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崔立樹碑」來看,文學巨匠元好問,並不是一個坦坦蕩蕩的人

2020-12-15 龍山大先生
元好問

十幾首喪亂詩,一闕雁丘詞奠定了元好問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詞更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元代文學家李冶稱其其為"二李(李白、李邕)後身"。元好問(生於1190年,卒於1257年,享年六十八)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本為北魏皇族、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措施,改姓元氏。

元好問不僅是金代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也是與劉祁並稱的歷史學家。他編撰的《壬辰雜編》與劉祁的《歸潛志》均記述的是金代史事,只是可惜這一重要文獻散佚。近現代繆鉞編撰之《元遺山年譜彙纂》說:「金自大定 、明昌以還,文風蔚起,遂於末造篤生遺山,卓為一代宗匠。其詩嗣響子美,方軌放翁,古文渾雅,樂府疏快,國亡以文獻自任。」

渾源龍山.歸潛堂遺址

所著《壬辰雜編》雖失傳 ,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書,故獨稱雅正。詩文史學,萃於一身,非第元明之後無與頡頏,兩漢以來 ,固不數數覯也。"傳世的有被譽為金代詩歌總集的《中州集》、《遺山先生文集》以及小說《續夷堅志》等。

元好問與大同市渾源縣頗有緣分,他與李治、張德輝經常結伴遊龍山,時號「龍山三老」,並寫下了不少歌詠渾源風物勝景的詩篇。尤其是與當時渾源望族劉氏、雷氏兩家私交甚篤。他在《遊龍山》詩中開篇便說:「曩予尉大梁,得交此州雷與劉。」

劉祁

雷與劉,即雷淵和劉從益,雷、劉當時都是朝中名人,又是文學才子。雷淵字希顏,渾源人,至寧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南京轉運司戶籍判官、翰林修撰等職,素以不畏權貴著稱,元好問曾為其撰寫墓誌。劉從益字雲卿,渾源人,大安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工詩,五言尤美。有《蓬門集》傳世。因而,元好問不僅在學問上受到指點,而且為仕途進退打下了基礎。

元好問生活的時代,正是金元興替之際。他仕途艱難,卻文學顯露。他與劉祁同歷金、元兩朝,且相知極深,私交甚篤。劉祁生於1203,卒於1250,字京叔,號神川邂士,是劉從益的兒子。

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蒙古軍攻破汴京,元好問出於愛才,便向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推薦了一批中原才子,其中便有劉祁。劉祁對元好問也十分敬重,他在《歸潛志·自敘》中曾說:「獨念昔所與交遊皆一代偉人。」然而,在「崔立樹碑」一事上兩人卻發生了一場大大的誤解。

崔立時任汴京元帥,蒙古軍圍攻汴京時,他獻汴京城降元,自認為保全生靈百萬有功,要人們為他樹碑立傳,歌功頌德。於是,找到太學生劉祁、麻革,二人深知失節固辭而別。後迫於無奈,劉祁起草了一份底稿,便交付他的老師元好問,元好問大幅修改潤飾,方得定稿。後因元兵入城,後崔立敗亡,此碑未立。

金亡後,劉祁隱居家鄉龍山歸潛堂,並將這段史實寫進了《歸潛志》,元好問見後十分不悅,頓生嗔怨之心。他在《外家別業上梁文》中語含諷刺,說劉祁誣陷他於失節。其實,作為元好問的學生,劉祁在這一問題上只是如實記述,坦率承認自己「少年之過」,可謂「君子坦蕩蕩也」。而元裕之一代文豪巨匠,竟為浮名所累。一言不合,恨之入骨,乃至意氣用事,師徒反目。與學生劉祁相比,風範差矣,令人噓唏不已!

不僅如此,元好問在蒙古包圍汴京之際,曾上書蒙古宰相耶律楚材,歌頌其可當古之名相,並推薦劉祁、麻革等人才效力蒙元,又為「崔立樹碑」潤飾,其實已經失去了文人應有的傲骨和氣節。後來事情敗露,元好問對此事諱莫如深,堅決否認,以至於師徒反目成仇,留下了千古之笑柄。

