的午餐,我覺得我們對於學校的標準和法律應該再上一個樓梯,應該以一個嚴格的標準去執行,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你不願意去做,也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吃上營養均衡、衛生安全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