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遭大難有徵兆,是福是禍逃不掉」,是真的嗎?

2020-12-18 老胡說三農

最近幾個月以來,李大哥的「運氣」有些背,先是因自己錯打了除草劑而「消滅」了許多禾苗,從而使不得不又補種了一次;後又因孩子在學校打傷了同學而不得不賠償兒子同學了一千多元錢;本來想著接下來不會再發生什麼倒黴的事情了,可誰知就在昨天上午又因家裡的電線老化而發生了一次小小的火災。因此,李大哥感覺很鬱悶。

正在李大哥鬱悶的時候,昨天下午,村裡的黃半仙卻主動找到李大哥非給李大哥算一卦不可。儘管李大哥根本就不相信黃半仙的那一套,但由於自己走了「背運」,因此,也想聽黃半仙「胡謅」幾句。

黃半仙對李大哥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人遭大難有徵兆,是福是禍逃不掉」。不知道你近段時間以來有啥徵兆沒有?

李大哥反覆思考了好一陣子,也沒有想起來有什麼徵兆,於是,對黃半仙說:「沒有啊!在我的身上沒有發生過任何徵兆呢!」

黃半仙說:所謂的徵兆,源自於古代的「天人感應」學說。而這一學說的精髓是「瑞應」、「嘉許」和「災異」。

而所謂的「瑞應」是指帝王一旦修德,時世就會清平,老天就會降祥瑞於人間;而所謂的「嘉許」是指稱讚,讚許的意思;而所謂的「災異」是指異常的自然災害,或某些異常的自然現象。在古代的時候,一旦帝王統治者德行有失,「上天」就會給予懲罰,讓天下遭受自然災害,也被稱為「天譴」。

李大哥聽黃半仙說到這裡,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了。李大哥說:「我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從來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任何事情,我怎麼會遭到『天譴』呢?你這樣說是不是懷疑我的人格和人品?」

黃半仙一看李大哥有些不樂意了,於是,便灰溜溜地走了。

其實,「人遭大難有徵兆,是福是禍逃不掉」這句俗語也是非常正確的,僅只是黃半仙「引申」的有問題而已,從而導致李大哥無法接受他的說法。

那麼,為什麼要說這句俗語是非常正確的呢?

咱就以李大哥的「倒黴」事情來說吧!

1.關於打錯除草劑的事情

李大哥在打除草劑之前,已經連續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了。而沒有睡好覺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因為李大哥的母豬新下了一窩豬崽,李大哥為了照看好豬崽而沒有睡好覺。

而一個人一旦連續幾天沒有睡好覺,腦子就會處於昏沉的狀態,思維就會有些混亂。在思維混亂的狀態下,就容易出錯。因此可以說,李大哥打錯除草劑的徵兆就是因為沒有好好休息。如果李大哥天天休息得很好,思維非常清晰,怎麼會打錯除草劑呢?

2.關於兒子與同學打架的事情

據稱,李大哥的兒子從小就非常頑皮,就經常欺負小朋友。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李大哥兒子頑劣的性格改掉了不少,但其性格中仍然還有頑劣的成分存在。因此,李大哥的兒子才會與同學打架,並打傷了同學。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李大哥兒子「頑劣的性格」就是徵兆。倘若李大哥的兒子徹底沒有了「頑劣的性格」,還怎麼會與同學打架呢?

3.關於家裡電線老化失火的事情

電線老化和「可惜錢」就是失火的徵兆,倘若李大哥不可惜錢,及早換掉了老化的電線,還怎麼會發生失火的事故呢?