張夢章(文博碩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相關焦點

  • 導演江湖錄之「坦坦蕩蕩」宮崎駿
    可這退出還沒兩年,宮崎駿就坦坦蕩蕩的帶著新作《龍貓》回來了。然而,5年後,他坦坦蕩蕩的帶著《幽靈公主》回來了。全年無休假,一個人要身兼編劇、分鏡、導演的全部工作,高強度大壓力的工作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宮崎駿患上了手部疾病。對於一個手繪動畫的人來說,手就是自己的「槍」,現在它不靈光了,那無疑是滅頂之災。
  • 做人坦坦蕩蕩,不會算計他人,沒有什麼城府的三個生肖
    做人坦坦蕩蕩,不會算計他人,沒有什麼城府的三個生肖生肖牛生肖屬牛的朋友,他們是一個為人比較溫和的人,平時在生活中很少生氣,而且往往都會表現的非常大度,從來都不會算計他人,而且他們做人坦坦蕩蕩,從來都沒有什麼城府,有什麼就會直接表現出來,因此大家都比較喜歡和他相處,在工作中也是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因此必定能夠升職加薪。
  • 12月,有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3星座坦坦蕩蕩,活得漂亮
    12月,有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三星座坦坦蕩蕩,活得漂亮。 他們知道兩個人的愛情,必須雙方都付出努力,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一定要找一個那種互相喜歡的人作為戀愛對象。12月,有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天秤座坦坦蕩蕩,活得漂亮。
  • 老師強制學生應援肖戰,被舉報竟稱坦坦蕩蕩!如此為人師表?
    5月15日有網友爆料,廈門市蓮花中學一名班主任老師公然在課堂上介紹明星肖戰,稱:「我喜歡肖戰喜歡的坦坦蕩蕩……我喜歡他,希望我的孩子去學習他。」簡直不知所謂,愧為人師!首先,你面對的是你的學生,不是你自己家的孩子。學生們冒著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的風險,不畏嚴寒酷暑,難道就是為了聽你講明星,為了知道你對某個明星有多喜歡?你是準備讓你的學生在正當學的時光裡學習明星飯圈的那一套嗎?身為班主任對孩子的學習和心智成長如此不負責任,自己心裡就沒點數嗎?居然還有臉說喜歡的坦坦蕩蕩,你就不配站在那三尺講臺上!
  • 這樣坦坦蕩蕩,自信溫暖的人,怎能不叫人心生歡喜?
    後來確實是第一次因為一個演員去追了他以前的戲,大唐和天乩,怎麼說呢,你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這些角色的不同,即使有很多相似的橋段,廣平王就是有鮮衣怒馬少年郎的感覺,陸繹就是那個大明Biking錦衣衛,是霸總,但也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心懷家國天下的端方君子。
  • 香港女神關之琳,玩世不恭是真的,坦坦蕩蕩也是真的!
    對於關之琳,眾人總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說我愛她,我拜倒在她的美麗之中,有人說我不喜歡她,一副漂亮的皮囊而已,那麼關之琳究竟是怎樣的人呢?我覺得兩個詞形容最合適,玩世不恭卻又坦坦蕩蕩。原生家庭的傷害關之琳是一個標準的"星二代",他父親是國際上首位華人影帝,母親又是邵氏集團力捧的當紅花旦,按理說,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了,關之琳應當是衣食無憂的幸福小公主,但事實卻恰恰相反。父母結合本是天作之合,身份相貌都很登對,只可惜二人關係不好。
  •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
    王小波《黃金時代》赤裸和粗俗的描述、顯現出坦坦蕩蕩的真性情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人,會大膽直白的把人性在你面前露骨的展現,毫不掩飾的剖析?
  • 他只是不能坦坦蕩蕩的說出愛
    不知道看過魔道祖師的朋友們是不是有這樣一個疑問就如同他在觀音廟中說的那句:難道我不是愛她才娶她的麼?畢竟那個時候的金光瑤說是走投無路也不為過,已經沒有任何說謊的必要了!而藍曦臣是那個在他被嫡母苛責,被生父嫌惡的時候站出來安慰他,在他需要的時候動用雲深不知處的力量來幫助他,在聶明玦斥責他的時候替他辯解,在別人懷疑他的時候唯一一個堅定不移的相信他的人
  • 「大師兄」林國斌,與梅豔芳愛得坦坦蕩蕩,今低調做公益遭人調侃
    而梅豔芳就是這樣的人,她的感情幾乎都是迷,很少人對她的感情了解得比較透徹,而且她把自己永遠都隱藏得很好。別看她外表光鮮亮麗,但是她也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需要被「疼愛的女人」。前男友林國斌就曾見證過她的「可愛」。對於梅豔芳公開男友,林國斌算是大眾知道最多的一個,梅豔芳在他身邊改變了以往的霸氣,反而成為林國斌身邊的「小鳥依人」。
  • 元好問很著名的一首詩,寫心中偶像陶淵明,短短28字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來看元好問的一首詩,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最早知道元好問是從哪一首詩詞或者文章開始的呢?學習中國文學史,最簡單的大概就是金元時代的文學了,因為這個時期的文學基本沒什麼好說的,少數民族正處於被同化的過程中,自己的文化漸漸融入到中原文明之中,沒有太多的傑作出現。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元好問是一個意外,他是那個時代的通才,是金朝毋庸置疑的文學扛把子,文壇盟主。
  • 青春萬歲 — 與文學巨匠王蒙談網絡文學
    王蒙先生的專場講座「文學的世界」,亦如冬季午後的陽光般溫暖且舒適,我們此刻有幸和男神坐下來,面對面交談。文化仍然是社會的靈魂比如書籍出版,不是說大眾喜歡的書就是最好的,雖然可能會一時暢銷,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文學作品。大眾化可能會變得庸俗和低俗,這也是常有的事情。因為社會發展太迅速,會引起人們浮躁心理,乃至投機心理。不過他說,文學有這樣的表現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對於這個過程,我們無需悲觀,只需時間和沉澱。文化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慢慢滲透的過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對企業也好,對社會也罷,文化還是靈魂。
  • 男孩起名:冷門的有寓意的男孩名字大全,個個坦坦蕩蕩
    男寶寶起名然,意指將來誠實守信、坦坦蕩蕩。 4、森 森:本義是指樹木叢生繁密。男寶寶起名森,意指將來財源茂盛、成就非凡。 5、荀 荀: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一種香草。男寶寶起名荀,意指將來出塵脫俗、容貌出眾。
  • 湖南懷化:這座古城又新增一文學巨匠陳列館,你還不去看看?
    一個城市的發展,首先是文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在於尊重和復原文脈的起源!作為從芷江走出去的文學巨匠沈從文而言,芷江人民並不陌生!因為沈從文就是從芷江走向中國,走向世界的!芷江的生活的積澱,是他文學的起點,也是他情感的起點!熊公館裡留下他的追索與理想,風雨橋增強了他意念之光,黃甲街和傘巷讓他有了深刻的思想,芷江架起了他追索世界的橋梁!為了珍藏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之光芒,為了保護沈從文先生的文化之光,也是為了擦亮芷江的人文之光,芷江縣對沈從文舊居進行了修繕,並建立了沈從文舊居陳列館。
  • 文學巨匠何以成,唯有人生不幸?
    什麼樣的人可以當作家?可以說有各種各樣的,如託爾斯泰是貴族,如司馬遷受過屈辱,如屈原不被重視,如曹雪芹經歷了繁華與敗落。一般情況下,小時受過磨難多的人容易成為作家,因為磨難多,人情炎涼就體驗得多,而文學就是寫這些的。
  • 與元好問一起讀詩6:千古第一美男文不如人?
    所以以此為對照,對潘嶽等人的所透露出來的矯飾就更加不滿,實際上元好問對於潘嶽的評價是從詩到人了。今天我們先來看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論詩三十首》)的第六首,論潘嶽。於是,此地獲得了「花縣」的美稱,後世人也用「河陽一縣花、花縣」等代稱潘安,也指一個地方的治理得好。李白《贈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陽花作縣,秋浦玉為人。地逐名賢好,風隨惠化村。
  • 廣州「讀劇慧演」線上分享巨匠文學
    據了解,廣州大劇院的原創青年們也參與其中,從2月29日起,廣州大劇院D藝空間孵化團隊MEGA戲真多工作室、廣州市天河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將攜手廣州圖書館多元文化館,推出「悅讀分享會」巨匠系列經典文學作品「讀劇慧演」線上讀劇會,帶宅在家的戲迷在線讀劇,領略中外經典文學著作的魅力。
  • 21歲癱瘓29歲腎病|文學巨匠史鐵生:用靈魂認真活的人,勇於自勝
    而文學巨匠史鐵生的一生,是人於「自勝」上的生動體現。 或許正是因為他在自我修養上的「專注」,苦難反而成了他的「朋友」,成就了他的強大。 史鐵生,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巨匠,他的《我與地壇》感動了無數人,書中,史鐵生以地壇為載體,讓我們看到一個幾近絕望的人是如何探求希望的。
  • 400年的文明對話 共同紀念世界三大文學巨匠
    原標題:中西合璧:400年的文明對話 共同紀念世界三大文學巨匠新華社南昌9月25日電(記者餘孝忠 郭遠明 袁慧晶)25日晚,英國利茲大學學生在江西撫州市帶來以西方視角演繹的《南柯記》。
  • 元好問人物雕像製作;了解歷史文化的意義感受雕塑製作的快樂
    元好問(1190-1257 ),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哪一個人的文學成就最高?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緻,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