因此可以說,人在發生災難的時候是有「徵兆」的,這種徵兆用原因去表述比較合適;如果及時發現了原因,並及時採取了補救措施,那麼,就不會發生壞的結果,就會是「有福」的表現;否則,就會發生壞的結果了,就是「有禍」的表現了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作為一個從不相信運氣的人來說,小編很信奉的一句話就是「禍兮福所致 福兮禍所依」,任何時候都不能太得意忘形了,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悲還是喜。恰巧這兩天看到一句俗語「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分享給大家。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前農村每家都會有好幾個孩子,之前我也一直納悶,為什麼這麼窮,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呢?後來聽老人們一說才知道,因為那時候農業勞作主要靠人力,人多了生產力就多了,正所謂人多力量大。而且人多了還能多分一些田地,那時候的農田對於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
  • 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俗語,非常簡單的話語,但是非常的經典,仔細品讀,回味無窮,從中能夠領悟到很多生活的真諦,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勢不隨無德之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是哪五喜?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是哪五喜?有道理嗎? 在諸多的俗語老話之中,有很多都是村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所演化出來的俗語,按照農村的老話來講,是圖個吉利的意思,這些好兆頭的出現,自然會讓人身心愉悅,做什麼事情也會比較的開心,自然也就容易取得不錯的成果。
  • 民間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說的什麼意思?
    民間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說的什麼意思?在千百年前,我們的先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幾代人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所以學習和研究俗語不僅能夠讓我們獲益良多,更能對我們研究歷史提供幫助。
  • 農村這句俗語「貨買三家不吃虧,路走三遭不陌生」, 有什麼含義呢
    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是關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那是「貨買三家不吃虧,路走三遭不陌生」,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上半句貨買三家不吃虧,你知道指的是什麼嗎?貨買三家指的是,買貨即買商品的時候,要對比三家,這個三不是字面上的三,而是泛指多家的意思,就是在買同一樣東西的時候,不要只看一家商店的東西,要看多幾家商店的同一種商品,也許有時候質量都是一樣的,但是價格都不一樣,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水平進行消費喲。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什麼意思?此話真理嗎?
    在古代,大多數人都是農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比較單一,因此對於幸福也有著樸素的定義。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幸福就是家庭美滿,家人身體健康。甚至古人把幸福觀編纂成一句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難道腿毛和幸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到底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一、為何有福之人兩腿毛?
  • 農村俗語「打破碗,時運轉」,摔碎碗還是好事,這是真的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的生活中一直都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村子裡一直都是和睦的樣子,大家之間暢談著生活中的瑣事。當然在交談的時候,老人們總能夠拿出老者的心態,告訴我們很多處世哲理,他們總能夠說出很多讓人難懂的俗語,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句給大家。1.
  • 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農村的俗語有很多,有的比較容易理解,有的就比較晦澀難懂,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寡婦」這個詞我們都知道,就是丈夫已經辭世的女人,那麼「生妻」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生妻」是指被丈夫休掉或者拋棄的女人,那時候女人社會地位低下,既要伺候丈夫和孩子的生活起居,還要照顧夫家其他人員的生活,如果哪方面做的不好,就可能會被丈夫一紙休書休掉,這時候女人就成了「生妻」;而現在,隨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響,女人社會地位上升,男人不能隨意拋棄妻子,妻子也有權利選擇心儀的伴侶,因此,「生妻」的含義已經演變為離婚的女人,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生妻」的前夫都是健在的
  • 農村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冬至晴天不好嗎?農村俗語:「冬至晴三日,牛瘦羊肥」,是咋回事
    冬至陽生春,在如此特殊的節氣,可能有不少人希望有一場降雪到來,畢竟瑞雪兆豐年,關係著來年的收成呢。在農村,有經驗的農民看著豔陽高照的冬至,連聲感嘆:冬至晴三日,牛瘦羊肥。朋友們,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關於冬至晴天,許多農村俗語認為「幹冬溼年」,冬至晴,過年的時候可能會雨雪連綿。
  • 農村俗語:「臥室不供已逝人,家中不開前後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臥室不供已逝人,家中不開前後門」。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臥室不供已逝人臥室即臥房。 宋朝陸遊在《老學庵筆記》卷八中這樣寫道:「蔡京賜第,宏敞過甚。
  • 佛教: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其實,人這輩子就是個過程,得意什麼,氣憤什麼。福禍無門 唯人自招,當你真正理解它的意思的時候才會明白福未必是真福,禍未必不是好遠!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一生你能得到的和你能失去的都是一個定數,有多少得到就會有多少的失去,得失本就是一個循環,當逆境來臨,也就是苦難來臨;苦難,是生活的考驗;苦難,是給你崛起的機會;苦難,是人生的財富。熬過去,就是希望;擊敗,就是失望。事物的發展都是向對立面轉化的,好事必定轉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轉成好事。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這句農村老話,真的有道理嗎?
    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一定的道理嗎?鬼哭和狗嚎,都是形容哭聲悽厲,讓人毛骨悚然,有個成語說「鬼哭狼嚎」,狼和狗有許多共性,兩種動物的嚎叫聲也都一樣可怖。話說回來,不管狼還是狗,怎麼可能比鬼更怕呢,這句俗語似乎一點道理也沒有。鬼哭不害怕我們把恐怖的、或難以理解的事情,歸納為鬼,恐怖的叫聲,稱為鬼叫;墓地裡的磷火,稱為鬼火;長得可怕的人,叫鬼模鬼樣……等等。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鬼」,不過是人們在心理上,對於未知的恐懼感罷了。
  • 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即農村約定俗成的諺語、老話,經過幾千年來的積累和更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其中很多觀點和現象在現在也隨著時間一一得到了驗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雷打雪,遍地賊」與天氣有關,在北方農村比較常見,一起來看看是啥意思吧!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俗語「狗臥福地貓來窮」,這是真的嗎?有沒有道理?
    在我們當地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貓來窮狗來富,其實這和狗臥福地貓來窮的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各地的俗語說法不同而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真的是說貓狗有能力辨別一個家庭的財富狀況,知道誰家窮誰家富嗎?還是說這是農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強加給貓狗的一種主觀意識。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蜘蛛真的能報喜嗎?
    與車水馬龍的城市相比,農村更加接近大自然,也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動物,老話說萬物有靈,在一些農民看來,農村的這些動物都是有靈性的,不同的動物上門還有不一樣的寓意,所以才有了「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的說法,不過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叫做「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大家知道形容的是哪種動物,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什麼意思?有根據嗎?
    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所以中華文化有一半都是關於農村的文化。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